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艺术500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艺术是人类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结晶,其内涵丰富,韵味无穷。它是培养审美观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优质土壤,又是学习人类历史文化的必要补充。了解艺术一举多得,终身受用。

本书助你轻松了解异彩纷呈的世界艺术,带你开始一段提高人生品味的彩色读书之旅。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代表世界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艺术大师和艺术珍品娓娓道来,在增加辅助栏目的同时开辟专栏进行体例上的创新。400多幅精美图片和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的装帧设计将本书打造成一座雕梁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让读者直面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

目录

阿尔塔米拉岩画

美索不达米亚塔地的古文明艺术

埃及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壁画的瓶画

希腊悲剧

坡力克利特的《束发运动员》

米隆的《掷铁饼者》

帕提农神庙

印度佛教建筑

古罗马壁画:四种庞贝风格

《拉奥孔》的痛苦表情

奥古斯都全身像

断臂之美

从剧场到圆形竞技场

提图斯凯旋门和图拉真纪功柱

玛雅艺术

拜占廷艺术的崛起

比萨教堂

摩赛克圣皮埃尔修道院的畸形美

朝圣路上的圣塞南教堂

世俗音乐与游吟诗人

巴黎圣母院

坎特伯雷主教堂:早期英国风格

夏特尔主教堂:哥特式百科全书

非洲雕刻艺术

乔托与文艺复兴前期的绘画

佛罗伦萨的大伞

手抄本绘画

金匠波提切利

两座礼拜堂

波斯:艺术的花园

达·芬奇的艺术表现方法

振兴北欧文化的天才:丢勒

米开朗基罗的创造力

拉斐尔达到完美和谐的新境界

最后破产的画家

无处可葬的莫里哀

用爱修建的坟墓:泰姬陵

日本浮世绘

巴赫音乐的形式

国王情妇领导的洛可可艺术

格鲁克改革歌剧

米勒:乡村风俗画家

高更与塞律希埃的会谈

好莱坞与大众电影

多媒体艺术

试读章节

80年代初,吕佩尔茨、彭克、基夫、波尔克等一大群德国画家的作品相继在英国、美国展览会上出现,反响强烈,在世界画坛名声大振,随即被冠以“新表现主义”的称谓。这种崭新的德国艺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魏玛时代的德国表现主义多少有些联系,但是它更多地与未来的德意志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也意识到德意志以往的深远根基,探究德意志文化根底,回归民族意识。德国新绘画中虽然每个艺术家的样式、技术媒介各异,但都从人的角度出发。它的背后蕴含着新的人文意识。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认为表现主义“用最好的艺术来信守对幸福所作的许诺,是因为它无情而逼真地表现了现代人所受的苦难”。这是现实给定的,只有处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艺术才能毫不妥协地批判现实。

与德国新表现主义同期出现的意大利超前卫派运动,保持着与意大利历史的“持续”,在艺术创作中与辉煌的过去息息相关。超前卫艺术刻意复古,偏爱古典神话,追求对经典古典主义造型的模仿,表现出对意大利历史文化传统在后现代情境下走向反讽的思考。而百年来的现代艺术给超前卫艺术家提供了各种风格、样式、表现手段去整合,但更近的启示来自形而上绘画大师契里柯那模棱两可的语言风格极富魅力的再创空间、对古代艺术基调的任意挪用以及对旧有的绘画“质量”的观念所抱有的嘲讽态度等。这些因素都深深地影响着超前卫艺术家们的走向。超前卫使艺术回复到特定的物质技术上来重新赋予艺术史以语言的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重新审视已被放弃的艺术语汇、重新评估艺术的内在逻辑等方面。面对意大利传统文化的重负,超前卫以新的观念和视角去解读传统,进而提出质疑,在大胆嘲弄地模仿和肆意分解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超前卫艺术风格质朴、形式优美、书写自由,反映出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细腻而深沉。它力图深刻地探究现实世界,有别于德国新绘画的沉重和复杂的政治内容。

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伦敦画派,重新确立了英国绘画中的一种本土传统。艺术家们共同的目标是寻求民族特色,遵循英国现代绘画之父培根的观念,通过绘画行为在画布上集聚人类的情感,在绘画领域里倾注心力和实验,把一个多样化的艺术潮流引入略显沉闷的英国。

80年代后,新的一代艺术家开始摆脱以往与世隔绝的态度,在艺术上首先考虑的是大文化问题。画家的个人视觉与广义的文化、社会和传统关联,引导出“关注问题”的美学共识。

英国新绘画依然存留以往的某种病态和以特定人文主题产生的怀旧情绪。他们的艺术缺少诗意,甚至显得冷漠和刻板,情感和趣味都归于实在。如此种种是英国艺术性格的另一面。

美国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换是由波普艺术开始的。新一代艺术家保持了与美国文化精神之间的持续性连接。就近继承从波普、新达达到70年代观念艺术的前卫艺术传统的基质,他们是循着杜桑、波伊斯和沃霍尔这条主线前行的。这就决定了美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和语言大背景。身处美国语境中的艺术家们偏重客观和现象学的艺术,并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体的专业特征。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并始终强调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在这个文化的“大熔炉”中,多元艺术共存自然生成后现代文化观念。美国新艺术与社会实体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尤其表现在多媒体艺术方面)。首先有一大批观众理解并支持艺术上的前卫精神(得益于波普艺术后各种风格艺术培育出的文化素养);其次,文化消费的热衷,新艺术崇拜者的赞赏,评论家及评论界的推波助澜,收藏家、博物馆的经济后盾使艺术家充满信心地去创造新艺术。

美国新艺术的观念方言更多采用了能够质疑艺术意图的方式来恢复其实用价值。艺术家以一种疏远的而且现象学的方式生活,他们将这种生活体验视为“客观制造者”的出发点,批判现实,包括文化批判和精神批判。对社会问题中的生存、种族暴力和性等,发扬美国知识分子的重申其真理的天性。但美国艺术家不似德国艺术家对政治那样狂热,他们的狂热是宗教性的,换了个角度在“关注问题”。从表面上看,美国绘画由于附着在年轻的国家文化之上,不如欧洲绘画艺术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语言。因而新绘画的语言显得生涩,有种浅薄的感觉。然而处在后现代主义时期,美国语境中的艺术作品的秘密性突出观众的看法比艺术家的感受更重要。所以艺术家们满足于现存的绘画种类,有意疏远语言的思考,而把重点放在感觉的觉醒上。艺术家所关心的是诸多“问题”,语言方面并不刻意制造奇异的语汇或变异的语法、引申出更重结果而非过程的结论(这与现代绘画正相反),他们更注重形式的稳定,全神贯注于切实的制作方面,而不是从简单的直觉中一蹴而就,建立实实在在的形式,真实为最终目标,强调艺术的生产性。P211-213

序言

艺术活动是人类文明史开始的标志之一。人类社会在缔造光辉灿烂的世界文明的同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备受推崇的美索不达米亚石雕、光耀千古的古埃及金字塔和神庙建筑、神圣肃穆的古印度佛教艺术、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和“石头写的史书”的欧洲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及之后异彩纷呈的世界艺术……这些成就是人类宝贵的艺术遗产。

世界艺术是人类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结晶,其丰富的内涵是广大读者培养审美观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优质土壤。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艺术一直是传承文明的载体。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变革,都在艺术上留下了印记。譬如,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文化的萌芽促成了文艺复兴的到来。又如,印象主义、未来主义文学思潮引领了印象派和未来主义绘画的潮流。因此,了解艺术是解读世界文明的蹊径。此外,在世界艺术发展过程中,各艺术门类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它对世界各民族心理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是了解世界备民族心理特征和人类社会的一扇窗口。同时,它对广大读者提高文化素质和人生品位大有裨益。可见,了解世界艺术一举多得、终身受用。

世界艺术源远流长,艺术珍品美不胜收。本书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世界艺术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经典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介绍了各领风骚的艺术流派、垂范千古的艺术大师和举世公认的艺术杰作。它们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述了世界艺术,成一部全面而有趣的世界艺术史。为了更充分地展示世界艺术,本书作了一些创新和探索。开辟专栏,介绍艺术术语和解构艺术杰作。术语的介绍糅进了严谨的判断和睿智的思考,从而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学习世界艺术。对艺术杰作的解构揭开了艺术的神秘面纱,指引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欣赏、理解艺术。另外,书中配有400多幅精美图片,包括艺术家的画像与旧照、艺术文物和艺术品图片,它们给世界艺术以丰富、具象的还原,使读者在阅读之旅中学到丰富的知识。最后,本书的装帧和版式设计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本书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使读者犹如置身一座雕粱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直面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艺术500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小岩//童小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59206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10.9-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