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新大陆/探险者发现之旅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寻找新大陆》回顾了人类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讲述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个不同文明间冲击、融合的故事,带领读者踏上曾经欧洲人寻找新大陆的探险旅程,感受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以及发现的乐趣,同时,也让人们反思这种野蛮寻找新世界的方式和行为为世界文明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创伤。

内容推荐

《寻找新大陆》中的探险者是地球的先行者,历史的揭幕人,他们通过变幻莫测、曲折离奇、险象环生的史诗般的探险历程为人类发展史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寻找新大陆》中引人人胜的探险故事,充满魅力的探险旅程,成就了一部人类悲壮的地理探险史。

目录

东方大陆的召唤

 走向东方的先驱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

 充满激情的流浪者

 贩马印度的俄国商人

 寻找传说中的“普赖斯特王国”

 由海上走向印度之旅

 从南面进入西藏的欧洲人

 俄国军人探秘塔里木盆地

 瑞典人的中国西部考察

苦涩的非洲大发现

 最早来到非洲的外族人

 阿拉伯人的踪迹

 古代中国与非洲的联系

 非洲的第一个白人总督

 探索非洲大陆西海岸

 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

 完全打开的非洲海岸

 走向非洲内陆

 葡萄牙人进一步深入非洲

 荷兰人在南部非洲

 英国陆军军官的发现

 探寻尼日尔河

 寻找马科洛洛人

 维多利亚瀑布的发现

 东非内陆的探险

 发现非洲大陆的最后冲刺

走进印第安人的世界

 阴差阳错发现美洲

 寻找新大陆的宝藏

 “西博拉七城市”的诱惑

 发现密西西比河

 “西北航道”与圣劳伦斯河

 “弗吉尼亚”的诞生

 新英格兰的雏形

 “感恩节”与普利茅斯

 殖民地的争夺战

 新法兰西的复苏

 法国人探寻密西西比河

 狩猎者与西部探险

 驶向圣菲的篷车

 修到西部的铁路

 横跨西部的人

揭开南美大陆的面纱

 首次发现南美大陆

 哥伦布的第二次南美之行

 南美洲的命名

 皮萨罗探险可察河

 亚马孙河漂流

 寻找厄尔德拉多王国

 再次寻找黄金国度

 达尔文的南美考察

 贫穷探险家的南美之行

唤醒沉睡的大陆

 南方大陆的假想

 寻找澳大利亚

 荷兰人的澳洲冒险

 最早登上澳大利亚大陆的欧洲人

 塔斯曼环绕澳大利亚

 令丹皮尔绝望的土地

 库克的澳洲之行

 澳大利亚新移民

 巴斯和弗林德斯的发现

 弗林德斯调查澳洲大陆

 探索东南河流

 探寻内陆河流

 米切尔三探众河流

 欧洲人初人新西兰

 新西兰南岛行动

 寻找贯穿东西部的安全路线

 向澳大利亚大陆中部挺进

 横穿澳大利亚大陆

走向地球最南端

 穿越南极圈的第一人

 南设得兰群岛和特里尼蒂地的发现

 接近南极大陆的俄国人

 发现亚历山大一世岛

 帕尔默的发现

 英国恩德比公司的功绩

 迪尔维尔发现阿德兰地

 美国人的南磁极之行

 罗斯的南极发现

试读章节

走向东方的先驱

在世界七大洲中,欧洲和亚洲是相连最紧密的两个大洲。但是,在遥远的古代,由于高山、险滩、河流、荒漠的重重阻隔,两大洲的人们却难以互相沟通和往来。不过,古老的亚洲独特的地理环境,东方古国的神秘文化和宗教,对欧洲人来说充满了诱惑,让他们产生了探索亚洲的欲望。于是,一代又一代欧洲探险家踏上了寻找东方古国的道路。

据记载,古希腊的亚里斯底阿斯是最早探索亚洲的欧洲人。

亚里斯底阿斯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是一位诗人。他从黑海东北岸的塔纳伊斯城(今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的亚速)出发。据说由于太阳神阿波罗的附体,他满怀激情地一直朝东北方向迈去,走过广阔的平原地区,见到了伊朗人和碧眼红发的斯拉夫人。最后,他越过了乌拉尔山,进入亚洲地区。他说这里怪石嶙峋,土壤贫瘠,而且这里的人长着狮子鼻和大下巴。

亚里斯底阿斯把他们称为伊歇德涅斯人。亚里斯底阿斯还目睹了这些人的怪诞习俗:父亲一死,闻讯赶来奔丧的亲戚朋友都牵着一头羊。死者的儿子把羊肉和父亲的肉剁碎拌在一起,请吊丧的人吃。然后,那个做儿子的把死去的父亲的头皮剥下来,贴上金箔,祭在神前。

据后人考证,那些伊歇德涅斯人很可能是中亚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民族。这说明亚里斯底阿斯已经往东走得很远了。当地居民告诉他,再往东北,居住着“北方净土之民”,山中有长着山羊脚的人,还有长眠半年不醒的民族。亚里斯底阿斯感到十分有趣,探索欲望更强了,于是他继续朝东北方向走去。但是,亚里斯底阿斯没走多久,发现前方尽是群山和悬崖,心中的激情也突然消失了,他认定自己到不了亚洲的尽头,便决定返回。于是,历时两年的欧洲人最早的亚洲之行就结束了。

有史记载的早期亚洲探险中,希腊人色诺芬则是最负盛名的一位欧洲探险家。

公元前5世纪末,波斯帝国的阿塔塞克西斯二世和他的弟弟居鲁士为了争夺王位发动了战争。居鲁士雇佣了大量希腊兵,从现在的土耳其西部港市伊兹密尔附近出发,经过叙利亚的阿勒颇,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军巴比伦。

公元前401年,兄弟俩的军队在巴比伦北方的库纳克萨展开决战。有希腊雇佣兵参战的居鲁士军队大获全胜,阿塔塞克西斯二世落荒而走。不幸的是,在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居鲁士战死疆场,希腊雇佣兵顿时群龙无首。

色诺芬是当时雇佣兵中颇有名气的地理学家,能文能武,学识渊博。希腊雇佣兵在面临危机的关头,一致推举色诺芬为指挥官,希望他能把自己的同胞带回遥远的祖国。色诺芬对严峻的局势进行了周密的研究。为了缩短陆上行程,尽快回国,他决定带着大家去闯一条新路——一直向北到达黑海边,再从水路回国。

这支拥有1万士兵,其中还有许多伤病员的浩浩大军要进行一次对沿途地理毫不熟悉的行军,而且一无地图,二无指南针,困难可想而知。然而,历史上空前的行军大探险还是开始了。

色诺芬和他的战士们沿着底格里斯河逆流而上。一路上,波浪翻滚的大河、峰峦叠嶂的群山、废弃的古堡,荒凉了的商道上时时可见的尸骨,令人触目惊心。

他们终于到达了巴格达以北约270千米的尼尼微,并从这里开始北上亚美尼亚群山。山中景色虽美,但是,山间没有路径,积雪稍有融化地面便滑得厉害,常有士兵不小心从山坡上跌落谷底或陷入深不见底的雪洞而丧生。

庞大的探险大军到达了凡湖地区(今土耳其东部)。居住在这一带的民族自古尚武好战。为了避免跟他们发生摩擦,色诺芬指挥队伍避开了容易行走的湖滨通道,而去攀越从未有人翻越过的险峻高山。结果又有许多战士们因为衣衫单薄而被冻死。

翻过了令人心颤的高山,队伍沿着计划中要走的一条河流咬紧牙关急行军。走了很长一段路,他们才发现这条河流与计划中要走的河流只是同一名称,方向却完全相反,于是被迫退回。重新选择路线。

P1-3

序言

现代人都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一共有7块大陆:欧洲大陆、亚洲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洲大陆、南极大陆。这些大陆有的紧密相连,有的之间只有一条狭长的地带,有的则完全被大洋包围。

在古代,由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所以,早期的人类只能选择在土地肥沃、河流丰富的平原或丛林地带生存。他们用聪明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像位于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文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文明……这些文明都是彼此孤立的,并没有连接起来而形成一整片文明区域。

后来,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高山那边是什么?那一片汪洋的水域之外还有陆地吗……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怀着不同的目标,踏上了远征的路程。尽管有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有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有的纯粹是为了征服自然,但在他们的探索中,一个个未知世界被发现了。

不过,真正的地理大发现还是出现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之后。那时候的欧洲人,比以往任何时候,任何地区的人都更有探索欲、征服欲。为了获得更多的黄金与宝藏,他们一次又一次把航船驶向了更远的地方,一次又一次把足迹留在了陌生的大陆: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登陆印度、库克南下穿越南极圈接近南极大陆、奥雷连纳的亚马孙河漂流、帕克探寻尼日尔河、史都尔德横穿澳大利亚……伴随他们一个个惊险的探索活动,一个新的世界轮廓出现在人们面前,人类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伴随着一个个的地理大发现,新旧文明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摩擦。最可怕的是,欧洲人带来的掠夺、征服与殖民更对一些地区造成了苦难,并且一些苦难至今依旧存在。但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上的功绩还是不可忽略的。所以,作者在编写本书时,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欧洲人寻找新大陆的活动上,希望读者在称赞他们的丰功伟绩的同时,对他们寻找新世界的方式和行为有所反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新大陆/探险者发现之旅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14888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87-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6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8: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