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孙漂流记/语文新课标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报刊文学之父”笛福的代表作,也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小说通过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辛万苦终于返乡的故事,赞美了劳动,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内容推荐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著名的冒险小说,它通过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辛万苦终于返乡的故事,赞美了劳动,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以及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男子汉气概让人感受深切,同时作品深层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也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目录

初航遇险

逃亡生活

经营种植园

流落荒岛

返回沉船

荒岛安家

岛上日记

考察孤岛

播种与收获

制作面包

制造独木舟

危险的航行

建造牧场

沙滩脚印

海岸人骨

秘密山洞

一艘遇难船

救了一个野人

仆人“星期五”

再造独木舟

和野人开战

解救船长

夺回大船

收回财产

重返故里

试读章节

出海第六天,我们到达雅茅斯锚地。在大风暴之后,我们的船并没有走多少路,因为尽管天气晴朗,但却一直刮着逆风,因此,我们不得不在这海中停泊处抛锚。逆风吹了七八天,风是从西南方向吹来的。在此期间,许多从纽卡斯尔来的船只也都到这停泊,因为这儿是海上来往必经的港口,船只都在这儿等候顺风,驶入耶尔河。

我们本来不该在此停泊太久,而是应该趁着潮水驶入河口。无奈风刮得太紧,在停了四五天之后,风势更猛。但这块锚地素来被认为是个良港,加上我们的锚十分牢固,船上的锚索、辘轳、缆篷等所有设备均十分结实,因此水手们对大风满不在乎,而且一点也不害怕,照旧按他们的生活方式休息作乐。到第八天早晨,风势骤然大增。于是全体船员都动员起来,一起动手落下了中帆,并把船上的一切物件都安顿好,使船能顶住狂风,安然停泊。到了中午,大海卷起了狂澜。

这时,风暴来势大得可怕,我看到,连水手们的脸上也显出惊恐的神色。船长虽然小心谨慎,努力保持镇定,但当他出入自己的舱房而从我的舱房边经过时,我好几次听到他低声自语:“上帝啊,可怜我们吧!我们都活不了啦!我们都要完蛋了!”他说了不少这一类的话。听到这些话,可把我吓坏了。我走出自己的舱房向外一看,只见满目凄凉,这种惨景我以前从未见过,海上巨浪滔天,每隔三四分钟巨浪就向我们扑过来一次。

再向四面一望,境况更是悲惨。我们发现,原来停泊在我们附近的两艘船,因为载货重,已经把船侧的桅杆都砍掉了。突然,我们船上的人惊呼起来。原来停在我们前面约一海里远的一艘船沉没了,另外两艘船被狂风吹得脱了锚,只得冒险离开锚地驶向大海,连船上的桅杆也一根不剩了。小船的境况要算最好了,因为在海上小船容易行驶,但也有两三只小船被风刮得船上只剩下角帆,从我们船旁飞驰而过,向外海漂去。

到了傍晚,大副和水手长恳求船长砍掉前桅,此事船长当然是绝不愿意干的。但水手长抗议说,如果船长不同意砍掉前桅,船就会沉没,这样,船长也只好答应了。但船上的前桅一砍下来,主桅就随风摇摆失去了控制,船也随着剧烈摇晃,于是他们又只得把主桅也砍掉,这样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甲板了。谁都可以想像我当时的心情。因为我只是一个初次航海的小青年,不久前那次小风浪已把我吓得半死,更何况这次真的遇上了大风暴。风暴越刮越猛,就连水手们自己也都承认,他们平生从未遇到过这么厉害的大风暴。我们的船虽然坚固,但因载货太重,吃水很深,一直在水中剧烈地摇摆颠簸。只听见水手们不时地喊叫着船要沉了,当时我还不知道“沉”是什么意思,这于我倒也是件好事,后来我问过别人后才明白过来。这时风浪更加凶猛了,我看到了平时很少见到的情况,船长、水手长,以及其他一些比较有头脑的人都不断地祈祷,他们都感到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到了半夜,更是灾上加灾。那些到船舱底下去检查的人中间,忽然有一个人跑上来喊道:“船底漏水了!”接着又有一个水手跑上来说,底舱里已有4英尺深的水了,于是全船的人都被叫去抽水。我听到船底漏水的消息时,感到心就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我当时正坐在自己舱房的床边,一下子感到再也支持不住了,就倒在了船舱里。这时有人把我叫醒,说我以前什么事也不会干,现在至少可以去帮着抽水。听了这话我立即打起精神,来到抽水机旁,十分卖力地干起活来。正当大家全力抽水时,船长发现有几艘小煤船因经不起风浪,不得不随风向海上漂去。当他们从我们附近经过时,船长就下令放一枪,作为求救的信号。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放枪,听到枪声大吃一惊,以为船破了,或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句话,我吓得晕倒在抽水机旁。

这时候,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生命,没有人来管我的死活,也没有人会看一下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另一个人立刻上来接替我抽水,他上来时把我一脚踢到一边,任由我躺在那里,他以为我已经死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苏醒过来。

我们继续不断地抽水,但底舱里进水越来越多。这时,尽管风势略小了些,但船是肯定不可能驶进港湾了,船长只得不断鸣枪求救。有一艘轻量级的船顺风从我们前面漂过,就冒险放下一只小艇来救我们。

小艇上的人冒着极大的危险才划近我们的大船,但我们无法下到他们的小艇,他们也无法靠拢我们的大船。最后,小艇上的人拼命划桨,舍命相救,我们则从船尾抛下一根带有浮筒的绳子,并尽量把绳子放长。小艇上的人几经努力,终于抓住了绳子。我们就慢慢把小艇拖近船尾,全体船员才得以下了小艇。此时此刻,我们已无望追上他们的大船,于是大家一致同意任凭小艇随波漂流,并努力向岸边划去。

这样,小艇半划着,半随浪逐流,逐渐向北方的岸边漂去,最后靠近了温特顿岬角。

离开大船不到一刻钟,我们就看到它沉下去了。这时,我才平生第一次懂得大海沉船是怎么回事。说实话,当水手们告诉我大船正在下沉时,我几乎不敢抬头看一眼。当时,与其说是我自己爬下了小艇,还不如说是水手们把我丢进小艇的。从下小艇那一刻起,我已心如死灰,一方面是由于受风暴的惊吓,另一方面由于想到此行凶吉未卜,内心万分恐惧。

尽管我们处境危险,水手们还是奋力向岸边划去。当小艇被冲上浪尖时,我们已能看到海岸了,并见到岸上有许多人奔来奔去,想等我们小艇靠岸时救助我们。但小艇前进速度极慢,怎么也靠不了岸。最后,我们竟划过了温特顿灯塔。海岸由此向西凹进,并向克罗默延伸。这样,陆地挡住了一点风势,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靠了岸。全体人员安全上岸后,即步行至雅茅斯。我们这些受难的人受到了当地官员、富商和船主们的热情款待,他们妥善安置我们的住宿,还为我们筹足了旅费。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或去伦敦,或回赫尔市。

当时,我要是还有点头脑,就应回到赫尔,然后回家,我一定会非常幸福。因为,家里人听说我搭乘的那条船在雅茅斯锚地遇难沉没,之后又过了好久才得知我并没有葬身鱼腹。如果我回去,我父亲也会像耶稣讲道所说的那个寓言中的父亲一样,杀肥牛迎接我这回头的浪子。但我恶运未尽,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我不思悔改。有好几次,在我头脑冷静时,理智也曾向我大声疾呼,要我回家,但我却没有听从理智的召唤,甚至没有从初次航海所遭遇的两次灾难中接受教训。

P6-9

序言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著名作家,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他出生于伦敦一个信奉新教的商人家庭,父亲经营屠宰业,在王政复辟时期曾因追随不肯宣誓效忠国教的牧师而举家迁徒。按照父母安排,笛福本应成为一名教士,但他在20岁左右时决定经商,于是投身工商业,到过欧洲大陆许多国家,从事过多种贸易活动。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1688年政变前后,参加过反天主教国王的斗争和威廉国王的军队。1692年破产后,笛福不得不以各种方式谋生,甚至做过政府秘密情报员,还写文章办刊物。他一生四处冒险,大起大落,悲喜交集,充满传奇色彩。事业上忽而发财,忽而破产,政途上曾受到过国王赏识,也曾因针砭时弊而三次入狱甚至被示众,又几次经历逃亡的艰辛。

笛福以写正论和讽刺诗著称,晚年开始转入小说创作。1719年,在年届60之际他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获得极大成功。之后笛福又写了许多小说,较著名的有《辛格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等。他的小说多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反映18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形成时的现实。

笛福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临死前为躲债不得不离家出走,于1731年客死他乡。

写作背景

1719年,《英国人》杂志刊登了一则新闻:1704年,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赛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他在这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孤独地生活了四年多,后来,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把他带回英国,但此时他已经成了一个忘记了人类语言的野人。这则轰动一时的奇闻,激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创作灵感,于是他以赛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想像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

小说成书于1719年左右,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在流落荒岛以后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以及挑战自然的信心和勇气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广泛推崇,而笛福也因这部作品的成功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并因此奠定了其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

内容精要

鲁滨孙出生于英国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父亲希望他能过一种安定和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但是他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1651年,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上大风浪,他历经风险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一些东西又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于是他很快着手二度前往非洲经商,这次不幸遇上海盗,他被摩尔人俘虏,成了奴隶。两年后他在一次奉命出海捕鱼时携小黑奴佐立驾小艇逃了出来,后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救起。到巴西后,他卖掉佐立和小艇,在那买下一个庄园,过了四年安稳舒适的生活。但生性爱冒险的他不甘心于这样发财致富的平静生活,又再次出海,与人合作到非洲去贩卖黑奴。结果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船上人员仅他一人侥幸逃生,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一住就是28年。

为了生存,鲁滨孙开始在荒岛上“创业”。他造出木排来抢运沉船上有用的东西,在勘察了小岛的地形后,他修建了安全而舒适的住所。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水,克服了最初的生存问题。之后他将偶然从船上收集到的水稻和大麦种子进行播种,丰收后又自制工具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很快吃上了羊内,喝上了羊奶,穿上羊皮缝制的衣物,他还制做了陶器等,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然而,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他花很长时间做成一只独木舟,却因船太重而无法拖下海去,只好重新造了一只小船。

日子在他的经营与劳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一天,他在岛边海岸上发现了人骨,原来是外岛的一群野人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鲁滨孙惊恐万分,为“家”设置了更复杂的机关,并一直保持警惕。直到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批野人,鲁滨孙救出了一个俘虏,取名“星期五”,从此“星期五”就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他们一起又造了一只独木舟。接着,他带着星期五又从另一群野蛮人手中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白人。后来,他和“星期五”又帮助一艘英国商船的船长制服叛乱者,夺回商船。之后。他将那些叛乱者留在岛上,教给他们生存之道,自己带着“星期五”搭乘那艘商船回到了英国。

在外漂泊了35年之后,他回到故乡,已是物是人非。父母已去世多年,家中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两个侄子。巴西的种植园为他带来了大笔财富。他娶妻生子,过了几年平静生活。妻子去世后,他再次出海,途经他住过多年的小岛,见岛上居民已安家繁衍生息,他又为岛上送去新的移民,将岛上土地分给他们,又留下各种日用必需品,才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作品评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著名的冒险小说,它通过鲁滨孙漂流孤岛,独居28年,历尽艰辛万苦终于返乡的故事,赞美了劳动,热情歌颂了人与自然的顽强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追求,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以及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男子汉气概让人感受深切,同时作品深层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也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作品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鲁滨孙这个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形象——新兴资产阶级和殖民主义者的形象。鲁滨孙身上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精神,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斗志。因此,鲁滨孙很自然成为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又用日记穿插的方式,生动记载人物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恩考,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同时,作品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风格简朴明晰,是一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的不朽名著。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主人公鲁滨孙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其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在所有读者心中都会产生强烈的震憾力,作品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并畅销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至今仍具有振奋和鼓舞人斗志的巨大力量。

书评(媒体评论)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包含每个人生活的寓言……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遭受孤寂的折磨。笛福象征性地描述了这种孤独:“把鲁滨孙和上帝一起抛到了荒岛上。”因此《鲁滨孙漂流记》其实是描述了一种普通人的经历感受的寓言故事,因为我们都是鲁滨孙,像鲁滨孙那样孤独是人的命运。

——英国文学史家 艾伦

《鲁滨孙漂流记》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全书具有很大吸引力,对英国的小说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

——《世界文学史》

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美国专栏作家 费迪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孙漂流记/语文新课标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丹尼尔·笛福
译者 张红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23897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09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