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民间工艺全集之一。
该书内容除了介绍民间纸马艺术的历史发展、探索其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还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
图书 | 民间纸马(民间工艺原创珍藏)/中国民间工艺全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民间工艺全集之一。 该书内容除了介绍民间纸马艺术的历史发展、探索其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还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 内容推荐 “纸马”是因过去祭祀天地神灵、创业祖先时,必附一匹马的图样作为受祭者的坐骑以便升天而得名。后来人们便把祭毕焚化的各种神佛图像,统称作“纸马”。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宗教信仰并不以一位教主主宰天下,故神灵较多,且名数不断增添。最初以保护农业生产的自然界神灵居多,如风伯雨师、水雹之神、田祖神农等。社会不断向科学文明发展,冶炼、造酒、制纸、雕版印刷等发明创造陆续出现,人们举出炉火之神、造酒杜康、制纸蔡伦、医药孙思邈等为行业祖师,以纪念这些发明者,从而丰富了纸马艺术的品类。在资本主义萌茅时期,社会上的工商业已相当繁荣,人们不单是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并且进一步希望发财致富、福寿双全,所以又出现了大量财神、财公财母、招财进宝等祈福求富的各式各样的纸马图像。这些图像不仅折射出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可看到历代民间艺人创造纸马神像的技艺才能。而且纸马中的神像有的还伴随着口头文学的神话传说。 解放后,纸马曾被视作封建社会的迷信品,禁止刷印,以致印版及成品渐渐消失。当今启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将“纸马艺术”列为重点项目,加以抢救和保护。为此,将过去收集的民俗生活中,逢年过节、喜寿佳期出现的纸马,选出200余幅,分作祈财、迎福、岁时、喜寿、敬祖、孝行、经符、禳灾、神佛九类。文字部分,除卷前专题论述外,并于每类图前附以短文简介,以供读者鉴赏以及历史、宗教、民俗、美术专家学者们参考。 目录 概述 祈财纸马 迎福纸马 岁时纸马 喜寿纸马 敬祖纸马 孝行纸马 经符纸马 禳灾纸马 神佛纸马 跋 后记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间纸马(民间工艺原创珍藏)/中国民间工艺全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树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967612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1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8.3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9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