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补天石/毕淑敏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昆仑山,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之一。一条蛛丝般纤细的公路,蜿蜒千余里,在这了无人烟的高山险路上却有一支神奇的昆仑骑兵队。在一次大雪封山的恶劣环境下却意外的将十五名女兵送上令她们终生难忘的昆仑山。《补天石》讲述十五名女兵在昆仑山骑兵队所遭遇的军旅生活。本书还收录了毕淑敏的其它经典中篇小说:《阿里》、《伴随你建立功勋》、《北飞北飞》、《君子于役》等。

内容推荐

她从昆仑山走来,将自己对大自然高度的仰慕与对人的生命的崇敬传达给读者,成为具有独特生命意识的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一举成名,从些佳作迭出。《补天石》、《阿里》、《君子于役》等“昆仑系列”震撼文坛,因其大开大阖、刚健豪迈的气概及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与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识,一扫20世纪80年代末文坛开始流行起来的琐碎平庸的文风,被人赞为是“对当代小说的一种拯救”。

本卷选入的都是毕淑敏的经典中篇。《补天石》讲述十五名女兵在昆仑山骑兵队所遭遇的军旅生活,《阿里》是成名作,描写高原师卫生科的女兵们的生活,《伴随你建立功勋》叙述机要员秦帅北的悲怆故事,《北飞北飞》让一只国民党苦心孤诣培养的“鹰”——空军飞行员江唯远去发现、体味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的廉洁所产生的巨大感召力量,《君子于役》描述某高原留守处麻处长将军人妻子当成战备物品一样看待……

《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

目录

补天石

阿里

伴随你建立功勋

北飞北飞

君子于役

送你一条红地毯

试读章节

补天石

山不高,还叫什么山!

昆仑山,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之一。

一条蛛丝般纤细的公路,蜿蜒干余里,通往山顶的昆仑骑兵支队。

像古代结绳记事时挽的疙瘩,每隔数百公里,公路旁就有一簇房屋。那是兵站,供过往的军人住宿。

一辆草绿色的军用高原轿车,从半山腰的兵站开出,隐没在风雪之中。

兵站立刻将车上所载乘客的数目及车子出发的时间,通知给下一座兵站。

这是昆仑山的惯例。这不仅可以让下一座兵站提前安排好食宿,更重要的是,一旦超过预定时间,车辆仍未抵达,他们就应出去寻找。山高路险,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

大雪就要封山,已经好多天没有车辆上山了。真叫人不可思议。

路极险。平原还只是初秋,上山的路却已冰雕玉琢。

封山是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昆仑山要同人世间分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一座漂浮在半空中的独立雪国。尽管那人世并不怎么美好,正为派性打得一塌糊涂。

开轿车的小个子司机,蜷着身子,裹在毛色污浊的皮大衣里,像一粒久经风霜的蛹,干瘪而结实。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路面,好像不是开着缠有防滑链的车轮碾过去,而是把积满冰凌的路咽进肚子。

路面银亮银亮,庞大的轿车驶过,竟不留一丝痕迹。车轮像穿上了溜冰鞋,轻盈地朝四下欢快地滑动着。

司机双臂僵直,顽强地操纵着方向盘。

突然,急转弯处冰雪覆盖下的路基,像饼干一样破碎了,右后轮一个打滑,然后不可遏制地泻落下去。

轿车的重心,飞快地向右后方倾斜。司机本能地将方向盘拧麻花似的向左打去,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根本来不及了!墨绿色的车体,像一条活泼泼的大鱼,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揪得昂起头来,摆出一种常态下绝对做不到的姿势,仄侧着半个身子,朝无边的渊薮坠去……

那辆车翻了。

翻车的一瞬,女兵班班长朱端阳回忆起来,实在是妙不可言。没有恐惧。恐惧都是旁观的人或当事人事后想象出来的。翻车之前,轿车巳爬行到很高的海拔,缺氧像一床厚重的湿棉被,捂得人透不过气来,哪里还顾得上害怕。翻车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人用巨掌将她向车厢外侧扇去。她想:这样脑袋不是要撞上玻璃了?那该是很疼的吧?幸好,车窗也向外侧倒下去,永远同她保持着最初的距离。

其后的事情,朱端阳便记不清了:车厢里凡是没有固定的水壶、背包、汽油桶,在空中飞舞起来,随着车体迅速旋转。窗玻璃外忽是蓝得虚伪的天,忽是银亮的冰峰扑面而来,尖锐得要刺瞎你的双眼,那无穷无尽的白色,仿佛车不是在空中翻腾,而是在无底的雪国里航行……哗啦一声,玻璃撞在凸起的岩石上,粉碎成一把碎屑,弹片一样强有力地散开,深深楔进棉军衣、皮大衣、人的皮肤或是任何一样它碰上的物体。殷殷的血珠喷溅开来,留下奇形怪状的血迹。

坠落中的车厢,是一个空洞的音箱。粗大的防滑链与岩石相撞,发出钢铁样铿然的响声。凹凸不平的车顶与雪地相触,像巨大的鼓面訇然作响。呼啸的山风擦着窗玻璃尖锐的裂口,发出哨子一样的啸叫,随着翻滚变换着韵调,像一支呜咽的笛。

朱端阳的脑子一片空白,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巨大的灾难降临了。来不及思考,也无法采取任何自救或他救的措施。唯一能做到的是,把身体蜷得紧紧的,两手死死握住能抓到的任何一样东西,把脑袋缩进肩膀……

没有人知道司机采取过什么措施。司机已经死了,死在方向盘和他的座椅之中,紧抵的方向盘,戳穿了他的胸。但他的脚,紧紧地踩在油门之上,也许他曾为挽救汽车,做过最后殊死的努力。也许,这完全是天意。在无数次翻车事故中,能落个全尸,便是极大的造化了。假如尸身坠人人力所无法企及的深渊,就只有永远地留在那里,慢慢风化,成为山的一部分了。

这一次翻车,应该感谢山势的极其陡险。唯有昆仑山,才有这种壁立干仞的悬崖。高原轿车从空中翻下,不知翻了几个跟头,竟然鬼使神差地落到了下面的公路之上。濒死的司机,不知是无意识的悸动,还是最后的责任感,踩动了油门。这辆已如同坟墓的轿车,犹如一头被从空中扔下的兔子,四脚着地后,疯狂地跛着脚向前……直到被坚硬的岩石挡住去路。

死一般地寂静。好像全车的人都死了。

山风撕裂着人们的耳鼓,各处的伤口,在短暂的麻木之后,火烧般地疼痛,像蜂刺一样蜇醒了活着的人。

朱端阳困难地从破损的车窗爬出来。门被掼得变了形,打不开了。手又被玻璃碴割破了,但只流了一点血,就停住了。严寒,是最好的止血剂。

冰冷的空气,迅速地使她清醒了。身上到处血迹斑斑,弄不清是自己的血,还是别人的血。朱端阳拼命活动自己的四肢,揉搓自己的耳朵鼻子,以证明它们是否还在。还好,都在。而且渐渐感到疼痛,这说明功能正常。

她这才有机会打量一下四周:冰峰雪岭一如既往,无动于衷地注视着幸存者们。唯有漂亮的高原轿车,变得叫人认不出来了,大片油漆被磕去,露出内层的铁锈红钢板,车像一只经过伪装的红绿相间的怪物。车前大灯可怕地凹陷进去,却还闪闪发光,像死不瞑目的眼睛。前挡风玻璃被撞得粉碎,这是一种特制的玻璃,虽破碎却并不掉下碴子,像密集的冰凌聚在一起。中心偏左处,有几团艳红的血污,那是司机被方向盘挤压呕出的。

朱端阳感到刻骨铭心的恐惧。她刚从生与死的交界线上走回来。假如翻车时她被甩了出去,假如她被车厢内的重物撞得醒不过来,假如飞溅的玻璃迸进她的眼珠,假如她的胳膊和腿在某一特定角度上像麻秆一样被折断……

那这个世界上,就再没有此时此刻的朱端阳了!

在广袤的冰雪世界里,这个面目清秀、身材瘦小的女孩子,显得那样单薄渺小。

朱端阳想起了妈妈,想起了遥远而温暖的家。

旷野中响起一种奇怪的声音。它清脆得像玻璃折断,刺得人一阵阵心痛。这是朱端阳在哭。大声地毫无顾忌地痛哭,也很有韵致,恍惚听来,竟很像是放浪的笑。

幸存的女孩子们,抱成一团哭起来。她们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女兵。周围山谷发出轰轰的回响。

十几岁女孩子的眼泪,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所有的怯懦畏缩以至恐惧,都能溶解在那咸而苦的液体中,随着痛彻肺腑的哭泣,汇进昆仑山永恒的冰雪之中。

车上的男人们,默默地注视着同他们一起经历了死亡地狱的女孩子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们是搭车的,多是因故探亲超假或是刚出院的战士。

女兵们陆续地停止了哭泣,聚光灯一样,把目光指向她们的班长。  噢!我还是班长呢!朱端阳悚然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肩上非同小可的责任。

她们是昆仑山上第一批女兵!

朱端阳揉揉因哭泣而酸痛的眼睛,脸上被泪水洗过,紧绷绷地难受。她要对她的战友们说点什么。突然的变故,她必须行使自己的指挥权——她是这辆车上的建制班班长!

只是,该说点什么呢?

有人伤亡,到处都是血。女孩子们学的是卫生员,战场救护,四大技术,平日背得呱呱叫,此时却完全呆若木鸡,不知该干什么好。倒是几个老兵见过世面,依次触摸着几个不见变换姿势的人体的口鼻。凡有口气的,拖出来,进行一点简单的救护。那始终僵卧不动的,只得让他们继续趴在那儿。活人都顾不上了,死难者就只好委屈些了。

这是朱端阳第一次看到死人。她却并不怎样害怕,或者说,最害怕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她觉得死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刚才还好好的同志,怎么就能一下子死了?她不相信,拼命摇着一位女伴的头。女伴大概是受了致命的内伤,脸上很干净,甚至体温还在,只是摸上去稍冷一点。

她们一个班的女兵,本来是个完整的集体。现在,未到山顶,就永远地失去了一个……P1-4

书评(媒体评论)

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鸿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著名作家 王蒙

她的小说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而冷静理智的叙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磅礴大气。

——著名作家 柴福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补天石/毕淑敏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淑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9171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29
17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