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丝绸之路200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在海路大举开通之前,丝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

本书覆盖了几千年的历史,且大量引用了大英博物馆和世界各地其他博物馆收藏的照片、写本和绘画,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关于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的画面,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探险家如斯坦因、斯文·赫定和曼纳海姆等人拍摄的从未出版过的照片。本书文笔优美,通俗易懂,是一本经久不衰的国际畅销书!

内容推荐

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贸易路线,它穿越中亚直达欧洲。“丝绸之路”这个名称至今仍使人联想起驮着大批中国优质丝绸、香料和香水的充满异域风情的驼队,联想起雪山环绕的沙漠和绿洲,联想起挤满了买卖葡萄、芜荽、波罗的海琥珀和地中海珊瑚的旅行者的喧闹市场。通过这条路线,丝绸从中国运到了古罗马,汉族公主受命与西域部族联姻结盟……《丝绸之路2000年》覆盖了几千年的历史,且大量引用了大英博物馆和世界各地其他博物馆收藏的照片、写本和绘画,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关于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的画面,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探险家如斯坦因、斯文·赫定和曼纳海姆等人拍摄的从未出版过的照片。丝绸之路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它从开始到现在并且仍在发展的内涵丰富的历史。

目录

关于拼写的说明 吴芳思/1

1 “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流”/1

2 玉猪龙和薄如蝉翼的“羊毛”制品:玉器和丝绸/17

3 从希腊、罗马到中国/26

4 天之弃子匈奴和汉朝贸易/36

5 贸易和宗教的传播:吐火罗人和粟特人/47

6 中亚风尚/59

7 千佛洞:丝绸之路上的佛教/71

8 党项人、蒙古人、聂斯托里传教士和马可·波罗/91

9 玫瑰花园:前往大明帝国和撒马尔罕的旅行者/109

10 大角逐与丝绸之路/125

11 在亚洲冰冷的怀抱里:丝绸之路上的探险者/141

12 战利品和老虎内脏:狩猎和丝路理论/154

13 获得样品:奥雷尔·斯坦因/164

14 发掘结束:伯希和、冯·勒柯克和华尔纳/179

15 尕司令:20世纪30年代的丝路之行/192

跋 今日丝绸之路/210

引文注释/213

插图列表/232

致谢/241

试读章节

“丝绸之路”或者说“丝路”是最容易引起人们退想的地名之一,它使人想起驮着华丽的织锦和精致透明、五颜六色的丝绸的驼队。詹姆斯·艾尔罗伊·弗莱克(James Elroy Flecker)在他的诗《通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中写道:

长长的商队走过平原,

步伐坚定,银铃奏鸣。

他们不再追求荣耀和收获,

不再从棕榈树环绕的水井中求得安慰。

这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动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异国情调。弗莱克向东最远仅到达了黎巴嫩,或许不太了解在中亚绿洲上生长的是耐寒的落叶杨树,而不是亚热带的棕榈树。然而他的诗展现了永不停息的驼队沿着丝绸之路缓慢地穿越雪山环绕的沙漠、穿过绿洲城镇的画面。这些城镇呈现出繁华的闹市景象,市场上挤满了相貌奇特的居民和来自北亚各地的旅行者,他们买卖葡萄、葡萄干、哈密瓜、肥尾羊和健壮的小马。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旅行记载,如马可·波罗就讲述了他从巴格达到中国的旅行。

Seidenstrasse或者“丝绸之路”这个浪漫的名称是德国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巴龙·费迪南·冯·李希霍芬(Baron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1877年命名的。至少从公元1世纪起,中国人就为从中国都城通向“西域”(大约远至阿姆河)的南北两条路线取了名。z虽然丝绸经由很多条路线穿越中亚运往欧洲、从中国运到罗马,虽然这些路线可以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但是“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多少有点容易使人误解,它使人联想起一种连续不断的旅行,而实际上货物是经由多条线路和多个商人之手,分很多阶段才到达最终目的地的,实际穿越丝绸之路全程的旅行者一直很少。早期的旅行者主要是各种宗教的传教士,但从19世纪起,探险家、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加入了进来。

今天,很多人把“丝绸之路”当作一个广义词,使之不仅涵盖了遍布高山和沙漠的辽阔地域,还蕴含了悠久的文化历史。丝绸之路文明包括久被遗忘的王国如粟特人的王国和党项人的王国或西夏,其中心从尼萨和马里(Merv/Chorasmia)经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曾经是粟特王国的都城)到环绕中亚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沙漠(现在是中国的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古绿洲城市喀什噶尔、柏孜克里克、敦煌和和田。再往南,丝绸之路的商贸路线延伸到了阿富汗和中国西藏。甚至晚到20世纪30年代,穿越沙漠的这些路线仍清晰可辨。传教士盖群英(Mildred Cable)和冯贵石(Francesca French)这样描写了他们在丝绸之路上一次日出之时的启程:

冉冉升起的太阳把光线撒在西藏“阿尔卑斯山”呈扇形隆起的冰山山脊上,给冰雪覆盖的山坡披上了一层粉红色的面纱,但辽阔的山脉依然处在死灰一样颜色的控制之下,这是黑暗对正在到来的光明的最后的顽抗。晨星仍依稀可见,脚下的大地上是灰色的黎明,但阳光很快就胜利了……

山脚下延伸着古老的商路,它们既宽又有很深的压痕,这显然是经由无数商队的车辆那钉着钉子的锋利车轮碾压而形成的。车辙分分合合,就像江面上形成的涡流一样。在这条路上,无数行人走了几千年,形成了一条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流,因为它是亚洲伟大的高速公路,它连接起了远东和遥远的欧洲大陆。

尽管大多数中国丝绸产自更远的南方,但大部分地图都把中国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西北省份陕西省,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5年是汉朝(前206—220)的都城,这时的中国皇帝第一次显示出对西部边境之外的土地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同时,罗马对中国的丝绸也同样感兴趣。从公元618年到907年,中国唐朝再一次同中亚王国建立了大大超过以往的联系,通过“丝绸之路”还同印度建立了宗教联系。  丝绸之路从西安向西通过兰州,然后经长城的最西端、河西走廊到达敦煌。敦煌这个富裕的绿洲城市从4世纪到10世纪成了中国伟大的宗教中心之一,在这段时期内,人们在罗布沙漠东缘和戈壁滩南缘的峭壁上开凿出了很多洞窟,然后由佛教僧侣在里面画满壁画、填满泥塑像。在公元5、6世纪,很多著名的僧侣如圣僧玄奘经过敦煌前往印度取经并将其译成中文。在草木不生、只有流动沙丘的沙漠中,在长长的悬崖峭壁之上,小小的幽黑的洞窟被开凿出来。一条小溪从悬崖脚下流过,在小溪岸边生长的一片高高的杨树林几乎将崖壁遮掩。在崖壁的中心、树林之上,是一座多层庙宇,它曲线型的黑瓦房檐耸立在沙漠之上。

在接近敦煌的地方,沙漠之路开始分支。北线主线沿着积雪皑皑的天山的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经绿洲城市哈密、吐鲁番、库尔勒、库车和阿克苏到达喀什噶尔,这条长线没有南线那么直,也没有那么难走,在4世纪后期它得到了应有的声誉。南线通过绿洲城市若羌、且末、尼雅、克里雅、和田(Khotan/Hetian)和莎车,终点仍是喀什噶尔。佛教僧侣可能在莎车离开南线主线逾喀喇昆仑山南下列城和斯利那加进入印度。南线在2至4世纪是最重要的一条路线。

还有一条路线,在更北方,位于天山以北,从哈密到阿力麻里、八剌沙衮、塔什干、撒马尔罕和布哈拉。P1-4

后记

当中国共产党在附近的山西省开始抗击日军入侵的时候,盖群英和冯贵石离开了丝绸之路。当时的形势非常复杂,因为她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军需品从苏联用卡车运送给了蒋介石,而不是去支持中国的共产主义同志们。斯大林拒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坚持认为应该同蒋介石结盟,磨炼一下各个革命组织,如在被承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之前,中国共产党应把无产阶级全部发动起来。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城市无产者被蒋介石牢牢地控制着,毛泽东决定放弃城市斗争而去发动农民。盖群英和冯贵石对这些问题有些混淆不清,她们离开了,因为“日军入侵了中国,军队开始前进……满载物资的卡车从西伯利亚铁路终点轰隆隆地驶来,因为中国需要军火,而且古老的沙漠贸易路线是能够运输弹药的直接路线。卡车装载着军用物资,其中一些是经古丝绸之路,沿阿姆河畔,向南经过戈壁滩这条贸易路线进行运输的,我和我的伙伴们在传教途中频繁地走这条路。新形势要求有新名称,这条穿越中亚的大动脉很快就有了新名称:红色高速公路……”

新疆军阀盛世才已在1933年控制了新疆军政大权,他多次改变立场,显示出混淆不清的忠诚。他曾在1934年要求斯大林提供军援以镇压马仲英,但在1942年又宣称发现了苏联试图控制新疆的阴谋。苏联顾问撤走了,盛世才发动了一场残酷镇压当地共产党的运动,杀害了毛泽东的胞弟毛泽民和其他一些共产党人,然后发誓效忠蒋介石。但形势逐渐明朗,蒋的国民党正在全盘输给共产党,他又宣布发现了蒋介石要推翻他的阴谋。1944年,他逃到了台湾,随身带去以可疑手段获得的大量财富,但不久就死去。

随着苏联的解体,丝绸之路上的一些人从莫斯科的统治之下获得了独立,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虽然腐败盛行,致使大多数当地居民持久贫穷,但他们还是能够自己开发这一地区的一些财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其他一些地方矿产资源的枯竭,当地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就更容易被开采了。

丝绸之路,作为贸易路线,已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其早期的形式,商人经由更便捷的路线从一个绿洲来到另一个绿洲,大部分货物的运输距离也更短了,不再像过去那样从陆路驮运到罗马或伊朗。有一个例外是,中国内地向西藏运输物资的路线仍然经过敦煌,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已计划好的铁路线的建成。长长的油罐车“商队”有秩序地轰隆隆驶过嘉峪关和敦煌。

然而,今天很多丝绸之路的旅行者是来观光的。在苏联时期旅游受到鼓励,常有很多有组织的团体前往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旅游。在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持续繁荣。古老的遗址被恢复:撒马尔罕蓝色和青绿色的圆屋顶在阳光下闪烁出比以往更加灿烂的光芒,巨大而开阔的雷吉斯坦广场仍然使人印象深刻。在中国,嘉峪关这个古老的长城要塞被修葺一新,在千佛洞后面沙丘中的月牙泉周围的庙宇也得到重建。

然而,当中国和前苏联的中亚国家准备靠旅游——重建古建筑、把喀什噶尔和中国内地的铁路网连接起来、为沙漠旅行供应骆驼——发展经济时,在帕米尔高原遥远的另一侧,阿富汗仍然闭锁在部族争斗中,成为超级大国的猎物,就好像大角逐从未结束。狂热的伊斯兰军事组织塔利班的突然爆发,给已经矗立了上千年的文化遗迹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巴米扬大佛承受住了早期反偶像崇拜者的劫掠,却被现代化的炸弹彻底抹平了;喀布尔和卡皮萨的藏品已散失,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丝绸之路宝藏,即丝路文化从西向东又从东向西迁移的证据,已经消失了。对于那些喜爱历史的人来说,对于那些把这样的宝藏当作两千年来的“奥德赛”的遗产的人来说,对于那些领悟各国商队和传教士、探险者和冒险家们形成的生命之流的人来说,这种文化的湮灭使他们倍感震惊。我们无法忘记一些非凡的作品,这些作品左右着(而且一直在左右着)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然而,丝绸之路的历史继续施展其强有力的魅力——这种魅力恰如詹姆斯·艾尔罗伊·弗莱克的贸易商所认为的那样,既是一种想象中的魅力,也是一种贸易魅力,或许还有更多:

我们旅行并不仅仅为了经商,

热风吹拂着我们烦躁的心,

为了探求未知的渴望,

我们踏上了通向撒马尔罕的金色旅程。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对大部分西方人仅从传说中了解的东方世界的有益介绍。

——弗格斯·弗莱明,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是一部用精彩插图讲述的道路史,通过这条道路东西方有了交流。

——查理斯·马休斯,美国《圣荷西信使报》

这是献给几千年历史的精美颂词。在这几千年中,丝绸之路所经之处成了贸易中心……这是一部内容丰富且配有大量插图的史书。

——美国《出版者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丝绸之路200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吴芳思
译者 赵学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6583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7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