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延绵不绝,而发展序列又自有节奏,其中几个关键性时段,则是把握这种发展节奏的要点。《江河万古流》,便是一本展示中国文化宏阔景象的读物,它将以文图互映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中国文化史的长河……
图书 | 江河万古流(中国文化巡礼)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延绵不绝,而发展序列又自有节奏,其中几个关键性时段,则是把握这种发展节奏的要点。《江河万古流》,便是一本展示中国文化宏阔景象的读物,它将以文图互映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中国文化史的长河…… 内容推荐 距今六七千年至三四千年间,北温带几大流域先后出现一批独立创制文字和金属工具的人群。从此,人类走出蒙昧和野蛮时代,跨入文明的门槛。 地球上诸文明民族创造的文化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其中在黄河一长江流域崛起的中国文化,于坎坷跌宕中绵延生发,成为不曾中辍的“连续性文化”之典范。 读者诸君打开的《江河万古流》,便是一本展示中国文化宏阔景象的读物,它将以文图互映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中国文化史的长河…… 目录 导言 一、说“中国” 二、“文化”及其四分 三、中华民族 四、文化生态 五、文化特质 六、世界视野下的中国文化 第一章 创榛辟莽 一、文化史的首轮主角 二、“神农氏”的业绩 三、文明之花初绽放 四、从“大同”到“小康” 第二章 青铜文化 一、早期文明的标志 二、青铜器铸造与都城营建 三、汉字与汉字文化圈 四、崇帝尚鬼与敬天法祖 五、宗法建构与制礼作乐 第三章 轴心时代 一、社会变革,文化创造 二、从巫史到士人 三、私学、诸子及元典创制 四、筒帛文献再现先秦学术 五、“重民轻神”与“民贵君轻” 第四章 一统整合 一、帝国规模 二、国家意识形态 三、经学与今古文之争 四、长城与丝路 五、佛教东传,道教创设 六、文史昌盛与科技成就 第五章 盛世强音 一、多元走向 二、清谈玄风 三、胡气氤氲 四、南学北学的统合 五、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六、有容乃大 七、科举制度与寒士崛起 八、文的自觉 第六章 精致内敛 一、文化转捩点 二、理学建构 三、旨趣的雅化 四、俗文化繁盛 五、文官制度完善 六、文运南移 第七章 农牧交会,东西沟通 一、农耕与游牧 二、东西文化的沟通 三、征服者被征服 四、交融期的文艺与科技 第八章 帝国暮年 一、浩大的学术总汇 二、文化专制 三、从朱子学到阳明心学 四、破块启蒙 五、郑和下西洋 六、耶稣会士来华及中西智识线接触 七、市井繁华与章回小说 第九章 近代转型 一、清季学术的转折 二、“种瓜得豆”的洋务新政 三、文教新设施与知识分子成长 四、从潜流到洪涛 五、“德赛两先生” 结语 革故鼎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江河万古流(中国文化巡礼)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天瑜//邵学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4365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29 |
宽 | 181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