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政治立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教授王秀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近通过专家鉴定,结项等级为优秀。该成果集中外毛泽东及政治伦理学研究之所长,也吸收了中外政治伦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选取了政治伦理思想这一视角加以研究。

该成果以价值-制度-主体为三维分析框架,选取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方面、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和研究,包括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论题的形成、意义及方法等前提性问题;毛泽东关于政治的理想追求和现实正当性问题;毛泽东关于政治的制度准则及制度设置方面要处理的四大问题等。

通过对毛泽东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特殊重要人物政治伦理思想的个案性剖析,有助于当前政治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现实关切;同时,对于伦理学界逐渐活跃起来的政治伦理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毛泽东生长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深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其政治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以伦理规约政治的主导思维取向的胎记和影响。为政治立“法”,成为其政治思想的主要倾向。

但是,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相比,毛泽东不仅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而且接受并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其政治思维的特点是:把为政治立“法”之“法”,奠定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使主观之意愿、善良之意志、伦理之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结合了起来。

为政治立“法”,构成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精神特质,并对20世纪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旨在锁定政治伦理论题,对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方面,尝试性地进行较为系统的挖掘和深入的分析。以期通过对毛泽东这位特殊重要人物政治伦理思想的个案性解析,资于离我们最近一段历史的人文透视和精神解读,助于当前政治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现实关切,同时也为伦理学界逐渐活跃起来的政治伦理的应用研究提供资源。

毛泽东的政治伦理思想典型而又独特,在内容上也很丰富和系统。从政治价值的构建,到政治制度的设计,再到政治主体的塑造,其政治伦理思想贯穿其政治活动的方方面面。本书以价值、制度、主体三个方面为基本的逻辑框架,选取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中的主要方面、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式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整体性特质进行提炼、概括和总结。

本书的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十一大问题:

其一,导论部分,主要涉及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论题的形成、意义及方法等前提性问题。

其二,“价值”部分,包括毛泽东关于政治的理想追求和现实正当性两大问题。

其三,“制度”部分,包括毛泽东关于政治的制度准则及制度设置方面要处理的四大问题:集体与个人;功利与道义;冲突与和谐;德治与法治。

其四,“主体”部分,包括革命者(公民)的政治道德与政治家的职业伦理两大问题。

其五,结论部分,在分析总结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精神特质的基础上,研究其历史定位及继承价值。它包括逻辑分析与现实总结两个方面的问题。

在方法方面,鉴于毛泽东这一重要人物的特殊历史地位,为尽可能摆脱历史记忆和心理情绪等方面的主观干扰,还思想于历史,显价值于当代,本书在研究中设置了这样三个宏大的考察视角,即传统与现代、中与西,革命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方法为指导,综合应用概念分析、显性分析与隐性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具体方法,对其进行广泛的比较性研究。

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本书旨在对毛泽东的研究作出新贡献。其创新性尝试在于:

其一,提出并系统论述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新论题。

其二,提出或应用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的新范式,如政治的正当性、政治家的职业伦理、革命者的公民道德及价值-制度-主体三维分析框架等。

其三,提出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的新命题或新观点。如,意图与责任、冲突与和谐、革命伦理的转型;如毛泽东集体主义的双重结构、个人主义的特殊含义等。对已有的研究也有所深化或拓展,如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概念、道义与功利结合中得与失的理论分析、毛泽东与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关系等。

从而,其四,澄清对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中某些方面的模糊认识,如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冲突论等;回应当代西方政治伦理研究关注的重大问题,如平等与公正、个人权利与公共善等;解答对当今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最具迫切的问题,如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度正义与公民美德、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等。并最终回答一个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最敏感也最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目录

导论:伦理之于政治

 一、“政治伦理”及“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

 二、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的走向

第一章 平等的正义:政治伦理的理想之维

 一、毛泽东的价值变革与理想追求

 二、毛泽东的平等正义与中国传统的均平正义

 三、毛泽东的平等正义与资产阶级的公平正义

第二章 为人民服务:政治伦理的现实尺度

 一、正当性与政治

 二、为人民服务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正当性

 三、从奴隶到主人:毛泽东的人民概念及其伦理性变革

第三章 集体与个人的辩证:政治制度中的伦理准则(一)

 一、政治生活中的“集体”与“个人”

 二、毛泽东集体主义的思想内涵

 三、毛泽东反对个人主义的特殊内涵

第四章 道义与功利的统一:政治制度中的伦理准则(二)

 一、毛泽东对传统义利观的重新思考

 二、毛泽东义利观的实质

 三、功利与道义的统一与偏离

第五章 冲突与和谐的变奏:政治制度中的伦理准则(三)

 一、毛泽东的冲突论

 二、毛泽东的和谐观

 三、冲突,还是和谐?

第六章 德治与法治的权量:政治中的制度设置

 一、毛泽东对道德与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同定位

 二、毛泽东对人性的看法

 三、毛泽东新德治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第七章 美德与人格的设计:革命者的公民道德

 一、主体觉醒与身份转换

 二、革命人格设计

 三、革命美德典范

第八章 意图与责任的追问:政治家的职业伦理

 一、政治家的职业伦理资源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职业政治家的意图伦理

 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职业政治家的责任伦理

 四、在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之间

第九章 革命伦理及其转型

 一、“革命”及“革命伦理”

 二、革命伦理的继承价值

 三、向执政伦理转型

第十章 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一、在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

 二、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实现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

 三、在经受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考验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政治立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秀华//程瑞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70568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841.6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