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以V.S.奈保尔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出版的《米格尔大街》、《神秘的按摩师》、《埃尔维拉的选举权》、《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岛上的旗帜》、《模仿者》、《游击队员》、《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河湾》和《世间之路》等十部有关第三世界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在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揭示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图书 | V.S.奈保尔小说研究/博士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文主要以V.S.奈保尔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出版的《米格尔大街》、《神秘的按摩师》、《埃尔维拉的选举权》、《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岛上的旗帜》、《模仿者》、《游击队员》、《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河湾》和《世间之路》等十部有关第三世界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在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揭示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节 V.S奈保尔创作概观 第二节 V.S奈保尔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目的 第一章 多元文学文化传统与奈保尔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西印度群岛文学文化传统中的奈保尔 第二节 印度文学文化传承中的奈保尔 第三节 英国文学文化传统与奈保尔 第四节 两个世界:后殖民作家的双重困境 第二章 加勒比海早期小说 第一节 《米格尔大街》:一幅殖民地社会的画面 第二节 《神秘的按摩师》:文化混杂的产物 第三节 《埃尔维拉的选举权》:一出后殖民政治讽刺剧 第三章 西印度群岛史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第一节 殖民地走向独立的寓言 第二节 身份和家园的寻求无法实现的逃离 第三节 特立尼达印度移民家族史、族群史和社会历史的再现 第四章 加勒比海政治小说 第一节 《岛上的旗帜》:对后殖民社会的审视 第二节 《模仿者》:根深蒂固的殖民心态 第三节 《游击队员》:种族、性、暴力、政治 第五章 走向非洲:奈保尔的黑暗视野 第一节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自由世界的牺牲品 第二节 《河湾》:黑暗中的航行家园何处去寻 第六章 历史与现在的交织小说与纪实的混合 第一节 穿越时空的隧道:历史与现在的交织 第二节 跨越小说的藩篱:虚构与纪实的混合 结语 附录一 奈保尔年谱 附录二 奈保尔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V.S.奈保尔小说研究/博士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20312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6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