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里南/列国志
内容
试读章节

印第安人被称为苏里南土著人。他们最初人数很多,分为许多部族。由于欧洲人到来后实行野蛮的屠杀政策,人数锐减,幸存者逃人内地丛林和草原地带,生活繁衍下来。现在,内地丛林和热带草原仍是印第安人的传统生活领域。他们强壮的双腿表明,他们在该区域内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靠步行完成的。印第安人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群体,每个群体又可分为多个部族。南部群体的居住地区更靠内地南部一些,接近巴西边界,至今与外边其他民族很少接触,生活比较封闭和孤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他们之中有些人甚至不懂得金属的使用知识,而仍在使用石器作工具。北部群体(主要是瓦亚纳入和特里奥人)住在中部地区沿河流而建的村庄里,与外界民族相对接触多一些,生活比较开放。两大群体中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以渔、猎、采集和简单的农、牧业为生,有一些人甚至还实行刀耕火种,经济水平低下。印第安人保留了本民族的许多方言土语、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但是,他们之中也有少数人融人了主流社会,生活方式和习俗逐渐发生变化。

丛林黑人是历史上为反抗殖民者残酷统治、逃人内地丛林中的黑人奴隶后代,至今仍生活在内地丛林之中,故人称“丛林黑人”。他们沿马罗韦讷河、萨拉马卡河、苏里南河等上游建起许多村庄,在瀑布和急流附近安营扎寨,远离主流社会。据介绍,每个村庄或露营地25人至2000人不等,加上印第安人,村庄总数约有230个。长期以来,丛林黑人与外部世界很少联系,仍保留了原籍非洲的一些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和社会组织。丛林黑人现分为萨拉马坎人、帕拉马坎人、马图瓦里人、昆提人、阿卢克人、恩佐卡人等6大部族,以渔、猎和简单农业为生。他们生性豁达、开朗,总是快乐和充满幽默感,即使在从事笨重的搬运活计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仍然不乏笑声。他们像印第安人一样,在苏里南木材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丛林黑人男子双腿不如印第安人健壮有力,但膀大腰圆,躯干宽厚、发达,胜任各种艰苦劳动;在日常生活中负责开辟田地、打猎、捕鱼、建房、造船、雕刻等工作,其中造船是所有丛林黑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属性。他们划船技术高超,能应付各种水况其中包括大小瀑布和急流,并能自如地借助水的浮力搬运、装卸各种笨重货物,故有“奔腾咆哮的江河之王”、“声响如雷的瀑布之王”和“寂静荒凉的港湾之王”等雅称。妇女从事种植、养殖和收获作物等工作。在丛林黑人社会中,女人的势力如同神灵的势力一样神秘。她们是本民族传统、法律和遗产的忠实捍卫者,因而受到尊重。家族联系完全依赖母亲,继承权利也是母系性质的。部族酋长和村长由男人来担任而且是终身制,但要辅以男、女助手,重要的疏导工作要靠妇女来做。20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认为,在历史上许多逃跑的奴隶中,苏里南丛林黑人是建立了独立的和至今仍然繁荣的社会之唯一成功者,是新大陆唯一的保留了传统的西非生活方式而且未被触动的非洲血统的部族群体。但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丛林黑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已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临近矿区和农业发达地区的村庄丛林黑人的变化更大一些。所以,丛林黑人现在又有“森林克里奥尔人”(Forest Creoles)之称。当然,他们的意志力量、乐观精神、自由意识等也影响着与之接触的城镇克里奥尔人。

华人和欧洲人数量不多。据2004年人口普查,华人占苏里南总人口的大约2%,计9700多人。他们一部分是历史上契约劳工的后裔,另一部分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期间前往苏里南的,也有不少人是新中国成立后从香港或内地陆续前往苏里南的。华人的数目最初较少,至1905年时,总共仅约1160人,1950年发展到2371人,但至1971年增加到6400人。华人中主要是广东客家人。他们为人和善、勤劳、俭朴,并在很大程度上与犹太人发生同化。许多人同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在帕拉马里博华人一般同克里奥尔人结婚者多,在外地同爪哇人结婚者多。但与别的民族妇女通婚生的孩子在人口统计上一般不计为华人。

现在,华人主要生活在城镇,从事商业或服务业,以经营超市和餐馆等为生,少数人从政。史载,早在1867年苏里南就有了几家中国商店,到了19世纪70年代,种植园里的商店基本上都是华人开办的;1898年中国商店在帕拉马里博占了30%,在内地各行政区占了所有商店的一半,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的商店。20世纪后,华人不仅涉足生活日用品的经营,而且扩展到镶金业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初,华人的日用品商店在帕拉马里博占到75%,在其他地区占到65%。后来由于苏里南政府对生活日用品贸易进行了调整,华人的商贸地位有所变化。但是,至今华人在贸易界还有相当的影响。华人重视教育,在苏里南的各民族中接受教育的水平是名列前茅的。土生的华人由于受到西方教育,一般不愿在商店工作,而是另择新业,如做医生、教师、律师、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职员,甚至从政等。苏里南华裔与英联邦其他地区的华裔不大一样,他们一般是卷入政治的。苏里南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独立前的1973年已当选为总理)、后曾任副总统又兼总理的亨克。阿龙即为华裔,他曾任“苏里南民族党”领袖,在苏里南取得国家政治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里南人民党”的创建人李宝三也是一位华人医生,他免费为糖业工人看病,设立公共图书馆传播文化知识,受到当地人好评。另一位华裔内科医生亨克·陈亚先博士来过中国学习针灸,曾任“民族共和党”领导人,在1980~1982年还担任苏里南国家总理兼总统,后受军政权挤压辞职移居荷兰。在那里他建立“苏里南解放运动”组织,力促苏里南军人还政于民。华人有自己的社团组织,其中最大的最有影响的是“广义堂”,且办有中文报纸《洵南日报》,经常刊登一些介绍中国的文章。华人至今在本族社团之内保留了讲汉语、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每年春节华人都要聚会团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舞龙灯、耍狮子等。特别是华人传统的耍狮、舞龙活动一经上街,都会观者如云,热闹非凡,成为首都帕拉马里博的一大景观。现在,华人仍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很深的中国情结,非常关心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1998年长江发大水时,广义堂组成“帮助中国”赈灾委员会,与来访的中国杂技团共同将门票收入1.5万美元汇往国内。在增进苏里南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方面,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人包括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德国人等,主要是过去殖民者或移民的后代,也有一些是后至移民。苏里南独立,他们之中许多人回国。现在,欧洲人为数不多,大约5000人,多数生活在城镇,从事自由职业或服务业;另有一些人为外资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或工人。其他少数民族如黎巴嫩人、犹太人、巴西人、圭亚那人、北美人等,居住分散,根据职业状况或生活在城镇,或居住在农村,或在沿海或在内地。例如,犹太人多数生活在帕拉马里博,主要以经商为生,有自己的社团,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巴西人、圭亚那人多为淘金者,主要生活在苏里南东部热带丛林中江河两岸或山谷地带。但一般来讲,同一个民族的成员为了生活方便和互相依靠、照顾,还是喜欢聚族而居的。P25-28

目录

苏里南驻华大使序

自序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区划

三 地形特点

四 河流与湖泊

五 气候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 矿物

二 植物

三 动物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语言

四 宗教

 第四节 民俗、节日与国家象征

一 民俗

二 节日

三 国家象征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欧洲人的殖民活动

一 古代苏里南

二 欧洲人的到来

三 英国人的早期占领

 第二节 荷兰对苏里南的殖民统治

一 荷兰殖民制度的建立

二 典型的种植园经济

三 黑人奴隶的反抗和斗争

四 契约劳工的到来

 第三节 苏里南的独立运动

一 工会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建立

二 通过谈判取得独立

 第四节 苏里南独立后的政局

一 军事政变前后的政治形势(1975~1990年)

二 民主体制恢复后的政治形势(1991年以来)

 第五节 著名历史人物

一 伊丁·苏米塔

二 约翰·阿道夫·彭格尔

三 贾格纳斯·拉奇蒙

四 亨克·阿龙

第三章 政治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

一 国体与政体的演变

二 宪法

 第二节 国家机构

 第三节 立法与司法

 第四节 政党与群众团体

一 政党

二 群众团体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农、牧、渔、林业

一 农业

二 畜牧业

三 渔业

四 林业

 第三节 工业

一 采矿业

二 制造业

三 电力工业

 第四节 交通与通信

一 交通

二 通信

 第五节 财政金融

一 财政

二 金融

 第 六节对外经济关系

一 对外贸易

二 外国援助

三 外国资本

 第七节 旅游业

一 旅游概况

二 城市简介

 第八节 国民生活

第五章 军事

 第一节 军队简史

 第二节 军队现状

第六章 文化、教育、科研、新闻出版和医疗卫生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教育

一 教育体制和学制

二 教育概况

 第三节 科研概述

 第四节 新闻出版

 第五节 医疗卫生

一 医疗卫生组织与政策

二 医疗卫生概况

第七章 外交

 第一节 外交政策

 第二节 同南美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一 同圭亚那的关系

二 同法属圭亚那的关系

三 同巴西的关系

四 同委内瑞拉的关系

 第三节 同荷兰的关系

 第四节 同美国的关系

 第五节 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

 第六节 同中国的关系

附录

 一 重要政治人物简介

 二 苏里南大事记

 三 苏里南独立前历届总督

 四 苏里南独立后历届领导人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详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约计200卷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

《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2003年6月

内容推荐

苏里南是南美洲大陆最小的国家,是南美洲大陆唯一的荷兰语国家。苏里南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境内许多动物、植物为珍稀种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90%的国土为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铝土产量居世界前列。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列国志》的子项目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全面反映苏里南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外交等方面发展概况的工具书。

编辑推荐

苏里南是南美洲大陆最小的国家,是南美洲大陆唯一的荷兰语国家。苏里南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境内许多动物、植物为珍稀种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90%的国土为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铝土产量居世界前列。

苏里南拥有众多的民族和种族,他们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里南/列国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德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01881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77.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