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情
内容
编辑推荐

人间最渊博的一份关怀,应是对有情世界的全然人心。

我们的国度,本没有如此呕心沥血的信仰传统,然而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即提出“仁”为人之最高境界,孟子也曾平静地说“仁者爱人”。可以说“仁”的精神,始终蕴存于这个国度的日常言行举止,也在文字中留存这份真挚。今日,我们来看传统诗文载现的这份普遍的人间关系,与其说是虔敬的宗教情操,不妨说是生命的开放,以一己推向无限,以一颗热切的心拥抱世界,有如澄天皓月,遍摄一切水月般……

本书作者向我们阐述了有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主要内容包括《情为何物》、《有情世界的探索》、《人间情怀》、《骨肉的牵执》、《文人疏离的感伤》等。

内容推荐

未凿混沌,黑暗中的盘古只是一孤独冷静的自我;既凿混沌,盘古便是一忙碌多情的人间父母了,将自我全然奉献给天地,这份奉献,是人间情爱的最初基型,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牵扯,是极其庄严温厚的全天地的拥抱。

从封闭中走出,与新世界照会的刹那,光亮便在一点心念的感知中爆燃,温暖的情是燃烧不尽的薪火,绵绵地传递下永恒的火焰。

目录

情为何物/001

人间情怀/007

儿女情长/024

有情世界的探索/037

宇宙之大情即是无情/047

骨肉的牵执/055

知遇之恩/072

仙乡乐土的追寻/085

人间永恒的承诺/094

文人疏离的感伤/100

中国的孝道/108

试读章节

人间最渊博的一份关怀,应是对有情世界的全然人心。

耶稣从容地以璀璨的鲜血灌溉愚昧的子民,我们凛然惊动,不只是自己因他而得救赎的感恩,更是为了那份从容里包含的无限的爱。

释迦牟尼佛舍离繁华,四处宣法,曼妙的梵音吟唱着大干的苦空,我们潸然泪下,不只是自己因他而有解悟的感激,更是为了那份同体大悲、无缘大慈里包容的无尽的情。

我们的国度,本没有如此呕心沥血的信仰传统,然而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即提出“仁”为人之最高境界,孟子也曾平静地说“仁者爱人”。可以说“仁”的精神,始终蕴存于这个国度的日常言行举止,也在文字中留存这份真挚。今日,我们来看传统诗文载现的这份普遍的人间关系,与其说是虔敬的宗教情操,不妨说是生命的开放,以一己推向无限,以一颗热切的心拥抱世界,有如澄天皓月,遍摄一切水月般……

黄昏的光晕渐渐消褪,轻风拂动,芦荻在岸畔水中画满了朦胧的乱影,乱影又渐渐没入黑夜的泼墨中。时间悄悄地转移,一缕坚韧而幽柔的乐音占领着浔阳江头的夜色,也占领着白居易与所有旅客的心境。琵琶内结的哀怨,与外发的沉肃,弦弦掩抑中,摇荡着人心的孤寒沦落之感,流荡复流荡。“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心倒映的秋月以一片清清冷冷的素白,见证着飘泊的旅人在人间道上辗转的清冷。

涨潮的春江,浪潮卷裹着年少的梦幻奔涌向前。依依袅袅地摆动裙裾,一波波地相互追随,起起落落地画满了温柔的潮痕。初生的月色投映在水面,在涟漪的心轮中,展现着一片浮光跃金的影。夜渐深了,江水静静地流,宛转而缠绵;斜月依依西行,静定而多情。“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江与月沉静地交会,张若虚所见的春江花月夜,始终是朦胧的美丽。

中秋的夜里,黛玉与湘云避开凸碧堂的人群,径往凹晶馆行去,池沿竹栏相接,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一缕悠扬凄伤的笛音幽幽勾勒出寒凉的气氛。二人吟诗为乐:“盈虚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皓月银光便化成漫天的冰雪,纷纷降临,笼覆过山水池阁,也掩覆了敏锐孤寂的心魂,一种奇谲凄楚的冷艳,是那夜里的月色,也是那夜里的人情。

六朝繁华,金陵王气,曾是一场热闹而浪漫的梦,一如夜夜东升的月色,迷恋地抚触过重阁叠榭连霄汉的宫楼,照临画肪声歌不绝的秦淮。梦后景物依旧,山河故我,江水依然有潮汐涨落。“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水边明月,依然以它浪漫温柔的光,照临金陵城墙,投映秦淮河中。秦淮河的水月遂经历着金陵王城的繁华与颓圮。

白居易所感伤的清冷,张若虚所思怀的多情,曹雪芹所镌刻的凄艳,刘禹锡所惊讶的沧桑,是一一相殊的月魂呢,还是一月的化身?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浩瀚的宇宙,月照临广漠的空间,也笼罩悠邈的时序。秦时明月可以照映汉时关,也可照映七十年前的卢沟桥,为每一位热血壮七做见证;秦淮的明月,可以同时在西湖、洞庭、有水的千江,觅得它的千千化身。在相殊因缘的会合之下,它们或许有不同的面貌展现;在心思各异的人情感识中,它们或许有不同的联想遐思,但是千古流转,同是唯一不死的月,千江映照,同是唯一多情的月。

而我们更关切的是,我们的人生是否果如“一切水月一月摄”,“一性圆通一切性”?刘禹锡所惊讶的沧桑,曹雪芹所镌刻的凄艳,张若虚所思怀的多情,白居易所感伤的清冷,莫非都是同一种生命的本质,在相殊境域中所幻化而生的情意么?所以今日的我们读《石头城》、《红楼梦》、《春江花月夜》、《琵琶行》,或者面临类似的情境,才能感动于他们的沧桑、凄艳、多情、清冷。生命的共通本质为月,我们的身躯是水,我们的私情,原是月印万川,我取一影的水月。

如斯,并不意味吾人生命情意在发放当下不得自足与圆满,亦不否认个人生命的风姿相殊。在个人的因缘际遇里,本此共通之性,可以反映以不同之情思举止,全天下一太极,物物亦自是一太极——一水月配合周遭的环境,自成一片独立的风景——人性配合时空的境遇,自是独立的风姿。另一方面,它令我们通过自身的感觉,去体会其他生命,去设想他们的情境,惟此我们的情才不是封闭的自恋。通过了解、设想、涌生真挚的悲悯,一份庄严的生命的共感,结合了有情世界的人和物,迈跃时空的隔绝,随着心念的交契,一路滋生着青青情谊,这是人间情爱的温厚处。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一向是中国士人的怀抱,对于天地万有皆存亲切的认同,在具体的行事上,或是文学艺术的表现,始终是一脉强韧明显的传统。大地之歌《诗经》,或写生民农桑生活,或写征伐的战绩与心情,男女歌咏,莫不显示着纯朴温厚的胸怀。即以《豳·风·七月》为例,写时序推移中,农家的劳动进程与心情,在和缓周详的铺陈里,那不只是一个农民家庭的记录,仿若整个民族都参与了这一身体与心灵的活动。那寒风、寒气袭击着我们,那汗水与泪珠便滚动在我们的额头、面颊上。田间采茶栽稻的身影,是每一个强健耐劳的壮丁,埂上提壶携馔的殷勤,是每一家妇子的心情,径旁提笼忘采桑的凝思,是每一位女子的痴情,而岁暮冬藏,举觞称贺的欣喜,更是每一家、每一岁的圆满……广土众民的同命之感,在那时已深深根植着。

后世对于众生的关切与悲悯,毫不稍怠,这份观照天地人的心情,发展为二系相殊的情怀:一则着眼于现实世界的困厄流离,一则着眼于自然民情的从容亲爱。

相对于理想世界,现实总有许多不堪、不忍处:生命的衰竭、抑郁与漂泊,亲身领纳固然是一种伤害,而当我们放眼四周,察觉到无数的生命正一步步艰难地颠沛在人生道上,悲叹如何能止,哀歌如何能止?汉魏古诗对于时岁推移所产生的悲情,感慨十分深沉。试读其一: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P7-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国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7905
开本 32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183
112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