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观念改变世界--一唱雄鸡天下白
内容
编辑推荐

赵鑫珊先生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动物到人类,从宗教到科学,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深刻剖析观念到个人及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一如其惯有的风格,全书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和智慧,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表达了其对人类文明史深刻的洞察力和积极思考。

内容推荐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各种观念。在本质上,七八千年的人类文明之旅是一长串重要观念之旅。人类文明的一切(阳光和阴影、利弊、幸福和不幸……)归根到底都是观念造成的。观念的功能和价值相当于灯塔。善观念拯救世界,恶观念毁灭世界。

本书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动物到人类,从宗教到科学,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深刻剖析观念到个人及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读后振聋发聩。

目录

题记十八则

观念究竟是人的发明还是发现?——序

为自己活着找个理由/1

一、我同风尘女子的谈话/1

二、修女的献身观念/5

三、小说《罪与罚》/7

四、巴枯宁/8

五、写给当今大学生的几句话/12

真善美/18

古埃及象形文字“十”字/28

人类文明:驯化了的大自然/41

一、畜牧业中的家畜传染病学/4l

二、避孕套和避孕药/52

三、我看化学这门科学/53

四、驯化自然空间的建筑/63

五、今天的人=上帝造的人+科学技术文明造的人/71

光电效应这个观念/81

牛顿和爱因斯坦:谁更伟大?/85

一、牛顿提出的观念/85

二、爱因斯坦提出的观念/91

观念铸造了美国/107

一、硬观念铸造了硬美国,108

二、软观念铸造了软美国/121

“神”这个观念与人类文明之旅/14l

一、东西方的神话/142

二、佛教·道教·基督教·泛神论/148

从《死亡笔记本》想到的/161

是社会主义还是修正主义?/166

“美”这个观念/169

一、审美观起源及其变革/169

二、中国古代音乐哲学最高审美观/188

三、艺术创作是儿童游戏的继续/191

四、建筑审美观/195

试读章节

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琢磨这个课题:

人为什么会犯罪,动物为什么没有“犯罪”这一说?

犯罪人的犯罪动机是什么?他(她)是怎样解释自己犯罪动机的?总要有个理由吧?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我特别注意这种理由(理由即观念):

因受某种观念的日夜驱迫走上了反社会的犯罪道路。

一、我同风尘女子的谈话

2004年夏秋之交,我应澳门基金会的邀请,在那里蹲点三个月,深入到每个角落去体验、调查、研究,最后写了一本书《澳门新魂》。(2005年出版)

赌场是我探讨的一个方面。葡京大酒店是著名的大赌场。底层有家玻璃房咖啡厅,隔着四周的大玻璃可以全景看到两类人:

进去碰碰运气,找刺激的赌客;勾引嫖客的妓女。

因为澳门是特区,所以赌博和卖淫均为合法。犯法和合法都是观念。同样是赌和黄,在不同的城市有完全不同的对待和处理。在香港,赌和黄也是违法的——可见有关观念是人的发明,可以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我问过酒店的保安,仅这一家总共有多少风尘女子?

“三百多人吧!”保安回答,普通话很生硬。

她们日夜三班倒,老是在走廊通道用快步走来走去。碰到男人,她们总是用行话问:

“去不去?”

去,指跟她去楼上的包房。两三层都让她们“安营扎寨”了。

这些风尘女子绝大多数来自内地,以东北帮为主。她们走累了,也到玻璃房来坐坐,喝杯咖啡。从她们姐妹之间的交谈中,我听出了她们是东北人。

有一天暴雨,进出的赌客稀少。她们的生意也清淡了下来。这时咖啡屋便坐了七八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妙龄少女。

有一个约莫二十刚出头的女子大大方方坐在我的左边位置。不久我便主动同她搭话,攀谈起来。

我知道,我是在采访她。

一开始我心里便对她有种歉意:

她在明处,我在暗处。我隐瞒了我的真实身份。终于我开口说,进人我事先设计好了的采访主题:

“外面在下大雨,反正客人不会多,不如咱们多聊几句。今天你的饭钱、咖啡钱我替你付了!我只是想知道,你是怎么来澳门干上这一行的?”

“理由很简单,在这里干我们这一行是合法的。况且这里赚得多。一年干得好,能弄个二三十万人民币。

“你别看我同数不清的男人上过床,但我还没有经历过初恋,没有爱过一个男人!”

她看出了我困惑不解的眼神,所以连忙作了如下解释:

“我的肉体是脏的,但灵魂纯洁!我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感情给过任何一个客人!半个也没有!

“我有个弟弟,刚考取大学,学外贸专业,我就是为了培养他读完高中,再读大学,才干这一行的!为了他的远大前途,我可以牺牲自己,委屈自己的肉体,但我的灵魂始终是纯洁的,干净的。

“出卖肉体并不可耻,出卖自己的灵魂才是最可耻、最可怕的!”

“你读了高中吗?”我问。

“只读了高一。”她回答。

谈话一结束,我把300元澳元(相当300元人民币)放在她的咖啡杯底下,并说了声“谢谢”。

我这一声“谢谢”是真心诚意的。尽管300澳元超出她一天的饭钱,但我觉得这点钱并不能完全表达我对她的谢意。她对我是那么坦率,直言不讳!

她把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截然分开,令我十分惊讶!——这分开,其实是一个观念。

正是靠着这个观念的支撑,她才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活在澳、门,日后还要结婚,为人妻,为人母。

何况,她是为了培养弟弟,才牺牲了自己的肉体。

她自认为自己做得对。

那么,我的道德判断呢?各位读者的呢?

她的道德观念是对还是错?

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对此作出自己的判断——判断的核心正是观念!各人有各人的观念。我们是为自己的观念才活在世上的。

夜深人静,外面又是风来又是雨,我睡不着,有时会想起这位风尘女子的“灵肉分开”观念。

没有这个观念的支撑,她一天也活不下去。

假设我今年30岁,我结识了她,并且相爱。在新婚之夜,她把她在澳门这段“灵肉分开”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我,我会理解、原谅她吗?

我在给自己出难题啊!这里涉及有关处女和贞操这两个古老的观念。东、西方都有。两三百年前很重要,今天淡薄了。19世纪英国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正是一部有关处女观念的悲剧。不过进入21世纪,男人要娶个风尘女子为妻也是要有勇气的。日后子女要接受这样的母亲同样要有胆量。

人活在这个世界,总要替自己找个理由——理由即观念。

观念是人的发明,不是发现。

人生本来就无所谓有什么意义。但又必需找出个自圆其说的意义,否则日子不好过,尤其是遇上了挫折,处在逆境中。

自己认定的意义在别人看来也许站不住脚,一钱不值,但至少要能说服自己,自己内心能通过。

自己认定的理由越过硬,日子也会过得越生机勃勃,8级地震,12级台风,也休想摧毁自己!我自己不倒,谁能把我击倒?!,

观念才是自己内心一座永久性的、坚不可摧的城堡、要塞。

让我再来假设有一个公交车上的扒手。

民警在审问他的时候,他说:

“我的手在扒窃,但我的灵魂是干净的!”

这理由成立吗?能站住脚吗?

毕竟,仔细分析起来,这个扒手的理由和那位风尘女子的理由有点差异。那女子并没有伤害他人,只是做了一笔公平的交易,双方情愿,而扒手则侵害了他人。

在东西方的文明史上,卖淫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后来我在玻璃房咖啡屋还同另一位操这种职业者进行了一次坦率的交谈,我照样付了她一顿饭钱外加上一杯牛奶咖啡。她的身高约1米70。

“我家穷,我想一年赚个二三十万带回老家,给父母盖栋新屋,算是做女儿的尽了一点孝心。”她主动告诉我。

“我离婚两年了,孩子由我父母带着……干我们这行的,就是那么一回事,想开了,习惯了,只当是握下手。”

“听说你们从不同客人接吻,这是真的吗?”我好奇地问。

“是真的。我们只同自己的情人、丈夫接吻。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她说。  听后,我沉思了一会儿:

规矩是人制定的。规矩即观念。风尘女子拒绝同客人接吻是干这一行的观念。很好,有意思。有区别才成其为世界。

知道了这一观念,是我的收获。她给我上了一课:性爱哲学课。哲学史原是一串观念组成的。哲学探索即哲学观念的探求。

P1-5

序言

观念究竟是人的发明还是发现?

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它是个纯哲学拷问。

因为它不是黑白分明的。

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生看电影,老爱问:“爸,这是好人还是坏人?”

爸爸常常回答不上,很尴尬。因为那人是“中间人物”,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不过发明和发现还是泾渭分明的。比如:有一天在渤海湾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便不是发明。谁也发明不了一个油田,它只能是发现。因为它原就在地下沉睡了几千万年,上亿年。 ’

又有一天考古队在湖南岳阳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那也不是发明。

打火机、电灯、汽车、火车、飞机和手机……则纯粹是人类的发明,不是发现。因为原先自然界并没有什么手机和电灯……

那么,观念呢?

别的不说,就说“能量”这个最伟大、最重要的观念吧!

原先在自然界就存在着动能、位能(包括引力位能、弹性位能、电位能和核位能)、热能……但物理思想家把它概括、抽象为一个观念(即能量守恒原理),则是发明和发现的混合。物理思想家把该观念写成如下一个言简意赅的自然哲学命题: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是不能创造。也不能把它消灭;总能量是守恒的。”

或者写成:

系统的总能量(动能+位能+热能+所有其他形式的能量)保持不变。

所以说,能量观念(Concept of Energy)和能量守恒原理,既是人类的发现,也是发明。它具有混合性质(注意,英文的:Idea和Concept并没有什么区别,汉语的观念和概念也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若是有个超智能的外星人访问地球,他可能会告诉我们有关上述观念更为简洁的形式。

在我们的地球文明中。能量及其守恒这个观念是我们的命根子。因为我们的文明是耗能文明。

21世纪的人类文明更把这个观念(其核心是各种能量的转换)推到了中心地位或焦点:

无非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由核能转变为热能……

目前世界各大能源公司已纷纷紧急行动起来。瞄准了铀的权益。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和产量下降,美国、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核发电。这让铀能源一下成了抢手货!

在最近7年,铀价格上涨了将近10倍!

如果再不与产铀国(比如哈萨克斯坦)达成确保权益的贸易协议,日本的核电站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断炊”。

我国同样在想方设法保证铀的稳定供应。至2020年,我国计划将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005年底的1.3%增至4%。这就要至少增加30座100万千瓦级的核电站。要知道,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要靠能源。而电力中的70%则是来自燃煤的火力发电厂。

再就是南美一些国家还在反对美国利用粮食作物生产汽车用的乙醇燃料的计划。由于美国对这一燃料的需要,世界上贫困的甘蔗种植工人将要加倍辛苦地在地里劳作。

问题还没有到此为止。

2007年5月中旬我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主要城市比一年前上涨了40%多。个别城市上涨了一倍!我每天买菜,我感受到了。  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把大量玉米拿去作工业用途,比如生产乙醇汽油。近年来,在我国玉米产区纷纷建起了乙醇厂,结果造成玉米短缺。于是饲料供应紧张,猪肉价格也上去了。

事情往往出乎人们预料。事实上,我们正面临痛苦的选择:

确保能源安全,还是确保粮食安全?

这里涉及几个重要观念问题。

当然是粮食安全更重要。因为粮食不安全,社会秩序会乱,从而影响政治秩序的稳定。所以我们决不能用大量玉米来生产乙醇汽油这种燃料(2005年我国工业加工消耗的玉米多达2300万吨,占当年我国玉米总产量的16.5%)。

有的观念乍一看十分正确,但人类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实践中,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经常会冒出来。

清代李汝珍有言:“福近易知,祸远难见。”

世界是个盘根错节的网络。牵一发,动全身。有的观念暗暗潜伏着。一旦出来了一个新观念,另一个隐观念便冒了出来,而且是同那个新观念相克、相矛盾的,叫人很尴尬、难堪。

上面提到的汽车用乙醇燃料的核心问题是个能源问题。可见,能量及其守恒不仅仅是物理思想家头脑里的一个重要观念,而是牵动当今世界方方面面的一个中枢神经系统。

再说说人文科学领域的“善”与“恶”的观念。它更为复杂、棘手,叫人困惑,迷茫:

“迷时境摄心。悟时心摄境。”(《宗镜录》)

看来,做人比做动物难,且难许多。人活得并不潇洒。

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善恶这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观念。

草原狼群追杀老弱病残掉队的羚羊或野牛是造物主的安排。属于天经地义,是替天(自然法则)行道,无所谓善恶。因为这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

至于把这两个观念放到宇宙范围去看,那么,善恶更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一颗流星划破夜空,陨落了毁灭了,化成了灰烬,是不幸事件吗?是恶吗?该哀悼吗?不!

悲哀、哀悼,一逝九泉无处问,泪咽却无声,是毫无意义的!

但善、恶观念对于人类,在人世间,却是至关重要的。

纳粹暴行和日本军国主义的邪恶会永远遭到历史的彻底清算和谴责。

善、恶观念既是人类的发明,也是发现。

康德有句名言:“没有道德的神是可怕的。”

没有善、恶观念的人类文明或人类社会也是不成立的或无法运行的。

可见,有道德。分清善、恶的神是人类的发明——第一发明。

即便世上没有这种神。人类也要造出一个来。

孟子提出了“四心”,把“善”观念具体化了,而且丰富了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

这“四心”的善观念多半为孟子的发现,其精微的表述则是他的发明。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性固有的,不过关于它的起源,目前还是个谜——也许它是缓慢进化而来的。进化单位是1000年为1个单位。总共费时几十个、100个或几百个单位?谁能说清?

在这里我想讲三件真人真事:

有个韩国少年在一家自行车行偷了一辆车。许多年,他一直受到“天地良心”的谴责,内心常常不安。后来他长大了,工作了。有一天他来到车行,把一个信封故意留在那里,里面装了一笔现金的和一封道歉信。

2007年5月英国的伍德夫妇决定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为的是寻找阿森迪夫的尸体,将她安葬。

因为9年前,即1998年,伍德夫妇在攀登珠峰时,曾在半山腰遇到一名叫阿森迪夫的美国登山者。当时她十分虚弱,苦苦哀求伍德夫妇救救她,但伍德夫妇还是撇下她走了!

因为在登山者中有一个冷酷的共识:在严酷的环境中,救助他人往往意味着给自己判死刑。

自1998年以来,阿森迪夫“请别离开我”的凄惨呼救声常常盘旋、回荡在伍德夫妇的脑海中。这是“天地良心”的谴责,很深刻,属于绝对善的哲学层面。

2006年5月15日,英国登山运动员夏普因无助客死在珠峰。在他死前,约有40名登山者经过他身边。多数人没有做出任何救助的努力。因为在那里的死亡地带严重缺氧。即便活着都很难,更不要说去救别人了。

夏普的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一场激烈辩论:

一派认为,解救行动会使更多的人付出生命代价;

另一派则说,理应谴责那些不伸出援助之手者的自私和不人道行为!

这是道德观念的冲突。很尖锐。

读者哟,你站在哪边?

第三件真人真事是一位出租车司机(35岁,已婚)亲口告诉我的,时间是2007年2月8日。我是顾客。

他说,去年他有这样一件经历:某大学有位二年级女生。因经济困难,愿意出卖初夜权,价钱是8000元。后经过中介人谈判,降到6000元,最后成交。

“6000元对我来说,是两个月的工资,是血汗钱。想想也值。毕竟她是正宗的处女啊!”

紧接着他向我描写了那天晚上的细节。听后,我陷入了道德判断:

这是一笔交易。公平吗?谁对,谁错?

当然我的感情天平倾向于处女大学生,仅仅是为了6000元!不过买主为了获得“初夜权”,毕竟付出两个月的血汗钱——看来,这笔交易基本上是公平的(或公正)。

读者哟,“公正”是人类发明(不是发现)的一个观念!

其实“道德判断”也是一个观念。

如果是个大贪污犯在案发前成为初夜权的买主,即便是出价6万元,也是不公正的,罪恶的!

为了把人类的道德观或道德判断导向较深层面,我想假设如下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鬼子进村,45个村民躲在地下室,敌人正在上面搜查。突然,一个婴儿开始啼哭。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果日本兵听到哭声,便会进来,杀掉所有的村民,包括婴儿。现在要作出选择:

“为了让44人活下来。只好憋死婴儿一人,这样对吗?”

我的道德判断是:应该憋死一人,让44人活下来。

当然这是我的道德观,估计也是所有读者的道德观——它是人类的发明,不是发现。其实上面我列举的事件并不是我的工作假设,而是真人真事。我妻子的大姐就是这样憋死的,当时她出生只有两个月,日本鬼子已进村。

问题是:道德观或道德判断是怎样形成的?当然这里有“道德判断的逻辑推理”。也许还包括人类的道德直觉——它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吗?

伟大的孟子没有追问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他只说“四心”(或“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

近代西方两位哲人追问过道德判断的起源,但并没有把谜解开。这就是康德和英国的穆勒(J.S.Mill,1806—1873)。穆勒的“对或错准则”或“对或错观念”是:

首先应当实现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即便这样做会伤害个别人——这便是功利主义哲学的道德判断。

因为他是著名功利主义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所有的道德观或道德判断(包括正义)统统都是人类的发明,不是发现。

再假设有一天,一位国宝顶级卫星总设计师路过一个深10米的湖,有个小学生落湖喊“救命”,四周只有设计师,但他的水性不好。他若下水,估计是九死一生。那么,他该作何判断和选择?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会赞成他去冒险吗?

若是小学生得救,总设计师牺牲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会倒退10年。这虽符合孟子的“四心”观念,但符合穆勒的功利主义道德准则吗?(准则即观念)

这样说,设计师就该眼巴巴地看着孩子往水里沉吗?这却是“见死不救”啊!

日后,他再也不敢路过那湖。夜深人静,在他的耳边,经常会响起孩子呼救的声音。

他知道,在茫茫的宇宙时空,人类的道德判断是没有意义的。但他生活在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唯一支撑点只能是道德观或道德判断。

2007年3月26日。美国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正式为200多年前的“贩卖人口”表示正式道歉。

18世纪贩卖奴隶的船只就在马里兰州首府、距州议院不远的地方靠岸。议会通过决议:

对该州在奴隶制度时期扮演的极不人道的角色表示“非常遗憾”。

四百多年,对欧洲人来说,非洲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奴隶。16世纪控制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17世纪是荷兰,18世纪则是英国。用船运输黑奴,漂洋过海,死亡率约为10%至55%不等。奴隶的遭遇是极不人道的。2007年5月,英国也为过去的罪恶表示反省、道歉!

毕竟这种天地良心的觉醒和发现是件好事。

今天的世界危机重重。就出在每个人对“正义”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比如,人的生存空间在不断扩大,野生动物的生存地盘却在不断缩小,这符合正义准则或正义观念吗?

现在,再让我们把视野投向自然界和有关的自然观念。

圆周率π是人类有关大自然神奇结构所提出的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为什么会有圆周率?

因为它就存在于自然界。可见,霄是人类的发现,不是发明。不过,历史上每个时代的数学家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值却是发明,不是发现。

意味深长的是:

不同时期的数学家用不尽相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却是同一个:

3.141592……

这说明可是大自然结构固有的最基本的数学常数之一。在一些最重要的物理公式里头,都有该常数在起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人类文明是π文明;我们人是π人。因为π决定了我们这个物种的物理结构和人类文明。

如果π的值是5.179298……那么,大自然的结构便是另一种情况。人估计也是另一种生物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观念改变世界--一唱雄鸡天下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鑫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37637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17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