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上海文博论丛》第34期,主要内容有:“米氏云山”的创造与后世“米点山水”、(传)马远《风雨山水图》研究、《潇湘卧游图卷》与赵孟俯绘画艺术、布袋图在宋代出现的文化意涵与价值、宋元绘画在高丽王朝的传播与交流、王维《写济南伏生像》真迹之再认识、元《无款十六应真图卷》年代考、元代山水画画法转捩与笔墨本体的建立等。
图书 | 上海文博论丛(2010.4总第34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上海文博论丛》第34期,主要内容有:“米氏云山”的创造与后世“米点山水”、(传)马远《风雨山水图》研究、《潇湘卧游图卷》与赵孟俯绘画艺术、布袋图在宋代出现的文化意涵与价值、宋元绘画在高丽王朝的传播与交流、王维《写济南伏生像》真迹之再认识、元《无款十六应真图卷》年代考、元代山水画画法转捩与笔墨本体的建立等。 目录 主题与专栏 特别报道 ICOM2010年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本刊报道) 文博笔会 丹青朗照唐宋元(撰文/陈燮君) 专题论坛 试论宋代山水画的典范意义(撰文/陈佩秋、郑重) 一片石亦有深处 ——从宋徽宗《祥龙石图》看中国宋代文人的赏石文化(撰文/司徒元杰 漫议燕家景致(撰文/薄松年) 读唐画识“六法”(撰文/徐建融) “米氏云山”的创造与后世”米点山水”(撰文/孙世吕) (传)马远《风雨山水图》研究(撰文/板仓圣哲) 《潇湘卧游图卷》与赵孟俯绘画艺术(撰文/宫崎法子) 布袋图在宋代出现的文化意涵与价值(撰文/林素幸) 宋元绘画在高丽王朝的传播与交流(撰文/金宝敬、黄戈) 王维《写济南伏生像》真迹之再认识(撰文/丁羲元) 元《无款十六应真图卷》年代考(撰文/王小红) 元代山水画画法转捩与笔墨本体的建立(撰文/张桐顼) 《写生珍禽图》的考证及“徐黄”风格辨(撰文/周高宇) 南宋山水画笔墨及图式的一些渊源(撰文/汤哲明) 南宋绘画对日本禅宗绘画的影响及其价值(撰文/方玲琅) 潇湘八景对日本绘画的影响(撰文/金靖之) 罗稚川考(撰文/孙丹妍) 倪瓒《怪石丛篁图轴》款署小考(撰文/李兰) 从郭畀《枯槎幽篁图》卷看枯木竹石题材之传统(撰文/陈洁) 新闻与发现 精品鉴赏 湖山佳处美景胜游——赏南宋无款《西湖图》卷(撰文/吴耀珉) 探索与分析 书籍评论 书苑猎真(撰文/丁辑) 海上人文 上海博览 别具一格的钱氏宗祠砖雕门楼(撰文/马幼炯) 《上海文博论丛》2010年(总第31-34期)目录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海文博论丛(2010.4总第34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燮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323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69.275.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85 |
宽 | 21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