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戏骨(鲁豫有约)/友谊凤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分享回忆,分享故事,分享心境。寻访昔日的英雄和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2002年随着《鲁豫说新闻》之后,鲁豫又有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新节目《鲁豫有约》。金星、白桦、章含之、刘诗昆、濮存昕……这些和辉煌几乎划等号的人物都成了《鲁豫有约》倾听的对象!没有绚丽的开场、没有迷眼的布景、更没有轻狂的言谈,让我们听鲁豫娓娓道来……

本书收录了《鲁豫有约》节目中关于濮存昕、陈宝国、刘佩琦、刘威、张铁林、唐国强、冯远征、王刚等戏骨的采访节目文字版。

内容推荐

鲁豫:“你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五分钟!”

“鲁豫有约”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主持人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鲁豫相信,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她说:“我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

本书收录了该节目中关于濮存昕、陈宝国、刘佩琦、刘威、张铁林、唐国强、冯远征、王刚等戏骨的采访节目文字版。

目录

鲁豫:美丽或忧伤的故事

濮存昕 不同流,才精彩

陈宝国 这爷们儿是角儿

刘佩琦 小人物·大玩家

刘威 我的性格是“玩命”

张铁林 卡通皇帝

唐国强 奶油小生大变脸

冯远征 选择与放弃

王刚 “两头坏”

试读章节

鲁豫:那个时候对学生来说一下自由了,你们都做什么呢?

濮存昕:跟着警察一起到旅馆去查介绍信,当时如果碰到没有介绍信的,就拿着他的提包什么的,用专门的车辆给他运到北京火车站。我们把介绍信塞到火车上,就算完成任务了。那时候就是干这个,几天几夜不回家。有一次我记得我是第一次好几天没有回家,那时候没有什么电话,也没跟家里打招呼,我偷偷摸摸回家了的时候已经夜里两三点钟了,我以为爸我妈睡觉了,结果他们把台灯一打开,问“哪儿去了”?我说我们在北京火车站闹革命,我印象里虽然家长不高兴,但是他们没有批评我,说“好好好,经风雨经风雨,孩子经风雨去了!”都是这样的。因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就这么“闹革命”去了。

鲁豫:对,这话很质朴,那时候真的就是经风雨见世面,闹去了。

濮存昕:那个时候红卫兵也打、砸、抢,也抄家。

鲁豫:你也去抄家?

濮存昕:也抄过家,我第一次在那个人的家里看到冰箱才知道原来冰箱是这样的,而且那里头还有西瓜。有一个红卫兵,他也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看见后拿着西瓜就吃。四中的红卫兵来了,那都是大板带,穿着军装,拿那皮带一抽,都往脸上抽,当时就破了。把我们吓的,觉得好厉害。那时候都是比谁“份”,眼睛多看两眼都能打架的。

鲁豫:那时候你“份”吗?

濮存昕:那时候我不份,我跟着后面瞎起哄。为了淘换一个军挎包那是费尽心机,我们当时是红卫兵第三司令部红色造反团115师战斗队。反正跟着红卫兵瞎闹。

鲁豫:但是那时候抄家都干吗?把东西砸了叫抄家?

濮存昕:也打人,我觉得我很愧悔的是自己也打过人,而且那个老太太真的过两天就死掉了。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人性完完全全没遮没拦了,什么丑恶的东西都有。我当然不是说我有一个很丑恶的心,我就是跟着瞎闹,我也去参加,打资本家,那些大的红卫兵就拿着木头的刺刀枪,我也拿过来捅一下。那个年代真是无法无天,文化大革命真的是不能够再来了,一定要记住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我们这个民族都变得丑恶了,民族都有问题了,不只是四人帮,也不只是那些在文化大革命兴风作浪的一些有问题的人,我觉得那时候每一个人都有问题了。所以后来看巴金的《随想录》,在探讨和忏悔自己,批判自己,为什么中国会有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它的整个社会基础,它的瘟床存在于每个人。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后拨乱反正,今天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仍旧不能忘却曾经痛苦的年代,罪恶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我们从文化大革命过来的这些青年,对于世事对于生活我们有自己非常非常明确的概念,不要再说假话,一定要求真。

鲁豫:那个时候上山下乡可能还救了一批孩子?

濮存昕:对,我们是喊着口号去的。但当时很多人不愿意去,可能因为太苦了。

鲁豫:你是属于愿意去的还是不愿意去的?

濮存昕:我愿意去,那时候黑龙江兵团来招人,当时我们六九届的这拨人里头必须要,那句话叫“连锅端”“一起端”,没有特殊情况不许留的。当时有五个地方可以选择:云南、陕北、内蒙、黑龙江,还有嫩江。黑龙江有兵团,还有嫩江农场,我是坚决要去的。人家还说你这腿有问题你不能去!我写决心书,然后还跑步让人看,我说我腿没事,你看我还打篮球呢!你看我做各种各样动作!最后人家说这孩子还行,去吧!临出发头三天我赶紧去居委会要了一票,能买一个二十二块钱的箱子,不然没有那箱子我没法去。我连夜排队拿着号买了一个木箱子,我妈还专门从干校赶回来送我,给我装了点什么东西。我背上匆匆忙忙地但又很高兴地去了。还发了一身棉袄,就觉得跟穿了军装似的,其实是假的,那不是真的军装,但也高兴。

鲁豫:很多孩子到了那以后发现实际情况跟想象差得很远。

濮存昕:是,但是我没有,我是真的由衷的喊着口号去的,开心呐。我都不想让我妈来送我。我妈一送我她就流眼泪,我不高兴。但我妈真的来送我了,我心说她怎么又来了,所以就很拒绝,我就待在大捷克大轿车上,鼓号队在底下奏乐,我妈就远远地找啊找,还问,终于知道说我在这辆车上,我妈就敲窗户,我躲不开了。实际上我妈给我送勺来了,我当时从那个车窗拿上来勺之后都不会说客气话,就说您回去吧,回去吧,然后扭头就跟同学又开玩笑去了。我妈就哭了,然后走了,我当时就是那么一孩子。现在想起来对不起我妈,真的就像《伊索寓言》里说的“最爱我的女人是母亲”!因为伊索长得很丑陋,被别人讥笑说怎么会有女人喜欢你呢?你这种人怎么会有女人爱你呢?伊索说“有的,我的母亲”。所以说孩子时期真是不懂事,反正就这么下了乡了,下了乡之后特开心,到了那儿什么都觉得好,连打架都好。

鲁豫:此期间的外号叫什么呢?

濮存昕:那个时候很奇怪,到了那儿就叫大夯,夯就是砸夯那夯,我腿长,那时候我十六岁基本就这么高了,所以那胳膊像麻竿似的特别瘦,我还记得一次妇联的一个干部阿姨就说,这孩子怎么那儿瘦啊!我就哇哇哇冲她哭。此外还有人叫老朴。

鲁豫:哪个朴?

濮存昕:因为“濮”字太难写了,十好几画,后来说就写“朴素”的“朴”吧,结果那边刚好朝鲜人多,旁边就有朝鲜屯,种水稻的,所以久而久之外号就变成了老朴。老朴老朴叫的年头多了别人都觉得我是朝鲜人。上大学的时候,人还说少数民族可以照顾加分,能够有优惠,结果又有人说,假的,他是汉族人!差点让我蒙混过关上大学。

P8-10

序言

到2007年2月,《鲁豫有约》栏目已经播出整整五周年了,五年的风雨阴晴,五年的坎坎坷坷,让一直身在其中的我百感交集。

这个栏目最早的创意是现任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想的。我们都是60年代生,赶上了“文革”的尾巴,当年的风云人物,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很久了,大家知道这些人,但是想不起来长什么样,我们认定这就是我们要采访的人。因为历史情结不是只有我们有,只要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会有。

开始设计的主题词是“说出你的秘密”,后来考虑中国人比较内敛,不像老外,拿隐私给你看的时候他还有快感,就改成了“说出你的故事”。

《鲁豫有约》的选题是消耗性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我们讲的都是三四十年前的东西,我们采访的那些人物,大多数到“文革”结束他们有的“风光”就结束了,剩下的只有一个状态。所以那时候我们的节目有三十六分钟,常常是前三十四分讲动乱年代的日子,后两分钟讲现在的生活。

我们就希望让观众每周安安静静地和鲁豫一起回顾上三十分钟,让大家知道共和国还有那么一段历史,比如乒乓外交,比如样板戏。

从2005年起,《鲁豫有约》改版了。正在一步步离开老一点的观众,培养新的观众群。节目的样式有了重大变化,变成大型演播室和一只黄色沙发。在演播室讲那种沉重历史感的东西不太合适,它不像茶馆、酒吧或者家里,鲁豫独自面对一个老者,倾听、交流。那些人憋了很多年了,你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他会可着劲地往外倒。但问题是,这种人越来越少了,比如说我们最近一直在联系一位老人,他就是不说,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带到棺材里。我们做了无数次工作,最后他写来一封信,说非常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讲讲我的故事,但是我不想给你们惹麻烦,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所以只好算了。

我们既定的、想找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我们调整了——营造一个谈话的气场,把上百人请到现场,听嘉宾“说出你的故事”。改版后的嘉宾,大多年轻些,比如演艺明星,故事可能谈不上曲折,但当他们身处fans的包围时,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他们说出自己的故事时会更充满激情。

通常,明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他们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视线。我们意在挖掘普通的、有故事的目标人群。我们二十多个编导,只要看到一个人可以称为“人物”,神经就开始绷紧,开始挖掘他的故事,然后写一个选题申报单,说明有多少个故事点,然后交给主编、执行制片人,最后交给我。

我们选题标准没有变,还是找有故事的人,但是故事不一定要沉重或有历史感。

改版的标志之一就是把副标题放大——说出你的故事。比如杨钰莹,她有瞬间的走红和特别大的起落,但她的故事短,她年轻,所以是袖珍版的。我们看重人的命运,看重大起大落。

《鲁豫有约》不想做成娱乐人物访谈,如果观众或读者的感觉是这样的,那我们挺失败的。我们想做的是全方位的访谈,有当下的知名人物和事件,有另类脸谱的普通百姓,有政要,也有历史人物。

主持人鲁豫的偶像是美国的黑人主持奥普拉(Ophra),奥普拉的访谈节目是一个很杂的节目,被采访者有明星,有政要,还有流行时尚的东西,可以做减肥,做装饰等等。鲁豫说,她的个人梦想正在于此。

2007年3月5日,CNN网站上一篇文章将“中国奥普拉”的美誉毫不吝惜地加给了鲁豫,并对她坚持五年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给予了充分关注与肯定。褒奖从来只给予不懈努力的人,而梦想的意义更在于一次次超越,超越榜样,超越自我。  我跟鲁豫合作也五年了,她是一个天生的主持人,特别可贵的一点就是会听,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话的时候一句都不说,静静听着。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听讲者,她曾经说过,访问一个人,要读一米厚的书和材料。因此,她会让你觉得她是一个对手,一个朋友,一个知道你真相的人。这时,你谈话欲望特别强烈,你想说出她不知道的东西,想纠正她某些对你的看法,就会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鲁豫是善良的,不挖人隐私,也不问刁钻的问题,她不愿意嘉宾在现场难堪、尴尬。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许正是《鲁豫有约》的精彩之处。

2006年中国电视“十大创新电视人”

《鲁豫有约》制片人

樊庆元

2007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鲁豫的名字确实与地名有关。

一个现代生命,就这样与大地、与历史连在一起了。文化是什么?是一个当今的女孩子面对着一张历史的老地图出神,然后出走,然后回来。一个行李箱上贴满了世界各大机场行李签的女子,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女子,可能在之后的很多年,还会被人亲昵地叫做“火头娃娃”。

这女子,是一本好书。

——余秋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戏骨(鲁豫有约)/友谊凤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鲁豫有约栏目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25232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