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智慧故事(4权谋兵法篇)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搜集了中国历史经典中最著名的故事。这些引人深思的故事是中国智慧宝库里的明珠。读者即使不熟悉中国历史,也能欣赏故事里超越时空的寓意。

本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有意义的时期。第一个是建造万里长城的秦朝的崛起和崩溃的过程;第二个是汉朝兴起的过程,叙述汉朝的开国皇帝如何在一场史诗般的搏斗中击败了另一个英雄;第三个是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能正确地解释镜子里的图像,这面镜子就变成我们预知未来的水晶球。

内容推荐

观察人的智慧和愚蠢的最佳时期似乎是当一个旧王朝为一个新王朝所取代的那段时期。伟人往往产生在这段时期里。命运让他们有机会尽其智慧,施展才华。本书考察了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有意义的时期。第一个是秦朝的崛起和崩溃的过程;第二个是汉朝兴起的过程;第三个是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

目录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Part Ⅰ The Foundingof the

 1. A Radical Reformer

 2. A Super Diplomat

 3. Man with a Silvery Tongue

 4. A Spy Engineer

 5. The King Maker

 6. The Assassin

 7. The Builder and the Destroyer

 8. Succession Intrigue

 9. When a Deer is a Horse

Part Ⅱ The Foundingof

 1. A Born Warrior

 2. A Village Chief

 3. Dinner at Hongmen

 4. The Education of a Young Elite

 3. The Appointment of a Defector

 6. The Promotion of a Foot Soldier

 7. Sowing Dissention

 8. Chance of a Lifetime

 9. Farewell, My Concubine

 10. A Victor's Reflections

 11. Fall from Grace

Part Ⅲ The Founding of the Qing Dynasty

 1. Death Trap

 2. The Seduction of a Ming General

 3. Rebel with a Cause

 4. The Last Emperor of Ming

 5. The Morning After

 6. The Beauty or the Empire

 7. Haircut

Epilogue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A Note on Pronunciation

试读章节

1 商鞅变法

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处于内乱状态。周王虽然是一国之主,但他的天子称号徒有其名。除了王都洛阳他能掌控以外,他的所谓神授的君权早已被诸侯置之不理。

各国诸侯不但设立了自己的政府和军队,有的还自封为王。他们相互争霸,连年征战。中国进入了战国时期。小国不断被大国吞并,最后只剩下七雄。

七国当中,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秦国最落后,因为它跟燕、赵、韩、魏、齐、楚其他六国的文明世界隔离开来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秦国的君主到处搜罗人才。秦国吸引到的人才当中,最著名的要数商鞅。

商鞅精通法律和政治学。他原在魏国相国的门下供职,魏相还没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就一病不起。魏惠王到相府探望他时,问他:“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

“商鞅有奇才,您用他管理国家,准没错。”

惠王听后,一言不发。

“如果您不用他,就要杀掉他,决不能让他为别的国家服务。”

惠王点了点头,就走了。

魏相把商鞅叫来,对他说:“我向惠王推荐了你,但看来他不会用你。考虑到魏国的利益,我建议他杀死你,免得你到别的国家去做事。你快走吧,留在这里不安全。”

商鞅不肯走,他说:“既然魏王不听你的话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

魏相去世后,商鞅在魏国找不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就前往泰国。

商鞅会见秦孝公时,讲了一大通古代圣王的道理。秦孝公兴致索然,打起瞌睡来,因为他希望在世时就名扬天下,而不是等上几百年政策才见成效。下次见面时,商鞅提出了一套雄心勃勃的变法方案。他侃侃而谈,秦孝公听得仿佛着了迷一般。两个人一连谈了好几天。最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相国。

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空前的变法措施。为了鼓励农垦,他允许农民拥有土地,不再附属于封建领主;为了鼓励婚姻,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家庭,必须分家,否则加倍纳税;为了防止商人牟利,盐铁之类的商品由政府垄断。新法废除了世袭的贵族制度,官爵大小一律以军功和奉献的谷物为准。

商鞅刚颁布变法的法令时,怕民众不把它当一回事,就在市井立了一根木头,宣布谁把这根木头从市井的一瑞扛到另一端,就赏十两金子。但是,没有人理会他。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金子。有一个人上前把木头扛疟,果然得到了赏金。于是,大家知道商鞅说话是算数的。

新法将每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十户人家编为“一汁”。一伍一什,互相监视。一家犯了罪,其余九家必须检举,否则,十家一起连坐。对犯法者实行严刑峻法。死刑除了枭首、腰斩、车裂外,还有凿颠、抽肋、镬烹等,极其残酷。连弃灰于路者都要被鞭笞。

秦孝公担心变法过于激进,但商鞅敦促他坚持下去。他说:“不要指望新法受人欢迎。但一旦它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就会证明我们是对的。以前的制度只能做参考。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害怕没有先例。”

数千人因对抗新法而坐牢,数百人被处决。有一次,太子犯了法,商鞅要处罚他。他说,要是在上的人不遵守新法,民众就不会尊重它。但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用刑。于是,太子的两个老师就替他担当罪名,一个被处以黥刑,一个被处以劓刑。这样一来,果然没有人敢反对新法了。

商鞅执政十年,他的变法使秦国乡邑大治,民富国强。秦孝公封商鞅为“商君”,赏给他十五座城镇。可是,许多贵族和王室成员因为变法削减了他们的特权而怀恨在心。

有一位朋友预见到商鞅面临的危险,对他说:“你要小心啊。若孝公一死,就没有人保护你了。你保镖再多也无济于事。”

他建议商鞅归还秦孝公所赐的城镇,辞官退隐。商鞅没有听他的劝告。数月后,秦孝公死了,太子即位。

太子没有忘记昔日的羞辱。他觉得商鞅的权力太大,对自己是个威胁,就下令逮捕他。商鞅被迫逃亡。他逃到边境,想找一家客店住宿。可是客店主人不认识他,不愿收留。他对商鞅说:“商君下过命令,不准客店收留没有身份证的人,否则,要受到处罚。”

商鞅一听,真是有苦难言。“我真是作法自毙啊。”

他决定返回魏国。但魏国不肯收留他,因为他曾串军攻打魏国,并且用欺骗的手段俘虏了曾经是朋友拘魏国太子。

绝望之余,商鞅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企图用武力做最后的抵抗。但面临秦王的军队,毕竟寡不敌众。结果,商鞅惨遭车裂,全家被灭门。这也是根据商鞅自己制定的连坐法去执行的。

秦国虽然杀了商鞅,却没有改变商鞅的法令。秦国实行变法以后,经过四代人的努力,终于把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

2 纵横家苏秦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他跟商鞅一样,为了求取功名,他前往秦国。但是,他去得不是时候。秦王刚刚杀了商鞅,无意任用外来人。苏秦卜书十次,都没有得到回音。

他带来的盘缠花光了,身上的衣裳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瞧不起他,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为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苏秦没有灰心丧气。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秦国。他深信秦国的崛起一定会给他一个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的机会。他天天研究政治和外交,从早到晚,苦苦用功。读书读困了,就用锥子扎一下大腿,直到鲜血流出来,以解困意。

苏秦花了一年工夫,完成学业,重新外出谋职。当时,秦国的崛起威胁着其他六国。苏秦想出了一套合纵抗秦的方案。

他先到燕国求见燕文公。燕文公当时正想讨好秦国。

苏秦对他说:“近几年来,大国老打仗,而弱小的燕国反倒太平无事。大王,您知道为什么燕国没有遭到秦国侵略吗?是因为有赵国挡住秦国。大王不跟邻近的赵国交朋友,反要讨好远方的秦国,实在没有比这种外交方针更错误的了。如果赵国想打燕国,赵军用不了十天,就可以抵达燕国的京城,秦国做得到吗?秦国离燕国那么远,就算得到赵国的许可,穿过赵国,攻下燕国的城池,他们又能镇守多久呢?”

“那么,寡人应该怎么办呢?”

“大王应当与赵国订立抗秦盟约。如果六国都联合起来抗秦,大家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燕文公表示同意,他给了苏秦大量经费,请他跟赵国联系。

苏秦对赵肃侯说,秦国敌视赵国。它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害怕韩国和魏国制造麻烦。但如果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的话,这两个国家很难抵抗得住。如果韩、魏被打败,赵国就保不住了。所以,赵国应当支持韩国和魏国。

P3-15

序言

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但是,智慧不能靠基因遗传。如果不努力学习智慧,不运用智慧,我们就无法传承智慧。

《中国智慧故事》搜集了中国历史经典中最著名的故事。这些引人深思的故事是中国智慧宝库里的明珠。读者即使不熟悉中国历史,也能欣赏故事里超越时空的寓意。

智慧层面丰富,种类繁多,表现多姿多彩。《中国智慧故事》共有四册。第一册的主题是管理智慧。第二册的主题是机智与幽默。第三册的重点是教育与伦理。第四册的重点是权谋与兵法。

纵观中国的漫长历史,我发现观察人的智慧和愚蠢的最佳时期是一个旧王朝为一个新王朝所取代的那段时期。伟人往往产生在这段时期里。命运让他们有机会尽其智慧,施展才华。伟大的人物往往产生于伟大的冲突之中。

爱默生说过,严格地说来,其实没有历史,只有历史人物的生平记述。事实上,我对创造历史的人物比历史更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个人在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中的作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非常重要。

本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有意义的时期。第一个是建造万里长城的秦朝的崛起和崩溃的过程;第二个是汉朝兴起的过程,叙述汉朝的开国皇帝如何在一场史诗般的搏斗中击败了另一个英雄;第三个是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能正确地解释镜子里的图像,这面镜子就变成我们预知未来的水晶球。

本书没有记录辉煌的唐朝及其缔造者唐太宗,因为笔者另有一本关于唐朝和唐太宗的英文专著《唐太宗和他的成功秘诀》。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中国智慧的百科全书。不管读者属于哪一个族裔,来自什么文化背景,都会发觉这是一本弥足珍贵的宝典,因为中国智慧属于全人类。通过本书,发现和垂温中国智慧的精华,使我满载而归,获益良深。

——前文化部部长、中国著名作家 王蒙

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故事书来读,你会觉得它兴趣盎然。引人人胜。=0如果你把本书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你会了解到亚洲光辉灿烂的过去。如果你把本书当作智慧书来读,你会获得启迪心智的灵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普立策奖获得者 纪思道

集三千年中国智慧于一身,融知识、娱乐、实用于一体。

——英文《中国日报》名誉主编 朱英璜

《中国智慧故事》将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内容丰富,从治国之道到治家之道,从兵法到关系学,包罗万象。我相信阅读本书不但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美国著名作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 谭若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智慧故事(4权谋兵法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庆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78420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