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幸福的5个密码
内容
编辑推荐

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幸福?

本书告诉你关于幸福的5个密码!

习惯、德性与意志就是立身处世的基本修为;人脉、财富与健康就是生活的“尚方宝剑”;爱、智慧与成功即是俗世情感的寄托与心灵的归宿;理想、希望和热情就是人生行路的忠诚伴侣;简单、知足与快乐即是通往幸福涅磐的大道……所有这些不就是开启幸福宝匣的密码吗?

内容推荐

爱和沟通,才是走近幸福门扉的开始。那么打开幸福之锁的密码又是什么呢?1.习惯、德性与意志就是立身处世的基本修为;2.人脉、财富与健康就是生活的“尚方宝剑”;3.爱、智慧与成功即是俗世情感的寄托与心灵的归宿;4.理想、希望和热情就是人生行路的忠诚伴侣;5.简单、知足与快乐即是通往幸福涅磐的大道。

所有这些不就是开启幸福宝匣的密码吗?试想,有了一粒种子,还愁不能收获幸福与快乐吗?

目录

代序

楔子

幸福密码1 习惯 德行 意志

1/习惯,从“屁事”说起

2/爱美就是爱生活

3/读书,不是无聊的习惯

4/勤劳的人是有福的

5/节俭不是吝啬

6/正直的美德来自内心

7/学会对往事感恩

8/多一点虚心,少一份虚伪

9/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10/意志力,你准备好了吗?

11/在倒霉时,要学着坚持

12/失败并不可怕

幸福密码2 人脉 财富 健康

1/努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2/不要忘了适时赞美别人

3/交一个真正的朋友

4/多听一些有益的忠告

5/幸福,源于一种比较

6/金钱实在不是万能的

7/一条通往幸福的蹊径

8/苦难是幸福的奠基

9/种下清净,收获健康

10/幸福,让“亚健康”走开

11/不要留下“负面情绪”的伤痕

12/放下压力的水杯

幸福密码3 爱 智慧 成功

1/有一种大爱叫作慈悲

2/施爱不留名

3/爱的真相:缘来是爱

4/爱情如同呼吸

5/婚姻到底是什么?

6/幸福,在于你的选择

7/也说聪明、精明、智慧的境界

8/幸福的“消息”——来自智者的启示

9/成功,先得唤醒职业精神

10/与众不同,你才有机会

1 1/成功,从创业开始

12/成功的至境:找到幸福

幸福密码4 理想 希望 热情

1/心中亮起一盏理想的灯

2/给自己设计一种理想生活

3/希望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4/希望的落点:做自己的主人

5/把幸福放进“希望篮子”

6/点燃生命的激情

7/拥有发自内心的热情

8/热情,岂能掺假?

9/微笑,幸福的使者

幸福密码5 简单 知足 快乐

1/活得简单一些

2/过一种简单生活

3/正视我们的“精神报酬”

4/尽量摆脱欲望的纠缠

5/知足,却不满足

6/享受那一刻的安宁

7/因为幽默,所以快乐

8/给自己一个乐观的暗示

9/快乐也有密码

10/放下,就是快乐

11/幸福与快乐需要分享

试读章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理性所为,更多的是习惯使然。孔子曾说过一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切好坏习惯皆是后天养成的。英国作家王尔德也说:“起初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时常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习惯才能称之为好习惯?乍一听这似乎是个小孩子问的问题,细究便会发现,其实多数成年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或是迷茫于其中。他们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好习惯,只是他们不太自信自己身上的哪些习惯才是人们公认的好习惯而已。

我曾经在网上发过一个帖子:屁事要从大人抓起!写这个帖子的初衷是据报载北京市某小学明文规定:“禁止在公众场合放屁,违者一次罚款5元。”当时我看到这个帖子哑然失笑,可又一想,还是明白了校方的良苦用心。放屁毕竟不是一件雅事,污染空气不说,还影响老师上课学生听课;但反过来又一想,放屁其实也没什么大碍,一是小学生的肠胃难受需要通畅,二来也可调剂缓和一下紧张的空气,譬如学生挨批或不会答问题时。只是这屁多数时候是不与主人通气的,怎么办?克制!克制不成,只好放了。可放屁从娃娃抓起,似乎过了。于是我提出“放屁从大人抓起”的讨论。君不闻,肆无忌惮的放屁者,多为大人也。后来,这个帖子点击率惊人,倒是我始料未及的。有人说“应该”,有人说“无聊”,更有人说“恶心”。其实恶心的是什么?是那段文字,还是制造文字的事端?现在想来依然感觉好笑。

几年前。我在一次小型演讲会上遭遇“屁事”。那是一个成人培训班,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也就一百人左右。正当我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自律”的时候,忽然台下靠后排冷不丁爆出一个响屁,一个脆响的响屁。但此屁没有尾声,听得我心有余萍,好比一只到手的泥鳅险些从手中滑落。我稍一愣神,又言归正传,刚说到“在一个团队中,人人要学会自律”这句话时,屁声又娓娓响起,那条又想溜掉的泥鳅似乎又被主人狠劲捏了一把一样,发一串“索拉西哆”音符,抑扬顿挫,颇具音律感。此时,我望着天花板,蹙紧眉头、屏息静气,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下面该讲什么?大脑一片空白,会场一片寂静,似乎人人都在等待着一个结局。煎熬呀!数十秒后,屁的尾音姗姗来迟,泥鳅还是溜跑了——一个漫长的“哆”音,像袅袅炊烟,招摇弥漫……

我忍俊不禁,掷掉手中的粉笔头,说:“连屁事都不能自律,还谈什么自律?结束!”就这样草草了结了演讲,台下的男男女女早已笑倒了一大片。

“屁事”虽然过去几年了,但在我的脑子里印象很深。每当遇到一些事,本想率性而为一回时,我就想:这样做合不合适?适时做一个理性的判断,懂得自律,或许对一些感性的人来说是不失为一种好习惯。

当然了,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臭毛病、坏习惯,只不过积习难改,甚或自己不知道而已。俗话说,旁观者清。问题是别人一旦帮忙指出来,我们是否会谦虚接受,并努力改正呢?事实上,多数人是不大愿意当面接受这些指正的。譬如吃饭吧唧嘴,在人众处剔牙、挖耳朵掏鼻孔、照镜子,肆无忌惮地打嗝、放屁等等,别人一旦说两句什么的,还回敬一句:关你屁事!

我们知道,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幸福的奠基石!一个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家长的家教和学校老师的引导,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于对社会环境的热爱,对成长责任的觉醒。成年人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可能多的是矫正和巩固了。好习惯一旦养成,受益终生;坏习惯一旦扎根,想根除它,确实要下一番功夫。由此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老教授与他的年轻学生一起在校园的树林里散步。老教授突然停了下来,并仔细看着眼前的几株植物,若有所思。第一株植物是一棵刚刚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是一株挺拔的小树苗;第三株植物是一株与人等高的小树;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冠若华盖的大树。  老教授指着第一株植物对学生说:“把它拔起来。”学生蹲下身轻轻地拔出了幼苗。

“现在,拔出第二株植物。”学生听从老教授的吩咐,稍加力量,便将树苗连根拔起。

“好了,拔出第三株植物吧。”老教授吩咐道。学生先用一只手进行了尝试,然后改用双手抱住小树,东摇西晃了好一阵,最后费尽了全身力气才将小树拔倒在地,可是树根却大部分断留在了土里。

“好的”,老教授说,“去试一试那棵大树吧。”这无异于蚍蜉撼大树,学生抬头看了看,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的孩子”,老教授叹了一口气,拍拍学生的肩,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习惯的力量!由此可见,习惯对幸福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的确,习惯在养成的过程中,被不断重复,存在的时间愈长,扎的根愈深愈牢固,外界的因素也越来越难以影响它、撼动它。这一点,好习惯、坏习惯都是如此。回过头来一想,在我们追求和谐幸福生活的今天,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什么不丢掉坏习惯,将好习惯随时带在身边上路?

毋庸置疑,让好习惯陪伴我们每个人走完一生,这是做人的责任,也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的诠释。P8-10

序言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美国作家霍桑曾说:“幸福是一只蝴蝶,你要追逐它的时候,总是追不到;但是如果你静悄悄地坐下来,它也许会飞落你身上。”其实,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一种略带甘甜味道的享受。

在我短命的婚姻结束后,我和女儿相依为命,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我始终感觉欠着她一点儿什么。一次女儿对我说:“爸爸,你什么时候给我写一本书,好吗?”我当即随口打哈哈应答下来。岂不知这个口头允诺成了女儿的一块心病,她时不时就在我耳边说:“下一部书是不是为我写呀?”一来二去,我心里有点儿烦了,这就好比随口答应了别人的一个饭局,总是抽不出空来赴约一样。

直到某一天,一个网友通过QQ昵称“白猿髯客”加了我,说是我的一个读者,读过《心灵28书》,不太懂,但很受感动。我们就读后的一些感想交谈起来。我知道了他是一名中学生,学习很不好,心情浮躁,根本静不下心思学习。我鼓励他并给他讲了一些事理,他说还是有些不明白。忽然,他问我:对了,你家女儿快7岁了吧?

我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笑答:你连这些都记得?

网友:当然。

我说:今年6岁了。在上学。

网友:有你这么一个父亲,你女儿可真幸福!可我,哎……

“哎”字的后面是一堆乱码,似乎延续了长长的一声叹息或湮没了某种复杂的情绪。我忽然感觉到有些不妙,这不该是一个少年人所发出的“灰色”叹息。我赶紧敲回一串文字: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说给我听听。千万别闷在心里啊。想开些!

很快,网友显示掉线或下线了。或许,这少年遇到了什么困难或烦恼?可是他为什么匆匆下线?显然,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以至于整个晚上都睡得很不踏实。

过了很长时间,我在网上又看到了那个少年网友的留言:我也是一个单亲孩子,跟妈妈生活,可一点儿也不幸福。

我赶紧给回了留言,写了许多安慰的文字。可是从那以后,再也没在网上见着那个少年的影子。

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幸福?接下来我和一些朋友聊天时,就正经八百地聊起“幸福”的话题,可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

或许“幸福”这个命题太大了。幸福难道是一门学问,一门技术?幸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抵达幸福的彼岸?诚如我的女儿,那个神秘消失的网友,还有许多单亲家庭的父女母女或父子母子,他们是不是也需要一些关于幸福的引导或启示呢?

于是,“一位单亲父亲写给女儿的人生忠告”的主题渐渐在脑中形成。因为为我相信,作为一个单亲父亲,写给孩子的多是父爱与母爱的双重感受,传递给读者的更是一份教子育儿的心灵体验。

那么,用什么形式表现主题呢?童书?不是我所擅长,况且用童书表现似乎也显深奥了一些。纯粹的心灵励志?又似乎没有与孩子挂上钩。最后我想到了一种亲子阅读的方式,在每一篇文章后,为孩子开辟一个小专栏,就叫“写给女儿”,因为人与人能够进行心灵的无碍沟通交流才是最大的幸福。

解决了主题与形式问题,就得看看目前人们对幸福感的认同与现状了。近两年流行一个词:国民幸福总值(GNH)。

其实,GNH是由南亚的一个小国不丹的国王旺楚克于197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政府更应该关注幸福,并以实现幸福为终极目标。不丹的实践得出,人均GDP达到700美元,人民最容易感到幸福。二十多年后,“不丹模式”开始引起了全世界人的瞩目。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又通过大量的样本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个观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幸福感关系密切,但仅是相关要素的一部分,国民幸福总值(GNH)才是真正值得重视的。根据这一观点,在2004年,世界最幸福国度排名前10位为挪威、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冰岛、美国、日本和爱尔兰。研究者指出,在西方国家。人们不认为金钱越多会更幸福。人们的幸福感随年龄是呈“U”型发展,有段时间会下降,然后稳定下来,尔后又会逐渐上升。研究结果暗示,当发展中国家在一味强调GDP增长时,也应该重视社会的和谐发展,包括人类道德的健康发展。

当然,中国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些年,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国民的幸福感没有显著上升,却反而在下降。中央政府也认识到了GDP与GNH的关联度问题,因此提倡用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绿色GDP,成了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古罗马思想家赛涅卡曾说过:“幸福生活是人类最高的理想。”要知道,幸福不是我们将要到达的某个驿站,而是一种心灵旅行的方式。那么,我们该怎样开始自己的心灵之旅呢?

美国作家布里安·戴森曾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忠告:

不要总把自己与别人比较,这样就会愈看自己愈不值钱。如同你的指纹一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要根据别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来制订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应当努力去追求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

不要以为最接近自己内心的东西与生俱来,不要以为像自来水那样随时予取予求。要如同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它们。失去它们,你就会变成只有心脏而没有心灵的行尸走肉。

不要匆匆忙忙地过一生,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旅程。

不要耽于昨天或明天而任凭今天从指间流走。每一天只过每一天的日子,你总会享受到所有的日子。生命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的。

如果你还可以付出,就不该轻言放弃。直到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

不要怕承认自己并不完美,我们就是那一根脆弱的细丝相互连在一起的。

不要怕面对风险,我们都是在闯练中学会勇敢的。

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找到爱情而就此永远关闭大门。得到爱情最快的方法是给予,失去爱情最快的方法是像对待硬币一样紧紧捂在口袋里,保持爱情最好的办法是给它插上自己的翅膀。

不要忘记,一个人最大的感情需要是得到他人的理解。

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重量,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知识愈多你的身心愈是矫健。

戴森如诗般的睿智忠告使我得到许多启示,这些不就是幸福的真味吗?幸福有其实质性的内核,像一个大宝箧,需要掌握开启的密码与技巧等因子。这些因子具体是什么?

通过一段时间构思,一些东西渐渐浮出脑际。习惯、德性与意志不就是立身处世的基本修为吗?人脉、财富与健康不就是生活的“尚方宝剑”吗?爱、智慧与成功不就是俗世情感的寄托与心灵的归宿吗?理想、希望和热情不就是人生行路的忠诚伴侣吗?简单、知足与快乐不就是通往幸福涅磐的大道吗?嗬嗬,所有这些不就是幸福的种胚,开启幸福宝箧的密码吗?!试想,有了一粒幸福的种子,还愁不能收获幸福与快乐?

于是,关于幸福的命题就这样敲定了。

《幸福的5个密码》从动笔到改定,已一年的光景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知道,在逆境中感受幸福,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可是身处逆境,痛并快乐着,随时感受当下一刻的幸福,不也是一种幸福吗?或许,幸福的实质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珍惜多少。

因此,我惟愿天下的孩子们幸福快乐!我知道,追求幸福、感受幸福,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有爱心的人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关注。

我也衷心祝愿小书中的56个人生忠告,能帮助读者找到打开幸福宝箧的5个密码,也希望能带给您的孩子一些启发或收获。

最后,欢迎读者朋友们与我多多沟通与交流。记住,我永远是家长和孩子们的真心朋友,也惟愿这本小书能伴随你们寻找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幸福的5个密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彦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249339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4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4
15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