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巅峰之道--中国女奥运冠军成功奥秘/景藏健康女儿美丽工程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十二位奥运女冠军都是父母的女儿,也是祖国的女儿。如果把女儿比做花儿,她们就是中华百花园里的十二朵奇葩。她们夺得了奥运冠军,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添了彩,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美丽梦想,成就了自己的美丽生命,她们都是美丽女儿!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将十二位美丽女儿攀上世界奥运冠军巅峰的奥秘向您披露,可以传扬美丽女儿的成功之道,也可以成为您实用的教科书。

内容推荐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将十二位美丽女儿攀上世界奥运冠军巅峰的奥秘向您披露,可以传扬美丽女儿的成功之道,也可以成为您实用的教科书。今后编者将会出版另外一些有关美丽女儿的书使之成为系列丛书。让女儿成长道路上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目录

致辞

序言

邓亚萍:从“没发展前途”到世界乒坛皇后

张怡宁:与青春握手言欢

冯坤:与梦想共同成长

周继红:跳台飞燕梦在碧海蓝天

罗雪娟:笑迎苦难铸就勇者的辉煌

刘璇:平衡木上“飞翔”的旋舞

刘春红:坚韧臂膀创造举坛神话

王军霞:东方神鹿跑出绚丽人生

王旭:铿锵玫瑰用泪水成就力量

栾菊杰:击剑皇后 多情母亲多情剑

杨扬:母爱激励超越冰雪世界“三重天”

马燕红:报春梅花历经风雨“香如故”

编创手记

试读章节

花逞春光,一番风一番雨,催归尘土;竹坚雅操,几朝霜几朝雪,傲就琅开。她不是“逞春光”的花,而是“坚雅操”的竹,不畏狂风,不怕暴雨洗刷、风雪压顶,依然昂首挺胸。

1992年,年仅19岁的她就登上了运动生涯的巅峰,一人独得两枚奥运会金牌。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她在世界杯和亚运会的比赛中先后不敌海外兵团选手——新加坡的井浚泓和日本的小山智丽。她没有就此沉沦。1995年,她迎来丰收年,获得所有的世界冠军。一年之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成了她个人表演的舞台,两枚奥运会金牌为邓亚萍王朝做了最好的注解。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先后获得过180个冠军,其中18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会冠军;身高150厘米的她雄踞国际乒坛女子单打排名首位长达8年,被世人誉为“乒坛魔女”;她是我国获得奥运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之一;她是中国运动员的一面旗帜,她不仅在奥运会赛场夺取金牌。而且还为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和组织奥运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她就是世界“乒坛皇后”邓亚萍。

当年的教练:“邓亚萍没有发展前途”

作为她的对手是一种悲哀,因为她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山,虽然她的身高只有150厘米。在赛场上,她总是杀气腾腾,每赢一分就挥动拳头大喊“漂亮”。压倒一切的气概令任何对手胆寒。但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运动员却差点因为身高等先天条件的限制而无缘乒乓球赛场。

邓亚萍这个名字是一下子跃人国人视野的。

1986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一个年仅13岁的小姑娘战胜了23岁风华正茂的世界冠军耿丽娟,继克李惠芬、徐竞、陈静等国手。体育界哗然。

两年后,又是这个小姑娘不仅获得了“全国城运会”的冠军,还获得了亚洲杯女单冠军。从此,这个个头不高的河南女孩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在1989年获全国锦标赛女单冠军、世界锦标赛女双冠军:1990年北京十一届亚运会又勇夺三枚金牌一枚银牌;十一届亚运会后,她又西征欧洲,在三大战役中,中国女子乒乓队总共获12枚金牌中,她就独自包揽11枚金牌。

单纯面对这些骄人成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主观地推断这样一个运动员一定是个神童,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事实恰恰相反,她因为“个子低,胳膊短,没发展前途”而被省乒乓球队教练在半个月的训练后劝退了。还是这个原因,国家队的教练们一年之内几次研究仍不同意其进入国家队。按照惯例,能拿全国冠军的队员基本上都能“顺其自然”地进国家队。她因为个头被挡在国家队大门之外,只是被选入国家二队。

幸运的是,邓亚萍这匹千里马遇到了伯乐,也是令她终生受益的恩师——张燮林。

正是由于当时任国家乒乓女队主教练的张燮林大胆决定,邓亚萍才有幸进了国家青年队。邓亚萍也没有辜负张燮林,她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恩师,证明自己。在一年当中的5次全国尖子选手比拼的队内大循环比赛里,四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她毫无争议地迈进了国家队的门槛。

从“个子低,胳膊短,没发展前途”到进入国家队,一切都源自于父亲的鼓励与支持,是父亲使得邓亚萍坚持到了自己入伯乐“法眼”的那一天。尽管邓亚萍自小家境贫寒,先天身体素质又不尽如人意,但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放弃她。即便当时家里经济情况十分窘迫,父母亲也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她,尽自己所能为她提供学习机会和环境。

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是河南队的乒乓球教练,母亲是个球迷。在父亲的帮助下,邓亚萍4岁半就开始上台练球。标准的乒乓球案高76厘米,即使是脚下垫条凳子也只能露出半个小脑袋、两只眼睛。没法握直拍,父亲就教她握横拍。

训练场上若无空台,父亲就让她拾球。晚上回家没球台练球,便练习徒手动作,练习步伐,对墙推打。走廊上也是球,一个拴在线上悬吊着的球,对着球练手感、练眼力、练敏捷。

父亲给女儿创造了一个乒乓球的世界,在这个枯燥的世界里。邓亚萍度过了一个只属于乒乓球的童年,但却培养了她对小小银球的强烈兴趣。6岁时,邓亚萍的心中只有球,除了打球干其他的都觉得没意思。

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邓亚萍最终坚定了自己继续追梦的决心。为了让邓亚萍有更好的学习机会,父母决定让邓亚萍到郑州市市队参加训练。自从邓亚萍出生,妈妈就患了风湿性关节炎,由于身体不好,一直没上班,可为了让邓亚萍在队里得到更好的训练,妈妈当时把市队的后勤工作全揽了下来。尽管当时条件很差,妈妈对邓亚萍的照顾却一直是无微不至,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留给她;每次女儿辛苦训练回来,妈妈总会准备好吃的等着她;那时冬天训练,邓亚萍的手总会被冻得裂出一道大口子,每天训练回来,妈妈总会把女儿的手焐在自己怀里,直到女儿原本冰冷的手变暖为止。女儿受的苦,妈妈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妈妈却一直用自己默默的爱、简单的爱支持、鼓励着女儿。“妈妈的默默承受与支持教会了我坚忍,教会了我‘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出来’,没有妈妈默默的爱,就没有我的敢闯敢拼,更没有我的今天。”P5-7

序言

希腊,我要感谢你,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它带给全世界爱好体育的人民和平、友谊、欢聚、喜庆;奥林匹克运动会,我要感谢你,你让人类女性解放的速度不可估量地提前了,它带给全世界爱好体育的女性自由、公平、信心、自尊。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地推动着阴阳均衡和男女平等。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到394年,共举行了293届,历经了一千多年。地点在古希腊雅典奥林匹亚。每逢运动会年度就会停止一切战争,如同盛大节日一般。但是它只许男子参加比赛,禁止任何女子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因为奥运会同时又是祭神的宗教活动,违犯此规定的女子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据资料记载,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妇女经过不断的抗争,终于有了第一个女子运动会,那就是古代体育运动史上著名的赫拉运动会,同男子的运动会一样也是每4年一次,只许女性参加,地点就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赫拉运动会的冠军与男子奥运会冠军一样头戴橄榄冠,并在赫拉神庙前塑下冠军的像以示纪念。

我以为,主办赫拉运动会的古希腊妇女领导者希波达米亚夫人是人类妇女解放的先驱,也是号召女性参加体育竞赛的倡导者,赫拉运动会的意义早已跳出了单纯女性参加体育的范畴,而是为争取男女人权平等、地位平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沿袭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依然不允许女性参加比赛。但在第2届奥运会上,有l J名女选手勇敢地参赛,首次突破了不许女性参加的禁令,虽然她们并未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认可,但开创了女子步入奥运会圣堂的先河,这11名女选手来自英国、美国、波西米亚和东道主法国。英国网球女选手查芮特·蔻伯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女子金牌获得者。

从第2届奥运会开始,女性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极力争取女子参赛权利的国家逐渐增多,推进了女性项目在奥运会上出现。直到1924年国际奥委会年会上决定女子可以参加奥运会。此后,每届奥运会都在逐步地增加女子项目,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比赛项目设项男女几乎平分秋色,女子项目占全部项目的44%。

百年奥运史,记录着女性由自我意识觉醒到争取权利、由少数人积极参与到成千上万女选手涌入奥运赛场的一个过程。这是一条多么艰辛而漫长的道路,这个过程换来了今天女性骄傲地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与男性一起为人类的体育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导致国家闭关自守,世界上四年一次热热闹闹的体育盛会,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却不问不问,未参加过。旧中国第一次以国家组团参加奥运会是在1932年第10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一行六人、只有一名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田径100米、200米跑,在预赛中分别列第五、第六名,此次参赛改写了中国未派团参加过奥运会的历史。中国首次有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也才仅有2名女运动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第一次组团参加奥运会是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代表团225名运动员中有87名女运动员,占总数的39%。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代表团407名运动员中,有269名女运动员,已占总数的66%。20年问,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女性翻了3倍,超过了男性的总数。

从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到2004年第28届奥运会,6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夺得112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83人夺得65枚金牌,占中国奥运金牌总数的58%。

我国射击运动员吴小旋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女运动员;击剑运动员栾菊杰是目前我国唯一获得击剑项目金牌的女选手,被誉为“东方第一剑”;体操女子项目继马燕红为我国夺得第一个奥运会金牌之后,相继出现的冠军是陆莉、刘璇;跳水运动员伏明霞在第25、26、27届奥运会共获4金,高敏也获得2金;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在第25、26届奥运会获得4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射击运动员张山在第25届奥运会上战胜多名实力强大的男选手夺得冠军;田径运动员王军霞在第26届奥运会上获5000米冠军,曾被国际田联授予最高奖项——“杰西。欧文斯奖杯”,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运动员;游泳运动员罗雪娟是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的100米“女蛙王”;举重运动员刘春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69公斤级冠军,并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2005年被国际举联评为“世界举重-g年最佳运动员”;柔道运动员庄晓岩在第25届奥运会上为我国夺得第一枚柔道金牌;摔跤运动员王旭在第28届奥运会上打败日本霸主获得首个该项奥运会冠军;网球运动员李婷、孙甜甜为中国网球项目夺得了首枚金牌,创造了里程碑式的成绩;跆拳道运动员陈中在第27、28届奥运会上两次获得金牌;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曾在盐湖城冬奥会上一举夺得两金,实现了我国冰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再看我们女子集体项目,最为耀眼的当数女子排球队,这个曾~N23N奥运会夺得金牌,并获得“五连冠”的杰出队伍,又在第28届奥运会上再次夺冠。女排的斗志和顽强拼搏成为一种精神,感动中国,振奋民心。

我不在此一一列举女奥运冠军的骄人战绩,&83人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奥运史册。

中国女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她们不但在速度、力量、高度和技术、战术上是高超过人的,而且她们心灵也是美丽的,她们的人格魅力也是吸引人的,她们以中国女性特有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勤奋刻苦、永不言败的作风赢得了世界体坛的赞誉。

写到此时,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纵观中国的奥运史,历史为什么这么巧合?旧中国和新中国首次组团参加奥运会都是去美国洛杉矶。我忽然感慨万分:洛杉矶是改变中国奥运历史的地方。1932年,当中国六个人去洛杉矶奥运会时是多么的不起眼,事实上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可引起各参赛国的注意,但他伟大就伟大在中国终于有人去参与了j在历史过了半个多世纪后,到公元1984年,当中国人再次来到美国洛杉矶参加奥运会时,当许海峰把奥运会首金挂在胸前、赛场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国国歌时,当中国运动员夺得15枚金牌时,我想美国也好其他参赛国的运动员也好,都会吃惊地注视着中国,从此对中国刮目相看了,我想洛杉矶的华人们都会为之而扬眉吐气了。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72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中国体育界几代人的奋斗过程中是漫长的,产生的世界格局的变迁是惊人的,我们中国人居然与美国入在奥运会金牌榜上是第二与第一的排列了!从1932年到2008年,76年之后,我们中国人将在自己的国土上举办奥运会了!这是怎样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历程啊!写到这里我热泪盈眶,我被中国终于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屹立于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而感动,我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同时也为中国与美国洛杉矶源远流长的体育交流而心存一份感激。

全世界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中国入期盼它的到来,我们谨以此书献给曾经在历届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女性运动员,寄予我们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出版此书是想把女奥运冠军的精神风貌奉献给广大读者,如能起到弘扬一种精神、张扬一种个性的作用,那我们将感到无比欣慰!

2008年6月6日改于北京

后记

曲终人已散,江上数峰青。

每每在奥运会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我们中国奥运军团来讲,青峰面孔更多的是女性。2008年8月8日,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会的接力棒传至北京,五环旗第一次飘扬在华夏大地上,奥运会圣火第一次在古老的中国点燃,新的一轮奥运热应运而生。

妇女能顶半边天。从洛杉矶到雅典,我国体育健儿在夏季奥运会上共夺取了112枚金牌,女选手的贡献可不止半边天。习惯思维使得我们更加期待中国女选手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其实不是表现,应该是表演,是一个群体在经历了几千年传统文化束缚而又利用其精髓养分之滋补在奥运会这个国际舞台上展示自我、展示传统、更展示底蕴的“秀场”。

最初,当我们将视角瞄向在奥运会赛场上为国争光的女冠军的时候,想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感受一个特殊群体成长的力量、绽放的唯美,与读者分享女性智慧之美、竞技之美,与读者分享女性这个群体在竞技赛场上展现的精诚团结、密切协作、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一次次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同胞因之激越,侨胞因之振奋。她们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昂扬斗志,精诚团结、协力同心的团队意识,严谨训I练、吃苦耐劳的务实精神,使得她们在获取奥运会金牌的同时,也征服了对手和世界。奥运会成了她们展示才华、实现抱负的最佳舞台,成为她们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舞台,成为她们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神风貌的舞台,成为她们展示华夏儿女积极进取、蓬勃向上朝气与活力的舞台。

翻开中国体育史,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奥运会这个全世界优秀青年人参与的大舞台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子体育健儿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增强着民族的凝聚力,增强着民族自豪感。这是体育的力量,这是她们的力量。将这种力量通过本书传递给公众无疑成为课题组最大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

女冠军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对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她们的拼搏与笑脸留与历史,更留与我们心间,化为一种力量。但要从这个群体中选取十几个女冠军,这其实是一种挑战。毕竟,每个冠军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个冠军的成长都有其特定的环境、轨迹,我们期望在选取的时候,每个读者都能从冠军成长环境、个人条件等方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来自冠军的力量。

凭着对冠军的印象和对读者的揣度,加以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等有关方面领导与专家的指导,在忐忑中我们从中选取了12位冠军。期间,首都师范大学的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的专家、学者多次进行专题研讨。每次研讨的效率都极其低,因为选择一个冠军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另一个冠军。参与研讨的人深知:每个冠军都有着自己的精彩。

而且她们的精彩并不仅局限于赛场上,生活中,她们平凡、朴实、孝顺、勤俭……总之,她们有着和大多普通人一样优秀而平淡的品质。最终,课题组决定,从冠军的童年、父母熏陶影响、后天的努力等角度进行选取。

之后的过程依然充满了痛苦和遗憾。在采写编辑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遗憾。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唯有竭尽全力全面展现女冠军,唯恐因能力之外的因素而导致瑕疵。在冠军的职业生涯和成长历程中有许多坎坷、经典瞬间、动人故事,无奈,容量有限,我们尽可能地将精彩浓缩,将精彩呈现于读者面前。最终,还是有许多故事被删除,这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遗憾。同时,她们的教练、家人、恋人以及陪练等在冠军登上巅峰的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亦是因篇幅限制而没有得以充分表述。

遗憾之外,我们也有很多收获。随着工作的日渐深入,我们发现其实她们离我们很近,她们是我们邻家的女孩,她们曾经拥有的稚气与经历使我们感同身受,但她们又离我们是那/厶的遥远,不仅因为她们曾经历过的巅峰创造过经典,更因为她们拥有令我们叹服的非凡勇气和坚定信念,尤其在面对苦难挫折时表现的镇定与果敢。

对我们课题组的每个成员来讲,能参与其中是一种幸运。这种参与使得我们有幸感受跌宕起伏的竞技赛事,更有幸触摸不同人生的脉络,从冠军们身上感受到一种成长的激情、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光辉、人性的温暖。

这是一个回忆的过程,更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新历数冠军一路走来的脚印,感受这条巅峰之路的内在必然性。

当12位冠军的成稿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感觉到选择她们并不是因为她们是冠军,而是因为她们表现出的共性使我们选择了她们,她们同样具有面对苦难非凡的勇气与信心,具有同样的气量、胸怀、坚韧和执著。她们是中国女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脸谱,更是中国女性在国际舞台上的脸谱。她们的笑脸成了中国女性的标志,她们的面孔成了中国女性的旗帜。

圆满与否,留待读者来评判。

至此,我们已经不期望此书能传递太多的东西,能感知一个冠军成长的心路历程,感受缔造一个经典历史瞬间的不易,感受一个冠军带来的温暖与感动。这就足够了。

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这样的希望如同竞技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为祖国夺取金牌目标一样被我们视为课题组的最高目标。如果大家能够喜欢,或者对自己、对孩子有所帮助的话,这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我们期待着今后能为读者呈现更多冠军尤其是女冠军的精彩。

其实,女性运动员呈现的精彩不仅是登上奥运会冠军的那一辉煌时刻,塑造了“女足精神”的孙雯、刘爱玲、高红等女足姑娘们并没有收获奥运会冠军,但她们赢得了尊重与喝彩。还有那些获得奥运会银牌、铜牌和没有获得奖牌的选手也有非凡的勇气和精神,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比赛。希望在以后能将这些群体的精彩呈现给读者。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直在重复着的一句话让人耳朵听出了茧却印在了心间:“要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

我想,我们这件事算得上是“有意义的事”。

书中12个女冠军,无论与赛场远近,曾经的奥运会冠军的光环在她们心中已经消退。她们都在迎接着新的明天,实现着自己新的目标。无论是五十岁扬眉剑出鞘的栾菊杰,还是风华正茂的“冷面杀手”张怡宁,依然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在训l练馆摸爬滚打、挥洒汗水。

 她们心中有梦。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每一个中国人都充满了梦想与期待。可想而知,作为运动员或者曾经是运动员的她们对奥运会更是何等的期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时光的流逝是成熟甚至是衰老的过程,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梦想成真,而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泯灭、期待破碎。

毫无疑问,她们属于前者。她们为什/厶属于前者?这是本书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当然没有明确的答案。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而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各异。

对我们课题组的每个成员来讲,能参与其中是一种幸运。这种参与使得我们有幸感受跌宕起伏的竞技赛事,更有幸触摸不同人生的脉络,从冠军们身上感受到一种成长的激情,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光辉,人性的温暖。

最后,我要感谢书中的12位女奥运冠军,感谢她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也感谢在本书的编辑组稿过程中给予的支持。感谢中国体育报和中国妇女报为我们提供了比较详实的资料;中国体育在线提供了各个时期的第一手图片;感谢贾静、贾玲玲、刘萍萍等数位记者的认真写作与求实精神,感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负责人、编辑与校对为本书付出的智慧与辛劳。

衷心祝愿女冠军们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再创辉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巅峰之道--中国女奥运冠军成功奥秘/景藏健康女儿美丽工程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红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93565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7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