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灵的七种兵器
内容
编辑推荐

柔软的心,可以承载生命的沉重。只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心灵兵器。

多数人将抑郁症视为洪水猛兽,或起码视为心理健康的敌人。至于自卑、愤怒、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一样是普遍被视为不好的东西。如果你常被这些体验困扰。那么,这本书值得买。

本书收录了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有关心灵兵器的文章。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接受自己的“坏我”,能帮你从所谓的负面情绪中汲取力量。

内容推荐

英文中有一个说法“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翻译过来即“灵魂的黑夜”。

西方许多哲人都说过,不必抵触“灵魂黑夜”,相反当拥抱它,当你做到全然地拥抱“灵魂的黑夜”时,它便给你巨大的量。

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接受自己的“坏我”,能帮你从所谓的负面情绪中汲取力量。

目录

自序/拥抱“灵魂的黑夜”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带着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心理书屋:《克服焦虑》

超越挫折:变逆境为机遇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一: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

心理书屋:《体验悲哀》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二:愤怒,你的力量之泉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三:内疚,和谐关系的调节者

心理书屋:《谁在我家》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四:仪式,引导心灵的蜕变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五:恐惧,揭示生命的真谛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六:关系,我们心灵的镜子

心理书屋:《女心理师》

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七:接受,带你走向自由之路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财富 

关上车窗,关心心房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

心里书屋:《有一种病叫爱情》

好好活着是最好的怀念

向创可贴式的爱说“不!”

她们为何偏偏做第三者

心理书屋:《咖啡》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阴

试读章节

(二)接受恶习:它必然对应着一种“次人格”

恶习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但何长明说,这是对自控力的一个最大误解。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做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我们将坏习惯当做自己生命中的一个敌人,发誓要击败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但它有时会被击败,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是弹簧,你压抑得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很多胖子、酗酒者、网络成瘾者等人群在改变坏习惯时一而再、再而三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前面说的小刘的例子,她之所以总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完成,既是为了逃避老总的指责,也是为了赢得老总和同事的赞誉。许多网络成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要么是学习压力太大了,一遍遍地重复学习实在太乏味了。

何长明说,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如果认真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生活。当你理解这一点时,就会带着感激的心去面对你本来仇视的缺点和恶习,开始把它们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时,你就不会再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而是去接纳它,了解它。这其实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你的一个“次人格”。当你这样做时,这个次人格中所蕴涵的能量就会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有当你理解了,接受了,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何长明说,这个过程被称为“次人格整合法”。

把恶习当朋友来接纳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必须在周末写出报告,否则会付出代价。但你却呆呆地坐在电脑前,脑子里空空如也,一个字也不愿意敲。你一会儿打开旅游网站,一会儿打开爬山网站,所有的内容你都看过了,但你还是一遍遍地刷新网页。你强烈地谴责自己,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事了。但过了一会儿,刚写了几个字,你又开始刷新电脑网页了。

那么,换个方式。仔细地聆听一下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听见,你心中有一个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烦躁和劳累的工作,你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现在,你要感谢这个“次人格”对你的关心和帮助,告诉它你一定会去。但此时此地,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诺。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

如果不这样做,而是整天强迫自己完成这个义务,完成那个责任,那么,一个人就会发展出很多个与自己的主人格相敌对的次人格。从意识上看,这个人似乎很负责,很正常。但从潜意识看,这个人的内心中会有很多冲突。碰到这种情况,何长明说,他就会尝试用“次人格整合法”对他进行治疗。这个方法的宗旨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必须把它们当做朋友来接纳。

但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对自己的胆怯、苦恼、恐惧、愤怒等脆弱的一面采取无视或排斥的态度。比方说,有一天早上醒来,你不想上班,有人可能教过你,要忘掉这种不好的感觉,对自己大喊几声“我很好”“我很棒”“我一定能行”等口号,用这种积极暗示压下内心那个无助而孤独的自己。这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终会造成次人格与主人格的分裂。次人格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下去,但说不定哪一天,它会来一个大爆发。

何长明说,在培训课上,他从不会教学员做压抑性暗示,而是教学员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脆弱的根源,并从这个根源入手来解决问题。

(三)寻找动力:发现你内心的使命感

做了决定,但却迟迟不去执行,或者执行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而恶习仍在继续。之所以屡屡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是没有找到使命感。何长明说,强大的使命感才是促使我们改变的发动机。

譬如,很多人都下定决心减肥,但却屡屡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减肥?或者说,减肥的动力是什么?为了保持健康,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美好,更好地帮助家庭,养育子女?还是就是为了看上去更漂亮?

如果减肥的动力只是外部动力——让自己看起来更苗条。那么,减肥是很容易失败,因为周围人的评价总是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减肥者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打击而自暴自弃。并且,这样的理由也不足以让一个人全身心地奉献。很多人发誓减肥后没几天就放弃了目标,只好屡屡抱怨“我就是没办法自律”。实际上,任何人都做不到“随便做一个决定,然后就能100%地实施”。要保证自己的誓言得到坚持,就必须给这个决定找到足够的理由。

一名摔跤队的选手考上了北京大学,当时他的体重是210斤。在大一大二期间,他多次发誓减肥,但每次都是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两年过去了,他的体重没有任何变化。但进入大三后,他只用半年的时间就将体重减到了160斤。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他谈恋爱了,爱情给他的减肥找到了足够的理由,这催发了他的使命感。

何长明说:“按照我的经验,最大的问题不是自律,而是我们没有花费工夫确定愿景——为什么要改变?我们没有求助于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动力,没有求助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

听听你内心的声音,了解一下,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那才是你的动力之源泉。初恋的时候,和心爱的人初次约会时,你会拖延吗?当你热衷于一个电子游戏时,你会拖延吗?答案很简单。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情时,动力会从内心自动产生,你自然会获得自律。不要从外界去寻找迫使你改变习惯的东西,因为它们很容易被你放弃。

“当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时,自律就会成为你的本能。”何长明说,“这就像玫瑰要绽放,茉莉有芬芳,鸟儿会飞翔一样。所以,请记住,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P7-10

序言

研究生二年级开始,我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这一状态,持续了约两年时间。抑郁的原因很老套,我失恋了。

抑郁的后果很严重,这两年期间,我的学业荒废了,到研三结束时,我才拿到了33个学分中的三分之一,而这也基本上是研一时的功劳。因此,我申请了延期一年毕业,读了“研四”。研三和研四期间的暑假,我逐渐走出了抑郁状态。

研四初,一种轻度兴奋状态替代了持续已久的抑郁状态,我变得话很多,而且很精彩,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说,她已对北大失去了信心,因为她认识的北大学生一样很浮躁,失去了北大的传统,但她终于在我身上看到了北大传统的影子,也有朋友说,我应该把这些话写成书,一定能畅销。

现在,我已出了四本书,书中文字至少四分之一的功劳可直接归到这两年抑郁状态中的思考,而这两年的间接贡献,就更不该如何衡量了。

可以说,这两年,是我生命中收获最丰的两年。

然而,先抑郁,再兴奋,用心理病理学的术语讲,我这是躁狂抑郁症,这可是极其难治的一种心理疾病。对躁狂抑郁症的治疗,尤其是对抑郁症的经典治疗方法,有着这样的一个逻辑:抑郁是不好的,必须减轻甚至消灭抑郁。

治疗抑郁症的经典药物“百忧解”的命名,便是这一逻辑的经典体现——你很难过是吧,我这个药可以让你快乐。

崔永元发明的词汇“微笑型抑郁”,也道出了对付抑郁症的通常办法:用快乐战胜悲伤。这也是我们对待一切所谓的“负面情绪”的办法。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一切问题源自我们拒绝接受真相。为了拒绝接受真相,我们刻意朝相反的方向走,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会陷入“反相”的泥潭中。

譬如,你愤怒,但你觉得愤怒不好,于是你表现得更有善意,但愤怒积攒太多了,突然一天你爆发了……

譬如,你内向,但你觉得内向不好,于是你变成了一个朋友极多的人,但当别人问,谁是你的知己时,你却发现,你心中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譬如,你焦虑,但你觉得焦虑不好,于是你表现得总是波澜不惊,但你得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我们常说虚妄,由“反相”组成的人生便是虚妄。

研究生期间的抑郁令我明白,抑郁不是我的敌人。相反,当我接纳它,理解它,它便会成为我心灵的养料,成为我不可思议的力量源泉。

这本书中,我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这个句式可以套用到很多地方:

自卑不是你的敌人;

愤怒不是你的敌人;

悲伤不是你的敌人;

焦虑不是你的敌人;

恐惧不是你的敌人;

它们其实都是你心灵成长的“兵器”,它们之所以会成为敌人,只是因为你把它们当成了敌人。

中世纪,一位学者研究数学,某一瞬间,突然有了—个重大突破。这时,天上响了一声暴雷。他想,这是上帝对他发现可怕奥秘的警告,于是恐瞑起来。

这种恐惧的另一面,显然是沾沾自喜。

我也一样,研四时,我总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而这个秘密,好像知道的人还很少。

也在研四,我偶然读起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他的小说中常写到,男主人公有时会潜入井底一段时间,而当他们从井底出来的时候,他们身上就多了一些不可思议的能量。对此,我很有共鸣,我想我那两年的抑郁,就是潜入潜意识的深井。

村上春树的小说并没有消除我的沾沾自喜,我只是觉得不那么孤独了,我心中的智者除了自己外,又多了一个旅伴。

但再以后,我才知道,英文中有一个说法“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翻译过来即“灵魂的黑夜”。

西方许多哲人都说过,不必抵触“灵魂的黑夜”,相反当拥抱它,当你做到全然地拥抱“灵魂的黑夜”时,它便给你巨大的能量。

原来,我的经历,只是佐证了这一早已被许多人认可的哲理的小小材料而已。不过,相比这一提倡拥抱真相哲理,这个世界上更流行的,还是执著于“反相”的遁理。

例如,多数人还是将抑郁症视为洪水猛兽,或起码视为心理健康的敌人。至于自卑、愤怒、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一样是普遍被视为不好的东西。

如果你常被这些体验困扰。那么,我郑重建议你,我这本书值得买一本。顺便告诉你,你买我一本书,我就可以赚约两元钱。

以前,我会伪装得好像不在乎钱,觉得那样太俗了。

现在,我学会了接受自己这一点。

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接受自己的“坏我”,能帮你从所谓的负面情绪中汲取力量。

武志红

2008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灵的七种兵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武志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287593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1-53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4
16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