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爱无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志愿者创作的支教小说,也是一本关于“爱”的故事。很多人定义“80后”是“个性的一代”,也有人认为他们缺乏责任心,从小备受父母宠爱,学会了享受生活,而不知道回报社会。本书中,作者王萌萌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80后”,他们享受付出的快乐,对于友谊,他们肝胆相照,对于爱情,他们生死不渝。

内容推荐

《大爱无声》叙述了女孩沙默从上海来到遥远的云南支教,在大山深处与当地孩子朝夕相处,她以热情与智慧努力改变着孩子们的命运,而她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着心灵的蜕变。在这段同龄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中,身为“八零后”的她体悟到另一种因磨难而丰富的人生,也得到了最博大无私的爱。

这是国内第一部由志愿者创作的支教小说。关于付出、关于爱、关于责任,王萌萌这位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作者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索。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  亲爱的:

你好!请允许我在信里这样称呼你。虽然我知道实际上你将看不到我现在写的信,因为我永远不会寄出,但我相信,你的心就在我身边,我写下的每个字你的心都看得到,我的感觉、我的情绪你的心都能够感触,能够理解,所以给你写信时我会很满足,很安心。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总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有些话想说却不能说,有些事渴望去做却不能做,那么在思想世界里,人的心应该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驰骋,就让我的心通过这封信越过时空的阻隔,和你在心灵的王国自如地交流。

今天,是我到芳草岭白马塘小学支教的第一天。现在是晚上十一点,这个当地海拔最高的山寨已经沉睡在浓雾中了。学校四周很安静但时而又不乏声响。一阵风起,树枝沙沙抖动。云朵散开些许缝隙,几束格外明亮的月光霎时照在树上,惊了栖息的鸟儿扑啦啦飞起、落下。远处时而会隐约传来几声“丁零、丁零”的响声,那是牛晃动了脖子上的铜铃,犬吠声来得突然又随即戛然而止,然后又是一片寂静。我坐在窗前,望着茫茫夜空,没有丝毫睡意。思绪纷飞,想到你,想到宁昊,想到满花阿婆,想到我们的相识以及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想着想着我的眼眶湿润了,离开上海到芳草岭这三个月来,我就是这样度过了许多个难眠的夜晚。原以为离开可以抑制我心中的情感、可以淡化我不现实的渴望,可以分散我的注意力。可是,现在我才发现,离开根本不可能让我逃避现实,因为我现在身处的地方到处都凝结着关于你的回忆,到处都有你的影子,心里对你的思念没有半分削减,反而日益强烈,时刻笼罩着我、梦寐萦怀。那么,就让我在以后的时问里用写信的形式来与你交流。或许这些文字会因为我的思绪混乱、情绪起伏而逻辑不清、词意难达,或许很多观点会有些主观、片面甚至偏激,但我还是抑制不住想写的冲动,因为你是我唯一的知己。只有给你写信,才能慰藉我的心,减弱我的孤独感。

明天,我会正式为这里的学生上课。从此后,我就是这个学校唯一的老师了。我以前没想到会到这里来教书,因为我们第一次来时,这里的艰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是前年的九月,上海一家慈善机构和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共同开展了组织社会各界来云南山区支教、帮扶的公益活动,我们都是通过社会招募,作为志愿者参与活动,然后来到这里的。同行二十多人,有政府机关的领导、报社的记者、大学的教授、企业的老板……还有身为资深外科专家的你和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我。你是志愿者中年龄最长的,而我是年龄最小的。

临行前,主办方开了一次会,会上请所有志愿者做自我介绍,有人提议从年龄最小的开始。我第一个站起来,说的时候有些紧张。我语速有些快地说:“大家好!我叫沙默,今年二十三岁,刚刚大学毕业。虽然我的名字听起来很‘冷漠’,但是我做志愿者的热情很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讲完后心里正忐忑时听到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说:“小姑娘,讲得不错!”,我循声望去,看见满头银发的你目光炯炯,正对我微笑。看你第一眼时,我便觉得你是个不凡的人,你的样子那时就印在了我心里。

乘三小时飞机到昆明后,还得坐八个小时汽车才能到达目的地红河州云阳县芳草岭。沿途风景优美、林木茂盛、山色苍翠、佳景不断。起初,所有人都兴致高昂、车内笑声一片,只有我们俩很安静。我静静坐在最后一排想心事,你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望着窗外。我只看得到你的背影,一头银发和红色的上衣,这两种颜色配在一起对比很强烈。

汽车行驶越深入山区,路况也就越差,环山路蜿蜒起伏,车子颠簸得很厉害。很多人疲劳加上晕车开始感到难受了,我是不晕车的,但也感觉有点不适。只见你从座位上起身,打开随身带的药箱拿出药给晕车的人吃,然后靠着椅背站在车门边说:“我们一起唱首《喀秋莎》吧,我来起个头。”你用浑厚的男中音唱道:“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一边唱一边打拍子,大家都被你的关怀和热情感染了,跟着合唱起来,歌声越唱越响。那首老歌我也会唱,记得初中时,一次学校选了三十个女孩子一起排练这首歌,去市里参加大合唱比赛。我当时被选中还很高兴,因为演出服是很帅气的苏联军装式连衣裙配小黑靴。我从此后也特别喜欢这首歌,所以那天唱得很起劲。唱完《喀秋莎》后,每个人都恢复了精神,气氛又变得很热闹。大家都说你唱得最好,要你再来几首,你又唱了几首外国民歌,引得大家掌声不断,赞叹不已。当时我真的好佩服你,没想到气质脱俗的你会有像青年人一样充沛的精神与活力。

也许是从那时起,我就不自觉地开始注意你,你行为里的一些细节深深打动了我。记得我们中午在个旧吃饭时,你坐我旁边,本来我是最年轻的晚辈,该我给大家端菜盛饭,可是还没等我动手,你已经开始操持了。我很不安,站起来抢着要做,你却冲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女士请坐。我喜欢做绅士的感觉。”结果在你绅士般的照顾下,我的碗里总有吃不完的菜,汤碗也是你给我盛满的。那天的汤是白菜排骨豆腐粉丝汤,你盛给我的汤里就有一大片白菜、一块排骨、两块豆腐和一点粉丝,好像专门搭配好的,一样都不缺。

饭快吃完时,你向服务员要牙签,服务员给你的牙签外面包了一层纸袋。你递给我一根,我看见你已经把纸袋撕掉一半,把露出来的一头递给我,这样我拿过来就可以直接用另外一头了。我是从来不用牙签的,可那次我接受了,因为你的细心体贴让我很感动。后来,我又发现更令我感动的关于牙签的细节。我看见你总是在饭后默默地把桌上的牙签收集起来,用纸包了再扔到垃圾箱里。我觉得奇怪,问你为什么要这样,你说因为服务员收拾桌子会把桌上的垃圾和残汤剩饭一起倒进泔水桶,如果不把牙签拿出来扔掉,猪吃了会被牙签扎伤肠胃。当时听了你的话,我顿时对你肃然起敬。我自认是爱护动物的人,可是却从来没想到这一点,我也从来没见过别人会考虑得这么周全,很多呼吁保护动物、善待动物的人都想不到,而你却想到了。

饭后上车时,你站在车门边让大家先上,还说要把自己最前面的位置让给晕车的人。大家上了车都不肯坐你的位置,纷纷坐回原位,最后,门边只剩下等在最后的我和让在车门边的你。

我退后一步对你说:“尚老师,请您先上。”

你笑笑说:“不,当然是你先上。”

我说:“不,我年龄最小,我最后上,您先上。”

你冲我眨眨眼说:“你忘了,我是绅士啊!”然后你伸出手优雅地做了个动作说:“Laday frist!”我被你逗笑了,只好先上车。

从那之后,我养成了习惯。每到一地,下车先寻你的影子,看到你心里就会觉得很踏实;每次吃饭我总想坐在你的旁边,然后就会吃得很开心;支教时只要有你上的健康卫生课,我都会去听。一次,因为我的课时与你相同而漏听了两节让我遗憾了很久。你的长者之风、你的博学风趣、你的宽厚体贴、你的洒脱大气全部通过你的言行举止展现出来,让我心生敬意,想亲近你。

而我切实感觉到,你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有些与众不同。每次我寻找你的时候,总会发现好像你也在找我;我看你时,你也会看我,我们的目光常常交汇在一起,然后几秒钟后才分开;你有照顾别人的习惯,时时都会为别人着想,可是你对我的体贴有时会让我受宠若惊。当时我便隐隐地感觉到我们心里有些东西是相通的,但却说不清是什么,后来,我才渐渐明白。

我们到达芳草岭中心校时是周日的下午,周末回家的同学们陆续返校,每人提着一袋米,排队在伙房门口过磅,负责的老师根据米的斤两换给他们相应数量的饭票。你问接待我们的李校长为什么不让孩子们直接用钱来买饭票。李校长告诉我们,虽然收现金方便,但大多数学生家里都靠自耕自食维持生活,拿不出现金,所以孩子们只好每周返校时背米来学校。政府每月补贴每位同学菜金15元,学校会尽量每周给孩子们安排一顿有肉的菜,那也只是在菜里加一点星星点点的肉丁而已。

晚饭时,学生们端着自己的饭碗,排着长队到食堂打饭。我们特地去看他们的菜盆,里面是没有一点油星的煮白菜。盛饭的老师给每个孩子盛一大勺米饭,一勺煮白菜。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在校园的角落里吃饭,有的蹲着,有的干脆席地而坐。有些男孩子吃得口渴了,直接跑到洗漱的地方拧开水龙头咕咚咕咚往嘴里灌。

轮到我们去打饭了,学校为我们安排的伙食很好,有白菜炒肉片、有炒蛋、还有汤。可是看着孩子们碗里的饭菜,我们一点都吃不下,觉得喉咙里像堵了东西,心里充满愧疚。我端着碗找到几位正坐在墙根边狼吞虎咽地吃饭的孩子,想把自己碗里的肉和蛋挟给他们,可他们马上用手捂着自己的碗跑开了。

之后几天,我注意到我上课的班上有个哈尼族的小姑娘,听课很专心,很爱笑,可是每到中午吃饭的时间,别的同学都去打饭了,她却总是消失不见。想到曾经听李校长讲过,一些家境特别困难的同学经常每天只能吃一餐。一天午饭时,我故意走到学生宿舍去看,竟然看见每间宿舍放饭碗的桌子上都放着几个离群的碗,这些碗的主人就是每天只吃一餐的孩子们。想着那些碗,我心里一阵阵难受,恍惚地在校园里走,突然间听到一阵动听的儿歌声。

“老师好!”

几个正在跳皮筋的女孩子向我问好,那个爱笑的哈尼族小姑娘也在其中,她刚刚跳完一段,呼吸还有点急促。

“哎,大家好!怎么不去吃饭,却在这里跳皮筋啊?”

几个女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吭声。

“你吃饭了吗?”我拉住那个哈尼族小姑娘的手问。

“……老师,你会跳皮筋吗?和我们一起跳吧!”她对我灿烂一笑,欢快地跳了起来。

我突然想起自己大学时的减肥行动。那时,本来就不胖的我为了变得更瘦决心每天只吃一餐。然而忍饥挨饿时肠胃烧灼般的疼痛,因为能量不足导致的眩晕,以及最根本的对食物的欲望,最终使我的减肥计划在进行了不到一个月时中断,现在回想起饥饿的滋味还心有余悸。而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长年累月的一天只吃清汤寡水、营养不足的一餐,却还能这样灿烂的笑、这样开心地玩。她们是如此乐观、如此坚强、如此懂事,我的眼睛不知不觉湿润了。

“老师,你也来和我们一起跳啊!”她们笑着向我招手。

她们的笑容和热情蒸发了我眼中凝结的水汽,我高兴地加入她们,学着她们的样子在两根细细的皮筋问跳跃,刹那间感觉自己回到了少女时代。

听了我的讲述,你决定长期帮助这几个懂事的女孩。我们两人约定,回上海后,你资助她们生活和学习的费用,我和她们通信交流,在精神上鼓励、支持她们。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们很快就熟悉了,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一起赶集、一起在小摊上吃米线、一起去看梯田、后来就一起来到了这里。同行的人只有我们俩来到了这所芳草岭海拔最高的小学校。

云阳县芳草岭地处谷地,周围环绕层层大山,有哈尼、彝、苗、壮、瑶和汉等七个民族生活在这里。芳草岭中心校是这里最大,条件最好的学校。在这里念书的学生来自周围不同的村寨,有些村寨在半山腰,有的则在山深处,最远的要走七八个小时才能到。为了普及义务教育,许多小学校就建在山上,这样的学校大多条件简陋,只有一两名老师和二三十个学生,只能开设一到三年级的课,很多学生就是在山上念到三年级然后来到芳草岭中心校接着念五六年级的。我们了解到,在海拔最高的山上的白马塘有一个贫穷的苗寨,那里有个条件最艰苦的小学,不仅交通不便而且缺水。一位瑶族老师身有残疾却在那里坚持教书三十几年,至今仍是代课教师,现在他每月工资只有120元,年过半百却连家都未成。这位老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志愿者们,但是去那里路途遥远、艰险,大家都不想冒险受累,只有我们俩决心上山看看这位可敬的老师。

那天天刚微亮,我们就在当地一位向导的陪同下上路了,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两匹马,帮我们驮需要带到山上去的东西。因为有的路段山路太险,为了防滑,我们都换上了当地农民常穿的“赶马鞋”。这种鞋用黄褐色劣质塑料制成,样子就像电视上演的香港监狱里犯人穿的凉鞋,但是它很轻便,底又软,而且很防滑,价钱十分便宜,一双只要四五块钱,所以很适合当地山民的需求。

刚开始时我望着满眼的绿色,望着眼前你红色的背影,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很愉快,看见风景特别的地方还拍几张照,我们又说又笑很轻松,我甚至觉得拿在手里那根做拐杖用的竹竿也是多余的。走了两个小时后,山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陡,有的地方只有半米宽,坡度近70度,路面凹凸不平,一侧是悬崖,脚下还很滑,每走一步都会滑下去大半步,很耗费体力又很危险。我从未走过这么险的路,心里有些紧张。你在前面不时地嘱咐:“好好看着脚下,拐杖拄稳了再走,踩比较平的地方!”听到你有力的声音我安心了很多,立刻镇定下来……经过近8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下午四点半时,我们终于来到建在高山垭口的白马塘小学,见到了那位瑶族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之前我从未见过这么简陋的学校。一间教室是用黄土盖成的,几张破旧不堪的桌椅,黑板是块刷了黑漆的木板,厨房的几个小灶是用砖头和石头垒成的。这里的学生,家大多在这边寨子里,多数不用住校,只有四个孩子因父母出去打工了没人照顾,需要住在学校里。学生宿舍紧挨在厨房旁边,是间矮小漏雨的土屋,旁边环有一问更小的是老师住的。已放学的学生们初次见到我们这些陌生人有些害羞,不敢走近和我们讲话,只是用好奇的眼神望着我们笑。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他们极其矮小赢弱,衣衫也都破旧不堪。我们笑着冲他们招手,拿出糖果分给他们,孩子们开心地围过来。发糖果时,我突然发现有几个孩子脸上竟然有些皱纹,我问你是怎么回事,你说是因为严重营养不良,所以出现早衰的症状,当时我听了觉得心里一阵难受,没想到这里的孩子生活竟然这么苦。

我看见一个矮小的女孩子一直没拿到糖果,但她并不和同学们拥挤争抢,只是瞪着漆黑的眼睛望着我。我走到她跟前蹲下,拿几块糖给她。

她接过糖说:“谢谢老师!”

我问她:“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

“老师,我叫熊小美,今年七岁了。”她笑着说。

她天真可爱的样子让我很喜欢,我把她的小手握在手里,可她迅速把自己的手抽走缩到背后说:“老师,我手脏,我去洗洗手再和你拉手。”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很惊讶,没想到这山里的小女孩竟然这么伶俐。正好我也想洗手,就跟着她来到厨房墙外的水缸旁边。她舀了半瓢水要正洗,我突然想起我们用马驮上来的一包准备送给这里的老师和孩子的生活用品,其中有几块香皂,就跟她说:“你等一下,我去拿一样东西。”

我跑去把香皂拿来,对她说:“这块香皂送给你。”说完,我剥开外面包着的塑料纸递给她说:“闻闻香不香?”

P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爱无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萌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3772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8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