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奇的45堂人生智慧课
内容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本以精妙的方程式将人生内在规律呈现出来的震撼之作!

道贯古今,法彻天地。成功有规律,幸福有规律,人生处处有规律!规律最科学的浓缩就是方程式,本书通过一系列精辟的、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方程揭示了生命的伟大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内容推荐

自古以来,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人如果能从六十岁开始倒着活,每个人都能创造巨大的成就。”即财富=智慧+时间。然而比尔·盖茨却以自己的“人生方程式”——财富=观念+时间,点破了这套“智慧和时间”的悖论。他认为:年轻时我们有的是时间,可头脑中都是些稚嫩的观念,懵懵懂懂,不可避免要走很多弯路,遭受种种失败。斗转星移,历经多年沧桑,终于沉淀下来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睿智的观念,然而此时却已经没有了时间。

本书的使命就在于把古今中外无数智者留下的人生智慧浓缩为数十个精妙的智慧人生方程式,让年轻人的“时间资源”嫁接上“智慧观念”,必将产生核聚变一般的巨大能量,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人生辉煌!

目录

机会=等待时“机”+努力去“会”

吃亏=赚明白

虚心油箱=加满汽油+润滑油

知道退一步=进了一大步

最后一步=99步

完美之人=不断改正缺点

Try=YeS

理想÷理性×恒心=梦想成真

真正健康=“油炸疾病”

放低自己=抬高自己

方法=想法的灵魂

成功的金币=A面执着+B面妥协

所得÷欲望=幸福

生活快乐=正常收入×小日子智慧

忧愁=阴天一太阳

困难=恐惧心理×想像难的频次

爱心×错误方式=伤心

贫穷:负性格×行动

自以为是≈啥都不是

平庸=1×1

人之间的距离VS无间熵

生气=用别人的手打自己

投机=1-2

绝望=只对着绝处望

一个针眼=气球毁灭

自欺+欺人+被人欺=骗子人生三部曲

工资VS契约

机会VS剁鱼

感知他人感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揩下属的油or担下属的忧

太多目标=没有目标

产品一情人

半瓶子=进1步—个半步

只抱希望@不抱幻想

见钱眼开VS眼开见钱

信任VS互信

时髦≠时尚

忍受<接受

知识<见识<老实

信仰>信念>信心

没有更好的≈这就是最好的

小聪明≈大毛病

工资一大把VS牢骚一大堆

依靠≠依附

私心≠歪心

试读章节

吃亏=赚明白

当年郑板桥老先生说出“吃亏是福”这句话时,这个难得糊涂的人一定是真的糊涂了,结果说出了这句糊涂话。吃亏真的是福吗?

吃亏就是吃亏,吃亏就是本来应得的没有得到。如果吃亏是福,那么世上根本就不会有“吃亏”这个词。打算买二斤菜,可是卖菜的小贩在秤上做手脚,实际得到的只有一斤半,这是明显的吃亏了。这亏的半斤菜是得到的“福”吗?如果这样,那缺一斤的福更大了。有人说,怎么不是福?缺斤短两的拎着轻便!如果这样想,那下次这种“福”肯定还会光临他的。

几年前兴起的一种保健产品,号召人们一起养蚂蚁,有人跟着做了起来,东借西凑,押上全部家当,没想到最后却是被骗了,这个人全部希望一下落空,陷入了绝望地步,整天寻死觅活。如果这时有人安慰他说吃亏是福,即使不挨揍,也免不了挨骂。

吃亏并不是福,如果郑板桥先生当初认为吃亏是福,他一定是混淆了吃亏的概念。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常将在人际交往中不斤斤计较,甘愿做出让步的行为、做法说成是吃亏。其实这并不是吃亏,而是一种大度,并且这样的吃亏只是暂时的,其结果会赢得朋友或他人的信任和好感,会得到更大的回报。这种做法算不上吃亏,只能说是一种做人的方式。

还有一种吃亏就是被骗,从而造成了精神上或经济上的损失。通俗地说就是被人“坑”了。这种亏当然不是好事,是人人避之不及的祸事。如果一个人被骗了,他还跟自己说这是件有福的事,那他肯定是被气疯了。这种亏吃了就是吃了,是得不到回报的,指望骗子良心发现来回报,那只是百分之一的机率。但是这种亏只能是白吃吗?

看看右面的图形,或许能有所启发。

那么,吃了亏,能赚到哪些明白,怎么做才算是赚了呢?从右面的图示中,我们明白了以下的道理:

1、吃了亏说明自己该亏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没吃过亏的,所以你也不例外,吃了亏说明自己该亏,谁让自己笨呢。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笨,这样比气得捶胸跺脚、摔桌子摔碗强得多,因为那样做无形之中又吃了亏——伤了身子,如果不是自此不过了,还要去花钱买桌子和碗。吃了亏之后,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骗了,然后叹口气,——唉,谁让自己笨呢,被骗是情理之中的。

2、亏得起 主要指心理上、精神上勇于承受打击。吃了亏之后,哪怕是天大的亏,也不要绝望,也不要采取过激的行动。要知道,你之所以吃了这么大的亏,这至少说明你有这么多被亏的东西:被骗了钱,证明你有这么多的钱。如果说这些钱是四处借的,也证明你有借到的能力,说明你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所以说是亏得起的。在心理上如果能这样想,就不会过度的懊悔或气愤,也不至于走上极端。当然,对于一些被骗的事,我们虽然不能自己去报复,但一定不要听之任之,该报警报警,这是不能含糊的。

3、知道如何扭亏为赢

亏是不能白吃的,至少下次有经验了,赚经验也是个赚,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智就是赚到的。如果不服气,还可以多花费一些心思,实现扭亏为赢。比如,有人上当受骗,买了假古董,吃了大亏,自此后他悉心研究,开始学习相关的知识,结果成了古董专家,那么他就实现了扭亏为赢。

4、吃过亏也不占别人的便宜

有些人吃了亏,但又不甘心吃亏,总想捞回来。他恨骗自己的人,但又没办法去报复他,就转移了泄恨对象:既然别人骗了我,那我也骗其他人。试想想,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这样,那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大家都会骗来骗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每个人几乎都吃过亏,但是却有很多人并没有去骗别人,甚至都不愿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们知道,骗子只是一时得利而已,即使幸运逃过法律制裁,也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很多成功的人士,他们在商海打拼,常常有被骗吃亏的经历,但他们不但不去骗别人,而且都不愿去占别人的便宜,有的时候,还宁可自己吃点小亏,也要把生意做成。有个老板,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刚开始做生意时也经常吃亏被骗,他不但没有去骗别人,而且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这样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的人,因为尝到甜头,都愿意和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介绍一些自己的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合作者。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许多的小头聚集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所以说,吃过亏不能白吃亏,要赚个明白,这个明白也包括不占别人的便宜。这是做人的一种了不起的境界,也是吃过亏之后,应该学到的一智。P6-9

序言

很多人在面临一件事情、一项任务或者一项事业时,第一反应就哇哇直叫——

“太难了,太难了。”

“这是不可能的。”

还有的人甚至是畏惧得打哆嗦,那么实际困难是不是真的如想像中的那么大呢?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不过是人们通过想像把困难放大了,直接想到最终结果而产生的压力所致。压力没有降低,恐惧却增加了,进而形成第二次放大效应,就这样引起了恶性循环,困难不断被放大了若干倍,最后只能“知难而退”。我们用一个公式表示:

困难=恐惧心理×想像困难频次

智慧人生方程式,是对生活中道理、哲理、规律性的事物的高度提炼,看似小小的公式,却包含了种种哲理,一个小公式往往胜过几个、几十个大道理。

比如:投机=1-2

所谓1-2就是得到的是1,失去的是2,这是投机得失的一个基本比值,现实中可能得到的是1,但损失的是3、4、5,甚至更多,最终结果是一个负数。这个小小公式点到了投机的“筋”上,胜过一大堆文字。

从古至今,哲理、道理、寓言故事、谚语我们听了不少,也读了不少。比如,《增广贤文》、格言集等等。如果仅仅是讲道理谁都会,有的幼儿园的小朋友讲起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就连一些从没上过学的老太太们,不仅故事多,道理也很多,甚至偶尔还会讲出至理名言,但是,要问他们什么是π,可就傻眼了。

以普通方式阐释的人生哲理大家耳朵都快听得起了茧,但人们很少见过以数学公式来阐明人生哲理的。数学公式是对事物本质最精炼的概括,人生的道理、哲理相当于在沙里淘金,而数学公式相当于在沙金里提炼纯金。如果我们一天到晚讲道理、讲哲理,哪怕是至理名言满天飞,“嫦娥一号”也是飞不上天的,“嫦娥一号”能飞上天离不开千千万万个数学公式。

一条公式就好比一条路,多一条公式就多一条选择之路。一条公式也像一盏明灯,多一条公式你前方的道路就更光亮。一条公式更像一位知心朋友,多一条公式,人生的道路上就不至于寂寞无助。本书的锦囊方程式,助你从容破解人生难题!

——张玉辉 罗经纬

书评(媒体评论)

道贯古今,法彻天地。成功有规律,幸福有规律,人生处处有规律!规律最科学的浓缩就是方程式,本书通过一系列精辟的、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方程揭示了生命的伟大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把信送给加西亚》编译者,中国决策科学院人才研究所所长 路军博士

很少有哪一本书像《神奇的45堂人生智慧课》那样令我震撼。它不同于众多说教式的书籍。它从头到尾都是生动的、引人入胜的。

——香港华夏国际教育学院院士 杨尚东

随意翻开本书的任何一页,都令人耳目一新,一个个神奇的人生智慧方程式道破天机,只要几分钟,你也能豁然开朗,领悟人生真谛。

——北京创新学会会长 路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奇的45堂人生智慧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玉辉//罗经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8424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