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在搜寻人类学既有传统中的不同研究主题在向文化的理解转变过程中的一些痕迹,这些痕迹体现在许多人类学家的作品中。而本书则从不同的人类学视角回顾了西方人类学的历史,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类学家与相关学科的学者对于这些历史的反思与推进。
图书 | 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社会学前沿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在搜寻人类学既有传统中的不同研究主题在向文化的理解转变过程中的一些痕迹,这些痕迹体现在许多人类学家的作品中。而本书则从不同的人类学视角回顾了西方人类学的历史,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类学家与相关学科的学者对于这些历史的反思与推进。 内容推荐 文化是一种表达,这体现在人类学家所研究的社会关系、象征符号以及各种人造物品上。人类学家对文化的研究是把某种文化的表达再次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翻译。今天的人类学似乎更应该为社会营造出一种敞开的交流氛围,让文化像书一样打开着,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和可能去阅读与理解。 西方人类学,特别是以社会与文化为核心关注点的人类学传统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之间发生了一些理论与方法上的转变,其中一条明显的转变轨迹就是从最一开始的功能论的直观描述转变到了今天对于文化本身的解释与理解,这促使了社会科学传统的社会与文化人类学从以科学为模板的研究范式转变到了大量接受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和哲学解释学的思考方式,由此文化被重新理解成为一种社会存在的表达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全部内容是试图在搜寻人类学既有传统中的不同研究主题在向文化的理解转变过程中的一些痕迹,这些痕迹体现在许多人类学家的作品中。而本书则从不同的人类学视角回顾了西方人类学的历史,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类学家与相关学科的学者对于这些历史的反思与推进。 目录 引言 文化与表达/1 文化的表达/2 物的精神/6 社会与认知/10 文化的翻译/14 文化与交流/22 一本打开的书/26 第一章 差异与文化/28 人类学与古希腊研究/29 “假如我是一匹马”/34 回到结构功能论/37 异文化的书写者/40 自然与文化/44 文化的他者/48 他者建构与文化自觉/56 第二章 田野与解释/62 实证与解释/63 人与文化/65 文化与功能/69 功能论与田野工作/78 季节与社会/84 象征与表达/90 事实之后与文化解释/96 第三章 互惠与秩序/105 秩序的基础/106 互惠与约束/112 人情、面子与互惠/117 夸富宴与社会声望的角逐/121 耗费与侈糜/124 连续性的社会契约/127 第四章 法律与过程/130 秩序与原始法律/131 规则与过程/134 历史与权力/137 文化、法律与现代性/141 法律民族志/145 反思的法律民族志/150 第五章 礼物与交换/155 回归物本身/156 礼物与互惠/157 库拉与交换/160 整体性社会事实/164 集体性与礼物的精神/170 礼物的否定性/172 个体性与商品的精神/177 从礼物到商品/178 从商品到礼物/182 礼物与商品的不可化约/183 挥之不去的礼物精神/188 第六章 仪式与宗教/190 仪式与表演/190 仪式与社会控制/195 仪式的过程/197 仪式与神话/199 入社礼与禁忌/203 仪式与心理/208 巫术与妖术/209 宗教与巫术/212 现实的多元序列/216 灵验与信仰/219 区域崇拜与朝圣/226 宗教与社会变迁/228 第七章 语言与书写/233 语言与文化/233 沃尔夫假设/235 反沃尔夫假设/238 语言与意义/240 布迪厄与实践理论/243 语言与象征性权力/245 书写与权威/251 玉的文化与知识的独占/255 巫觋与帝王/263 第八章 融入与心智/267 文化与心智/268 列维-布留尔与原始思维/269 原始心智与神秘的因果关系/274 神话与融入/281 融入与原始心智/286 原始神话学/289 神话的力量及其效果/298 感受即真实/301 客观性与不相容性/304 神话中的融人模仿/306 相互联系的宇宙观/309 第九章 文化与认知/315 制度如何思考/316 人类学与心理学/318 文化与人格/324 宗教观念与社会思维/325 文化、图式与意义/331 文化与解释/336 心理表征与公共表征/340 表征的传递/347 作为表征传递基础的学习与记忆/352 认知与意识形态/359 意识形态没有历史/365 第十章 制度与自由/369 西方兴起的神话与无结构的政治/370 百年和平与资本主义/372 国家造就市场/375 自我调控的市场神话/381 制度与自由/382 第十一章 文化与废墟/385 理性与文化/385 实践与理念/388 超越文化概念/392 写文化与发现支配/395 民族志与文本制作/399 文化的抵抗/404 东方的发明/407 后殖民的状态/416 文化与霸权/418 文化与废墟/423 第十二章 正统与天下/426 由天命而德治/426 正统与风俗/429 天主与天后/446 世界性与天下观/451 结语 文化的态度/459 人类学家的职业伦理/459 人类学的旷工者/462 缺失与展现/464 文化具备一种态度/471 参考文献/474 后记/51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社会学前沿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旭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019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5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3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