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秋战国(争鸣与争雄的时代)/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齐桓晋文的霸业,各归尘土,七国争雄的风光,只能想见。这转折的年代,涤荡去腐旧,萌生出新芽。儿百年问,英雄辈出。叱咤风云的良将,举动决定一国的安危;纵横捭阖的说客,口舌能摧破城池。华夏九州,群星闪耀。执着事功的孔孟,教人处肚;清净无为的老庄,令人安定;还有法家的权势,墨家的克俭,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流淌了几千年。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片与文字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本册《春秋战国》将带您回到那个争鸣与争雄的时代!

目录

春秋

 周平王迁都

 黄泉相会的母子

 孺葛之战

 齐桓公慧眼识管仲

 曹刿论战

 爱鹤亡国的卫懿公

 唇亡齿寒的教训

 齐桓公伐楚

 神医扁鹊

 空谈仁义的宋襄公

 亡命公子重耳

 城濮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

 羊皮换来的大夫

 崤山大战

 秦穆公称霸

 一鸣惊人

 桑下饿人

 俞伯牙与钟子期

 机智的矮子使者

 鱼腹中的利器

 要离行刺

 孙武斩妃

 伍子胥鞭尸

 专题:孙武与《孙子兵法》

 夫差伐越

 卧薪尝胆

 惜金丧弟

 哲学大师老子

 儒学宗师孔子

 专题:私学兴起

战国·

 三家分晋

 最坚韧的刺客

 西门豹治邺

 魏文候选相

 白圭经商

 名将吴起

 聂政刺韩相

 申不害改革

 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威王活煮贪官

 商鞅变法

 画蛇添足的教训

 孙庞斗智

 田忌赛马

 围魏救赵

 马陵大战

 专题:战车和车战

 三个宇的启示

 亚圣孟子

 苏秦游说六国

 张仪骗怀王

 屈原投江

 逞强好胜的秦武王

 胡服骑射

 鸡鸣狗盗

 冯骧收债

 乐毅大破齐国

 田单的火牛阵

 蔺相如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魏国免费修周城

 触聋巧说赵太后

 厕中死人做丞相

 长平之战

 专题:《五藏山经》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鲁仲连斡旋

 修建郑圈渠

 吕不韦“囤积”国君

 十二岁的上卿

 李斯诔逐客令

 荆轲刺秦王

东周纪元表

东周诸侯存亡表

历史年表

试读章节

引狼入室

周宣王死后,大臣们遵其遗嘱,立太子宫涅为天子,即周幽王。周幽王即位后,立申侯之女为后,立宜臼为太子。但是,这个周幽王并不像周宣王那样励精图治,而是荒废朝政,只知道吃喝玩乐,沉迷于女色,过起了荒淫无度的生活。周朝的一个诸侯国褒国给他献上了一个绝色美女褒姒,幽王更是一天都不肯离褒姒半步。褒姒入宫后不久就给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幽王就废了申后及太子宜臼,把褒姒立为后,立伯服为太子。褒姒虽被立为王后,但从未开颜一笑。这可急坏了幽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烽火戏诸侯。

申后的父亲申侯得知幽王废申后立褒姒之事后心生怨恨,结果就有人报告给幽王。幽王听了大怒,下令削去申侯之爵,并命石父为将,准备攻打申国。申侯听说后大惊道:“我申国国小兵微,怎能抵挡得住呢?”想来想去申侯决定向犬戎借兵,他怕犬戎不借兵给他,就许诺说:如果日后攻破镐京,府库金帛任凭搬取。戎主遂发兵一万五千,申侯亦起本国之兵相助,浩浩荡荡杀奔镐京,将镐京围了个水泄不通。幽王听报大惊,忙令人点起烽烟报警,无奈各诸侯国以为幽王又在戏弄他们,竟没派一兵一卒前往。镐京遂被犬戎攻破,幽王被杀,城中财富被掠无数。

决议迁都

申侯入镐京后,安排筵席款待戎主,又敛聚金银、布匹10车为赠,指望戎主心满意足地离开。谁料戎主见好不收,终日饮酒作乐,并无还军归国之意。申侯没有办法,写了秘密书信,派人送给卫侯姬和、晋侯姬仇,请他们帮忙撵走犬戎;又遣人到郑国报郑太子掘突,说其父巳被犬戎所杀,让掘突起兵复仇。

卫、晋、郑几路军马出其不意,将犬戎杀得落花流水,犬戎的残兵败将逃回本国。申侯大摆筵席,款待四路诸侯,迎太子宜臼继位,即周平王。

犬戎自从到镐京抢掠一番,熟识了中原的道路,虽被四国诸侯驱逐出城,但其主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此后,戎主心怀怨恨,不断派兵侵扰周朝西部的疆域,渐渐逼近镐京。因为镐京上次遭到犬戎的洗劫,宫殿有一半都被焚毁,到处都是颓墙败栋,光景非常凄惨。而周朝此时已是府库空虚,无力修复宫室。于是,周平王渐渐有了迁都的想法,并征求文武百官的意见。

满朝文武都担心犬戎的骚扰,十分赞同平王的想法,只有卫武公不同意。卫武公认为,镐京是周立国的地方,地势险要,而洛阳地区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根本不适合立都。但平王迁都的决心已定,卫武公反复劝说均无效。

前770年,平王在晋文侯和郑武公的拥护下东迂洛阳。

春秋开端

周王室东迁标志西周时代的结束。周天子的直辖领地本来是邦畿千里,有西部以镐京为核心的宗周,以及东部以洛邑为核心的成周。平王东迁,完全放弃了宗周的部分,定都东部的洛邑,史称东周。

周王室东迁后,仍然占据着今陕西东部和河南中部地区,但这些领土逐渐被秦、虢等国吞没,后来所能控制的范围仅限于洛邑周围。周天子已失去号令诸侯的权力,各地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周天子述职和纳贡,王室收入锐减,反过来周王室经常向诸侯求助财物,昔日的王者尊严和威望荡然无存,与普通小国无异。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取代,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中国历史进入了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P8-9

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冶平的永恒智慧。然而,让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下五千年之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思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未经梳理就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那么往往会使读者一头雾水。除了典籍史料所承载的历史之外,文物、遗址、古迹、艺术作品等等,也同样反映着历史的真实。如何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无疑成为编辑出版《话说中国历史》一书的缘起。

《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片与文字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在讨论荣与辱的时候,阅读历史、了解历史、把握历史真实,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历史是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是何者为荣、何者为耻的感性事例的集中体现和理性判断的一个标尺。在不远的将来,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会成为一种时尚,人们通过历史,可以感受到如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寻找到寄托心灵的精神殿堂。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图文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史实细节具体,文字简明生动,图片丰富悦目,是一部有品位的历史知识读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童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秋战国(争鸣与争雄的时代)/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书铎//刘德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03192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