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风雨
内容
试读章节

即使在这样的年代里,大上海的夜色也是世界上最最富贵堂皇的。

虽然日本人的坦克压碎了淞沪公路,虽然日本人的飞机将闸北炸成了一片火海,虽然戴白袖箍的日本宪兵扶着曹长刀,黑亮的军靴把中国难民的尸骨踏成了嘎吱嘎吱的骨头渣子,十里洋场内却始终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片金色迷离的乱世风华。

江南的权贵豪绅、商业巨擘、清朝遗老们,拖家带口,携带巨资,一股脑儿地撞进了这个仍处在浮华梦境中的乱世孤岛。于是,如同病人回光返照一般,遭遇战乱的上海租界却陡然繁华起来。在这里,马照赛,狗照跑,舞照跳,钱照赌,衣冠楚楚的白相人和花枝招展的长三舞女们一起,将战火、灾难连同国家的命运抛在了脑后,全心全意地享受着一生中最后的纸醉金迷与声色犬马。

11月18日下午五点钟,安明像往常一样,穿了一身浅灰的薄呢大衣,戴了呢帽,孤身走出家门。

街上下着蒙蒙细雨,路人都行色匆匆,低头疾走。雨水掠过帽檐打在脸上,一星星的凉得透骨,像浸了秋意的雪,纷扰中带着落寞的迷离。

他讨厌雨天。在他的记忆里,这样的天气几乎从来不会有好事发生。父亲就是在这样一个雨天离开人世的。

父亲的样子安明如今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总是戴着一副黑边儿眼镜,身上永远是一身浓浓的油墨味儿。每次扑到父亲怀里时,一双沾了油墨的大手便会将自己用力举起,而平时高高的天花板便会那样的触手可及。每当那时,屋子里总是充满了笑声。自己的,母亲的,父亲的。

父亲牺牲时安明只有五岁。望着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父亲,幼小的他甚至不敢上前看父亲一眼,只是望着雨水中的尸体号啕大哭。雨水冲洗着父亲的血迹,那浓浓的黑与红渐渐地稀释,褪色。

那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当他和母亲一起出席丧礼时,父亲已经入棺了。父亲是留学生,下葬时没有大操大办,而是用了西式葬礼。那天,披着黑纱的母亲将一朵黄玫瑰扔到父亲的棺材上,然后他们母子两人站在一起,手牵着手,目送那具黑色的棺椁缓缓被黄土掩没。

直到今天,他还记得母亲在父亲安葬那天弹的那首曲子——莫扎特的《安魂曲》。宁静、肃穆,充满了慈悲和希望。

“这也是我的曲子……”那时,年幼的他痴痴地想。

将帽檐压得低了些,安明竖起大衣领,走上街头。他本想叫辆黄包车,可这样的雨天车少人多,租界内又只有“大英照会”的黄包车可以行走,车就分外难叫。在雨中站了足足一刻钟后。他皱了皱眉,上了一辆有轨电车。

才一上车,背着大皮口袋的售票员便笑嘻嘻地迎了上来:“先生去哪里?”

“仙乐门。”安明掏出一角钱递过去。到仙乐门有八站路,那售票员却只给了他一张五分钱的票,一边小声叮咛道:“第四站上车!”

虽然知道他在揩油,安明却并不在意,侧身向车厢后部走去。一边在狭小的过道内蹭着向前,一边将目光悄然掠过了其余乘客的脸庞。

车内有二十多名乘客,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左侧靠车窗坐着的犹太老人。老人戴着黑沿帽,花白的胡子微翘着,捧着一本希伯来文的《先知书》默默读着。一个穿着紫色旗袍的女郎坐在旁边,正举着小镜子,旁若无人地为自己补妆。

安明欠身来到后排坐下,刚一落座,旁边就有人轻笑着说:“哟,这不是小安吗,想不到这里也能遇到熟人。”

安明扭头,见是一个身穿黑丝绵长袍的男人。那人戴着墨镜,围了围巾,安明觉得对方脸熟,却看不出是谁,便迟疑地问:“您是……”

男子将墨镜微微一抬,又立即放了下来。  这一抬一放之间,便有一双魅惑的灵动双眸转了一转,盈盈的眼光几乎要从镜片下流溢出来。只一眼,安明便认出对方是天蟾舞台的台柱子方阡陌,当红的短打武生,和谭鑫培、张英杰等名角都搭过戏。因为长相俊美,受到不少名媛闺秀的追捧。

“方老板……”安明微微一愣,才要开口,男子却伸出食指在唇上一比:“嘘……”又略显紧张地向两边望了望:“我这是急着去赶场呢,要是被票友认出来,一时半会儿的可抽不出身来了。你这是去仙乐门上班吧?我记得你一直坐汽车来着,怎么也坐上这种车了?”

“那是杜先生给我面子,特意派车接送。现在国事艰难,杜先生人已经去了香港,我这个小小的钢琴师也就打回原形了。”

“可别这么说,在上海滩,谁不知道你的钢琴是这个!”方阡陌竖了下拇指,又夸张地摇了摇头:“依你的水平,就是去了国外也大有可为,没见那个德国领事威廉有多器重你,就差把你招了上门女婿了。别的不说,那些洋人领事好多不都是冲着你和欢颜才去的仙乐门?顾老板那么大方,你就是向他要辆车使使,他还能落了你的面子?”

“现在不比从前了,还是低调点好。杜先生不是常说一句话吗?小心得天下……”

“大意失荆州——”方阡陌打着拍子,拉开长腔,摇头晃脑地接道。

“各位先生,小心扒手——-”车门口,售票员仿佛凑趣般地大声喊道。

两人听了不由相视一笑。

电车忽然哐当一声,停了下来,前边有人在大声喧哗。

车内的乘客纷纷从窗口探出头去,向外张望,就连那个犹太老人也放下了手中的《先知书》。

“出了什么事?”方阡陌低声问。

安明摇了摇头,向窗外望去。还没等他探出头,一声脆豆般的枪声已经在细雨中响起,清脆的回音夹杂在行人的尖叫声中.越发的肃杀。P12-14

目录

序曲

第一章 柔板

第二章 即兴曲

第三章 行板

第四章 变奏

第五章 快板

第六章 协奏曲

第七章 安魂曲

尾声

内容推荐

1941年,珍珠港战争爆发前后的上海。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世界,各国谍报人员云集在这个看似奢靡繁华、歌舞升平的孤岛上,他们为了各自的信仰和使命,穿梭在这个即将沉沦的都市里。

在距离这一事件60、70年后的今天,珍珠港事件淡化成一个记忆留印在历史书中为人们翻阅,而更多人所不知的是,早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中共已经掌握了这个曾以“东风,有雨”为话音的情报,我们的主人公安明就是发送这个情报的人。

情报的传递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更为艰难的是接踵而至的一宗又一宗意外事件。怀疑是一个情报人员必须承受和必须拥有的生存本能,面对恬静如水的知己红颜,面对坚守“布尔什维克”信仰的日本同志,面对耗千里之途舍身犯险的东京来人……面对每一个自己可以用生命托付的战友,安明开始了痛苦的思考与一反常态的执拗行动。

他遇到了一个与他隔岸对弈的高手,就像是两个武功高强的侠客无须剑拔弩张,仅以心法口诀便足以“会当凌他遇到了一个身份扑朔迷离的娇艳爱人,她有一个和她相貌一样美丽的名字叫欢颜。他们是仙乐门歌舞厅里的钢琴师与红歌女,他们是凡人眼中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戴着面具游离在这个浮生若梦的时代。他们的眼中映着对方的容颜,他们的心中却在问着,是爱人还是敌人?在每个恍若番悟的瞬间,生命如同瓦砾散落,破碎,消陨。命运是一张无法挣脱的网,纵使一切重来,也依旧无法逃开最终的宿命。

上海,这个犹太人最后的“诺亚方舟”,又能载动几多愁!东风雨,它在1941年,改变了人和世界。太平洋战争历时三年零九个月, 参战国家多达37个,涉及人口超过15亿,交战双方动用的兵力在六千万以上,伤亡和损失难以估计。

编辑推荐

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珍珠港战争爆发前后的上海。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世界,各国谍报人员云集在这个看似奢靡繁华、歌舞升平的孤岛上,他们为了各自的信仰和使命,穿梭在这个即将沉沦的都市里。这一特殊时期,不知有多少改变国家命运的秘密被历史掩埋,多少无名英雄默默地为祖国奋斗。《东风·雨》描写的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一段谍报精英的精彩壮烈的传奇故事。

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世界大战中,有许多令人费解却又使人好奇的隐秘事件,其中有些奇异的巧合、偶然的突发事件,影响着战争的结局和历史。小说深刻剖析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将那些尘封的往事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风·雨》是一部拯救人类和平的英雄史诗;是一部闪耀着人性光芒的鸿篇巨制;更是一部呼唤和平的现代启示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风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0211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6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