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最新版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上最经典的埃及艳后传记版本!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代表作!

本书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

内容推荐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

由世界顶级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使本书能够更自由地表现传主的心理状态和内心独自,因为在作者看来,人类的情感是永恒的,惟有通过情感的纽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

本书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描绘成女主人公和三位举足轻重的罗马人交往的心路历程,从中我们将看到,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蒹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

目录

作者序

第1章 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克娄巴特拉

1 小公主的憧憬

2 转机

3 登上王位

4 征服恺撒

5 恺撒为女王而战

6 尼罗河之旅

7 小恺撒出生

第2章 最崇拜的人——恺撒

1 来到罗马

2 会见拜访者

3 感受罗马

4 恺撒的庆典

5 恺撒东征西讨

6 恺撒征服波斯计划

7 恺撒之死

第3章 最迷恋的人——安东尼

1 回到亚历山大

2 后三头政治同盟

3 赴塔尔苏斯

4 安东尼前往亚历山大

5 安东尼返回罗马

6 安东尼的政治婚姻

第4章 最痛恨的人——屋大维

1 平静的三年

2 安东尼准备东征

3 安条克协议

4 安东尼波斯战争失利

5 女王的打算

6 携手返回亚历山大

7 加冕庆典

第5章 亚历山大之梦的湮火

1 直面最后的挑战

2 第四次横渡地中海

3 与罗马决裂

4 亚克兴海战

5 最后的岁月

6 高贵的死亡

试读章节

王位由十七岁的克娄巴特拉和她年仅十岁的弟弟托勒密共同继承。在一次庄重的祈祷式上。克娄巴特拉的父亲委托罗马人做他遗嘱的执行人。因为按照古埃及法老的习俗,这兄妹二人应该结为夫妻。爱吹笛子的国王对皇宫里的争斗再明白不过:阴谋不会远离埃及王室,甚至会愈演愈烈。克娄巴特拉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妹妹阿尔西诺伊和一个年纪更小的弟弟。这四个孩子中,到底会是谁受压制、谁遭流放、谁被谋杀呢?最后又会是谁在哪个派别的帮助下夺取王权的呢?这个可怜的希腊埃及人像乞求神灵一样乞求着罗马元老院的庇护,就连身后之事也求助于罗马人,以期保证埃及的和平与稳定。在他看来罗马就是埃及命运的支配者。

历史上,克娄巴特拉并没有和她弟弟完婚。也没有人知道她在十七岁到二十一岁之间都做了些什么,这是她个人生活史中唯一一段什么也没留下的空白处。但是这几年当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却很多。克娄巴特拉被她的弟弟赶下王位,隐退了一段时间。她的隐退是为了寻找机会夺回王冠。从一位古代作家留下来的文字片段中我们能大致揣度出她当女王时的一些感受。

克娄巴特拉刚就位时,有一位罗马驻叙利亚总督派他的儿子来亚历山大城调回安东尼当年带来的部队,他们一直作为卫队留守在埃及。然而,原本纪律严明的罗马军人现在已经无心作战,成了一群以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为主的士气低落的散兵游勇。他们只想和他们在埃及娶的妻子待在一起而不乐意去波斯战场送死。他们不仅没有上战场,还杀死了总督的儿子,把他的随从赶了回去。女王对这件事的反应又怎样呢?乍听到傲慢、不可一世的罗马人被这些一半属于她的子民挫伤气焰,难道她就不会为自尊心得到了一些满足而高兴吗?克娄巴特拉从来就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她下令把这些不肯服役的士兵抓了起来,戴上镣铐押送到叙利亚交由罗马总督处置。这些人就是杀死他儿子的凶手。可是,这位总督并没有对这些人进行残酷的报复,反而把他们全都又押送回女王那儿,并告诉她,只有罗马长老和罗马官员才有权逮捕罗马人!不知道女王当时是怎么想的。这对克娄巴特拉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她肯定能从中吸取些什么。

时隔不久,又有一艘属于罗马的船只驶进了亚历山大港。格内奥斯·庞培奥斯。依照他父亲庞培的命令前来收编这支军队。这回,这些无心作战的散兵游勇出发了。因为这次他们要被纳入了不起的将军麾下与声名远扬的恺撒本人作战。在这场因争权而起的斗争中,人们都赶紧站在庞培的一边。克娄巴特拉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仅放行,还送了五十条船给这些罗马人当交通工具。庞培的儿子比安东尼年轻许多,还很优雅。如果庞培打了胜仗,她就能够以此谈交情叙旧谊了。

爱吹笛子的国王生前曾讲到过庞培的竞争对手——恺撒。他的那些远渡重洋的故事比庞培的任何一个故事都有意思得多。但克娄巴特拉从来没看到过印有恺撒头像的硬币。而庞培给克娄巴特拉寄过自己最好的肖像画,硬币上那个风度翩翩、青春依旧的庞培。在克娄巴特拉看来,这两位将军都应该是老态龙钟的人了。

这位年轻的罗马人在亚历山大顺利完成任务正好为埃及王室中反对克娄巴特拉的人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借口。他们诽谤说克娄巴特拉不但与罗马人勾结,还把埃及最好的舰队拱手相送。一个年轻英俊的罗马军官就足以弄得她神魂颠倒了,这种君主还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做不出来呢?女王虽然冰雪聪明,特立独行,但她当时的势力太小,不足以抵挡反对者对自己的攻击。更有甚者,与她共同执政的弟弟才十几岁又不够聪明,受人摆布而不自知。宫里人都知道,事实上是托勒密的三位老师——一个内侍总管、一个太傅和一个将军煽动满朝文武官员、权贵和老百姓让这个向罗马人出卖国家利益的女王退位的。

或许事实真相不能十分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天,二十岁的克娄巴特拉在亚历山大城的皇宫里再也待不下去了,不得不逃离自己的宫殿,自己成长的家。她应该去往何处?罗马吗?罗马元老院是她父亲要求联合执政遗嘱的执行人。年轻的克娄巴特拉在利益受到威胁,性命攸关的时候仍不会被情感左右。在尊严和利益两者当中她是不会选择利益的。去乞求罗马元老院的庇护,必然会重演她父亲当初返回埃及的那一幕(这恰巧是她瞧不起父亲的原因所在)。如果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克娄巴特拉宁可像塞浦路斯王那样服毒自尽!

克娄巴特拉带了一小队人马逃到红海,和阿拉伯人及其他一些游牧部落居住在一起。她曾经学习过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感情和习俗。在那儿,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招募了一支军队,决心与自己的弟弟及其军队相抗衡。她深知弟弟军队的弱点所在,亚历山大城中的最高长官阿基拉斯将军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于是,这位新时代的亚马孙女战士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兵分两路向培琉喜阿姆进军,一路穿过山林,一路越过沙漠。阿基拉斯将军在西方准备应战。一场为争夺世界上最古老帝国的王冠而进行的战役已经吹响了号角。

但世人并没有把目光投向尼罗河流域。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着希腊。几个星期以前,两支规模更大的军队在这儿开战。和克娄巴特拉一样,他们都是有备而来,但争夺的是更辉煌的战利品。在那儿,是两位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将军在为争夺整个世界而战。当托勒密姐弟率领着各自的军队在尼罗河三角洲互相觊觎,蠢蠢欲动时,恺撒已经在法萨卢斯彻底打败了庞培。消息是千真万确的,并且迅速传遍了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人们都认为庞培是可以战胜恺撒的。这对同室操戈的姐弟也都吃惊不小。又有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消息接踵而至。曾经可以任免埃及国王的庞培如今带着他的那些残兵败将直奔亚历山大城而来。他这个号称“攻无不克”的大将军如今要向爱吹笛子的国王的儿子寻求庇护和帮助了!

一个月后,庞培到达了培琉喜阿姆。托勒密王朝真正的掌权人是内侍总管波狄诺斯。他立即作出决定要杀死这个战败了的罗马大将军。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讨好恺撒这位世界新霸主;二是不会引火烧身,让两支大军在埃及的国土上进行最后的厮杀。当庞培靠近海岸时,一位埃及将军乘一艘快艇前去迎接,艇上暗藏着雇来的杀手。据说那里的海水很浅,战船无法靠岸。还有人说庞培的妻子科涅利亚当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并告诫庞培不要上岸。但庞培看到岸上都是罗马士兵,就毫无戒备地上了船。因为船小,风急浪高,他又确实年纪不小了,登船后他的行动不是很方便。下船时,他被人从后面捅了一刀。科涅利亚在战船的甲板上目睹了所发生的一切,看到庞培的头颈被砍断,她尖叫着起锚逃跑了。庞培的头颅和戒指被留下来,尸体扔进了大海。

P16-19

序言

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尼罗河畔。她的身心全都向着北方。对她而言埃及不是故乡更像异邦,她的家在地中海。海风也为她的故事而叹息不已。

在我所撰写的传记作品中,本书的特殊性在于几乎没有引文。在其他传记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为了全面表现传主的个性,我会收集他本人、朋友甚至是他敌人的来往信件、演说词、回忆录等资料,而本书完全没有引用这些东西。克娄巴特拉的情书、安东尼和恺撒的绝大多数私人信件都已散失,留存至今的只有安东尼在一封信里写过的三句话。幸好女王的生平行迹,除去极短暂的一段时间外,一般都有可靠的记载传世。因为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那三个罗马人都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女王统治完结后的几年时间里,好几位作家对她的描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逼真而有个性的形象。至少有一尊切实的半身像可以证实这些描述的可信度。在所有作家中,普鲁塔克是我愿意优先追随的大师。

我认为古人的记录不仅质朴而且细致入微,与之相比所有现代历史学家的叙述都是冗余的。不过在阅读弗里诺那部规模浩大的罗马史和斯蒂尔、韦高尔对克娄巴特拉精细地研究时,我还是收获颇丰的。普鲁塔克的描述不如历史学家的研究那么有新意,由于他与被描述者的生活年代相距不远,我就觉得他更可信。普鲁塔克记录过他祖父在亚历山大城从安东尼的厨师长那里学会的烤肉秘方。现在的学者们可能会为苏埃托尼乌斯和阿庇安哪位更值得信任而发生争论,而我觉得,烤肉秘方比这种争论更可靠、更准确。

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让我得以更加自由细致地描写传主的心理状态和内心独白。1919年,我在写《歌德传》时,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传记创作方法,允许自己偶尔运用一下内心独白,写《拿破仑传》时我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但是这种写法在后来的传记中就不太用了。可这本书中内心独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根本找不到可靠的心理活动资料。在人物的所作所为方面,却有着充足的史料。因此,即便是普鲁塔克本人对传主的情感世界也只能凭借想象来揣度。当年的疆场厮杀、派别倾轧,甚至是古罗马帝国,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人类的情感是永恒的,这些历电人物的天性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情感的纽带方能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

本书以历史小说为其上限,没有超越它的范围。和我的其他传记作品一样,这本书中完全省略了伟人之间的对话,就连描写场景我也都尽可能地符合与传主同时代作家们的描述。书中为数不多的那些对白也都能在我所掌握的史料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如此一来,我把这段波澜迭起的历史写成女主人公和三位举足轻重的罗马人交往的心路历程。读者将要认识的并不是传奇故事中伟大爱情的化身一一克娄巴特拉,而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的女性: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希望在传记的写作形式之外,读者能够理解我耗费三十年的努力获取的对人类心灵史的一点感悟。

书评(媒体评论)

埃及政权落到了叛徒手中,如果罗马远征军愿意帮助我消灭叛徒,恢复埃及的秩序,我本人连同裹着我的价值连城的地毯将作为奉献给你的礼物;如果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希望自己与地毯一起自焚而死,作为祭奠埃及最高神——太阳神的祭品。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她迷住了当时最伟大的两个罗马人,却毁在了第三个这样的人(屋大维)手里。

——希腊史学家迪奥·卡西乌斯

她拥有女人的秘密武器,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男人征服世界,她征服男人。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最新版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译者 袁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3382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4.117=2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