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吴梓明教授选择在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多年来,吴教授一直致力于宗教研究领域,同时又提倡跨学科的方法。本论文集是一部关于吴梓明教授荣休的纪念文集。内容包括: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解读;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留美青年陶行知;20世纪初年留美中国基督徒学生的信仰选择等。
图书 | 宗教教育社会(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08年,吴梓明教授选择在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多年来,吴教授一直致力于宗教研究领域,同时又提倡跨学科的方法。本论文集是一部关于吴梓明教授荣休的纪念文集。内容包括: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解读;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留美青年陶行知;20世纪初年留美中国基督徒学生的信仰选择等。 目录 心系崇基中大四十年——代序/吴梓明 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为什么会解体 ——与《牛津基督教史》中一个观点的商榷/陶飞亚 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解读/李向平 双峰对峙——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与金陵神学院之比较/徐以骅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刘家峰 基督教教育与台湾宗教教育发展的愿景/刘一蓉、吴昶兴 当代香港基督教社会福利事业述评/朱峰 慈幼会在港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变化/曾家洛 留美青年陶行知/何荣汉 韦卓民之“对等文化”/伍德荣 陈垣基督教信仰考/刘贤 佛教的复兴与传教士的转变 ——中国耶佛关系的变化(1925-1935)/李智浩 20世纪初年留美中国基督徒学生的信仰选择/梁冠霆 左派叙事与文字样板——以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回忆录为核心的探讨/曲宁宁 朝鲜王朝末期传统儒学和近代西学之争 ——兼论18-19世纪朝鲜星湖学派的历史作用/李惠源 “全球地域化的互动:中国社会基督宗教比较研究”项目综述/何心平 全球宗教复兴及宗教政治——一个宗教社会学的理论考察/刘义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宗教教育社会(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陶飞亚//刘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69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