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的奥秘/艺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艺术丛书”共30余册,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各个艺术领域,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各个门类和品种,共收图片几千幅,音乐曲谱近干首,文字近千万。

本书为丛书之“美的奥秘”。全书分为美的对象、美的类型、美的奥秘、美与人生四个部分,以36个相对独立的篇章,生动地描述了自然风光与生物的美、人文景观的美、人的美、人类活动的美、艺术的美;细致地区分了优美、壮美、典雅、悲情、悲剧、崇高、滑稽、喜剧、荒诞等各种美的类型;深入地论述了美的本质、审美需要、审美标准及审美心理;深刻地揭示了美与主体性培养、人格塑造、人生启迪、人的全面发展等人生的艺术化、审美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层层揭开美的奥秘!

内容推荐

《美的奥秘》是艺术丛书的开宗明义之篇。本书的写作特色是与读者促膝谈心,面对面地交流,从微观上对美的奥秘深入浅出地揭示与剖析。

《美的奥秘》以翔实丰富的实例、精细美妙的插图、文采洋溢的论述、深入浅出的笔法,引导读者进入众美之门,在美的世界中浏览、徜徉,在美的境界里遨游、驰骋。

全书分为美的对象、美的类型、美的奥秘、美与人生四个部分,以36个相对独立的篇章,生动地描述了自然风光与生物的美、人文景观的美、人的美、人类活动的美、艺术的美;细致地区分了优美、壮美、典雅、悲情、悲剧、崇高、滑稽、喜剧、荒诞等各种美的类型;深入地论述了美的本质、审美需要、审美标准及审美心理;深刻地揭示了美与主体性培养、人格塑造、人生启迪、人的全面发展等人生的艺术化、审美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层层揭开美的奥秘!

全书所列的36个标题,具有十分醒目的特色。立意明,中心突出。每个篇章既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篇篇独立成章的丰富多彩的议论文、娓娓动听的说明文、优美雅致的散文。它们亲切地告诉读者:每个人都应拥有更多的美,拥有美的生活,拥有美的人生。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美、更和谐!美与美学的最终意义就在于激发人进行美的创造,造就灿烂的美的人生,使之汇合成为创造美的社会、美的人类的巨大力量!

本书为艺术丛书之一。

目录

序言

 “Aesthetics”的蕴含

 

一 美的对象

 1.“春山淡冶而如笑”

——自然风光之美

 2.“碧玉妆成一树高”

——自然生物之美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人文景观之美

 4.“人体是地球上最美的美”

——人的体貌之美

 5.“云想衣裳花想容”

——人的服饰之美

 6.“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的风度之美

 7.“我喜欢丑陋的自己”

——人的美

 8.天伦之乐

——人类活动场景之美

 9.长信宫灯

——人类活动成果之美

 10.“鱼乐国”里金鳞鱼

——艺术化景观之美

 11.景德镇的瓷盘与挂盘

——关于艺术作品

 12.“很美地画了一个老人”

——艺术作品的美

 

二 美的类型

 13.“梨花院落溶溶月”

——关于优美

 14.“黄河西来决昆仑”

——关于壮美

 15.“错彩镂金”与“初发芙蓉”

——关于典雅

 16.“怎一个愁字了得”

——关于悲情

 17.普罗米修斯的毁灭

——关于悲剧

 18.《艰苦岁月》

——关于崇高

 19.撑杆断在起跳时

——关于滑稽

 20.可笑的测谎器

——关于喜剧

 21.卡夫卡的《变形记》

——关于荒诞

 

三 美的奥秘

 22.“美是难的”

——关于美的本质

 2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关于人的审美需要

 24.黄金矩形的魅力

——关于形式美法则

 25.“维纳斯”与“女妖”

——关于审美标准

 26.“谈到趣味无是非”

——关于审美标准的个性差异

 27.“壮丽的奇观”与“大恐怖”

——关于审美态度

 28.残缺的大理石雕像与“美神”

——关于审美感知

 29.牛郎织女七夕会

——关于审美想象

 30.圣母与年轻、美丽的少女

——关于审美理解

 

四 美与人生

 31.“试试画具”

——审美活动与主体性培养

 32.“含情只待使君来”

——审美活动与人格塑造

 33.“向我们的父亲莱茵河致敬”

——审美活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34.在维纳斯雕像前

——美与人生启迪

 35.《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

——关与美的误区

 36.全沙漠最美丽的家

——美与美的创造

 

后记

试读章节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饱读诗书之人自然会有美的气质与风度。《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聪慧清雅,才思神妙,增添了她身上典雅不俗的风度美。而那位只会说一句“一夜北风紧”的王熙凤,虽然漂亮、风骚,“恍若神妃仙子”,却使人感到俗气得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也是如此,漂亮的容貌、华丽的服饰、洒脱的举止,自然有一种风度美,但如果一开口言谈平庸、浅薄、粗俗、低劣,则风度之美锐减。

人的风度是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通过人的神态表情、举止行为、语言服饰等表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品性情趣、文化修养、生活习俗的总体特征,它比人的体貌的美更含蓄、更深刻,更与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相联系。它是使人的形象透明发亮的光芒,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人的风采。

风度的美首先来自人的良好的精神状态。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会具有一种引人注意的光彩。因为这种神态表情表明一个人的自信、自尊,对世界与他人的热爱与关注。

风度还来自高雅机智的谈吐。高雅的谈吐用词优美得体,内容丰富广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往往使人听得入迷,油然而生赞美之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吐中的机智能使谈吐具有幽默和潇洒大度的特征。周恩来总理在外交场合的机智的言谈一直为人们广泛传颂。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同周恩来总理交谈时,看到桌上有一枝派克钢笔,就带着几分讽刺的口气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何还要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呢?”总理马上庄重地回答:“提起这枝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道理,就收下了这枝贵国的钢笔。”那个记者听后半天说不出话来。周总理的回答机智、幽默,针锋相对又豁达大度,让人看到一种从容驾驭生活的风采。高雅机智的谈吐是博学多识和智慧敏捷的表现。“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能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学识智慧的厚度,增加随机应变的能力,必定会表现出良好的形象与迷人的魅力。

当然,风度也来自仪表、举止与礼仪,彬彬有礼的人总有一种高雅与“绅士风度”。英国男性以具有绅士风度著名,这是指他们在行为举止、文明礼仪等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规范性。绅士风度突出表现在仪表和讲究卫生上。平时英国男性穿休闲装,但无论穿什么,从头到脚都很注重整洁和颜色的搭配。外衣的颜色比较素暗,衬衣颜色则醒目一些,而且每天都换。上班或者约见重要朋友,都会穿上得体的西装、皮鞋。他们还很重视牙齿的卫生,每年到医院定期药物洗牙两次。牙齿里有食垢,口腔里有异味,都是修养很差的表现。绅士风度还体现在英国男性的说话、语气、手势、坐姿上。与人谈话时坐得较直,手势和谐,语调适中,就很有风度。如果动作很多、很大,高声喧哗,特别是前仰后合,以及谈话中出现粗话,都是粗野的表现。他会因为这种不雅的行为举止而失去朋友。尊重女性是英国绅士风度的集中体现,在公共场合,男性抢座位特别是与女性抢座位是非常不文明的举动。在公共场合遇到要进门的女士,男士一定要请女士先走,使用一个友好而优雅的手势示意。开门时,遇到后面有人,特别是女士即将走过来,一定要等到女士过来把门接住才能离开。开车过十字路口,可能的情况下男士一般都让女士先行,而女士会向男士招手致谢,晚上有时还会按安全警示灯两到三下表示感谢。这些行为细节的规范性集中体现出了“绅士风度”。

礼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人的举止言谈能否合乎礼仪,显示出内在的文化修养的高低。所以礼仪是组成风度的一束光芒。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领导人》一书中讲甩恩来总理像是“一座覆盖着冰雪的火山”,因为在正式会议上,周总理轮廓分明的面孔总是平静的,在听尼克松讲话时,他总是微微偏着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在正式会议中听到谁说了句俏皮话,他会莞尔一笑,在交际性谈话中听到友好的玩笑话,他会愉快地发笑,有时甚至放声大笑。所以,周恩来总理在外国朋友的心目中既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又是一位有翩翩风采、有极大魅力可以与之促膝谈心的老朋友。无疑,这与他在交谈中把握分寸、注意礼仪是分不开的。

交谈中的礼节礼貌主要有三点:首先,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言语要和气亲切,表达清晰得体,双方精力集中,互相正视,耐心听取对方谈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话头或随便插话,也不要指手画脚。其次,要注意区分交谈对象,分别予以相宜的礼节。对上级、师长、长辈要表示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等要平等、亲切。男女之间交谈要文雅,不开过分的玩笑,注意距离。再次,交谈中出现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或回避话题,或以委婉、商量的口气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果能以幽默、机智的话语表明自己的看法又不至于失礼,那就是最理想最有风度的处理办法了。当然,起码的一点是不要出言不逊、强词夺理、恶语伤人和满嘴吐脏话粗话。尼克松在《领导人》一书中对江青的评价是“粗鲁,毫无幽默感也毫无女性风格”,因为江青见到他的第一句话是“你为什么不早点到中国来”?出言不逊,活现出她寻衅好斗的性格,毫无风度可言。

除了交谈中的礼节礼貌之外,礼仪还涉及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一般的交际活动如初次见面、聚会、赴宴、祝贺、送礼、探病、吊丧、访友、献花、舞会、参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礼节规范。如称谓,不用或乱用都是失礼的。有一则故事很说明问题:古时候有个骑马赶路的年轻人,时至黄昏,住处还没有着落,他看到对面来了一位老农,便在马上高喊:“喂,老头,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向前,飞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觉得受了骗,自言自语地说:“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间,他醒悟了,老人说的不是“五里”,而是“无礼”!他赶快拨转马头往回赶,见老人在原地等候,于是立即翻身下马,恭敬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老人马上截住他的话头说:“你错过了宿处,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住一夜。”时至今日,这种故事在现实生活中还不断地在发生。这样大大咧咧的失礼行为,只是粗野的表现,更不用提有什么风度了。又如见面时的礼节,中国人常用的有握手、鞠躬、拱手等。握手礼在我国最流行,但它源自于西方的古代,那时人们为了证实自己对对方没有敌意,就要放下手里的棍棒或石头之类的武器,摊开手掌并让对方摸摸手心,后来逐步演变成现代的握手礼。握手一般表示友好,用右手,握手的轻重和时间长短代表热情的程度,要掌握适度,还要注意有关的习俗。像平辈、朋友之间先伸手为有礼,对长者或上级要等对方先伸手为有礼,异性交往要等女性先伸手为宜等等。拱手礼是我国古代礼节中的作揖,民族气息很浓,在亲朋好友聚会、聚餐或祝贺等非正式场合使用时是一种很好的礼节。礼节使用得当就会显现出修养,就会有风度。

风度还显示出入的个性,是个人的独特的风采。为众多青年喜爱的港台歌星,各自都有自己的舞台风度。香港青年歌唱演员张明敏每次演出都穿中山服,以国语演唱民族歌曲和校园歌曲,被港澳同胞誉为“民族歌手”。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台湾红歌星邓丽君,有着令人迷醉的中国少女的清纯甜美的风度。她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头上挽髻、簪花,身穿“东方女服”旗袍,悠悠地哼着曲调,婉转而浑圆,诉说着《干言万语》、《甜蜜蜜》和《小城故事》。因此,当她在自己演唱15周年的纪念会上改头换面,烫了个野『生十足的蓬松的发式,特意设计的歌衫有的下摆披絮,有的露背一直到腰际,并且一面唱、一面扭动着全盘洋化的舞步时,哗然与非议就如决堤的洪水。一些评论认为邓丽君这次“突破性”的形象“使得她固有的柔美婉约的中国风格丧失殆尽,无异于在外国人的改造下变得不伦不类”,是个“并不可取”的突破。

P48-50

序言

“艺术丛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历史告知我们: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原始时代,人类就已经有了艺术的活动和记载。史前的洞窟和岩壁上,留下了2万年前的绘画;先民在扛木头劳动时“杭育杭育”的喊声,可说是声乐的肇始;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的三组人物携手并肩、轻盈起舞的彩绘,和19世纪末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两者可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思维,尽管蜜蜂能“营造”出等边的工房,鹦鹉能够学舌,大猩猩可以从一数到十,但它们终究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本能和“模仿”的阶段,永远不会也不可能向文明前进一步。而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涌现出大批的优秀的艺术家,创造出数不胜数、光彩夺目、辉煌灿烂的艺术精品,它们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艺术丛书”共30余册,涵盖了人类创造的各个艺术领域,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建筑等各个门类和品种,共收图片几千幅,音乐曲谱近千首,文字近千万。把遐迩闻名、干百年来流传的艺术精品,呈现给广大艺术爱好者,让读者大众在美的世界里和艺术殿堂里徜徉、遨游,在赏析中获得最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丛书的撰写和编辑的方针,坚持做到大专家写小文章,大手笔写小册子,从微观入手,具体地、细致地进行论述,既深入浅出,又品位较高;既有鉴赏价值,又要雅俗共赏。总之,要为读者着想:从ABC说起,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紧密结合,引领读者进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提高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和艺术鉴赏水平。

让“艺术丛书”的可读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贯穿全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艺术的读物,这是丛书全体作者、编者努力奋斗的目标。

2008年4月

后记

《美的奥秘》这本书放在“艺术丛书”中,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因为艺术与美早就联系起来了。

在古希腊人那里,美的概念和艺术的概念并无联系,美的定义不涉及艺术,艺术的定义不涉及美。

到中世纪,罗马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首先把美的概念和艺术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古希腊人提出的模仿或虚构并非绘画、雕塑艺术的本质特征,绘画、雕塑艺术的本质是达到尺寸与和谐,因而绘画和雕塑的本质便是创造美。奥古斯丁的观点为后人把涉及美的艺术中分离出来打下了基础。因此,从15世纪开始,出现了把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戏剧和舞蹈看做独立的一类艺术,使之与工艺技能和科学相区别的思潮,把前者称为“fine art”,意为“优雅的艺术”或“优美的艺术”,是对美的自然的模仿。美的自然可分为可见的和可听的两部分,可见部分是绘画、雕塑、舞蹈模仿的对象,可听部分是音乐和诗歌模仿的对象。模仿自然是美的艺术的共同任务,引起愉悦是美的艺术的共同目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专门分析了“美的艺术”的性质和特征,提出美的艺术是自由的,好像只是游戏,是使自身愉快的一种工作,这种超越实用功利关系的自由感是与手工艺相区别的美的艺术的本质属性。

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说的狭义上的艺术,即区别技艺、科学的艺术的出现,是与美密切相关的。尽管这里的美也是狭义的,主要是指优美,但已经表明了艺术与美不可分割的走系。这是造成后来的美学研究中把美与艺术等同的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在“艺术丛书”中有这种一本揭示美的奥秘的小书,也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今天,美与美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的报告中都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了美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而这本小书,正是大张旗鼓地宣传美与美育的。书中全面描述了“美的对象”,详细阐释了“美的类型”,深入探讨了“美的奥秘”,努力揭示“美与人生”的关系。

感谢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策划李之杰先生对“美”的钟爱,更希望这本小书能引导广大爱“美”的朋友去揭示美的奥秘,去追求美的生活、美的理想!

王旭晓

2007年10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的奥秘/艺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旭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05951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1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0
18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