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兜肚
内容
编辑推荐

黄土地上尽管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贫穷和无奈,但这里也有太多的坚守、太多的坚毅、太多的粗犷和辽阔。他们一代一代地厮守在这块黄土地上,沐浴着阳光与天争食,与地争收,与水争酒;苦难中有着自己的乐趣。他们大碗喝酒,大嗓吼歌,一夜一夜的爱情中,诞生着一个一个的后生。本书展示一黄土山塬一个农民家庭四代人的人生轨迹,演绎一西北地区雄奇的地域风貌和风俗人情,见证一中国农村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内容推荐

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黄土地、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父老兄弟们也像他们的父亲、母亲一样,为了让自己的儿女有出息,为了把日子过到人前头,他们默默无闻地、永恒地在这块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和创造着。这里尽管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贫穷和无奈,但这里也有太多的坚守、太多的坚毅、太多的粗犷和辽阔。他们一代一代地厮守在这块黄土地上,沐浴着阳光与天争食,与地争收,与水争酒;苦难中有着自己的乐趣。他们大碗喝酒,大嗓吼歌,一夜一夜的爱情中,诞生着一个一个的后生。

不用说,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这种伟大不仅是他们用自己的现实生活写真、见证着社会发展的大变迁,更值得一提的是,从他们身上还能触摸到现代人最缺乏的刚毅和血性来。

试读章节

张有富在“六郎坝”里给他的几个“心肝宝贝”蛋饮了水后,便把它们赶到庄子对面的骆驼梁上,选了~块鲜嫩的草场放牧。

张老汉悠闲自在地吸完几锅旱烟,起身一瞬,看见不远处的羊儿正在贪啃着青草,牧羊大黄黄蹲在羊群旁警戒着周围。于是,他脑后垫上自己背的行囊,就地下榻,跷着二郎腿来了瞌睡,渐人梦境……

天高云淡,花草树木尽染黄土山塬。阳光暖洋洋地照在张有富老汉的身上,浑身似乎感觉到热烘烘的。不一会儿,他仿佛又回到了家,看见自家古院口半上不知干枯了多少年的老榆树竟枝繁叶茂地复活了。树梢上还垒了喜鹊窝,有几只白鸽子飞进他们老两口住的土窑里……张有富老汉想弄明白这是咋回事,忽然脸上感到~阵凉飕飕的,他~下子从梦中惊醒了。张有富老汉回过神一看,原来是牧羊大黄黄正用舌头舔他的脸。他摸了一把被狗舌头舔得湿漉漉的脸,骂道:“险道神①,不操心羊,跑到这里糟蹋人。羊呢?”挨了骂的黄黄拉着狗脸露出~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张有富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用手遮住太阳的光线,四下里看不见羊群的踪影,这下他才意识到着实冤枉了黄黄。原来羊群走远了,负责任的黄黄用舌头舔醒打鼾声的主人,没想到反挨了~顿臭骂,于是它也耍起了狗脾气。张老汉用长满老茧的大手,在黄黄的头上亲昵地抚摸了几下,通人性的它便放弃前嫌,起身头里跑着引路,和主人一起追赶走远的羊群。

张老汉随在黄黄后面一路小跑,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现在着实有点犯急,在这荒山野地里不要说有成群结队的狼了,就连豹子也经常露面。再说这几只山羊是他给别人家揽放了十几年羊才落下的工钱赚头,是他们老两口维持生活的“命根子”,万一遭遇狼群,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张有富老汉越跑心里越急,不到一个时辰,已经到了七八里开外离董庄不远的墩墩山。直到他在山坡下看见自己的羊群安然地在山梁上啃口乞草时,心里才总算踏实了下来。

张老汉因为只顾着低头撵羊群,爬到墩墩山的半腰,抬头向上一看,猛然发现山顶的吉烽燧上不知什么时候插上了一面红旋,红旗下有一个背长枪的兵在站岗。他心里一惊,日音喑叫道:“老天爷!哪里来的红军啊?”张有富老汉脑子里的“红军”,还是杜堡子杜老二家的长工李拴柱在山里放羊时给他说的,“听说东山里的红军扛的是红旗,个个能飞檐走壁,太厉害了……”从那以后,他从内心对红军产生了敬畏。

张有富撵上羊群,没敢抬头向山顶上看,硬着头皮只是往山下赶羊,他一直把羊追到粱坡底下的沟畔,才回过头偷偷向山梁顶上瞅了一眼。其实,吉烽燧早就看不见了。

张有富老汉没顾上喘一口气,用手背揩了揩满脸的汗水,吆上羊赶紧就往家里跑。

一路上,他脑海里想得最多的是回到家后,立马让婆姨给脸上抹上锅煤子。他这一稀奋古怪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别看张有富是一个五大三粗年过半百的半搭子老汉,他的婆姨李桃花可比他小十几岁,是这方圆几十里最俊的女人。

我们暂且顾不上这对老夫少妻的风流韵事,先说说当地女人给脸上抹锅煤子的由来。

P2-3

后记

赶在二oo七年除夕之夜东方发白,我趴在老家父亲住的热土炕上,写完了《红兜肚》的最后一章手稿。

当我刚把笔一放下,鼻根不由得一阵发酸,红胀的眼睛潮湿了。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伤感,舍不得与小说中的他们走开。于是,我干脆起来穿好衣服,披了件黄棉大衣,一个人十削肖走出院门,漫无目的地溜达在庄子的土路上,给天上的星星倾诉开了心里的话。

说实话,我写《红兜肚》,出于必然又缘于偶然。我的家乡在偏远的山区农村,我的祖辈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这些年来,无论我是在外求学,还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时常浮现在眼前的是家乡那道道山峦与沟壑,有开垦和未被开垦的土地,土地上弯腰躬背劳作的父老兄弟。

然而,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黄土地、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父老兄弟们也像他们的父亲、母亲一样,为了让自己的儿女有出息,为了把日子过到人前头,他们默默无闻地、永恒地在这块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和创造着。这里尽管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贫穷和无奈,但这里也有太多的坚守、太多的坚毅、太多的粗犷和辽阔。他们一代一代地厮守在这块黄土地上,沐浴着阳光与天争食,与地争收,与水争酒;苦难中有着自己的乐趣。他们大碗喝酒,大嗓吼歌,一夜一夜的爱情中,诞生着一个一个的后生。别看他们穿戴平常,文化粗浅,但能人、精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他们中间,有的老哥是退居二线的厅级高干,有的小弟是军官,有的大侄子是亿万富翁,有的闺女在国外留学。

不用说,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这种伟大不仅是他们用自己的现实生活写真、见证着社会发展的大变迁,更值得一提的是,从他们身上还能触摸到现代人最缺乏的刚毅和血性来。因此,能把他们写成小说,献给大家,成了我一生追求的夙愿。

揣着这个夙愿,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把夙愿酿成了浓烈的使命。直到二o o三年金秋,有一天我陪中央电视台记者吴青松拍摄《豫海往事》专题片时,在家乡跟一位流落的老红军拉谈中,我的心在震撼中来了灵感,动了文思。在回来的当天晚上就鼓足勇气动笔写长篇小说《红兜肚》了。

不管咋说,像我这样一个迟钝和笨拙的人,用灵魂和血汗把想要说的、想要写的东西从笔尖挤压在了白纸上,这尽管吃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苦头,但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高潮迭起,主人公的性格、人生轨迹一次次震撼了我的心扉,同时让我梦寐以求的夙愿在一天天变为现实……

因为我的思维完全沉浸在大苦后的轻松愉快中,没留意,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几个碎仔仔,在我的脚前放了几个响炮,又嗷嗷地叫着跑开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站在离庄子不远的一个古烽燧下。东面山梁的地平线上已闪现出了一片黄色的火花来,大年初一的太阳露出了半个脸。在这一瞬间,我突发奋想,把身上披的黄大衣往土坎上一放,跑着爬到吉烽燧的顶上,面朝东方伸出双手,微闭眼睛,像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在心里默念道:“我站在这吉烽燧之巅采撷下新年第一缕阳光,祝愿黄土山塬的父老乡亲们年年有个好收成,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面朝莲花山预定下新年的第一个祝愿,祝愿我的亲人、朋友和同事都拥有一份好心情,尽情地品味生活,享受做人的幸福。”

拙作经过一年的修改,在即将付梓之际,银川国龙医院院长郭龙先生、银川肉联厂厂长李培润先生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经费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这里,我还要感谢同心县政协主席马长伟、原同心县文联主席马效龙和我的老同学张俭老师对书稿的斧正审改。他们直言不讳、画龙点睛之笔,给拙作润色不少,给了我极大的鞭策与鼓励,使我很受感动。

同时,还要感谢同心县文联主席马剑龙和宁夏人民出版社政治经济编辑室主任马若飞、编辑康景堂对本书出版给予的热情支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兜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鲍永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7866
开本 32开
页数 4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10
14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