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中世纪500年-1500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围绕步兵的作用、骑兵战、指挥与控制、围攻战和海战五个方面,借助气势磅礴的场景,巧描细绘地展示了战争艺术在残酷战争中的大裂变,探究了在冷兵器时代打赢战争所需的独特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并再现了世界战争历史,为研究中世纪战争提供了一个详尽而生动的指南。

内容推荐

本卷是引进英国斯派尔蒙特出版公司出版的《Fighting Techniqlles of the Ancient World AD500-AD1500:Equipment.Combat Skills and Tactics》,经军事院校的专家一年多精心翻译而成。本卷配有20余幅精美的彩色图片以及100多幅精心绘制的黑白图片,主要围绕步兵的作用、骑兵战、指挥与控制、围攻战和海战五个方面,借助气势磅礴的场景,讲述了军队的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形象生动地展示了500年至1500年各个时期的重大战争战法。全景式展现了世界战争战法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易于开阔国人视野的辞典性书籍。

本卷分为五章。第一章通过研究卡西林纳姆战役(554年)、阿尔苏夫战役(1191年)、班诺克本战役(1314年)和阿全库尔战役(1415年),探讨了步兵、轻步兵、下马骑士、弓箭兵、长矛兵的作用,分析了战术创新对战况的影响。第二章研究了骑兵作为该时期突袭部队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如何随着训练有素的长矛方阵和滑膛枪在战场上日益发挥作用而走向衰败。第三章展现各兵种部队的优势、缺陷和战术,在战争中指挥官又是如何部署和控制军队的。第四章考察了围攻战的具体方法和装备,以君士坦丁堡战役等经典战例予以说明。第五章探讨了海战的作用,分析了战舰从作为步兵的移动作战平台到应用火炮进行海战的演变过程。

目录

第一章 步兵的作用

第二章 骑兵战

第三章 指挥与控制

第四章 围攻战

第五章 海战

参考书目举要

试读章节

在6世纪,拜占庭人是最富有经验的徒步战争艺术的实践者。552年在塔基尼,他们的将军纳尔塞斯布置了一条防御战线,战线的两翼部署着徒步的弓箭手,中间由下马的重型骑兵和长矛兵把守。战线的后方配置了其余没有下马的骑兵方阵。他的对手意大利——哥特人有着相似结构的军队,同样由重型骑兵、徒步长矛兵和弓箭兵组成。然而,哥特人的步兵实力较弱,他们的国王托蒂拉亦是如此,他将战斗的重心放在大规模的骑兵的冲锋上。但这些骑兵在拜占庭弓箭手射杀下伤亡惨重,反复的冲锋也无法通过长矛兵密集的防线,哥特人绝望了,他们在纳尔塞斯骑兵后备部队的追击下,逃离了战场。

这场胜利验证了拜占庭人战术上的正确,同时也将各兵种的战术特征一直保持到了12世纪。6世纪后期,一本名为《将略》的战术参考书描述了从500年前开始拜占庭人所运用的战争方式:步兵以担当防御基础的形式,向骑兵提供支援,使骑兵能够后退、重组,或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向后方撤退。步兵由长矛兵和弓箭兵组成,以特殊的阵形排列以抵挡骑兵的冲锋。

“每个纵列前三名士兵组成一个防骑兵的长矛阵,他们将盾牌紧密连在一起,同时将长矛的底端牢牢地固定于地面上,手握矛柄仪矛尖向前倾斜……第三和第四名士兵以标枪状持矛,以便于进行刺杀或者投掷。轻型步兵则使用弓箭。”一旦敌人被击退,或被长矛组成的防线所阻挡,拜占庭骑兵就发起突然袭击,迫使敌军溃逃。

公认的有关罗马帝国解体的日期从未被罗马人所认可。尽管在476年,罗马已经被意大利的“蛮族人王国”所统治,但重新收复失去的行省一直是东罗马帝国的战略目标,东罗马帝国即为拜占庭人对自己王国的称谓。493年,一支哥特军队被派去消灭“蛮族人”的国王,将意大利重新收复到教会的手中。然而,哥特军队的首领特奥多里科大帝,却也在为自己而征战,他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并从文化上将意大利看作帝国的一部分。随着拜占庭在533-534年征服了非洲的汪达尔王国后,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将注意力转向了意大利。事实证明,汪达尔王国就如同建在流沙上的房子,皇帝也期望转向意大利战场能像进攻哥特皇宫一样的容易。

查士丁尼组织了一场三叉式的攻击。一支以伊里利库姆的部队为基础军队从巴尔干半岛发动攻击,与高卢法兰克国王的联军在普罗旺斯的边境处向敌军施压,贝利萨利乌斯——国王在外的保护者及最受宠爱的将军,悄悄占领西西里,然后再从南部入侵。当巴尔干军队的将军阵亡后,他们的进攻就偃旗息鼓;法兰克人除了抢占高卢南部地区外,无法提供更多帮助;贝利萨留却从西西里不断向北推进,占领了那不勒斯,防御罗马长达一年之久。贝利萨留然后夺取了拉文纳,并于540年废黜了哥特国王维蒂吉斯。但皇帝的吝啬却将胜利转变成了失败(非洲的情形也差不多一样),不久,哥特人在托蒂拉的领导下重新复兴,并取得一些小型会战的胜利,将拜占庭军队围困在几个城市里。552年,查士丁尼大帝提供资金,派遣由纳尔塞斯率领的一支部队从东北部,即传统的入侵路线,重新征服意大利。

纳尔塞斯的大军是一支混合军队,其中包括罗马常备军以及德意志蛮族、伦巴第和赫鲁利人的精锐部队。在向意大利进发的途中,纳尔塞斯通过在河口间架桥的方法避开了哥特人的拦截军队并成功救援了拉文纳的守军。托蒂拉意识到罗马人围城技巧和有效后勤所带来的威胁,企图寻求通过进行公开的会战来决定最终的结果。他命令他的军队穿过菲明尼亚大路,依靠骑兵的冲锋发起进攻,最终却完全失败。泰亚斯——托蒂拉的继任者被困在意大利的南部,并在拉克塔留斯山作战时阵亡。其余的哥特残部被围困在孤立的驻地里。哥特人实在无他良方,只好邀请高卢的法兰克人进行干涉,将意大利献给他们,然后再转租给自己。法兰克国王图德巴得命令他的两名“公爵”洛塔尔和布提林(莱茵河以东的阿勒曼人的统治者)进行这场远征。

纳尔塞斯当时正在围攻库梅城,此时阿利金(特亚斯的兄弟)在当地守卫着哥特的王室财产。在靠挖地道攻克要塞的方案没有成功后,纳尔塞斯率领部队北上至托斯卡纳,因为他得到消息,洛塔尔和市提林已经渡过了波河。于是,纳尔维斯派遣一支部队,去侦察阿拉芒人的情况,并开始着手围攻卢卡城。

对于拜占庭人来说,不幸的是,布提林成功地伏击了纳尔塞斯的后备军(这支军队本打算去侦察布提林的行动情况)。但与此同时,卢卡城的守敌签约投降,这就使得纳尔塞斯能够腾出精力前去保卫拉文纳的驻军,同时能将其自己的军队分派到意大利的各个要塞驻防。

P4-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中世纪500年-1500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马修·贝内特//吉姆·布拉德伯里//(美)凯利·德弗里斯//(英)伊恩·迪基//(美)菲莉斯·杰斯蒂丝
译者 徐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37675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61
18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宁字第2006009号
版权提供者 Amber Books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