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帝国遗孤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段亡朝之人的亡朝岁月,一场裂缝生存的艰难抉择!

两宋的灭亡惊人地相似,都是被合作伙伴所灭,并且都是当时的所谓外族。北宋联金灭辽,后被金所灭;南宋联元灭金,后被元所灭。历史居然是惊人的重复,被遗留下的宋人自然也在重复着悲愤与无奈,无耻与奸猾。

有些人的行为让我们愤恨,有些人的遭遇让我们激动,所谓创造了中国文化皇皇巨业的两宋,留下来的东西与这一成就真是名不副实。

内容推荐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

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目录

一、张邦昌:不合格的“皇帝”

二、洪皓:流放后的流放

三、赵孟■:官居一品,名满天下的“贰臣”

四、郑思肖:用灵魂抒写心史

五、施宜生:始终是一个罪人

六、林景熙:收拾骸骨的遗民

七、王炎午:生祭文天祥的“义士”

八、谢枋得:软硬不吃的结局

九、党怀英:见证金代文学之路

十、王伦:江湖式的全节

十一、宇文虚中:异国改革者的心思

十二、北宋女俘:北宋男人的耻辱

十三、王重阳:为遗民创造退路的道士

十四、张九成:北宋的血,南宋的憾

十五、张弘范:“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十六、辛弃疾:一直被忽略的爱国者

十七、刘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十八、文天祥:四年的遗民岁月,精神的万古长存

试读章节

一、张邦昌:不合格的“皇帝”

为什么是他

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扣留了徽、钦二帝以及诸皇室宗亲之后,授意宋在汴京的其余官僚议立伪政权。金人的思路是,自己只占有北方就可以了,南方就交给汉人去打理。

北宋官僚纷纷向金人请求复立赵氏,但金人不傻,刚灭了人家的祖宗,又立人家,这种仇恨但凡是个人都不会忘记。金人想要一个安分听话一点的人来做这个政权的皇帝。最终,金人在反复商议与考察后,决定立张邦昌为皇帝。因为此人具备了他们所要求的一切条件。

张邦昌是北宋进士,河北人,在北宋时,先后经受了大司成、知州、礼部侍郎、中书侍郎等多个重要工作岗位的历练和考验,1126年官居少宰,位列使相。在长达数十年的官场生涯中,他居然没有一件像样的事情被记载下来。这就是金人看中他的第一点,够无能。

第二点,在1126年,金人大军突然南下,直捣京城汴京后,钦宗皇帝希望事情不要闹大,因为他当上皇帝还不到两年,想把皇帝位坐稳点再谈其他,就决定派人去割地求和。

张邦昌当时是主张“求和”的活跃分子,去金营谈判当然是最理想的人选。钦宗皇帝任命他为“河北路割地使”,负责陪同康王赵构前往金营充当谈判的“预付款”——人质。可是,此人只是在嘴上活跃,一让他有实际行动,就傻了。

临走之前,他哭得如丧考妣,钦宗被他哭得心烦意乱。他好不容易止住了哭声,却希望钦宗皇帝能写个保证书,保证“无变割地议”。钦宗皇帝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又提出要求,让皇帝下发《大宋王朝关于交付河北大好河山的决定》的正式文件。这样,他拿着这两份文件,去金营才会有底。

钦宗皇帝虽然懦弱,但那只是对金人,对自己的臣子,他坚决以强横回应。结果就是,张邦昌什么都没有带,只是带了一条命,浑身发抖地去了金营。

这种具备了“鼠胆”的特点,是金人选定他做皇帝的第二个原因。当金人把准备立他为皇帝的消息告诉他时,张邦昌惊慌得号啕大哭。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做皇帝。做一个宰相,不用承担大责任就是他的终极目标。况且,在这个时候,在汉人普遍对金人没有好感的情况下,金人把他推到前台来,不是让他挨揍吗?他坚决不当!

当然,许多宋人也强烈认为他不能当。后来成为真正的奸臣的御史中丞秦桧就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他希望能立赵氏,金人当然不答应。秦桧又说,现在汉人都恨张邦昌入骨,倘若让他来统治汉人,汉人肯定会尽起而诛之。金人认为秦桧是造谣生事,就把他与皇室成员一起掠回了北方。

然后又来找张邦昌,希望他马上出任皇帝一职。

金人暴露了豺狼本性,对张邦昌说,如果你在三天之内不上任,我就让城中鸡犬不留。张邦昌还能有什么办法,他不能把全城百姓和家禽的性命当儿戏。

可是,这个皇位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皇位,它是一火坑,张邦昌不喜欢跳火坑。他想让金人知道一点,强扭的瓜是不甜的。

当着许多人的面,他抽出刀来要自杀。大家都来劝他,他大声喊叫,非死不可。有人“劝”他道:“您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意思是,金军攻城的时候您不壮烈牺牲,现在不当皇帝的话,是要让满城百姓一起被屠杀吗?

张邦昌知道,自己这是在演戏给金人看。见戏做足了,也就放下了刀。金人听说这个无能的小子还有自杀的勇气,倒有点担心。于是,就欺骗他说,其实是让你当宰相,辅佐宋朝太子治理国家。张邦昌这才勉强进入汴京城。可一进入城,就由不得他了,金人先是给他看了在大刀下被迫签字拥他为帝的大宋朝臣签名书,然后就拿出了册文,上面写道:“无德者亡,故天命假于我手。当仁不让,知历数在于尔躬。”

张邦昌要从座位上站起来,下面许多大臣立即就跪下了,哭着对他说:“您千万不能走,金人说了,倘若您不受我们跪拜,我们就会被杀。您大慈大悲吧。”

张邦昌必须得做菩萨,就接受了大臣们的磕头。然后金人揪着他的衣服,把他揪到城上,对站在城下胆战心惊的百姓说:“你们不用死了,你们有皇帝了。”

笔者疑心,此时,没有一个百姓不对张邦昌感激涕零。而张邦昌的心情不知是怎么样的,当他被金人提着衣领,他的那套龙袍简直跟洗脚布一样。

这个皇帝不好当

徽、钦二帝听说张邦昌当了皇帝后,哭了。哭得很伤心。跟随的人见两位皇帝这么伤心,就为他们分忧:“张邦昌是为了复辟才这样做的。”两个皇帝哭着说:“等他复辟成功,我们都不知道身在何处了!”

徽、钦两位皇帝的日子不好过,将来不知身在何处。张邦昌的日子更不好过。任何人都知道,他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有人问他说:“您是真想当皇帝,还是装样子?”

张邦昌问道:“此话如何讲?”

人家对他说:“你若真想当皇帝,就以皇帝身份做一切皇帝该做的事。如只是做个样子,就必须让汉人知道,您是被迫无奈,实在是身不由己。”

张邦昌这个时候倒聪明起来,比如,只有金人来时,他才穿那套伪皇帝装,在与汉人接触时,他从来都是穿便服,开会聊天时自称为“予”而不是“朕”。也不用侍卫,随便得很。他又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皇帝的办公地点为紫辰殿和垂拱殿),将办公桌椅西向放置(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

倘若没有金人在,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会被他骂,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就“东面拱立”。王时雍是推举他成为皇帝的首席功臣,也可以说是他的心腹和死党,可是当王时雍以皇帝专用的“陛下”称呼他时,他丝毫不留情面地将其狠狠训斥了一番。他与朝廷官员公文往来时用“手书”而不是“圣旨”。

这一切所为,都可以证明,不管张邦昌是不是想复辟,但他绝对不想当这个皇帝。不仅是形式上如此,在实际问题上,他也表现了自己不是皇帝的意思。

金军在立了他这个皇帝后,就准备北归。张邦昌当然希望这些混蛋快点走,可在走之前,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他到金营拜见金人的首领,向他们提出了“不毁赵氏陵庙,罢括金银,存留楼橹,借东都三年,乞班师,降号称帝,借金银犒赏”等七项重要提议。金人忽然觉得这小子并不是他们印象中的那个无能与胆小的张邦昌了。

但是,他们已经决定北归,况且他们得到了几乎是整个北宋王朝的财富,对这些要求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他们最终同意了张邦昌的请求,在这些请求中,仅岁币一项就成功免除了北宋钱一百万贯、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负担。

金人认为这是小事,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就让金人觉得张邦昌不简单了。他给金人统领写了一封信,信里列了许多人名,这些人包括北宋的左丞冯湃、管军郭仲荀、签书枢密院事曹辅、太常少卿汪藻、礼部侍郎谭世绩、中书舍人孙觌以及徐天民、苏余庆、沈晦、路允迪、黄夏卿等一干政治精英,希望他们能被留下来。

金人本打算争取这些政治精英为自己效力,不然就杀掉。可张邦昌写完信后,就跑到金营来,大有如果不放这些人,他就不走的架势。

金人无可奈何,为了这么几个人,把已经成功建立的伪政权破坏,实在不值得的。就这样,张邦昌把这些人成功地解救出来。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后来都跑到了江南,成为南宋的名臣。

金人对张邦昌提出的条件越来越受不了了,所以当他提出‘‘遣还怀孕的诸王夫人及诸帝姬”,金人坚决不同意。这些女人后来的命运相当可悲,恐怕是张邦昌想不到的,他当时想的是,希望这些人能为皇室宗族留下一丝血脉。

这件事没有成功,张邦昌略感遗憾。所以,他也报复金人。当金军北归时,他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金军统率留一万金军帮助其巩固统治秩序的“好意”。

当金国大军北去之时,张邦昌身服缟素,率领他的满朝文武,亲自向其时已身陷金军牢笼的徽、钦二宗遥拜送行,并且伤心欲绝,涕泪俱下。

新皇帝哭旧皇帝,自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张邦昌这位新皇帝当得并不比那两位在囚车里的旧皇帝好到哪里去。

据说,张邦昌没有特殊情况,都不会在城中转悠,甚至是在接见大臣时,他也是小心万分,很怕哪个不识好歹的人把他立斩刀下。

但是,我们看得出,他这个皇帝当得并不合格。从金人的角度来看,他有点阳奉阴违,吃里爬外。

笔者始终认为,倘若你处在敌对的两个人中间,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变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张邦昌对宋朝虽然谈不上仁至义尽,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把该做的都做了。可并没有得到宋人的原谅。当金人撤走后,北宋的勤王之师忽然从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该来勤王时,他们不知所踪,已经到了无关紧要时,他们却纷纷来勤王了。“王”已经到北方打猎去了(北狩),他们立即把“勤王”大旗改为讨伐奸臣。

张邦昌当然首当其冲。

有人对张邦昌说道:“此时您该有个想法了,当初众大臣推戴您,是因为惧怕金人,如今金人走了,您以为您还能风雨不动、安然无恙吗?”

张邦昌连忙问计。

人家对他说:“你要做的首先是跟那段时间不知道去哪儿了现在却突然冒出来的大元帅(赵构)接洽,然后应该把元■皇后(唯一没有被金人带走的哲宗的老婆)请进宫来。然后推戴大元帅为皇帝,你先推荐,你就是功臣,若有人推荐了,那你就完蛋了。”

张邦昌在这种事情上是相当聪明的,他立即派出使臣谢克家带着传国玉玺赶到南京应天府,恭请大宋王朝现存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康王赵构前往继承皇位。同时,他又恭请元■皇后在康王到来之前先垂帘听政,暂时主持大局,自己则以太宰的身份退到内东门资善堂居住。最后,他向天下发表声明。他说,自己哭得要死,哭得死去活来,本来想死,可有人保护,死都不成。要知道我是被迫当上这个皇帝的,我当这个皇帝目的其实是想保留大宋,想当初,我手中若有兵,定和金贼死命一战,不共戴天。  从他被强行立为皇帝到让皇太后垂帘听政,才三十三天。可就是这三十三天,足够让宋人骂他一万次,恨不得把他杀死一万次的了。P1-7

序言

两宋末的历史给我们的永远是压抑,在人来人往中,我始终想找到可以让我兴奋的一件事或是一个人,但是险些没有找到。

两宋的灭亡惊人地相似,都是被合作伙伴所灭,并且都是当时的所谓外族。北宋联金灭辽,后被金所灭;南宋联元灭金,后被元所灭。历史居然是惊人的重复,被遗留下的宋人自然也在重复着悲愤与无奈,无耻与奸猾。

倘若把两宋看做是一个弱女子,倒最合适不过。正是因此,弱女子留下来的遗孤,往往要比男人留下来的孤儿更可怜,命运更悲惨。

因为在母亲怀抱时,母亲的柔弱性格深深地影响到了他们,当失去母亲后,他们即使把最强横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终是单薄的男人。

所以,有人做了在那个时代的贰臣,有人做了那个时代几乎是被同仁逼死的民族英雄。

一切都显得那么畸形,使得两宋遗民永远都处在一个没有办法让我们感动,只能让我们感慨甚至是哭泣的时空中。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公元1275年,南宋灭亡。通过扩招而成为中国王朝进士最多的两宋遗留下来的读书人们,给我们的却是一份让人看完后生不如死的答卷。

有些人的行为让我们愤恨,有些人的遭遇让我们激动,所谓创造了中国文化皇皇巨业的两宋,留下来的东西与这一成就真是名不副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帝国遗孤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志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61183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4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5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