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济学家在哪方面超越了前人、作出贡献,究竟该由谁来评判?谁是权威的鉴定者?难道仅仅是同时代的专家、同行?难道这些专家、同行就不带有倾向性或偏见?……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作序推荐。
本书让我们稍稍退后一步,更清晰地贺词整个学科领域,否则单看个别专家分门别类的研究,我们会很容易忘记令景。
图书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位经济学家在哪方面超越了前人、作出贡献,究竟该由谁来评判?谁是权威的鉴定者?难道仅仅是同时代的专家、同行?难道这些专家、同行就不带有倾向性或偏见?……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作序推荐。 本书让我们稍稍退后一步,更清晰地贺词整个学科领域,否则单看个别专家分门别类的研究,我们会很容易忘记令景。 目录 序言一 个体学者的传记与学科传记关系的反思 序言二 关于本书的目的与内容 序言三 经济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对话:一个历史学家的视角 访谈录 第一章 瓦西里·里昂惕夫访谈录 第二章 大卫·卡斯访谈录 第三章 罗伯特·卢卡斯访谈录 第四章 亚诺斯·科尔奈访谈录 第五章 弗兰克·莫迪利安尼访谈录 第六章 米尔顿·弗里德曼访谈录 第七章 保罗·萨缪尔森访谈录 第八章 保罗·沃尔克访谈录 第九章 马丁·费尔德斯坦访谈录 第十章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访谈录 第十一章 罗伯特·席勒访谈录 第十二章 斯坦利·费舍尔访谈录 第十三章 雅克·德雷泽访谈录 第十四章 托马斯·萨金特访谈录 第十五章 罗伯特·奥曼访谈录 第十六章 詹姆斯·托宾和罗伯特·席勒访谈录——关于宏观经济学中的“耶鲁传统”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姆·巴耐特 |
译者 | 曹和平//雷震//叶静怡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422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3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15.31 |
丛书名 |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1604 |
版权提供者 |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Oxford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