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教条,这些人生教条时刻指引着我们的行动,我们期待着这些教条把我们领上人生的高峰,但事实上,很多教条在如今的环境下,或者说从—开始就是错误的。这些教条控制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老是走进人生的死胡同。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换个角度来想问题,也许换个角度,—切问题就会豁然开朗,也许换个角度,心灵就越自由,出路也就越多,离成功也就越近!
本书旨在解放个人麻木的意识模式;活化个人停顿的心灵观念;找回个人积极思考的力量!
图书 | 换个方式剥橘子(彻底改造命运的27个思考角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教条,这些人生教条时刻指引着我们的行动,我们期待着这些教条把我们领上人生的高峰,但事实上,很多教条在如今的环境下,或者说从—开始就是错误的。这些教条控制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老是走进人生的死胡同。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换个角度来想问题,也许换个角度,—切问题就会豁然开朗,也许换个角度,心灵就越自由,出路也就越多,离成功也就越近! 本书旨在解放个人麻木的意识模式;活化个人停顿的心灵观念;找回个人积极思考的力量! 内容推荐 什么是你视为人生圭臬的教条,但在某些时候却发现照此行走必然遭遇死胡同?本书试图通过驳斥人生中二十七个看似真理的谬论,来帮助读者重构自己的思维模式,希望能启发读者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学会活用“换个方式剥橘子”的生存哲学,让自己在看似无望的逆境中翻盘,将危机转化为转机。也就是教导读者如何利用聪明才智,学会在人生遭遇此路不通时,要适时懂得转弯,让生活多点弹性,少点压力,提高心灵的灵活度与自由度,越灵活、越自由,出路越多,离成功越近。 目录 规律是骗人的 1.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2.细节决定成败? 3.量入为出,合理用度 4.多个角度看世界 5.一次只做一件事 6.变化中有所不变,不变中有所变化 7.影子比真实更可怕 8.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9.贪心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变脸做人 1.创业是事业成功的唯一途径? 2.改变世界前,先改变自己 3.有行动,更要有方法 4.做个被机遇欣赏的人 5.做个快乐的工作狂 6.不做情绪的奴隶 7.三十而立? 8.做能力之内的事情 9.别积极去做所有事 用棱镜看人世 1.不要对别人期望太高 2.没有对手,只有朋友 3.男权?女权? 4.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5.鹤立鹤群,还是鹤立鸡群? 6.面子问题 7.用本领征服别人,而不是位置 8.倾诉比倾听更重要 9.与人为善,上善若水 试读章节 1.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牧民抓住一只袭击自家羊群的狼。按理,应该把这头狼打死出气,不过牧民想,不如卖到动物园去,还可以额外赚笔钱弥补损失,于是给动物园打了电话.约定三天后来把狼运走。 可是狼不吃不喝,只是嚎叫,扰得四邻不安。有人靠近它,它就会露出很凶残的样子,作势要冲上前去撕咬。才过了两天,牧民就被狼骚扰得受不了了。 有个老者想了想,去向牧民说:“说不定是因为把它关起来才会这么闹的,不如考虑把它放出来吧。”老者说这话时,狼突然安静了一下。 牧民恍然大悟,狼想要的是自由。不过,对于危害自家羊群的狼,牧民怎么也不可能放过它。 狼的结局是什么不清楚,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自由是很值得珍视的东西。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一副追求张扬的个性,主张“我的地盘,我做主”,要求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却没有认真想过,自由并不是全部! 有一艘大船航行在大海上,船上有很多小动物。船航行到一半旅程时,老船长突然因为身体不适,便提出要推选新的船长,以替代自己的位置。于是,所有的动物都争先恐后地参加竞选。 猪首先发表竞选宣言:“亲爱的朋友们,我当船长的话,我将给大家最丰富的食物、最充分的饮水,确保大家的生活水平。” 没等猪说完,公鸡先生便上来发言了:“亲爱的朋友们,我将给大家举行一系列的演唱晚会和音乐会,给大家带来娱乐的享受。” 大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公鸡主张办晚会,猪主张丰富供给,狐狸主张……这时,聪明的猴子看到大家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便想出了一个使大家都满意的办法,于是他说道:“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我来当船长的话,我将保证给大家充分的自由,大家想做什么,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公鸡可以举办音乐会。猪先生也可以去睡他的大觉……” “可是纪律呢,如果大家都各自为是的话?……”老船长提出疑义。 “让纪律见鬼去吧。”猴子轻蔑地说。 猴子的主张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大家就推举猴子担任船长。 不久,海上起了风暴。猴子便命令猪去扯帆,可是猪还在大吃大喝,根本不听他的;命令公鸡嘹望风向,可是公鸡正沉浸在音乐舞会中。这时候,猴子真是后悔不已!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火车离开了铁轨就是废铁,只有在铁轨上,火车才能自由飞驰。 自由是纪律的声音、纪律的要求、纪律的意志或者纪律的本质。自由不是个体的事,是集体的纪律保证了自由。“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便是最好的明证。 只有纪律才能使众人服从,也只有纪律才能使大家一致,也只有纪律才有威慑的强制力量。纪律和自由是复杂的辩证关系,它具有不同的层次,涉及到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一个自由的人,首先要调整与自身的关系,只有克服自身懒散、拖沓、自以为是等缺点,他才能完善自己,才能做一个遵守纪律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养成了一种喜欢玩笔的习惯。他在工作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手中的笔转来转去地玩耍。这一举动经常影响到附近同事的工作,因为他经常会一不小心将笔脱手落地,而落地的声响往往打扰了大家的工作。同事们提出意见,人事主管也和他进行了沟通,但他始终不能克服这个习惯,因此,最后被公司解聘了。 P2-6 序言 远方的朋友来信,讲到很多童年趣事。他说记忆最深刻的是儿时吃橘子的情形。小时候在幼儿园,老师发橘子吃。那个时候不知道怎样剥橘子,就直接连橘皮一起吃了下去,那感觉真是:酸甜参半,甘苦自知。很多年过去了,自己早已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了,但是第一次吃橘子的情形,还是深存于记忆的深处! 该如何吃橘子呢?或者说,剥橘子的方式有几种呢? 这还用问?直接把橘皮剥开,取出果肉就是了。 这是最普通的简单方法。还有个办法,是把橘子沿着橘蒂连皮一起对半剥开,然后再连皮对半分开,分成四份,一只手拿住橘瓣,一只手拿住橘皮,一撕就行,就不会把橘子皮上的颜色和汁液沾到手上。还可以把橘子放进热水中五分钟后取出,再放入冰水中,当橘子冷透后,从头部剥,这样连橘子果肉上的纤维也可以剥得一干二净……剥橘子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相对的,生活中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态度、方法、思考方式,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一个逐渐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在成功的征途中,我们学会了很多有益于人生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们使我们墨守成规;它们使我们固执己见:它们使我们不能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其实,很多问题,很多事情,换一种角度,换一种衡量标准来看的话,绝望就会成为希望,而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成功。 因此,人生要学会转弯,此路不通,就得赶快换方向,想办法找别的出路,别一味尽往死胡同里钻。机会总是掩藏在固有做法的后面,你打破了固有的做法,自然就得到了机会。做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试几种方法,成功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什么是你视为人生圭臬的教条,但在某些时候却发现照此行走必然遭遇死胡同?本书试图通过驳斥人生中二十七个看似真理的谬论,来帮助读者重构自己的思维模式,希望能启发读者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学会活用“换个方式剥橘子”的生存哲学,让自己在看似无望的逆境中翻盘,将危机转化为转机。也就是教导读者如何利用聪明才智,学会在人生遭遇此路不通时,要适时懂得转弯,让生活多点弹性,少点压力,提高心灵的灵活度与自由度,越灵活、越自由,出路越多,离成功越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换个方式剥橘子(彻底改造命运的27个思考角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薛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5787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8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