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找出解决智力难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内容
编辑推荐

提高思维技能和效率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在积累经验中掌握方法,提高技能,可以自己摸索、自己归纳,在探索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知识,使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不过,通过学会高手们归纳的方法,融入自己的经验,在练习中学习,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

这本书,有人阅读会十分轻松,可能他们本身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或他们经常做这样的训练。如果你是这样的,那么就可以采取浏览的方式阅读本书,对比一下思维能力强者是怎样做的,借以归纳自己的办法、丰富自己的经验。许多方法,你可能用过,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技巧,也没有总结出这种技巧的方法,你会时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内容推荐

真正的聪明人是更理性地掌握思考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感性地运用。聪明人是因为懂得思维的方法才变得聪明的,而不是因为聪明才懂得学习。因此,我们常说某人聪明,某人动脑能力强等,这些不过是其“运用智力的有效性”更高而已。

目录

第1章 逐步接近法:让思维更缜密

 [例解1] 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解2] 有多少立方体

 [例解3] 他们都是哪国人

 [例解4] 他们是做什么的

 [例解5] 汉诺塔问题

 [例解6] 鸡兔同笼

 [例解7] 海鸥与木桩

 逐步接近法题集

加减乘除大拼盘

羊、狼和白菜

木匠的奇想

血型与谋杀案

谁是凶手

怎样安排座位

淘气的孩子

 逐步接近法题集答案

第2章 逻辑递推法:保持思路清晰

 [例解1] 找逻辑规律

 [例解2] 说谎者与诚实者

 [例解3] 改变数字顺序

 [例解4] 值班计划

 [例解5] 抢劫案

 [例解6] 数字无序化

 逻辑递推法题集

四对夫妻

高个儿与矮个儿

推理图形

买裙子

各上哪门课

各居何地

糊涂的实习医生

木匠、铜匠和铁匠

大学与专业

他们来自哪个城市

找次品

找规律,选图形

推理画图

 逻辑递推法题集答案

第3章 跳出常规法:打破思考的惯性

 [例解1] 变换位置

 [例解2] 移杯子

 [例解3] 巧移硬币

 [例解4] 正方形的分割

 [例解5] 取球

 [例解6] 楼道里的灯

 [例解7] 骑车的路途

 跳出常规法题集

一个面的纸带

乔和玛丽

摆棋子

巧断作案时间

两名雇工

巧分蛋糕

点燃的香

10对夫妇

等分苹果

万能木塞

填什么

 跳出常规法题集答案

第4章 充分列举法:想到各种可能

 [例解1] 口袋里的球

 [例解2] 两枚硬币

 [例解3] 怎样取胜

 [例解4] 间谍的使命

 [例解5] 让人郁闷的天气预报

 [例解6] 字母算术题

 [例解7] 值日安排

 充分列举法题集

变换数字

三只砝码称东西

聪明的孩子

鬼神不识

三个美女

逃跑的罪犯

谁讲的是真话

最愜意的家庭

三个旅行者

分酒桶

作业

 充分列举法题集答案

第5章 图表解析法:更直观、更形象

 [例解l] 割草

 [例解2] 柳卡趣题

 [例解3] 爸爸与爸爸

 [例解4] 他与她

 [例解5] 编辑值班表

 [例解6] 比例问题

 [例解7] 运动员的年龄

 图表解析法题集

相片上的人

100名士兵

如何切蛋糕

乒乓球的问题

他们各姓什么

分鱼

掺水的牛奶

名车与手提包

奇怪的分割

谁和谁结婚

 图表解析法题集答案

第6章 假设推断法:从可能到决断

 [例解1] 谁是凶手

 [例解2] 诚实族与说谎族

 [例解3] 都是什么牌

 [例解4] 职业与楼层

 [例解5] 谁偷了馅饼

 [例解6] 三个珠宝盒

 [例解7] 最后一枚

 [例解8] 用相对论来解决问题

 假设推断法题集

福尔摩斯的判断

获得第几名

十个女孩与花

工作小组

巧辨盒子里的铅笔颜色

彼得有罪吗

五个犯人的妻子

电脑密码

高考

女人的年龄

 假设推断法题集答案

第7章 规避误区法:绕开想当然的陷阱

 [例解1] 平均速度

 [例解2] 时针和分针

 [例解3] 轮船的绳梯

 [例解4] 分裂的细菌

 [例解5] 蜗牛爬墙

 [例解6] 相隔多远

 规避误区法题集

两只钟

猜价格

容易被诱导的数字

上山坡与下山坡

爬楼梯

找规律

兄弟姐妹

赛场上的马

AA制

猴子搬香蕉

三枚硬币

 规避误区法题集答案

第8章 逆溯倒推法:从终点找到起点

 [例解l] 渡河问题

 [例解2] 取硬币(1)

 [例解3] 取硬币(2)

 [例解4] 三只油桶

 [例解5] 两堆棋子

 逆溯倒推法题集

有多少本书

挑砖

摘苹果的故事

吸烟

行酒令

谁的责任

勇士与懦夫

偷吃奶酪的小狗

误入野人区

 逆溯倒推法题集答案

第9章 分析判断法:理性与严谨结合

 [例解1] 帽子问题

 [例解2] 填数字

 [例解3] 字母算术题

 [例解4] 猜算式

 [例解5] 3只猫

 [例解6] 相同的数字

 分析判断法题集

字母算术题

填数字与字母

找规律(1)

找规律(2)

填数字(1)

填数字(2)

填数字(3)

填数字(4)

填数字(5)

填数字(6)

找不同的图形

巧猜年龄

被揭穿的谎言

找出标准答案

方阵填数

奇特的记分方法

 分析判断法题集答案

第10章 重新表述法:找到问题的实质

 [例解1] 迅速回答的问题

 [例解2] 选图形

 [例解3] 什么关系

 [例解4] 插彩旗

 [例解5] 缺角的棋盘

 [例解6] 能否覆盖棋盘

 [例解7] 涨工资

 重新表述法题集

汉斯和卡丽娜的难题

偷吃奶酪的老鼠

精神病院里的兄弟

他们都在哪儿上班

缺角的立方体

两只老鼠

简单的问题

赚了多少钱

如何换岗

码头的距离

香皂的问题

如何分袜子

 重新表述法题集答案

试读章节

《高个儿与矮个儿》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把“高个儿中的矮子”称A;“矮个儿中的高个儿”称B。

由于100个人排列是任意的,高矮不齐,所以A、B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四种可能:

①A、B在同一行,无疑这时高个儿中的矮子也比矮个中的高个儿高,即A>B;

②A、B在同一列,同样A>B;

③A、B既在同一行,又在同一列,即A、B是一个人,这时A:B,

④A、B既不在同一行,又不在同一列。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中间人物作参照来比高矮。A所在的那行与B所在的那列相交处的那个人,我们称之为C。在选高个儿时,A、C在一行里,A肯定比C高,否则不会把A挑出来。

再看B、C所在的那一列,因为B比C矮,所以B被选出来。

好了,既然A>C,C>B,当然A>B。

结论是:除A、B是同一个人的情况外,A总是比B高,即高个中的矮子比矮个中的高个儿高。

《推理图形》

答案为5号图。

《买裙子》

A的是蓝色,B的是红色,C的是黑色。推理如下:

按照题意规定,A的裙子颜色不是蓝色就是黑色,从她赞同买到黑色裙子同伴的看法中,可知她的裙子颜色不是黑色,而是蓝色。同理,B的裙子颜色不是红色就是蓝色,已知A的是蓝色,所以B的必是红色。C的则是黑色。

《各上哪门课》

甲老师教数学,乙老师教外语,丙老师教语文。

根据题里提供的线索:

教外语的或者是甲老师,或者是乙老师,或者是丙老师;从线索(1)可知甲老师不是外语老师;从线索(2)可知外语老师是男的,而丙老师是女教师,可见丙老师也不是外语老师;由此可知乙老师上的是外语课。丙老师不是上语文课,就是上数学课,从线索(3)可知丙老师不是数学老师,所以丙老师上的是语文课。甲老师上的是数学课。

各居何地

我们假定C不住在b地,那么A和B其他两句是真的,也就是说B同时住在a地和C地,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的假设是不正确的,即C真的住在b地。

因为C说他不住在b地不正确,那么其他两句是真的:A不住在d地,而D住在e地。现在我们假定A不住在a地,也就是说他住在a地是撒谎,那么B住在a地是真的,因为A不能说两次假话。因此,B说他住在C地是撒谎,说E住在C地就是真的,那就意味着E撒谎两次(1和3),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的假定是错的,所以A真的住在a地。

因为A说了1次假话,所以B不住在a地。这样,E说他住在十地是真的。根据同样原因,B住在C地。

如果我们把他们话的真假表示出来,他们的住地就一目了然了。

A说:我住在a地(真),B住在a地(假),而C住在b地(真)。

B说:我住在C地(真),E住在C地(假),C住在b地(真)。

C说:我不住在b地(假),A不住在d地(真),D仍住在e地(真)。

D说:我父亲住在a地(真),母亲住在b地(真),而我本人住在f地(假)。  E说:A来自a地(真),B一样来自a地(假),我本人生活在f地(真)。

所以A住a地,B住C地,C住b地,D住e地,E住f地。

《糊涂的实习医生》

根据化验结果,病人甲确诊为疟疾,所以,A的诊断正确,B的诊断是错误的;病人丙确诊为痢疾,那么,C的诊断是正确的。

根据主治医师的复诊,指出C的诊断不是全对,这一点说明C对病人乙的诊断是错误的,因此,B对病人乙的诊断是正确的。这样,B和C的诊断都是一对一错。其余两人中,A对病人甲的诊断是正确的,具备全对的条件。全错的只能是D了。

由此可见,四位病人所患疾病是:甲患疟疾,乙患胃炎,丙患痢疾,丁患支气管炎。

《木匠、铜匠和铁匠》

据题意可知铜匠家的大人既不做铜匠,也不做木匠,那他一定是做铁匠;又知祖传木匠家的大人不做木匠,因此又可以确定祖传木匠家的大人是做铜匠。这样,就可以断定祖传铁匠家的大人是做木匠。

又据题里所规定的条件,铁匠家的孩子既不可能做祖传的铁匠,也不做大人所做的木匠,那么祖传铁匠家的孩子一定是做铜匠,并且很容易确定祖传木匠家的孩子是做铁匠,祖传铜匠家的孩子是做木匠。

《大学与专业》

A在北京大学学化学专业,B在复旦大学学历史专业,C在南京大学学生物专业。

据线索(4)知在北京大学的是学化学的,据线索(2)知B不在北京大学,由此可知B不是学化学的。据线索(5)知B不是学生物的,所以B是学历史的。

据线索(3)知在南京大学的不是学历史的,B是学历史的,所以B不在南京大学;又从(2)知B不在北京大学,所以,B只能在复旦大学。

据线索(1)知A不在南京大学,那么,A或者在北京大学,或者在复旦大学,上面已确定B在复旦大学,所以A在北京大学,而且学的是化学,这是依据条件(4)判断出来的。这样也就知道C在南京大学,学的是生物。

《他们来自哪个城市》

在解答此题前,先要了解题中提到的五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在亚洲;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在欧洲;芝加哥和纽约(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是美国的两个大城市,在北美洲;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在南美洲。

知道以上情况后,根据已知条件,就可以确定五个游客的来历:

从A先生的“曾经多次访问北美洲”和“没去过南美”的话里,可知他不是来自芝加哥、纽约和巴西利亚的游客;再从他下月“将首次访问巴黎”的话里,可知他不是来自巴黎,故可以肯定A先生来自新德里。

从B先生的话里,可以判定他既不是来自芝加哥和纽约,也不是来自巴黎,而上面已确定来自新德里的是A先生,因此,B先生只能是来自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从C先生的“去年我也去过芝加哥”和D先生的“我还从来没有到过芝加哥”的对话里,可以断定他俩都不是来自芝加哥,而题中已指明A先生和B先生均不是来自芝加哥,由此可以确定E先生来自芝加哥。

从C先生说的去年到过芝加哥是他“第一次去美国”的话里可以判定,他不是来自芝加哥和纽约;上面已知C先生不是来自新德里和巴西利亚,据此可以断定C先生来自巴黎,剩下的D先生就是来自纽约了。

综上所述,A先生来自新德里,B先生来自巴西利亚,C先生来自巴黎,D先生来自纽约,E先生来自芝加哥。

《找次品》  方法是这样的:

27个乒乓球分成三组,每组9个,取任意两组放在天平上称。这一次称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和情况:如果两组在天平上是平衡的,那么,不合格的球必在第三组。这个结论是通过推理得到的。因为不合格的球或在第一组,或在第二组,或在第三组,现在称得第一组和第二组的重量一样,可知不合格的球在第三组。

第二种情况:如果两组在天平上不平衡,那么,不合格的球必在显得稍微重些的那一组。这个结论是推理得到的:如果有次品乒乓球在内的一组,那么其总重量比另一组重,这一组的重量比另一组稍微重些,由此可知这一组有次品乒乓球。

有次品乒乓球的那一组找出后,又把它分成三组,每组三个。取任意两组放在天平上称,然后按照上面的办法,就可以找出有次品的那一组。

称了两次以后,剩下三个球,其中有一个是次品。又任取两个放在天平上称,根据上面的办法,就可找出那个次品乒乓球了。

《找规律,选图形》

选择A。

在第一行图形由左向右变化的规律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也就是图形旋转180度,然后移到上面的图形以中线为对称轴做出另一半图形,根据这个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图形A的答案是正确的。

P49-55

序言

为什么有的人脑子灵,有的人则相反?那些能高效率地进行思维、高质量地解决难题的人的特点是什么?那些让人绞尽脑汁的难题有没有解答捷径可寻?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效能、智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乐于思考、喜欢接受挑战的人所关心的。这本书也是这些问题的一块敲门砖。在你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们先以一道简单的题来预热一下我们的大脑。

请问,如果三天前是星期五的前一天,那么后天是星期几?

这道题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题中有两个未知数,一个是“三天前一,我们假设为x,一个是后天,我们假设为y。据题意得:

x=5-1=4(周四)

y=4+3+2=9

因为每周只有七天,故导数大于7时应减去7,所以后天为周二。看来数学方法是逻辑思乡:的有力工具。不过,也有的时候数学方法无能为力,有的时候数学方法反而太复杂。什么是智力题,智力题与普通的计算题区别在哪儿?

上面这道题如果不用数学方法,直接进行推算如何?这样即便不懂方程也能解答。这就是智力题巧妙与高明的所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后天是星期几,可是给你的条件是“三天前是星期五的前一天”。这有点迷惑人,其实这也是许多智力题的特点,关键是知道今天星期几。让我们首先将题目加以简化:

星期五的前一天是星期四,所以三天前便是星期四。现在我们可以逐步推出今天是星期几了。因为三天前是星期四,两天前就是星期五,一天前就是星期六,今天肯定是星期日了。那么,明天是星期一,后天当然就是星期二了。

答案对不对呢?我们可以验证一下。三天前是星期四,接着星期五、星期六,今天是星期日,后天是星期二。没错,完全正确!

在解答这样简单的问题时,人们的思路往往是清晰、合乎逻辑且有效的,但在解答一个复杂问题时,情况就不同了。

有的人可能东撞西撞,找不到头绪,甚至看不到一线光明,有的人却有条不紊,步步为营。显然,能够清晰、有逻辑、高效思考的人遵循了一些可靠、有效的原则,采取了一些合理的思考程序。那么,那些思考的程序是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许多动脑能力比较强的人,往往并不能归纳出他们使用的基本方法,但他们实际在运用着这些方法。而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就是,找出千头万绪中的一点方向,试着掌握这些方法,而不仅仅是感性地运用它们。

这本书在讲解基本方法及其运用时,多半选择的是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因为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难倒读者,而是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那些方法,但对有些人来说还是会觉得有些困难。这些往往是因为,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上本来就不爱动脑筋,久而久之,大脑也就多少有点运转不灵。这样的人更得使大脑运转起来,否则你的大脑真的要被“锈”住了。

让我们深入到聪明人的思维中去,在那里体验这些人的思维过程,领悟那些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你将明了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运用信息,避免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进而产生驾轻就熟的自信。

那些初看起来让人迷茫、望而却步的难题,是怎样被一个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思维方法的思考者所征服的。你将会从中获得许多可以音明的以及难以言明的方法。这些方法将逐一地在每一章中展开阐述。在每道题中,我们先要自己努力地思考一番,然后对比、观察具有清晰的思维技能的人是怎样思考的,从中领悟、理解思维技能。随后,在每章后的题集中,我们自己取而代之,成为主角,试试我们能不能清晰地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方法解答难题。

理解这些思维技能并不难,难的是要能够非常灵活地运用它们,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与生活中的许多技能一样。比如,学会骑车并不难,车技很高就难了;学会拍照并不难,摄影技术高超就难了。同样,懂得这些基本思维技能的内容与学会运用这些技能是不同的,一般地运用与灵活运用也是不同的。所以你必须多加练习。

提高思维技能和效率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在积累经验中掌握方法,提高技能,可以自己摸索、自己归纳,在探索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知识,使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不过,通过学会高手们归纳的方法,融入自己的经验,在练习中学习,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

这本书,有人阅读会十分轻松,可能他们本身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或他们经常做这样的训练。如果你是这样的,那么就可以采取浏览的方式阅读本书,对比一下思维能力强者是怎样做的,借以归纳自己的办法、丰富自己的经验。许多方法,你可能用过,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技巧,也没有总结出这种技巧的方法,你会时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有的人对此书的阅读可能会觉得很吃力,这时,你该时时拿起笔和纸来,认真地思考每一道题,并对每种方法、技巧做一番归纳总结。如果可能,再加做些练习,有意识地运用你所学过的方法、技巧。你会发现,你在难题面前,与别人相比,自豪的时候会越来越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找出解决智力难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聪明人系列丛书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101966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98.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5
16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