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拜伦与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梳理拜伦在中国百余年传播、接受史的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是“拜伦与清末民初的中国”、“拜伦与五四前后的中国”、“拜伦与当代中国”,每篇分为匀称的四章,比较深入、系统地论析了百余年来中国对拜伦的译介、研究,以及接受拜伦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

目录

前言 世纪中国与百年拜伦

上篇 拜伦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开眼看世界”与“西化”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西方文学的东渐高潮

 第三节 英国文学在中国近代的译介

第二章 拜伦进入中国的日本之桥

 第一节 留日群体视野中的日式拜伦

 第二节 日本桥梁之四维

第三章 近代中国式拜伦面面观

 第一节 “革命”的拜伦

 第二节 “文学”的拜伦

 第三节 “私人”的拜伦

第四章 名家名译《哀希腊>

 第一节 梁启超与《哀希腊》的首“秀”

 第二节 马君武与《哀希腊》的命名及首次全译

 第三节 苏曼殊“编译”<哀希腊》

 第四节 胡适重译《哀希腊=》

中篇 拜伦与五四前后的中国

第五章 新文学运动对外国文学的召唤

 第一节 启蒙运动与外国文学

 第二节 各具特色的外国文学译介

 第三节 外国诗歌译介与中国对浪漫主义的接受

第六章 再向中国行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拜伦热”

 第二节 走向非意识形态化的“五四后”拜伦译介

第七章 拜伦“遭遇”泰戈尔

 第一节 经典诗人的百年祭与诺奖得主的中国行

 第二节 文研会的“独角戏”与知识界的“四重唱”

 第三节 西洋文豪的斗争姿态与东方诗哲的卫道形象

第八章 拜伦和他的现代知音们

 第一节 蒋光慈与拜伦

 第二节 王统照与拜伦

 第三节 徐志摩与拜伦

下篇 拜伦与当代中国

第九章 在西方文学边缘化背景中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昙花一现

 第二节 “文革”中的“地下”研究

第十章 近三十年拜伦研究之新气象

 第一节 渐趋优质的译介一

 第二节 “诗性”正浓的阐释

第十一章 拜伦的五副中国面孔

 第一节 最权威的面孔——莫洛亚《拜伦传》

 第二节 最沧桑的面孔——鹤见祐辅《拜伦传》

 第三节 最革命的面孔——叶利斯特拉托娃《拜伦》

 第四节 最精致的面孔——马尚德《拜伦》

 第五节 最正宗的面孔——伊丽莎白·朗福特《拜伦传》

第十二章 拜伦是这样炼成的

 第一节 一幅被“误读”的画像

 第二节 从白衣龙到拜伦

 第三节 经典永远敞开

附录一

 拜伦在中国和日本(译文)

附录二

 《哀希腊》原诗及七个经典中译版本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拜伦与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倪正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5032030
开本 32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06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青海
204
14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