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逻辑与演进路径进行严肃、求实、历史性的考察,以探索转轨经济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笔者从转轨经济中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入手,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逻辑、发展取向、动力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增长质量、运行效率、金融控制与退缩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由此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期能对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与完善进行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与探索。
图书 | 金融支持政策框架下的证券市场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逻辑与演进路径进行严肃、求实、历史性的考察,以探索转轨经济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笔者从转轨经济中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入手,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逻辑、发展取向、动力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增长质量、运行效率、金融控制与退缩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由此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求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期能对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与完善进行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与探索。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论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1.5 主要贡献或创新 第2章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 2.1 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支持 2.1.1 经济转轨与金融因素内生化 2.1.2 经济转轨中的金融支持 2.2 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 2.2.1 金融支持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 2.2.2 金融支持的衔接与平稳过渡 2.3 证券市场成长:国有金融制度变迁视角 2.3.1 作为制度变迁起点的国有金融安排 2.3.2 国有金融的演进与制度变迁困境 2.3.3 证券性金融支持与证券市场成长 2.4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历史的简单回顾 第3章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对金融支持的进一步分析 3.1 金融约束框架中的证券市场: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 3.1.1 金融约束分析框架 3.1.2 金融中介的租金分析 3.2 证券性支持与货币性支持的同质性:金融约束框架的补充 3.2.1 经济转轨中的储蓄动员:金融约束框架的补充 3.2.2 证券市场与国有银行的同质性:金融支持内涵 3.3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金融约束分析框架的拓展 3.3.1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金融约束分析框架拓展 3.3.2 证券市场制度租金的分解与归属:经验证据 第4章 金融支持政策下的证券市场初始融资制度安排 4.1 证券市场的发行制度与股权制度 4.1.1 证券市场的发行制度 4.1.2 证券市场的股权制度 4.2 证券市场对国有企业的优先准人 4.2.1 中国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偏好 4.2.2 国企优先入市与证券市场均衡 4.3 证券市场初始的融资市场制度安排 4.3.1 证券市场的初始融资制度安排 4.3.2 融资市场制度安排的效率损耗 第5章 证券市场发展绩效实证分析:证券性金融支持的绩效评估 5.1 证券市场的增长质量 5.1.1 证券市场发展:系统论观点 5.1.2 中国证券市场的增长质量 5.2 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5.2.1 问题的提出: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悖论 5.2.2 证券市场运行效率:换一个视角考察 5.2.3 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特殊运行机制 5.3 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 5.3.1 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5.3.2 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6章 后转轨时期的金融支持政策转换 6.1 后转轨时期的金融支持政策转换 6.1.1 经济转轨进程中的转折点划分:后转轨时期的界定 6.1.2 后转轨时期的金融支持政策转换:成本收益分析 6.2 后转轨时期金融支持政策转换的思路 6.2.1 政府职能的转变 6.2.2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6.2.3 财政税收制度的重建 6.3 证券市场发展模式转换:一个演进理论的分析框架 6.3.1 内外部规则的冲突与协调:一个演进理论的分析框架 6.3.2 内外部规则冲突协调的演进理论与中国的制度变迁 6.3.3 政府在证券市场上的适度退出:来自演进理论的解释 6.3.4 证券市场制度变迁模式转换:考虑微观主体的作用 第7章 金融支持政策转换下的证券市场发展取向 7.1 证券市场发展:转轨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7.1.1 两种金融制度: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 7.1.2 证券市场发展:转轨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7.1.3 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取向 7.2 从融资市场安排向投资市场安排的渐进过渡 7.2.1 中国证券市场的渐进改革逻辑 7.2.2 从融资市场安排向投资市场安排的渐进过渡 7.3 证券市场发展与国有银行风险化解的协调 7.3.1 国有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迅速积聚 7.3.2 证券市场发展与国有银行风险化解的协调 第8章 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重塑 8.1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8.1.1 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金融控制与退缩:一种模型解释 8.1.2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8.1.3 从保护投资者权益角度推进证券市场法制建设 8.2 机构投资者发展与证券市场运行系统的混沌控制 8.2.1 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系统的非线性与混沌均衡 8.2.2 机构投资者与中国证券市场系统的混沌控制 8.2.3 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超常规培育 8.3 技术革新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外部驱动 8.3.1 技术革新从根本上改变了证券市场运作模式 8.3.2 中国证券市场技术革新的“后发优势” 8.3.3 技术革新、交易所竞争合作与多层次市场建设 第9章 证券市场的转轨:制度租金的消散 9.1 证券市场转轨与制度租金消散 9.1.1 券市场转轨与租金消散:理论模型 9.1.2 证券市场转轨进程中的价值回归 9.1.3 经济主体归位与市场秩序重构 9.2 股权分置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9.2.1 股权分置制度变革正在提上日程 9.2.2 股权分置制度变革的试点与推进 9.2.3 股权分置制度变革中的对价博弈 9.3 中国证券市场渐进民营化的深化 9.3.1 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渐进民营化 9.3.2 渐进民营化的理论解释:几种理论假说 9.3.3 券市场的渐进民营化:一个博弈模型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融支持政策框架下的证券市场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艾洪德//武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5106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5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2.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6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