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野鸽村的乔巴/金水桶名著阅读与成长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性格爽朗的、饶有诗人天赋的斯·万格利,用洋溢着诗意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儿童文学形象--乔巴。他与古古采一样,毫无疑问,可以无愧地添列进世界成功的儿童人物画廊……在《野鸽村的乔巴》中,像所有真实感人的作品一样,读来唯感心中充满快意。

内容推荐

《野鸽村的乔巴》是摩尔多瓦著名作家斯·万格利和两次获安徒生提名奖的俄罗斯画家鲍里斯·季奥多罗夫联袂创作的儿童文学名著。其中的主人公乔巴早已属于世界经典童话的人物形象。作品中满溢着的浓郁的民间文学气息和朴实的哲理曾赢得多国童书界的赞誉。这部童话携带着摩尔多瓦特有的风俗人情和快乐的诗意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目录

乔巴从此有了爷爷和奶奶

磨坊大伯

乌库——雪人的儿子

怎样使磨坊转动起来

会飞的白面包

月亮蛋

乔巴的石塔

葡萄藤

爷爷把雪磨带到别的地方去了

雪莲花姑娘

揭去了顶部的新礼帽

云朵加甫里卡

磨坊大伯的婚礼

高个儿客人

乔巴怎样哄住了磨坊

李奥——星星小姑娘

乔巴的儿子们

鹳鸟哈拉朗皮

译后记

试读章节

鹳鸟哈拉朗皮

村里人都在说,鹳鸟的蛋,是搁在帽子里的孵的。要不然,鹳鸟不可能这样聪明,他的头脑不可能这样富有创造性。

鹳鸟把自己的窝营造在潘台莱依老爷爷的屋顶上。

老爷爷一个人过,鹳鸟也是独自进出。

鹳鸟有个名儿,叫哈拉朗皮。

鹳鸟哈拉朗皮发现潘台莱依老爷爷家的烟囱裂开一条缝,他就立刻飞到列乌特河边,衔了泥浆来,把烟囱的裂缝补好。这是一只很有头脑的鹳鸟哟!他还用他的嘴壳子在泥浆上写了个“哈”字,表示这裂缝是哈拉朗皮给补上的。

鹳鸟特爱敲钉子。难怪他在木匠潘台莱依的棚屋上头住了整整一个年头。

潘台莱依老爷爷的房屋老朽了,屋顶四处都漏了。下雨的日子,雨就漏进他家里来,老爷爷就赶忙把盘盘罐罐桶桶瓶瓶凡能接水的都拿到阁楼上去接漏。

鹳自己有个小锤子——那就他的嘴壳子。瞧,他用他的锤子干起活来了。他一天都蹲在屋顶补漏。这儿钉块木板,那儿钉块纸板。

谁要是把套鞋忘在了外面,对不起,第二天它们就被镶在潘台莱依老爷爷的屋顶上了。套鞋是橡胶做的,补漏最好了,一堵上,准滴水不漏!

“哈拉朗皮鹳,早安!”邻居经过,向他打招呼。邻居总是把手放在帽檐边向他行礼,虽然实际上他的脑壳上压根儿没有帽子。他的帽子已经被鹳鸟镶在屋顶上了。

“哎,你这会儿都忙些什么?”邻居挥手问他,“哈尔朗皮是不会叫自己闲着的!”

潘台莱依老爷爷的屋顶上什么都有:有雨伞,有书包,八顶便帽,九顶礼帽,还有小人书。

在天晴气朗的日子里,哈拉朗皮还翻读小人书呢。人们在下面看着,想道:听说过鸟会看画,而这哈拉朗皮却会读书。他读的是该往哪儿飞好,该把什么捡回家来,用什么来补屋顶的漏最好,譬如说,肥皂盒好还是乔巴好。

“哎,哈拉朗皮,”潘台莱依老爷爷说,“你可千万不要上人家的当哟。”

谁也没有因为少了点什么而告到民警那儿去,有好些人还为自己的礼帽派了个好的用场而连连称好呢——去给潘台莱依老爷爷遮风挡雨,实实在在体现了一种善良的意愿。

“你在家吗,哈拉朗皮?”有一天,鹳鸟听到帕凯查燕子这样问。

他还没来得及回答,燕子又说:

“哎,你知道吗,你住的地方是木匠的棚屋顶。你什么都明白。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很快就到冬天了,而雪莲花小姑娘还没屋子睡觉。应该给她打造个暖和的休息处呀。”

哈拉朗皮动起脑筋来。他直想到半夜,在黑暗中他甚至忘了他是用一条腿站着的。到月亮升起时,他才换了另一条腿站立。

第二天早晨,他笃笃、托托敲打起来,直到做好一只螺旋桨。螺旋桨做得虽然不算好看,可是风一吹就哗啦啦转得欢。

“行啊,哈拉朗皮,不赖。”燕子满意地说,“你是个挺能用脑子的小家伙哩!”

“你把这螺旋桨拿上,”哈拉朗皮解释说,“飞到温暖的地方去吧。”

“要是没有风呢?”  哈拉朗皮陷入了沉思。

“云朵加甫里卡会帮忙的。”鹳鸟最后说。

“这在我们是轻而易举的事。”加甫里卡高兴地说。说着他转动起身子来,“我免费把你送到。”

“加甫里卡这小子不太靠得住。”帕凯查说,“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太轻佻了。”

“你们在说我什么坏话?”加甫里卡说,“你们以为我听不懂你们说的话吗?”

“我们把小姑娘住的帽子拴到加甫里卡的胡子上,”哈拉朗皮说,“让雪莲花小姑娘同她的房子一起在天上飞。”

“你们要把什么拴到我胡子上?”加甫里卡笑道,“要把棚屋往我胡子上拴吗?”

“那要是加甫里卡往北方飘呢?”燕子担心地说。

“咱们得想法儿驾驭加甫里卡飘飞的方向,像飞行员驾驶飞机那样。”燕子帕凯查继续出主意想办法。

“怎么,我是马呀,要驾驭我?”加甫里卡生气地说。

哈拉朗皮又想了一天,接着他飞到乔巴那儿去,停在石塔上。

“向你问候,乔巴,”他说,“我听说,你有个小指很机敏。他愿意做飞行员吗?得把雪莲花小姑娘往南方送。”

“送到南方去?”乔巴问道。他心里感到一阵难受。他倒是真没记起来,冬天很快就要到了。

小指却欣喜若狂。

“到南方,到南方,我愿意到南方去!”他高兴得大叫起来。

“放他走吧,爸爸,”大拇指说,“让他去做飞行员吧!”

“行!”乔巴说,“去吧,去飞吧!”

小指说变就变,变成了一个小矮人,一纵身,跳到了鹳鸟背上。

“我得教你些地理知识。”哈拉朗皮说着,载着小指飞到自己住的屋顶。

那天夜里,鹳鸟总也睡不着,他怕猫来把飞行员给吃了。到天亮时,他才睡着,可一下又醒了过来:小指爬到他的嘴壳子上淘气哩。

“起来,哈拉朗皮叔叔!”他叫道,“天亮了,是早晨了!”

这样,哈拉朗皮一夜没睡成,就飞到湖上去了。他看到青蛙,就要伸喙去啄。可小指先叫起来:

“向你问候,青蛙!”

青蛙躲了起来。哈拉朗皮随便吃了些小鱼,然后带一条给潘台莱依老爷爷。

过了几天,一切飞往南方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燕子帕凯查给小矮人飞行员做了件暖和的背心,和一顶羽毛帽子,免得他在高空冻着。要知道,夜间也得继续飞行的呀,甚至连星星都冻得直打寒战的时候,他还得飞行。而小姑娘还是像往常一样日夜在帽子里,依旧穿着她那件绿衣裳,光着脚板。

哈拉朗皮和帕凯查开始寻找云朵加甫里卡。他们飞遍了四面八方,都没有找到加甫里卡。终于,加甫里卡很快飘过来了。

“我送椋鸟到南方去。”他气喘吁吁地解释说。

加甫里卡飞到了石塔上,乔巴拿一条绳子,将达尔布爷爷的礼帽结结实实地绑在了他的胡子上。

飞行员胸前挂着望远镜,头上戴着帽子。他后面站着小姑娘。

“好啦,时候到了!”哈拉朗皮说,“分别了!”他看了看潘台莱依房子的四周。

“得,动身,起程!”乔巴对雪莲花小姑娘说,“这个,给你!”  他给了她一个小桶。

“这桶里是天蓝色家常空气。到远方你会有用的。”

“谢谢,乔巴……”

大家相互亲吻过后,燕子帕凯查飞起来。它后头跟着其他的燕子。

加甫里卡小心翼翼地,轻柔地飞升起来。鹳鸟哈拉朗皮沉重地飞向天空。他们就这样飞往南方:燕子们前头飞着,紧随其后的是加甫里卡,哈拉朗皮飞在最后。

“好啦,祝你一路平安!”野鸽村的居民们一边说,一边挥手,跟他们告别。

全村人都走了出来。这里有乔巴的母亲和父亲,有涛杰尔大叔,有潘台莱依老爷爷。磨坊大伯在磨坊旁晃动胡子向远行的朋友告别。

“你可要小心呀,加甫里卡!”乔巴追着叮嘱说。

“该怎么做,不说我也知道。”加甫里卡对着下面说。

乔巴久久地站在石塔上。傍晚,他看见一颗小星星向南方眨眼。

这准是李奥小姑娘,他想。

这的确是李奥小姑娘,她在给飞往南方的鹳群指引方向。

乔巴从塔上下来,走到老狗法拉温在打盹的洞边。

“你读读看。”乔巴说着,把一片发黄的叶子递给法拉温,叫法拉温读。

“等着我,明年春天我一准回来。”法拉温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着。

序言

古古采,乔巴,来自葡萄园星罗棋布的国度

韦 苇 

对于这个葡萄园星罗棋布的摩尔多瓦,这个黑海沿岸国家的事情,我们见闻得很少,几乎无所知晓。不熟悉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国民几乎没有机会读到从摩国译进来的书。似乎什么类型的书都没有。文学书本来是应该先有的,但是我们没有。

我们今天来介绍万格利,已经比许多国家要晚二三十年了。欧洲、美国和日本诸国,各种肤色的人早已对万格利的童书表示过热情的肯定和赞赏,表达过惊喜和欣赏。俄罗斯担任国际童书评议会评委的杰出作家伊莲娜·托克玛科娃这样评论万格利所创造的古古采形象:

万格利在古古采这一可爱的男孩形象中,体现出了摩尔多瓦乡村新一代人的善良天性,成功地注入了摩尔多瓦民间文学的精华。活跃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古古采,他的性格是如此富有民间气息,如此真实可信,在人物和事件的假定性中透映出象征意味。

保加利亚的著名评论家冉娜·格奥尔盖叶芙娜这样评价乔巴这个儿童形象:

性格爽朗的、饶有诗人天赋的斯皮尔敦·万格利,用洋溢着诗意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儿童文学形象——乔巴。他与古古采一样,毫无疑问,可以无愧地添列进世界成功的儿童人物画廊……在《野鸽村的乔巴》中,像所有真实感人的作品一样,读来唯感心中充满快意。

一个指出万格利的创作善于汲取民间文学的精华,一个指出万格利创作的诗性风格。这确实画龙点睛地概括了万格利作品在艺术风貌方面的特点,道破了他创造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功进入世界儿童人物画廊的缘由。

介绍万格利我们既然已经落于他国之后,他的作品既然早已在国外被确证是如此优秀,我们就应该赶快来弥补我国至今没有万格利童书的空白。

万格利以他的作品集赠与我,是在1991年。此时,作家手头的书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儿童文学同行要空了,寄给我的书,是他万般无奈之下到首都基希讷乌图书馆去为我“协商”来的!我被万格利的真情和热情深深感动了!万格利为送我书而如此千方百计,是因为我是最早知道他的文学成就的中国翻译家,更因为我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已经起飞的中国,它有三亿四千多万儿童。万格利在给我的信中,毫不掩饰地流露了他对具有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的中国的神往,并且满腔热忱地表达了他希望与中国同行接触交流的愿望:

亲爱的韦苇:

您邮来的信和您的书与报纸顺利到达了我手中。谢谢,亲爱的朋友,感谢您信中对我的作品说了这么多热情肯定的话,也感谢您打算把我的“古古采”和“乔巴”翻译介绍给中国的小读者。我真应该到中国去看看,而且应该赶快下决心去——我明年都要六十岁了呀!

从您的来信中我能看出来,我和您一定会谈得来的。我分明感觉到这一点。您具有一种孩童般的率真,这种品格非常可贵。假话、大话、空话我们真是听够 了听厌了!看得出来,我们有共同喜欢的作家:恰佩克啊,图韦姆啊,卡莱姆啊,比塞特啊,比安基啊,西顿-汤普森啊,还有罗大里,还有其他许多许多作家,我在我已经出版了的各种作品选本中都收有他们的作品。而您书中收进的作品,其作者米哈尔科夫、别莱斯托夫、柯兹洛夫,则是我的朋友了。看来,咱们都在各自为本国的孩子,为发展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做着普及世界名著的工作。这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却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我期待着我的书在中国与孩子们见面。

附去我的简历一份。

拥抱您! 

斯皮尔敦·万格利  

1991年1月9日于基希讷乌  

万格利诗一般的童话故事受到我国儿童文学同行的重视和肯定,也是已经有事实为据的了:我上世纪80年代初译载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低幼儿童报《小青蛙》上的《古古采的故事》中的一个片段《雪莲花》,被收进了一个发行量很大的集子,后来童诗诗人金波看到了它,又收进了他编选的一个集子。中国知道万格利就是从这个善良得让人不能不心动的摩尔多瓦男孩古古采开始的。后来,上海一位儿童文学博士研究生在杭州读到了“古古采”的几个片段,它们在众多的幼儿童话中给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这个可爱的古古采也能成为中国孩子的好朋友。

日本东京的《古古采的故事》的译者说,她一翻开它就手不能释卷,多么纯洁、多么可爱、多么好的一个男孩啊!我立即决定将它译成日语,接着读给我的女儿们听。我的女儿说,她们像喜欢自己的弟弟一样喜欢古古采。匈牙利的译者说,斯皮尔敦·万格利的童书让我们的孩子百读不厌……我实在抵挡不住万格利童书的诱惑,遂而又把《野鸽村的乔巴》也译成了匈牙利语出版。我后来的创作受到万格利作品诗性叙事的很大影响。美国、芬兰和斯里兰卡的译家和插图画家都说了同样热情赞赏的话。现在轮到中国的译家和中国的读者来赞叹万格利从摩尔多瓦田野和葡萄园里提炼的诗意,和用这诗意创造的人物和故事了。对于万格利,我们一样不会吝啬我们的美誉。善应该是文学的基础,善更应该是儿童文学的基础。若是因为介绍了古古采和像古古采一样的童话孩子乔巴,而能放大中国孩子的善心、善情和善意,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像国外有的地方那样,把古古采的形象做成商标,做成了洋娃娃,用作儿童咖啡厅的名字,也许我们在短时内还难于期待,但是古古采和乔巴在中国将找到众多的伙伴,应是没有疑问的。

优秀作家的作品还得有优秀画家来配图。万格利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童书,都是由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鲍里斯·季奥多罗夫(Борис Диодоров )配图的。

季奥多罗夫的版画精致而传神,在黑白间别有韵味地传达出了童话作品的生活内涵和艺术内涵,耐看,耐品,耐赏。上世纪70年代,季奥多罗夫就为俄文版的《小熊维尼阿噗》、《白雪公主》配图,1980年版《骑鹅旅行记》也是他的手笔。他富有表现力的插图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国内外各种奖项的高度肯定,1998和2000年两度荣获国际儿童图书协会颁授给他的安徒生奖提名奖。能由季奥多罗夫来为童话作插图,是童话作家们梦寐以求的企望,也是童话作家们的幸喜和荣耀。而万格利因为自己的童话和自己的国际声望,赢得了季奥多罗夫的青睐,所以我们现在可以一边阅读万格利的故事,一边欣赏季奥多罗夫的版画杰作——那用刀锋刻画出来生动人物和真切画面。我们会很容易走进童话世界,领略童话的意境,并和古古采、乔巴交上朋友的。

后记

我不能对称地响应摩尔多瓦功勋作家斯?万格利的热情和期待,他在手头已经拿不出书来奉送予我的情况下,为我做了就他的身份来说通常不便做的事——竟去图书馆为我通融了书,并万里迢迢邮给了我。而我能不能如愿将其译成汉语出版了送到中国小读者手中去,实现他热切的企望,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不得不为此长年感到愧疚不安。现在,此事有了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总算可以对我这位黑海岸边的同行有个完满的交代了——虽然是一个迟到的交代。

事隔二十年,二十年后我的这桩心事可以放下来了。我从他的几封信函中知道,他是很在意中国成亿的小读者的。他今年已经七十八岁了,当他收到用这在欧洲人感觉起来是很不可思议的方块字印成的书时,其兴奋、其欣慰,我们应是不难想象的。人生晚霞是人生最后一次的美丽。万格利看到这两片飘自东方神秘国度的瑰丽彩霞,他会想到,用艺术把仁善熔铸到童话里,童话就能不胫而走!

乔巴这个童话男孩诞生在白雪里。雪,在摩尔多瓦那片土地上,与人的生命联系、生活联系和精神联系,我们从童话描写中可以分明感觉到,是非常特殊的,所以,春天到来的喜悦在那里也一定会特别强烈。这个多雪而又多葡萄园的童话国度,我们走进去,我们会感受到我们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

我曾多次对朋友们说,如果摩尔多瓦组织一个作家代表团到我们国家来访问,我们却不能从图书馆里、从书店里找到,不能从我们的电脑里搜索到一本译自摩尔多瓦的出版物,那面对珍贵的客人将会是充满歉意的。所以,这两本童书的出版,我以为,此举应该得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的资金支持。我这话说得很认真。也许,我的认真里包含着太多的天真。不过,心存这样的天真不好吗?

韦 苇  

2009年3月15日

书评(媒体评论)

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韦苇如是说:

美国、日本、匈牙利、芬兰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译者和画家都说了同样热情赞赏的话。现在轮到中国的译者、画家和读者,来赞叹万格利和季奥多罗夫从摩尔多瓦田野及葡萄园里提炼的诗意,和用这诗意创造的童话和图画了。对于万格利和季奥多罗夫,我们一样不会吝啬我们的美誉。

                  

摩尔多瓦著名评论家符·柯尔金如是说:

斯·万格利是一位快乐的诗人和快乐的哲学家。他很懂得快乐的价值。他打心底理愿意读者们--少年儿童读者和成年读者来分享他的快乐。

读万格利的作品能让孩子们,同样也能让成人们获得发真内心的愉悦。读者可以从他的作品里领悟许多人生体验。其中我特别要提到的是作家对人性的呼唤,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真诚友爱的呼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野鸽村的乔巴/金水桶名著阅读与成长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摩尔多瓦)斯·万格利
译者 韦苇
编者
绘者 (俄)鲍里斯·季奥多罗夫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28568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1.588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