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列颠大空战
内容
编辑推荐

不列颠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战争,证明了战略性的大规模空袭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显示出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证明了防空的战略意义。由于不列颠战役的胜利,英国得以保存下来,而英车的坚持抗战,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斯持久战,而且成为日后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

通过全面的描述、双方参战飞机的图片、精彩的战争进程中的照片以及详细的附录,本书用大量的信息讲述了1940年那个夏天所发生的事情。

内容推荐

1940年夏天,空战史上最重要的战役在英国南部的天空中展开,交战的双方是英国皇家空军和德国空军。在一系列密集的空战后,皇家空军获得了有限的胜利——是否真的胜利了呢?虽然在过去的70年中,媒体和影视作品都为战役戴上光环,然而这却是一场高强度的消耗战,而且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运气、技巧、判断和勇气都起到了各自的作用。本书不仅详尽地从人员、机器和战术等方面阐述了这次伟大的斗争,而且还揭示了许多围绕此次战役的传说的真相。

本书分析了交战双方在战争爆发前的实力,以及各自采用的战术对于战争的结果产生的影响。本书着眼于德国为人侵而进行的准备工作,以及德国空军在结束了波兰和法国战役后的状态。本书解释了将不列颠战役称作德国空军与时间的较量的原因,并重点突出阻碍德国达到入侵目的的因素,如缺乏适当的运输工具、经验不足而无法制订合理的从海上登陆发动攻势的计划等。本书还提出疑问——希特勒本人是否真的对入侵英国抱有兴趣。

英国为抵御入侵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在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地方警卫和观察站等组织的作用和效果也在本书中得以体现,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雷达网络。本书同时分析了皇家空军为战役进行的准备工作,其主要的战斗机——“飓风”和“喷火”,以及来自英联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飞行员的重要性。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战役的各个阶段。从最初袭击英国的船只和港口开始,本书突出了当德国空军将力量集中于皇家空军的机场上时,他们离获得这场消耗战的胜利有多么接近。本书同时也提出疑问:为什么德国空军会在离胜利这么接近的时候开始轰炸英国的城市?双方在战役中的失误都被仔细剖析:皇家空军指挥官之间的不和,德国空军在开始经历失败之后才意识到雷达的重要性等。

目录

序幕 一件错综复杂的事

第1章 战役的前奏

第2章 德国空军的崛起

第3章 英国皇家空军1918—1940年

第4章 英吉利海峡战役:7月1日—8月7日

第5章 一场“鹰”之间的决斗:8月8日—9月6日

第6章 闪击战:9月7日—10月31日

第7章 谁赢得了不列颠战役的胜利?

附录

试读章节

阿道夫·希特勒经常被描述成一个对飞机和空中力量持有怀疑态度并非常不喜欢空军的人。虽然这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毫无疑问的是,希特勒是一个以陆地为根本的军事策划者,遵循占领并守卫土地的思想。德国空军的发展与成长由此可见一斑,希特勒制定的统筹战略考虑的是不平衡的发展,空中力量不可避免地只能始终作为德国国防军地面部队的附属物。作为一支部队,它的唯一目的就是“清理道路”,使地面部队和坦克办起事来能够更容易些。当不列颠战役成为一场独立的空中战役,德国要依靠空军独立地来达到其战略目的时,希特勒对战役自然就失去了兴趣。将他的注意力向东线转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受到《凡尔赛和约》条款的制约,德国只能保留数量很少的武装部队(人数仅比一支国民自卫队略多一些),刚够用来维持国内治安,甚至都不够组织防御来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空军和海军则完全遭到解散,德国被禁止装备军舰和作战飞机。

不过从很早之前,甚至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就下决心逃避战胜国联盟制定的限制条款。汉斯·冯·谢赫特将军——1919—1926年德国国防军的领导人,从帝国空勤部门中挑选出180名优秀的军官,明确地将他们保留以作为一支新的空军的核心和参谋人员,这支部队的建立是秘密的。

德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在不停地运转着,有的时候它们的基地设在国外,而民航则悄悄地获得扩张。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成立于1926年,它的成立受到的关注相当小。汉莎航空公司由埃尔哈特·米尔希负责,他原先是空军的一名军官,航空公司在1928年纳粹第一次获得选举成功后为德国从事军事活动提供掩护。航空公司运营着一些表面上看来是用于民用飞行,事实上具有轰炸的双重功能的飞机,而且还负责这类飞机的设计工作。这使一大批飞行员获得了远程飞行和驾驶先进飞机的经验;汉莎航空公司还发展出远程无线导航辅助设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探路者部队如KG100所使用的设备的前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这种利用民航做掩饰的飞行任务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飞行任务发展到包括使用Do 11C轰炸机利用国家铁路巡查员的身份做掩护进行夜间轰炸飞行训练。

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后,米尔希被任命为国家航空部的秘书,而部长则由戈林担任。但由于戈林还拥有许多别的头衔,并且将主要精力放在扑灭反纳粹力量上,因此。在创建新的航空部时,米尔希做的工作最多,他和维福将军一起为新的空军部队打下基础。1935年3月27日,希特勒宣布他的德国空军的存在,在官方为新部队成立而举行的庆典上正式委任戈林为空军总司令,米尔希成为国家航空部部长,维福将军担任空军总参谋长的职务。空军立刻接管了各类飞行学校、准军事组织和警察部队,包括一个SA(纳粹党突击队)中队。

根据官方公布的建制,德国空军有2万人,飞机1888架,希特勒宣布德国空军已经和英国皇家空军的力量相同。这几乎可以说完全是言过其实,因为新组建的空军装备的多数飞机是教练机或过渡型机种,真正能够执行任务的战斗机数量很少。同时,希特勒还宣布要保持空军的不断建设以达到同法国空军相同的规模。毫无疑问,这刺激了英国和法国扩建它们自己的部队,不过德国已经预见到这点,德国空军的扩建速度飞快。米尔希的第一个生产项目(4021架飞机的订单)是计划装备6个轰炸机、6个侦察机和6个战斗机联队(编队),每个联队下属3个大队,每个大队由3个中队组成。这些部队作为“行动指导单位”为空军快速、庞大的扩张提供了构架,使德国空军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空中部队。米尔希的生产计划从1934年开始实施,令人吃惊的是。对于这个项目外界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即使这其中只有115架飞机是预定用来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服务的。

最初,轰炸机得到发展的优先权,不过米尔希计划从1937年起将重心转移到战斗机上(那时,轰炸机部队已经完成建设)。然而,随着米尔希失去影响力和权力,这个计划也被放弃。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仅在1940年。米尔希最重要的伙伴维福是新任空军总参谋长,维福对于空中力量的使用方法有惊人的领悟力,而且他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组织者。他们一起制订了空军的下一步扩建计划,其中包括一个重要的远程轰炸机(乌拉尔轰炸机)项目。这个项目的日的是生产一种能够攻击苏格兰北部地区或飞越乌拉尔山脉的轰炸机,其结果是预订容克Ju 89和道尼尔Do 19型轰炸机(装备4台发动机的轰炸机,相当于英国皇家空军的斯德林轰炸机)。

维福将军的去世使所有留下来的重要的远程轰炸机项目都变得很容易地被取消了。其实这些项目早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当时盛行的短视的作风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因为任何被认为无法立刻产生作用的项目都会被区别对待。戈林和他的技术部门的领导人都是战斗机飞行员出身,对于轰炸机的优点根本不理解,而接替维福成为空军总参谋长的是阿尔伯特·凯塞林·他是作为一名陆军军官开始军旅生涯的,转调到空军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长,这使他很自然地将处理与陆军需要相关的事宜放在工作的首位。而且,他还成为战术空中行动的极力鼓吹者,他没有继承维福在远程重型轰炸机项目上的热情。留下来的重型轰炸机项目的支持者们缺乏影响力导致项目举步维艰。如前所述,他们的最高指挥官戈林以及维福的继任者都缺乏战术理解能力。

凯塞林“聪明地”向戈林指出,生产3架双引擎轰炸机的成本与2架装备4台引擎的轰炸机相同(利用现有的工业制造能力)。据说戈林的答复是希特勒只会询问德国空军有多少架轰炸机,而不是关心它们有多少台引擎,就这样道尼尔Do 19和容克Ju 89的命运被打上了封印,这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无疑是好运气。这些型号的飞机如此轻易地被放弃了,它们的原型机也被拆解。而且,围绕着“兀鹰”军团不断取得的胜利而产生的激动情绪以及轻型战术轰炸机在西班牙的成功使用,似乎没有人介意项目的取消。那些对于缺乏远程轰炸机丝毫不存在顾虑的人,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王牌战斗飞行员恩斯特·乌德特为代表,他凭借一种推断来证明“希特勒永远都不会让我们参加一场可能离开大陆的边界作战的战斗”。

P30-3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列颠大空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乔恩·莱克
译者 马盛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205471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5.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0-0635
版权提供者 Amber Books Limite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