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和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思想史前沿--经典诠释方法》分册,书中具体研究了:“诸子百家”与“九流十家”、《几何原本》的传入与焦循易学解释学、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中国思想史前沿--经典诠释方法/中和丛书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和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思想史前沿--经典诠释方法》分册,书中具体研究了:“诸子百家”与“九流十家”、《几何原本》的传入与焦循易学解释学、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经学研究 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研究经学史的一些心得 《周易·乾卦》解读 《易经》中的神鬼信仰与“德”性意识——兼及《易经》成书的年代 思想史讲座 诠释学是哲学和哲学史的唯一的进路 解释学的哲学基础 西方诠释学的定位及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本质特征 当代西方的过程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我的思想史研究 我的清代礼学研究 思想史研究 孔子对道的理解 释“慎独” “诸子百家”与“九流十家” 战国时期的禅让思潮与“大同”“小康”说——兼论《礼运》的作者与年代 宋学与《宋论》——兼评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 余英时先生给本刊主编来信 王船山《正蒙注》的终极关怀 《几何原本》的传入与焦循易学解释学 儒家制度化重建的尝试:(1890—1919)——清末民初康有为与孔教会 民主政治与儒学传统——徐复观“双重主体性”思想述评 思想史方法论 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刍议 寻求“精英思想”与“民众观念”的统一——对中国思想史的一些思考 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也谈思想史的写法——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一个学术话题 如何理解“释古” 出土竹简与思想史 孔孟之间与老庄之间 关于郭店简《老子》三组简文的传本问题 郭店竹简“急”字与孔子仁学 楚竹书《内礼》与《曾子立孝》首章的对比研究 上博藏楚竹书《周易》中特殊符号的意义 楚简《恒先》首章释义 《恒先》试读 经典与诠释 “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 老子、经典诠释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 经典诠释中的两种定向及代表作——王弼《老子注》与郭象《庄子注》 近年来有关中国经典诠释学研究的个案述评 西方汉学研究 儒学在美国:动向与反思 人是礼仪的存在——芬格菜特对礼的阐释 学术会议纪要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座谈会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复议 人物与思想 直道而行坎坷路——恩师岱年琐忆 张岱年先生的学术贡献 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方向 庞朴先生访谈录 “体知”儒学考量文化——杜维明儒学思想评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思想史前沿--经典诠释方法/中和丛书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3439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0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Z126.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61 |
宽 | 18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