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讲 叔父的奇遇

在北京大学新生报到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么一位老人,他眼光中洋溢着怜爱和喜悦,像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工友在校园里东张西望。一位愣头青一样的新生,刚刚到北大来报到,看见这位老人,就对这位老人说,老师傅您好,我刚来报到,我得去办入学手续,能不能麻烦您给我看着这堆行李。这位老人仍旧是眼光里洋溢着怜爱,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就会安安静静地在旁边站两个小时,替这位新生看行李。 而往往到第二天,这位愣头青一样的新生,忽然会发觉自己的头都快愣青了,因为他会看到,在迎接新生的北京大学主席台的正中端坐着的正是这位老师傅。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他又是谁?

在大地银妆素裹的季节里,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已经罕有人迹,学生们都已放假回家,而在北京大学最北头,和圆明园只有一墙之隔的一幢老式公寓的底楼,几十年如一日,在凌晨四点十五分就会亮起一盏灯,这位老人开始工作了。有人讲闻鸡起舞,而这位老人告诉我们,是鸡闻他而起舞。早晨七点多,这位老人已经工作了三个多小时了,他累了,推开书房的窗,忽然看见在白皑皑的雪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用树枝在雪地上写满了美好的祝愿,下面署着各个系,比如英文系、中文系、法律系、经济系、数学系、物理系学生的名字,恭祝这位老人新年快乐、健康长寿。这位老人的眼睛湿润了,这成了北大一道永恒的风景。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这位老人又是谁?

北大校园里有很多美丽的故事,还有很多非常奇怪的事情。它的奇景之一就还是这么一位老人,他在校园里散步,而他身后居然会有几只猫排成一列,里面有毛色雪白的波斯猫,也有猫色很杂、说不出什么品种的小猫,排着队跟在这位老人身后,陪着他散步。我们只听说过狗会跟从主人散步,有谁听说过猫会跟从主人散步吗?这就成了北大校园里的一道奇景。

而北大校园里的另一奇事还发生在这位老人家身上。有一天,这位老人一扬手,往他住宅前的湖面上撒下了一把莲子,老人就怀着喜悦、平静的心情等待着这把莲子变成荷花。一年过去了,杳无花讯,老人还是以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情等待着。两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亭亭盖盖的荷叶间有了许多含苞待放的荷花,老人笑了。

老人越来越老了,后来就住进了医院。这位老人是最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可是他在医院里终于忍不住提出一个要求——出院回北大。他回去干什么呢?他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做吗?那簇拥在他身边的秘书、医生、护士当然要问这位老人,而老人还是非常喜悦而平静地告诉他们,我想我的荷花了,我想我的猫了。这是谁呢?

老人淡泊名利,视富贵为浮云,却得到了巨大的荣誉。当这个喧嚣的世界上不少人忙着在寻求所谓的荣誉、桂冠的时候,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却忙着从自己的头上摘下对他来说实际上是名至实归的种种桂冠,辞谢各种荣誉。然而,他摘不下的,他辞谢不了的,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尊敬。我们看到,温家宝总理在五年时间里,探望了这位老人四次,那这位老人是谁?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这位老人就是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

中国帝制年代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宣统三年,辛亥年的闰六月初八,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出生了。这个日子应该是公元1911年8月2日,可是不知道怎么弄的,也不知道是谁弄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弄的,这个日子居然被算错了,算成了1911年的8月6日。

P1-6

目录

第一讲 叔父的奇遇

第二讲 童年的苦乐

第三讲 顽童出开窍

第四讲 恰同学少年

第五讲 坎坷中成长

第六讲 清华园逸事

第七讲 清华四剑客

第八讲 毕业进行曲

第九讲 理想与现实

第十讲 留学在德国

第十一讲 峰回路转

第十二讲 天高云淡

序言

钱文忠

距今二十五年前的1985年,当时我还是就读于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的高中二年级学生,主要是受历史教师郝陵生先生的影响,开始和季羡林先生通信。次年,我如愿考进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正式开始向季先生以及他的老一代弟子问学受教。

屈指算来,已是二十五年过去了。在这无论如何不能算短的时间里,也无论我身在何方,也无论我境遇如何,我都不敢稍忘师恩,一直和恩师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我对恩师的人生经历和论著文字是熟悉的,也写过不少关于恩师的文章,有的还长达几万字。后来从中选择了“季羡林与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季羡林与吐火罗文研究”、“季羡林教授学述”、“陈寅恪与季羡林”等四篇,汇成一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书名援“程门立雪”之典,题作《季门立雪》。

然而,我原先从来没有动过为恩师写传的念头,道理并不算复杂。首先,恩师身体健康,思维敏捷,新作层出不穷,新见泉涌叠现,远远未到可以作总结的时候。其次,蔡德贵、卞毓方、于青等先生都为恩师写出了很好的传记,根本不需要我来做狗尾之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累积,我发现自己对恩师的理解也在加深,越来越体会到,恩师不仅是一位极其重要的学者,更是一部必须“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智慧书。以我的浅薄不学,更需要用接下来的生命去体会领受,远未到形之于笔墨的时候。

那么,又怎么会有了眼前的这本书了呢?这是应该向读者朋友略作交代的。

一年多前,《百家讲坛》通知我,让我马上准备录制关于恩师的节目。同时,就自然科学领域,由另外一位学者录制钱学森先生的节目。当时,我刚刚录制完三十六集的“玄奘西游记”不久,根据百家讲坛内容改定的同名图书也正好开始发行,真可谓诸事猬集、应接不暇,人也确实非常的疲惫。但是,我怎么能够拒绝和恩师有关的事情呢?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完成了从准备到录制的全部工作。按照百家讲坛的惯例流程,我也很愉快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达成了图书出版的协议。感谢出版社,以非常快的速度和非常高的质量,完成了书稿的排版和编辑。

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系列的节目至今没有播出。图书的出版自然也就随之耽搁了下来。可是,我接着又完成了四十多集的新节目“解读《三字经》”的录制工作。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就《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图书出版的愉快的合作因缘,我解读《三字经》的书也顺理成章地交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准备出版了。这就又提起了《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于是决意同时出版。

我在这里要感谢太多的人。《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真可以说是这本书的始作俑者,节目虽然还没有播出,但是,他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劳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杨瑞雪社长、刘海涛、刘明清等先生则是这本书的“接生者”,正是他们,使这本书如此漂亮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我还要感谢上面提到的恩师的几位传记作者,我频繁地参考他们的著作,离开了他们,我的工作难度将增加不知道多少倍。

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还在经历学生时代的年轻朋友而写的,当然也努力地兼顾了关心着恩师的朋友们的需求。我最要感谢的也正是他们,感谢他们对恩师的关心,对我的关爱。

我内心还藏着一个更大的心愿,那就是,将这本书敬呈给我的恩师,以作恭贺恩师九十八华诞的芹献。米寿以过,茶寿匪远,衷心祝愿恩师健康长寿。

内容推荐

《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是国内首部完整讲述季先生学生时代的历史之作。本书讲述的是季老从5岁(1916年)至其留学德国(1935年)这19年来的历史,作为季老的入室弟子,钱文忠则在书中透露了季老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当年,季羡林先生每天都是早晨四点半起床,风雨无阻骑自行车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而衣着朴素的季羡林先生还曾被同学误以为门卫大伯,请他帮着看行李,他欣然从命,直至第二天开学典礼上才让学生大吃一惊。”此外,书中还首次披露了季老的高考数学仅4分:“我在书中说到了三位大家当年(1930年)的高考分数,钱钟书15分、吴晗0分,季羡林先生也只有4分而已。但是季羡林先生当年高考的第一志愿,居然还是清华大学数学系。”

编辑推荐

提到季羡林先生,大家会想到温家宝总理几次看望的那位老人,这位百岁老人传奇的一生,折射出了中国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在季羡林先生九十六岁生日之际,他的及门弟子,复旦女学教授钱文忠像往年一样,来给老师拜寿了。钱文忠教授是季羡林先生的入室弟子。钱文忠扶高中起就与季先生通信,考上北大后又与季先生过从甚密。钱文忠与季先生,不仅有着深深的师生之情,而且还有着浓浓的祖孙之情。钱文忠教授在本书中将向我们展示季羡林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旅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文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92935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76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