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怎样说话与演讲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不能不说话,但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觉到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是一柄利刀,令人感觉到十分恐惧,有的人说起话来,一开口就使人感觉到讨厌。所以人的面貌各个不同,而人的说话,获得的效果,也正像面貌的各个不同一样……

内容推荐

《怎样说话与演讲》一书,原由奉天惠迪吉书局于1920年11月出版,朱自清作序。这是一本广受读者欢迎的生活读物。本书在阐述有关说话与演讲艺术方面,有许多精到的见解和释意,如说话怎样给人好印象,怎样让人接纳你的主张,怎样规劝和拒绝别人而不致伤害对方;演讲要怎样引起听众的兴趣,怎样让人信服你的观点,怎样注意演讲的环境、气氛、达到好的效果等等,至今让我们受益甚多。毫不奇怪,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少不了人与人的交流,也就应该注意语言交流的艺术,这原本是古今同理的事情。本书很少说教和空洞的大话,它是大众生活的经验之谈,对今天的广大读者尤有实际生活的帮助和参考意义。

目录

说话(代序)

第一编 怎样说话

第一章 说话是一件难事

 一 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

 二 说话不见得比写文章容易

 三 拉长了面孔不好嬉皮笑脸也不行

 四 自己要乖巧

 五 要张开了眼睛说话

 六 了解说话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给人家一个好印象

 一 语语中肯

 二 言必有信

 三 察言观色

 四 态度要温雅

 五 说话要幽默

 六 说话要委婉

 七 让人家有说话的机会

 八 最好让人家先说话

第三章 同意人家的主张

 一 谁都为尊严而自卫

 二 爱好争论者是傻子

 三 批评人家不好是无益的

 四 训斥人家也未见得有好处

 五 冷冰冰的面孔是无益的

 六 这并不是阿谀

第四章 要有自己的立场

 一 怎样拒绝无礼的请求

 二 多言无益

 三 用不同的方式来再三申述

 四 使人家有回忆的价值

 五 学会运用拒绝语言

第五章 要开发别人的话机

 一 用赞美的方法

 二 用疑问的方法

 三 诚意关心人家的谈论

 四 投其所好

第六章 怎样和人家辩难

 一 不要使人家的心里先存一个“不”字

 二 不要攻击人家的短处

 三 语句要有力

 四 拿出真实的凭据来

 五 找出一个共同点来讨论

 六 正面辩难不如侧面进击

 七 有信心

 八 辩难的方法

第七章 怎样说规劝人家的话

 一 先赞誉后劝导

 二 没有人爱听命令的

 三 要给人家留些面子

 四 自己来负担错误

 五 用鼓励的方法

 六 用激将的方法

 七 使人不自暴自弃

 八 平等待人尊重对方

 九 心理相容对症下药

第二编 怎样演讲

第一章 勇气和自信力的养成

 一 有志者事竟成

 二 胆子大一些

 三 要多多地练习

 四 磨炼意志

第二章 怎样预备演讲

 一 怎样预备你的演讲

 二 充实你演讲能力的诀窍

 三 名演说家的预备法

 四 关于演讲稿

 五 增进记忆力

 六 忘了演讲词的救急方法

 七 演讲的选题和篇幅

第三章 怎样引起听众的注意

 一 用热情来引起听众的情绪

 二 要讲非吐不快的话

 三 要讲有力的话

 四 变更音调分别轻重

 五 抓住听众的精神

 六 声音

第四章 内容的注意

 一 意义要清晰

 二 避用专门名词

 三 形容得体

 四 注意兴趣

 五 值得被人信任

 六 避免听众反感的事

第五章 姿势的注意

 一 注意你的动作

 二 注意你的服装

 三 注意场中的空气和光线

 四 使听众紧坐在一处

 五 桌上无他物台上无他人

 六 姿势教授的荒谬

 七 体态语

 八 警告信号

第六章 演讲的开头和结尾

 一 起头要当心

 二 引起听众的好奇心

 三 总结要点

 四 恰到好处就应停止

 五 结尾弊端

 六 成功演讲的20条黄金法则

编后记

试读章节

这样诚恳地对他一说,那学生真的改变态度了,过去是一个不肯用功的人,后来成为一个十分用功的人了。

上面所举的例子,虽然一则是律师法庭的辩护,一则是教师对学生的训导,可是,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必须说话要中肯,使听者对你诚挚的态度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那你的说话,就会发生重大的效力。

假使一个工厂里的工人罢工了,厂方想用高压的手段压迫他们复工,这一定是要失败的。如果你用了诚恳的态度,向他们去开导,说明罢工的利和害,使工人自己明白罢工是不利于自己的,那他们自然会很高兴地复工了,比之用高压的手段,所得的效果不啻有千万倍呢!

1915年,柯洛瑞多州煤铁公司中的矿工,他们为了要求改善待遇,而发生了罢工;因为公司方面不善处置,这次罢工又演变成了流血的惨剧,两方面各走极端。这次罢工,由于开始处理不利,便延长了有两年之久,是美国工业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罢工,那时管理矿务的人,就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这位小洛克菲勒,最初为了用高压手段,请出军队来镇压,闹成了流血惨剧,反而使罢工的时间更延长下去,使他的财产,受到了更大的损失。后来,他改变方法,用了柔和的手段,把工潮的事情暂时置之不谈,特地去和工人为友,到各个工人的家中去慰问,使两方面的情感慢慢地转好起来。以后,他叫工人们组织代表团,以便和资方洽商和解。他看出了工人们已经对他稍稍释去了敌意了,于是,便对罢工运动的代表作了一个十分中肯的演说。这一次的演说,把两年来的罢工风潮竞完全解决了。

现在,我们且来看看他怎样说法:

“在我的一生之中,今天要算是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觉得十分荣幸,因为我能够和诸位认识了,如果我们今天的聚会是在两个星期之前,那么,我站立在这里竟然是一个陌生人了;因为我对于诸位的面孔的认识还只是极少数。我有机会到南煤区的各个帐篷里去看了一遍,和诸位代表都作了一次私人的个别谈话;我看过了诸位的家庭,会见了诸位的妻儿老幼,大家对我都十分的客气,殷勤地接待,完全把我看作自己人一般。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见,我们已经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了。现在,我们不妨本着相互的友谊,共同来讨论一下我们大家的利益,这是使人感到十分高兴的。参加这个会,是厂方的职员和工人的代表,现在蒙诸位的厚爱,我才能在这里和诸位相见。诸位对我能够化除一切的宿嫌,彼此成了好友,这种伟大的友谊的精神,我是终身不会忘掉的。我们大家的事业和前途,从此更是展开了无限的光明。在我个人,今天虽然是代表了公司方面的董事会,可是,我对诸位并不站在对立的地位,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我们彼此有关的生活问题,现在我很愿意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大家从长计议,获得一个双方兼顾到的圆满的解决:因为,这是对大家有利的事……”

小洛克菲勒本来是工人的对立面,他现在用了中肯的言语去和工人的代表演说, “人非木石,孰能无情?”结果,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了。

P20-23

序言

谁能不说话,除了哑子?有人这个时候说,那个时候不说;有人这个地方说,那个地方不说;有人与这些人说,不与那些人说;有人多说,有人少说;有人爱说,有人不爱说,哑子虽然不说,却也有那咿咿呀呀的声音,指指点点的手势。

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正是物以稀为贵的证据:文人们讲究“吐属”,也是同样的说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说客、文人;但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尚书里说:“唯口出好兴戎。”一句话的影响,有时是你料不到的,历史和小说上有的是例子。

说话即使不比作文难,也决不比作文容易。有些人会说话不会作文,但也有些人会作文不会说话。说话像行云流水,不能够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因而不免有疏漏散漫的地方,不如作文的谨严。但那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却决非一般文章所及。——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我们的文章哲学里虽有“用笔如舌”一个标准,古今有几个人真能“用笔如舌”呢?不过文章不甚自然,还可成为功力一派,说话是不行的;说话若也有功力派,你想,哪怕真够瞧的!

说话到底有多少种,我说不上。约略分为:向大家演说、讲解,乃至说书等是一种;会议是一种;公私谈判是一种;法庭受审是一种;向新闻记者谈话是一种;——这些都可称为正式的。朋友们的闲谈也是一种,可称为非正式的。正式的并不一定全要拉长了面孔,但拉长了的时候多。这种话都是成片段的,有时竟是先期预备好的。只有闲谈,可以上下古今,来一个杂拌儿;说是杂拌儿,自然零零碎碎;成片段的是例外。闲谈说不上预备,满是将话搭话,随机应变,说预备好了再去闲谈,那岂不是个大笑话?这种种说话,大约都有一些公式,就是闲谈也有——“天气”当是闲谈的发端,便是一例。但公式是死的,不够用的,神而明之,还在乎人。会说的教你眉飞色舞,不会说的教你昏头耷脑;即使是同一个意思,甚至同一句话。

我国人很早就讲究说话。《左传》、《国策》、《世说》是我们的三部说话的经典。一是外交辞令,一是纵横家言,一是清谈。你看他们的话多么婉转如意,句句字字打在人心坎里。还有一部《红楼梦》,里面的对话也极轻松、漂亮。此外汉代贾君房号为“语妙天下”,可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句赞词;明代柳敬亭的说书极有大名,可惜我们也无从领略。近年来的新文学,将白话文欧化;从外国文学中借用了许多活泼的、精细的表现,同时暗示我们将旧来有些表现重新咬嚼一番。这却给我们的语言一种新风味、新力量。这时期说话的艺术确有了相当的进步。论说话艺术的文字,从前著名的似乎只有韩非的《说难》,那是一篇剖析入微的文字。现在我们却已有了三篇俞平伯君的《文训》,鲁迅君的《立论》,都是精警之作。这足够证明我所说的相当的进步了。

我国人对于说话的态度,最高的是忘言,但如禅宗“教”人“将嘴挂在墙上”,也还免不了说话。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这三样又有分别:慎言是小心说话,小心说话自然就少说话,少说话少出错儿;寡言是说话少,是一种深沉或贞静的性格或品德;讷于言是说不出话,是一种浑厚诚实的性格或品德。那两种多半是生成的。第三是修辞或辞令。至诚的君子,人格的力量照彻一切的阴暗;他用不着多说话,说话也无须修饰。只知讲究修饰,嘴边天花乱坠,腹中矛盾森然,那是所谓小人;他太会修饰了,倒教人不信了。他的戏法总有让人揭穿的一日。我们是介在两者之间的平凡的人;没有那伟大的魄力,可也不至于忘掉了自己。只是不能无视世故人情,我们看时候,看地方,看人在礼貌与趣味两个条件之下,修饰我们的说话。这儿没有力,只有机智;真正的力不是修饰所可得的。

现在有人提倡“农工大众用语”;因为不熟悉,恕不说什么了。新时代的人物,自有去研究的或者竟认为无须研究,也未可知。反正我是只会说我们自己的:

要说得巧,要说得少;

“言多必失”,“语多必败”。

后记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的时代,学习说话,学习演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为青少年渎者所注意。有关口才艺术的书刊,近年来在我们国内一直畅销不衰,这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需要。那种如“将嘴挂在墙上”的禅理名言和“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儒教训条,愈益显得落伍和陈腐。

《怎样说话与演讲》一书原由民国时期的奉天惠迪吉书局于1920年11月出版,是一本很受当年读者欢迎的生活读物。审读该书,它在阐述有关说话与演讲艺术方面,有许多精到的见解和释意,如说话怎样给人好印象,怎样让人接纳你的主张,怎样规劝和拒绝别人而不致伤害对方;演讲要怎样引起听众的兴趣,怎样让人信服你的观点,怎样注意演讲的环境、气氛,达到好的效果等,至今让我们感到受益诸多。毫不奇怪,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少不了人与人的交流,也就应该注意语言交流的艺术,这原本是古今同理的事情。只是到了近代以来,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从生活中愈益深切地体会到并开始研究口才和语言的艺术性。这本小册子很少政治的说教和空洞的大话,它是大众生活的许多经验之谈,对今天的广大读者,尤有实际生活的帮助和参考意义。

该书署名为著名现代作家、幽默大师林语堂著,当我们请版权代理公司向有关著作权继承人联系版权时,著作权继承人不能确认作者是否著有该书。但其内容和行文特点确有林语堂式的大家风范,可见此书内容的丰富和实用。如今读来,对于学习说话、学习演讲的青少年,仍会受益匪浅。由于原书在20世纪20年代初出版,当时的语言、修辞和现在的习惯终有一点区别,故稍加整理,并适当补入一些内容,使该书更具参考价值。为尊重历史事实,原书作者署名及书名不做改动。原书由著名学者、作家朱自清先生作序,写得幽默、深刻、一针见血,非常好,仍按原书排版,诚望广大读者鉴识,特此说明。

杨永德

200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怎样说话与演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25368
开本 32开
页数 28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1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3
整理 杨永德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