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师生在近30年中有关巴金研究的部分成果。全书分为巴金思想解读、《随想录》研究、多重视角下的巴金、感想与记忆四编,收录了陈思和的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潘旭澜的关于《随想录》;孙乃修的巴金与屠格涅夫等众多作品。
图书 | 给你们以晨星--复旦师生论巴金/薪传丛编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师生在近30年中有关巴金研究的部分成果。全书分为巴金思想解读、《随想录》研究、多重视角下的巴金、感想与记忆四编,收录了陈思和的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潘旭澜的关于《随想录》;孙乃修的巴金与屠格涅夫等众多作品。 目录 总序(陈思和) 贾植芳:关于巴金研究的一束序跋 第一编 巴金思想解读 陈思和: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张业松:文学史线索中的巴金与鲁迅——悼巴金并纪念鲁迅逝世六十九周年 唐金海:近百年文学大师论——兼论巴金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原创性和杰出贡献 坂井洋史:读巴金——“违背夙愿的批判者”的60年 第二编 《随想录》研究 潘旭澜:关于《随想录》 李辉:《随想录》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李喜卿:《随想录》——寻找、恢复自我形象的过程 周立民:痛切的情感记忆与不能对象化的《随想录》 刘涛:真话与记忆、声音、书写的关系——《随想录》语言观念研究 刘律廷:直面灵魂的浮躁与龌龊——写给巴金爷爷的信 第三编 多重视角下的巴金 孙乃修:巴金与屠格涅夫 陈思和李辉:巴金与欧美恐怖主义 山口守:巴金与萨珂、樊塞蒂事件 王友贵:巴金文学翻译初探 孙晶:生命花朵的绽放: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编 感想与记忆 贾植芳:一点记忆,一点感想 王安忆:执绋者哀 张新颖:“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 附录: 1.复旦师生编辑、出版巴金研究资料与专著目录 2.本书作者简介 编后记(周立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给你们以晨星--复旦师生论巴金/薪传丛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立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4755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7 |
宽 | 15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