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为而治/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中,在道德规范上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本书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历史人物,为广大朋友们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方便,让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断的继承和发扬!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是该套文库的其中一本。

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目录

云将遇鸿蒙

黄帝梦游华胥国

商汤伐夏桀

老子力驳孔师徒

孔子论王骀

乐天知命有大忧

季梁染重病

杨朱知悔悟大道

四子志道同

熊宜僚解忧

南荣■学道

无鬼慰武侯

魏惠王释怒

赵文王罢剑

尹喜得真道

范蠡隐太湖

杨朱虑失羊

列子谒南郭

北宫子醒悟

公孙龙辞穷

居泠答翼亮

严陵垂钓富春江

弥衡妄恃才

怀冰驳俗子

鲤鱼跃龙门

试读章节

黄帝自从杀了蚩尤,平定中原以后,勤勉治国十五年,很受人民的拥戴。黄帝颇觉得意,暗自思忖道:“既然现在已经国泰民安,我也就不必那么操劳了,也该注意保养自己,享受一下了。”于是,黄帝每日大摆筵宴,宫中鼓乐齐鸣,美姬轻歌曼舞,珍馐美酒,异香扑鼻。黄帝每次都开怀畅饮,大醉方休。这样过了几年,黄帝却日渐消瘦,憔悴枯槁了。在奢侈糜烂中浑浑噩噩,无所适从。

又过了十五年,国家也动荡不安起来。朝野混乱,外族侵犯,旱涝虫灾使得百姓们背井离乡。黄帝面对这种情况,不觉忧心忡忡。便决意抛弃奢华的享乐生活,呕心沥血,绞尽脑汁地开始治理国家。结果又变得日渐消瘦,憔悴不堪,昏昏沉沉,无所适从。

黄帝喟然长叹,说道:“我陷得太深了!保养自己,造成深重的祸害;治理国家,也造成同样深重的祸害。”于是便从此抛开诸多的政事,撤去钟鼓乐器,节衣缩食,摒弃贴身的侍仆,离开富丽的宫殿,独自住进宫外简朴的屋子,静静地反省,澄清内心,以至于三个月没有过问朝政。

一日,风和日丽,黄帝却感觉困倦异常,侧身而卧,不一会儿,便酣然而眠。睡梦中觉得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风一吹,便飘走了。也不知飘了多久,最后飘到了一处极美的地方。那里空气清新,直沁心脾;河水清洌,一视见底;田地肥沃,五谷丰登;树木葱茏,花香遍野。黄帝心旷神怡,如置仙境。黄帝遇到了一个农夫,便上前打听。农夫淳朴憨厚,笑容可掬。他告诉黄帝说,这里名叫华胥国,在弁州的西面,在台州的北面。黄帝听了大惊,心想,不知道这里距离中原有几千万里,大概不论步行,还是乘船、驾车,都到不了呀!黄帝在华胥国里到处游荡,发现华胥国没有官长,没有尊卑,人民没有嗜好和欲望,不知道喜爱生存,不知道厌恶死亡,所以也就没有夭折的说法;不知道更关心自己,不知道疏远外物,所以也就没有爱与憎的分别;不知道背离贫贱,不知道趋附权贵,所以也就没有成败利害。没有喜恶畏忌,即使掉到水里,也不会淹死;裹入火中,也不感觉灼热。刀砍不痛,指搔不痒。精神玄冥深远,而又如履平地;内心虚淡,而又像睡在坚实的床上。浮云浓雾不能阻碍他们的视线,雷霆万钧不能搅扰他们的听觉,美或者丑不能触动他们恬淡的内心,高山深谷不能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一切都顺其自然,在天地之间任其畅游,无所不适。

“真是太美妙了!”黄帝大声赞叹道。忽觉身体一沉,黄帝随之一惊,睁开双眼,才恍然知道刚才的华胥国一游只是一个梦。梦醒之后,黄帝依然心醉神往,便召来天老、力牧、太山稽三位大臣。黄帝对他们说:“我独自幽居了三个月,排除杂念,静心反省,思考养身治国的道理,却愈发迷惑而不可得。后来,我疲倦困乏,倒身入睡,竟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接着,就把梦游华胥国的情景一一说给三位大臣听。

三位大臣听后,连连称奇。  黄帝又慨叹地说:“现在我明白了,最高深的大道不能刻意勉强求得。我知道了,我得到了,而我却无法用言语告诉你们啊!”

从此以后,黄帝摒除杂念,清心寡欲,宁和养身,从容治国。这样过了整整二十八年,天下大治。政治通畅昌顺,百姓安居乐业,繁荣的景象几乎比得上梦中的华胥国了。

后来,黄帝高寿去世。百姓们听到了这个噩耗,痛哭悲号,感天动地。对黄帝怀念的哭声持续了二百多年也没有停止。

黄帝通过梦游华胥国,悟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懂得了只有无心无欲,无爱无憎,不刻意,不造作,顺应而为,与天合一,个人才能自然而然地颐养天年,国家才能自然而然地得以大治。故事中道家的无为治国的思想,完全摒弃人为改造社会的能动性,是不值得提倡的。至于向往社会无尊卑、无私欲的到来确有积极意义。

P4-7

序言

“无为”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最早由道家始祖老子提出。这一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老庄提出“无为”“无欲”“不争”这种自然无为主义的避世哲学;老庄以后,无为思想被应用于治国之道;两汉以后,无为思想多用于人们的养生之术上。

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过分地人为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人们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竞争成为社会进步的主流意识。提倡“无为”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可以帮助人们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克制一己私欲,秉持宁静、纯朴的心性,免受忧烦之苦,也可以使社会公正、和谐的清流免遭奸诈、欺邪的浊污。

无为思想摒弃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行径,而倡导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积极有为地工作和生活。正所谓无为过犹不及;有为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为此正确处理好“无为”和“有为”二者的关系十分必要,不仅可以练达心胸,成就事业,而且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种古朴而又深邃的生存理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为而治/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栾传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8239
开本 32开
页数 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0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48-49
丛书名
印张 3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00
14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