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论文集共收30篇文章,其中有4篇(《从“少人多石”到“惟楚有材”》《关于(微雪的早晨)主人公原型》《叶德辉与清末民初的湖湘》《〈大中华文库·论语〉前言》)不属于汉语研究范围,其余26篇中,除《关于长沙方言新产生的两个鼻化韵》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汉语史研究的范围之外,剩下的25篇,归入汉语史应该没有问题;因此名之为“汉语史窥管集”大致是说得过去的。
图书 | 沧海一粟--汉语史窥管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部论文集共收30篇文章,其中有4篇(《从“少人多石”到“惟楚有材”》《关于(微雪的早晨)主人公原型》《叶德辉与清末民初的湖湘》《〈大中华文库·论语〉前言》)不属于汉语研究范围,其余26篇中,除《关于长沙方言新产生的两个鼻化韵》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汉语史研究的范围之外,剩下的25篇,归入汉语史应该没有问题;因此名之为“汉语史窥管集”大致是说得过去的。 目录 前言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 试论“暨”的词性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存在连词“则”(作)——兼谈“我其祀宾作帝降若”等句的读法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中“于”的连词用法 殷墟甲骨刻辞中“以”“比”非连词说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 对殷墟甲骨刻辞中“雨不雨”“雨不”的考察 甲骨刻辞琐记 试论“巫帝”刻辞的结构 运用语法训释甲骨文字词义的几点心得 《马氏文通》的“次”与“格”“位”之比较——兼评何容、林玉山的“次”理论 对语气副词“其”单功能性质的考察 “巧 ”为“职官+人名”结构证——兼释一组同源字 《孟子》疑难句读辨析一例 《汉书》句读辨析一例——兼证汉代[动·于·处补]式与[动·处补]式存在变换关系 《庄子·内篇》陈注指瑕 《老子》群诂献疑 关于长沙方言新产生的两个鼻化韵 黄季刚“制名皆必有故”证 从“少人多石”到“惟楚有材”——湖南近世政治、军事人才辈出探源 关于《微雪的早晨》主人公的原型 叶德辉与清末民初的湖湘 杨遇夫先生治学小史 杨伯峻先生学记 杨树达先生的《春秋大义述》及相关未刊稿 《大中华文库·论语》前言 《湖湘文库·积微居丛书》前言 《积微翁回忆录》重版后记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重校后记 《黄侃年谱》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沧海一粟--汉语史窥管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逢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599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9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