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川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四川名山胜水与历史文化,激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感。古往今来,数不清的入蜀与出蜀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清的关于四川的诗文、书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许多足不出户的人,正是通过这些诗文、书画,认识了巴山蜀水的美丽,感受了四川人文的底蕴……《四川读本》正是要解读这隐藏在诗歌中的四川秀丽山川、文化。

内容推荐

蜀中地灵人杰,这里是邓小平、朱德、陈毅、聂荣臻的故乡,是司马相如、扬雄、王褒、陈子昂、李白、苏轼、杨升庵、郭沫若、巴金、李劼人、张大千、陈子庄的故乡,是杜甫、高适、岑参、元稹、李商隐、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居官或流寓之地。剑南蜀道、嘉州峨眉一线以及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路,文明之路。

本书通过这些诗歌,全面解读了四川的名胜古迹、名人轶事、风土人情等。

目录

啊,四川(白航)

卷一 成都

 上皇西巡南京歌(唐·李白)

 向往成都(李劫人)

 我爱成都(马识途)

 大慈寺:震旦第一丛林(娜木西)

 文殊坊,生活在别处(王瑾)

 春熙路(牛黄)

 公元年月日“成都日记”(章夫)

 参观三星堆博物馆(熊召政)

 访鱼凫城故址(清·王侃)

 都江堰(余秋雨)

 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碑记(何开四)

 新建文翁祠碑记(清·李惺)

 文君当垆(晋·葛洪)

 明河篇(唐·宋之问)

 蜀相(唐·杜甫)

 出师表(蜀汉·诸葛亮)

 春江濯锦赋(清·周宝清)

 府南河放想(吴野)

 合江亭记(邓代昆)

 成都东郊沙河赋(流沙河)

 浣花草堂赋(清·杨锐)

 薛涛传贿受惩记(雍国泰)

 最初的回忆(节选)(巴金)

 喜欢巴金(王蒙)

 美食家李劫人(车辐)

 记老友沙汀(冰心)

 瞎子客店(艾芜)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文(佚名)

 绝命书(彭家珍)

 王建墓:抬棺人(蓝疆)

 花间集序(后蜀·欧阳炯)

 十陵(朱明)

 登楼(唐·杜甫)

 青城山赋(宋郁文)

 新都宝光寺(清·王树桐)

 桂湖曲送胡孝思(明·杨慎)

 杨慎在保山(汪曾祺)

 东湖瑞莲歌(宋·梅挚)

 谒此度费处士祠(吴虞)

 乐在陶中(李立新)

 绝句(唐·杜甫)

 秋日怀东湖(宋·陆游)

 校绥靖屯志题后(清·李焕)

 天彭牡丹谱(宋·陆游)

 川剧(汪曾祺)

 一戏一招——复读者公开信(魏明伦)

 想念泸州评书(王应槐)

 《龙门阵》小序(张秀熟)

 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宋·陆游)

 四川海椒(达夫)

 卓莹第招饮承香楼望青羊宫花会感作(清·刘志)

卷二 川北

 蜀道难(唐·李白)

 过秦岭(赵朴初)

 朝天明月峡(史幼波)

 题嘉陵驿(唐·雍陶)

 早上五盘岭(唐·杜甫)

 筹笔驿(唐·李商隐)

 风雨中过龙洞阁(宋·陆游)

 利州江潭作(唐·李商隐)

 剑阁铭(晋·张载)

 剑门(唐·杜甫)

 剑门道中遇微雨(宋·陆游)

 翠云廊(清·乔钵)

 李翰林集序(唐·魏颢)

 圌山(贾平凹)

 扬子云洗墨池(宋·宋京)

 富乐山怀古(清·陈中)

 庞统墓前(王夫刚)

 蜀中九日(唐·王勃)

 绵州歌(唐代民谣)

 访李雨村山人(清·何人鹤)

 曲贵当行(清·李调元)

 闻张船山下世(清·刘沅)

 梓州工部草堂(清·王龙勋)

卷三 川西

 川西高原(远泰)

 熊猫歌(何崝)

 八级地震歌(欣托居)

 生之惦念(王甜)

 四姑娘山(杨国庆)

 九寨初雪(卢子贵)

 吟黄龙(清·汤德谦)

 贡嘎:风停止了脚步(焦虎三)

 海螺沟笔会(何小竹)

 生个女儿叫桃坪(由叶)

 米亚罗红叶(张大成)

 骏马与牦牛舞动草原的狂野(刘乾坤)

 信仰的艺术(林夏)

 游蒙山记(清·张锡衡)

 四川的茶馆(马识途)

 唱着情歌去流浪(小军)

 碧峰峡(秋枫)

 喻宜萱与《康定情歌》(方辉盛)

 稻城红草地(朱零)

 西昌:月亮湖(倮伍拉且)

 火把节之情(马德清)

 攀枝花(白航)

 泸沽湖诗意(杨文镒)

卷四 川南

 游金山寺(宋·苏轼)

 登峨眉山(唐·李白)

 我们上峨眉山去吧(马悦然)

 题凌云寺(唐·司空曙)

 峨眉山上的白雪(郭沫若)

 三苏祠(曾鸣)

 跋子瞻和陶诗(宋·黄庭坚)

 瓦屋山(冰峰)

 紫竹观音(嘉岛)

 临摹敦煌壁画序(张大千)

 张大干和毕加索(汪曾祺)

 赠陈毅同志(郭沫若)

 梅岭三章(陈毅)

 自流井记(清·李榕)

 葛氏竹林留别(宋·黄庭坚)

 游吊黄楼感赋(吴丈蜀)

 题五粮液(华罗庚)

 兴文石海(恕文)

 焚人悬棺(曲有源)

卷五 川东

 瓦瓴阆中(张孟)

 隆中对(节录)(晋·陈寿)

 示子女(张澜)

 汉家陵阙(张孟)

 中国红色第一街(达川)

 百姓江山万年长(巴中民歌)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巴中市旅游局)

 感遇(唐·陈子昂)

 川江通海(《邓小平与四川》解说词节录)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

试读章节

啊!四川 白航

我是北方人,从小喜欢诗词歌赋,所以对江南的人文景观十分向往。1949年我是一名解放军的文艺战士,部队打下太原、西安和宝鸡后,很希望能追随四野。南下江南。结果奉命来‘‘解放’’西南,西下四川。兵团首长操着湖南话作动员报告:“四川是天府之国,和江南一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正等待着我们去欣赏咧……”

在大雪飘飞的十二月中旬,我们从冰封雪冻的陕西,穿越大巴山岭,打开了广元县城,果然,四川的景色自是不凡,严冬季节,四周田原山麓一片翠绿,特别是那条嘉陵江透澈晶莹,一尘不染,水的颜色层次分明,越深的地方越蓝,蓝得简直无法形容,当地人称它作“绿荫潭”。我捧起冰冷的江水,洗呀洗呀,久久不想离去。

后来,打下剑门关,我们从大庙山下来,走到梓潼一个小镇上,第一次见到了四川的集市。马路两边摆满了新鲜蔬菜和鸡、鱼、鸭、肉,特别是豌豆尖和带缨子的水红萝卜,颜色鲜亮水灵,我马上买了一个萝卜生吃解渴,颜色虽美,吃起来却不如北京的“心里美”那么味道醇厚,不免有些失望。我们在一家北方人开的小店里休息,宣传解放军的政策,老板娘是个三十多岁能说会道的四川媳妇,红红的脸蛋,滚动的黑眼珠,还真有那么一股子灵秀气,怪不得我们那位老陕同乡在此招了“驸马”。来到四川,尚未真正尝到四川的“回锅肉”是个什么味道,于是请老板娘为我们连部的几个大兵做一顿地地道道的四川菜来品尝品尝。连长拿了两块银元出来,算是这一餐的费用。很快,老板娘走了一转就提回满篮子菜肴和鲜肉,不到个把钟头,便饭好肉香,摆了一大桌子。上一道菜,老板便介绍一次:“这是炒鸡杂!”颜色黄黄的一盘,带点姜丝,还有红的海椒丝,极好看,但吃起来有点辣味。“这是回锅肉!”大片大片半肥半瘦的肉片,拱起一盏盏黄爽爽的灯盏窝,加上蒜苗,十分提味,吃到嘴里真解馋。“这是炖的鸡,没放盐,沾熟油辣子或酱油吃,请尝尝如何。”最后端上一大品碗热腾腾的用肉汤煮的萝卜片,吃到嘴里又甜又香又化渣,味道鲜极了。之后端上两碟泡菜来,脆嫩可口,从未吃过如此美味。他的另一间房中,竟摆了二十几镡泡菜,真使我们吃惊得咂嘴吐舌。我们一边吃,老板一边告诉我们,这叫“打牙祭”,当伙计的一月要打两次牙祭,都是吃巴掌大的肥肉片,吃不完还可以用篾片穿上,带回家去。我们听了觉得新鲜,却又不大相信,士兵们都在北方农村长大,农村孩子一年只有两次吃肉的机会,一次是过年,一次是八月十五。我特别对“打牙祭”这个名词感兴趣,拿出本子来问他是哪几个字,他却说不清楚,也就罢了。临走时,我买了四个皮蛋,几个豆腐乳,却不知道皮蛋怎么吃法,反正觉得蛋一定有养分,便买了装在干粮袋里,结果,皮蛋上的石灰脱落下来,把干粮都弄得又涩又苦,十分难吃,一气之下,就把皮蛋全部甩到远远的山坡上喂狗去了,心想,四川虽然称做天府之国,却也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好吃。

我就这样走进了四川。而四川也走进了我的心中。

编者按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古称巴蜀。自宋代设益、利、梓、夔四路,称四川。元代创立行省,称四川省。

在地理上,四川处于中国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北有秦岭,东北有大巴山。西北为川西高原,南有横断山脉,中部是成都平原,长江横贯全境,东部有川东丘陵。自然山川雄奇幽秀,风光独特,物种珍异,这里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

川中成都平原,或称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川北剑门蜀道,由北而南,自古以来,为中原入蜀的必经之路。川南万里长江,由西向东,直通三峡夔门,古往今来,是蜀人出川的主要通道。

四川之山水雄奇幽秀,无论剑门夔门,无论陆路水路,俱称形胜,皆为奇观。省区之四周或为崇山峻岭,或为高江急峡,实为天然屏障。因此,四川在地理上具有高屋建瓴、雄视东南之势——章太炎取“重江复关,自为区域”八字以尽之。以四川之地利,进可攻退可守,故历代英雄失势者则据之以偏安一隅,得天时者则因之而成帝业。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四川产生过灿烂的古蜀文明。秦汉时代号称天府之国,相继出了两个伟大的郡守——李冰筑都江堰,缔造了成都平原千年的富庶;文翁开石室,奠定了巴蜀文化与学术的传统。三国时代建立过与中原、东吴相鼎立的蜀汉政权,出了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四川既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又有峨眉山这样的佛教名山;川酒、川茶、川菜、川剧等,是四川地域性文化的结晶和品牌,名扬天下。

蜀中地灵人杰,这里是邓小平、朱德、陈毅、聂荣臻的故乡,是司马相如、扬雄、王褒、陈子昂、李白、苏轼、杨升庵、郭沫若、巴金、李劼人、张大千、陈子庄的故乡,是杜甫、高适、岑参、元稹、李商隐、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居官或流寓之地。剑南蜀道、嘉州峨眉一线以及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路,文明之路。

四川名山胜水与历史文化,激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感。古往今来,数不清的入蜀与出蜀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清的关于四川的诗文、书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许多足不出户的人,正是通过这些诗文、书画,认识了巴山蜀水的美丽,感受了四川人文的底蕴。

《啊!四川》写的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位年轻干部南下四川的新鲜感受。

P12-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川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啸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7526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7.1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139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