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随笔。在这部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醉心于湖光山色的田园归隐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作者在描述这种归隐生活时所流露出的恬静怡然,是最能打动同样有着敏感心灵的读者的。
本书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编写。
图书 | 四季随笔/外研社双语读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随笔。在这部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醉心于湖光山色的田园归隐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作者在描述这种归隐生活时所流露出的恬静怡然,是最能打动同样有着敏感心灵的读者的。 本书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编写。 内容推荐 《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赖克罗夫特杂记》),是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其中叙述的隐士赖克罗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与回忆过去的生活。其实是吉辛通过赖克罗夫特的自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因而本书是一部最富自传色彩的小品文集。吉辛自己穷困的一生,他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于大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在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英国文学中小品文的珍品之一。 目录 序 春 夏 秋 冬 试读章节 春 1 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提笔了。整整七天,我什么也没写,连封信都没有写。除了一两次发病时,这样的事从没在我的生活中发生过。我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啊,靠着焦虑的劳作才得以维持;我的生活不像本来应该的那样——为了生活本身,而总要受着恐惧的驱策。挣钱应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三十多年来——我十六岁开始自立——我却不得不将挣钱当作终极目标。 我可以想象旧笔杆对我心怀怨气。它待我不够好吗?我怎么可以只顾自己享乐,把它冷落在角落里蒙尘。这个曾经日复一日倚在我食指上的笔杆陪伴我多久了?至少二十年了吧。记得我是在托特纳姆法院路上的一家商店买到它的。那天我还买了一个镇纸,花了一个先令,如此的奢侈让我自己都有些发抖。刚买的时候笔杆闪着清漆的亮光,现在它浑身上下只剩下朴素的棕黑木色了。我的食指上还留有它磨起的一层老茧。 老伙计,也是老对头!多少次我拿起它,那种写作的紧迫感令我憎恶,感觉心情沉重,头昏目眩,手不住地颤抖。我多么惧怕那张摆在面前等着我用墨水来玷污的白纸!尤其像今天这样的天气,春天的碧眼在玫瑰色的云朵间笑意盈盈,阳光在我的书桌上闪烁,我渴望大地上鲜花盛开的芬芳,山坡落叶松的翠绿,和高地上空歌唱的云雀,我心旌神荡,几欲癫狂。曾几何时,似乎是比童年更早的时候,我提起笔时,还存着一颗热切的心。如果我的手颤抖,那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希望。但这希望愚弄了我,因为我写的东西没有一页值得留存世间。我现在这样说,心中毫无愤懑之感。它是年少轻狂的错误,而际遇所迫又让这错误延续下去。世界待我不可谓不厚,感谢老天,我现在已经足够睿智,不会为此问责世界。一个写作的人,即使是不朽作品的著者,又有什么理由因为世界的冷落而恼怒?谁要你出版了?谁向你允诺会有读者?谁又对你食言了?如果鞋匠给我做了一双不错的靴子,而我仅仅因为心情暴躁,无缘无故把靴子扔回他的手上,那他就有正当的理由抱怨。但你的诗,你的小说,谁和你讨价还价说要买下了?如果你的作品果然是认真创作的成果,却没有买家问津,那你顶多算是个不走运的商贩。如果作品来自上天赐予的灵感,你又怎好因为没人出天价购买而恼怒发火呢?要知道,人类的智力成果有且只有一个检验标准,那就是未出生的后来人的评价。如果你确实创作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将来世界会知道它。然而你对身后荣誉根本不感兴趣,你只想坐在舒服的沙发上享受现世名誉加身。哈,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鼓起欲望带给你的勇气,承认自己是一名商人,向上帝和人们大声疾呼,你的货物比那些高价商品质量更好。你也许是对的,但如果潮流不照顾你的货摊,那你的日子可不会好过。 2 多么恬静雅致的房间啊!我完全无所事事地坐着,仰望天空,看着金色阳光洒在地毯上,光影随时间的推移变化着,我的目光从墙上的~幅幅画作,游移到我钟爱的一排排书上。房间里没有一丝动静,我听见鸟儿在花园里唱歌,听到它们拍打翅膀的沙沙声。如果我乐意的话,我可以这样坐上一整天,一直坐到万籁俱寂,夜幕深沉。 我的房子真是完美。非常幸运的是,我还找到了很中意的管家——一位声音柔和、脚步很轻的中年女人。她健壮能干,服务周到,并且安子寂寞。她起床很早,除了准备各餐饭的调味品,早饭后她就没什么家务事了。我很少听见锅碗的叮当声,更是从没听到过门窗关闭的声音。哦,这宁静真令人愉快! 有人来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去拜访别人更是做梦都不会想的事。我还欠朋友一封信,也许会在睡觉前写,也许要等到明天一早。给友人的信一定要待到兴致来时再写。报纸我还没有看,通常我会等到散步回来累了的时候才看。那时来看这个嘈杂世界的众生百态,看人们发现了什么自我折磨的新法子,什么徒劳无功的新形式,什么犯险争斗的新机会,会让我觉得有趣。我可不愿让清新的头脑一大早就接触这些悲哀和愚蠢的事情。 我的房子真是完美。大小正好可以让家里的物什一应俱全、井井有条;屋内多出的空间也刚刚好,缺了它感觉就不那么舒服。房子建得很牢固,木工和泥工的手艺表明那个年代比我们现在更闲适、诚实。我踩在楼梯上不会有嗄吱作响的声音,也没有穿堂风出其不意地来袭击我,我开关窗户也不会感觉肌肉酸痛。至于其他一些琐事,比如墙纸的色彩和图案,我承认自己并不关心;只要不碍眼,我就心满意足了。家的第一要义是舒服,如果有财资、耐心和鉴赏力,还可以增添些美丽的细节。 在我眼里,这间小小的书屋美丽极了,主要因为它是家的缘故。我大半生都无家可归,虽然住过很多地方,有些让我从心底里厌恶,有些还算舒服,但直到现在我才找到那种家之为家的安全感。以前我随时会被厄运或穷困驱使着四处漂泊。那时我曾对自己说,有一天,也许,我会有一个家;但是日长年久,“也许”这两个字的分量越来越重了。在命运偷偷向我微笑的那个时刻,我差不多都要放弃希望了。现在,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当我把一卷新书放在书架上时,我对它说“呆在这儿永远别动,一直到我闭眼的时候”,这话让我兴奋得颤栗了。这座房屋的租期是二十年,我一定活不了那么长时间;不过,即使能活那么久,我也有钱来付租金和填饱肚子。 我满怀同情地想到那些不幸的人们,那些生命中永远不会再有太阳升起的人。我想在连祷文里加上一句祈祷:“为了大城市的所有居民,尤其为了那些因为窘迫或愚蠢而住在寄宿合、家庭旅馆、公寓或其他‘家’的可怜替代品里的人们。”我苦苦思索斯多葛派的美德却不得其要。我知道一个人为自己在这小小地球上的住所而烦恼是愚蠢的。 天堂之眼眷顾的所有地方 对于智者都是避风港和幸福地。 然而,我对智慧从来都是遥遥相拜的。在哲学家洪亮的句读中,在诗人耀目的诗节间,我发现智慧在所有的事物中是最可爱的。我永远不会想要占有它,假装有智慧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对我来说,住所的位置和样式是最重要的;我承认了,就此打住。我也不是四海为家的人,只要一想到客死异国他乡,我便感到恐惧。英格兰是我心仪的栖身之处,这里是我的家。 P11-17 序言 乔治·吉辛,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四季随笔》是他的一部半自传性质的文集,体裁介于日记和随笔之间,作者借亨利·赖克罗夫特,一个归隐乡野的暮年文人之口,抒发对大自然和恬静生活的向往,对书籍的热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更有一些有智慧闪光的思想片段。本书文笔优美精炼,文字朴实亲切,一段段写来,独立成篇,很多时候,扫一眼开头,便让人不忍释卷。虽然距离它的写作有一个多世纪那么久,但读来却没有丝毫的距离感。有人评价,这本集子表现的是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个体独立和自由的努力。而人性中深沉的东西确实是超越时间和国界的。吉辛也曾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在我的其他无益作品随着我的无益生命逝去时,这作品多半还会存在。”而这本书在我看来,也可以视为一位智者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其中有些文字醍醐灌顶,有些发人深省,每每读到“与我心有戚戚焉”之处,便会令人心感欣然满足。 这本书的本名为《亨利·赖克罗夫特杂记》,而以《四季随笔》的译名广为中文读者所知。它曾有四个译本,最早的是中华书局民国三十七年版,由时任山东大学外文系讲师的水天同译注,定名《乡居杂记》,可惜只译注了“春”的部分。最完整也最权威的是李霁野先生的译本,虽然其“硬译”为现代读者所诟病,但瑕不掩瑜,先生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榜样。另外一种是郑翼棠先生的译本,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市面上已很难买到。最近的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四季随笔》编译本,对原著进行了某些删节。这样看来,现代读者可以接触到的《四季随笔》中文完整版,只有李霁野先生的译本了,而先生1944年译完此书,距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期间语文习惯的变迁让这部经典文集有了重译的必要。念及此,我感觉自己的翻译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全译本,将作品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同时,这又是一本双语读物,如果读者感到译文不尽如人意,可以比照着原文来读,更能把握作品的精髓。 限于时间和水平,译文一定有不少纰漏,如果受到读者的严厉批评,我会感觉惭愧,但更多的是兴奋,因为这意味着吉辛在中国拥有了更多认真的读者,而作为他的译者,我该感到无比的荣幸。 胡晓凯 2009年3月21日 书评(媒体评论) ——吉辛的《四季随笔》好比柯灵笔下的江南小巷,感觉劳生草草,身心疲惫之时,随手读上几段,会让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如果心情抑郁、情绪烦躁,从枕边拿起它,读几段沉思冥想的文字,你会豁然舞朗,物我两忘。 ——不受文学史和文学课的重视,不等于说吉辛在中国默默无闻;相反,对于喜欢读书买书的人,这是个熟悉的名字,还是因为他的《四季随笔》,因为里面讲到了穷苦的纸张爱好者如何买书卖书折腾书的事情。 ——天降横财,让人饱暖无忧,白天可出外“拈花赏草”,夜晚可回家“拥书偷欢”——爱书人的最高理想任《四季随笔》中变成了现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季随笔/外研社双语读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乔治·吉辛 |
译者 | 胡晓凯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0942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印刷时间 | 2010-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19.4:I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