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走近中国文化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根据法国作家绿蒂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七章,如实记录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周围的方方面面。作者如同扛着一台黑白摄像机,把他在中国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北京的所见所闻细致入微地尽收于镜头之中。全书色彩灰白暗淡,间或交叉回忆的生动色彩,呈现出中国之美的凋零和消亡,一点点地解构、重构了西方人眼里神秘魔幻的中国,令人震撼不已。书中虽然有美化法国侵略军的倾向,但也谴责了战争的非人性和毁灭性。

内容推荐

  1900年秋,绿蒂(朱利安·韦奥上校)奉命远征北京“闯入”中国时,义和团运动刚刚惨遭八国联军的镇压,义土们挥洒在中国大地上的热血还未干涸。绿蒂的“造访”,显然是代表“武装到牙齿”的欧洲,对“衰老而黑暗的中国”武装入侵的组成部分,在世纪之交东西文化大对抗中,他的角色既是侵略者,又是见证者。

作为远征中国的海军军官,他以冷然甚至轻蔑的情感,提供了一幅灰暗的大清帝国任西方列强宰割、屠戮的真实图画——这是一个临终的帝国形象;作为迷恋异国情调的西方作家,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走向衰亡的历史图景,呈现的是衰朽崩溃的帝国文化景观,他为中国逝去的文明唱了一曲凄婉而灰色的挽歌。

目录

中译本序

原序(代)

第一部分 抵达黄海

第二部分 前往北京

第三部分 在皇城

第四部分 重返宁海

第五部分 春天的北京

第六部分 在帝王陵

第七部分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试读章节

在渤海湾深处,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宁海的海滩。那里有许多船只,那些快艇、捕鲸船和帆船的船头扎在海滩上,把一批批士兵和军用物资卸在那炮火已然沉寂的巨大的炮台脚下。而在这沙滩上,呈现一片空前的混乱,像是人们从未见过的史前时期建造巴比伦塔的场面;在搭乘那么多人上岸的船只尾部飘扬着欧洲各国各式各样的旗帜。

海岸上栽着桦树和柳树。远山的轮廓有些怪异,山顶高耸入明净的天空。唯有这北方的树木表明这个国家有寒冬。此时,早晨的太阳已经灼热起来,远山的顶峰呈现美丽的紫色,阳光普照,像我们的普罗旺斯地区。

海滩上,在那些预先堆放好的用做防御工事的沙袋中间,有哥萨克兵、奥地利兵、德国兵,还有站在我们全副武装的海军旁边的英国海军。小日本兵们穿着崭新的欧式军服,那整齐的仪表令人格外吃惊。一些来自俄国红十字会的金发女士们正忙着拆解救护用品的包装。那布勒斯的狙击兵则已把公鸡的羽毛插上了殖民军的头盔。

真的,在这群山间,在这阳光下,在这清亮的空气里,有着什么东西让人联想到我们那秋晨晴空下的地中海海岸。但在那非常近的地方,有一座灰色的古老建筑从树林里钻出来,参差不齐,形状怪异,装饰着龙雕和兽吻——是一座八角宝塔。在远山上,有一条若隐若现于峰峦间的绵延不断的曲线,那就是长城,那边与中国的满洲相邻。

下船的士兵赤脚站在海滩上,用各种语言愉悦地相互打着招呼,好像在嬉戏。这就是今天他们所谓的“和平占领”,好像是世界性的大融合。然而,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在天津和北京的另一边却是一片废墟,尸骸遍野。

为了能在必要时把宁海作为供给远征部队军需的基地,占领宁海成为这些国际舰队的将领们的首要任务。前天,人们因为打探到海滨炮台戒备森严,已经在战舰上开始为战争做准备了。由于从一个军事谈判代表那里获知,一支庞大的装甲舰队将于日出时抵达,这里的中国人情愿退避,让出土地;因此,我们到达时,这里早空无一人了。

俯瞰着海滩的炮台是长城在入海口处的终点。现已被宣称为“国际”炮台。

炮台之上,在骑兵们紧握的旗杆的顶端按字母顺序排列着的七国联军的旗帜正迎风招展,它们是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俄国的旗帜。

接着,军队共同占领了四周高地上其他一些零散的炮台。归法国军队所有的炮台在离海岸大约一公里的地方。我们要经过一条两边种着枝叶纤弱的桦树和柳树的沙路去往那里。秋天染黄了那里的花园和果园,这个情形如同在我们国家的一样。此外,还有一些完全与我们的果园相似的园子,连同它们朴实的方块白菜田、南瓜以及一排排的生菜也不例外。林中随处可见的小屋、木屋也一样,几乎是仿造我们乡村的小屋建的,包括屋顶和圆瓦,还有那绕成花环的葡萄架,百日草,紫菀和菊花的小花圃……那乡野曾是恬静的,幸福的,而这两天以来,随着欧洲侵略者的靠近,人们惊慌逃散,已经空无一人了。

在这个凉爽的十月的早晨,在通向我们炮台的绿树成阴的路上,各国的水兵和士兵们擦身而过,兴致勃勃地赶着去寻宝,在这被征服的土地上追逐家禽,到花园里采摘生菜和梨子。一些俄国士兵搬走了宝塔里镀金的佛像和花瓶;一些英国兵从田间带回了几棍子就敲蒙了的耕牛;一些达尔马提亚的士兵和另外一些日本兵这一小时以来已经成了好朋友,他们结伴一起到河边洗浴;而两个意大利狙击兵捉到了一头小驴子,一面跨骑在驴背上,一面笑得前仰后合。

然而,中国农民仍在继续着昨天悲惨的逃亡;尽管我们已经保证不会伤害任何人,留下来的人经过再三思量还是更愿意出逃。整户人家在赶路:男人、女人、孩子,耷拉着脑袋,穿着一模一样的蓝布长袍;所有人都背着行李,甚至连最小的孩子都乖乖地抱着包裹,里面装着他们的小枕头和小被褥。

……

P9-11

序言

致远东舰队总司令海军中将波蒂埃先生

中将:

我从中国寄给《费加罗报》的笔录将汇总成册并将于我回国之前在巴黎出版,而我可能来不及重审。因此,我有点担心这本书不太像样,里面会有不少重复的内容;尽管如此,我还是请求您能接受我的献词,并将其视作一名副官对您深厚而诚挚的敬意。此外,您定会对这本书持以宽容的态度,因为没有人比您更清楚它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写就的——那艰苦的战乱岁月,那日复一日地漂泊在海上的生活。

我仅记录下了在执行您下达的任务过程当中以及经您允许在那个至今于我尚陌生的中国所进行的旅行中的见闻。

我们抵达黄海时,交战双方已停火,北京已陷落;因此,我看到的只可能是和平占领时期的我们的士兵;在那里,我所到之处能看到的都是他们对那些谦恭的中国人非常友好。但愿我的书能有助于粉碎那些诋毁他们的可耻的无稽之谈!

中将,或许您会责备我没有记录下有关我们战舰上水兵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在我们长时间滞留在渤海湾水域那段枯燥苦闷的日子里,他们虽常常疲惫不堪,却从不气馁,毫无怨言。这些可怜的水兵们一直待在铜墙铁壁之中!为了全力支持他们的统帅,他们不能像统帅们那样,有一些可以视作生活乐趣的任务和令他们兴奋的重大行动决策;他们消息闭塞,视野狭促,甚至连远处阴森昏暗的海岸也看不到。尽管中国的夏天是那么闷热,但他们那令人窒息的驾驶舱里仍要日夜点着灯;里面那湿热的空气令他们汗流浃背,偶然走出去也只是在天气恶劣的时候,在漆黑的夜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进行殚精竭虑的军事演习。看看他们现在那憔悴枯槁的形容就可以明白他们那默默无闻的角色是多么令人郁闷了。

情况就是这样。如果我总是讲述他们几近相同的困境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奉献的单调乏味的生活,那将不会有人费神来读了……

皮埃尔·绿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走近中国文化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皮埃尔·绿蒂
译者 马利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801934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64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3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