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奇的达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传染病及其治疗药物的,尤其关于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甲型小N1流感和与它同样知名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书中记述了甲流和达菲的种种故事,您更会通过这些事例了解到那些关于预防和治疗的点点滴滴的知识,使您面对各种传闻不再迷惑、混乱,而是更加清晰、有条理地保卫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除此之外,书中还讲述了历史上种种曾让我们恐怖的传染病以及近些年来的传染病事件,比如鼠疫、艾滋病、SARS……因为有时候,历史是一种永远可以让我们警醒的东西,无论它过去多久了。同样,沿着历史的跑道,书里也讲述了那些防治传染病药物的“前世今生”,而且,当您阅读到研究者们面对传染病一次次的失败后跌跌撞撞地走向胜利的时候,也许你会更明白所谓“反恐精英”其实并非药物,而是深植于内心的生命之魂。

内容推荐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本书从甲型H1N1流感疫情说起,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了甲流的来龙去脉以及其有效治疗药物达菲的“前世今生”。同时,你可以在阅读中追溯历史,随着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忆那些曾经动摇我们生活的恐怖传染病,还有那些曾经挽救我们生命的“反恐精英”们。

本书尤其适合于关注健康又热衷于科学和历史的读者,不仅可以给你带来健康观念及生活方式上的思索,还会为你了解科学史提供极为有益的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防不胜防的”恐怖分子”

 流感病毒掀起的波澜

 “病毒在行动”——那些影响世界的传染病事件

 还有哪些威胁着我们安全的“恐怖分子”?

第二部分 神奇的达菲

 “达菲”是怎样炼成的

 达菲“武功”大解读

 站在风口浪尖的达菲

 达菲VS甲流——不完全使用手册

第三部分 历史上的”反恐精英”

 疫苗的崛起

 抗生素的辉煌

 当病毒遇到干扰素

附录

 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

 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知识问答

 FDA妊娠药物分级

试读章节

非典凶猛

疫情初起

也许我们很多人回想起2003年的时候都会感慨唏嘘,因为在这一年,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一种重症肺炎像一阵旋风,把整个亚洲乃至小半个地球搅和得鸡犬不宁。即使如今“风声”已过,SARS几个字母的排列仍经很容易就唤醒我们的记忆,这种回忆里有恐惧、有无助、有鼓励、有信念……

SARS,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非典型性肺炎,也是21世纪发现的第一种最为严重的新型疾病,简称“非典”。据说最早的病例可以追溯到2002年11月的广东佛山,到2003年2月,强烈的传染性使得这种疾病在广州、深圳两地愈演愈烈,继而出现了死亡病例,并且有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被传染,大家开始紧张起来了。

虽然最早的疫情源自我国广东,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这一疾病的确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传染病专家、意大利籍医生卡洛·乌尔巴尼博士。2003年2月28日,在越南河内的乌尔巴尼医生发现一名华裔美国商人感染了一种非常规病毒,他根据自己经验和检查结果认为这种病毒可能引起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于是他把这种病毒称之为“非典型肺炎”病毒。于是,乌尔巴尼医生马上把他的发现告知了其他医生,同时也上报给了世界卫生组织。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在他的促进下,这所医院很快实行了严格的传染防控措施,同时,他还帮助其他医院和医生做好应付大疫情规模流行的准备。但疫情还是有所发展,除了那名商人之外,那所医院的许多医生和护士也相继被感染。

在抢救那名商人的过程中,46岁的越南护士阮氏曼作为乌尔巴尼医生的助手,全身心的照顾这名受感染的病人,为他打针吃药。但不幸的是,很快她也被感染了,并被列入了重症名单,而与她~样被感染的医生护士已经开始相继出现死亡。但是,就如同她不愿意放弃那位第一名感染的商人患者一样,乌尔巴尼医生更不愿放弃这位优秀的同事。于是,他不顾医院方面的劝阻和被感染的巨大风险,开始竭尽全力对阮氏进行抢救。上天总是给执着的人一个希望,奇迹最终发生,阮氏曼的病情开始慢慢好转,并最终得以痊愈。但这个时候,乌尔巴尼医生却已因感染此疾病而去世。

世界卫生组织也对这么一位好医生的离去表示了惋惜,同时也肯定了他的杰出贡献和敬业精神。因此,一些科学家提出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新发现的传染病,以示对他的纪念和表彰。其实,纪念是永远放在我们心中的,对于面对严重疾病而舍生忘死的勇气,面对病人不忍放弃的执着,始终是我们对医者的钦佩和感激。

2003年3月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疫情的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综合征”加上“严重”和“急性”两个词,似乎已经在明确的警示人们这个疾病的可怕程度了。

让我们再把线索放回到国内,3月底,广东一家医院的护士长因感染SARS而殉职,在大家对这位白衣天使充满敬佩的同时,恐慌也开始播散了。在互联网上,流言开始出现;在现实世界中,非典也开始“北上”:北京开始出现疫情,人们对疫情的认识在经历了困惑之后也开始出现了质的飞跃。事实上,疫情不仅仅在北上,而是在蔓延:截至4月10日,全球共有有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疫情,4月底,我国26个省份报告了疫情。一时间,口罩、板蓝根、洗手液等物品用事实向大家很好地诠释了“洛阳纸贵”的含义。

确认“元凶”

在非典最开始的时候,曾有机构宣布这次疫情的病原体基本可以认定为衣原体。衣原体是一种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病毒的原核微生物,而肺炎衣原体又常常引起儿童和成人的呼吸道感染。但这一认定马上引来了许多医学专家的质疑,因为从他们接触的病例来说,这次疫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果然,专家们的直觉是对的。

在疫情开始蔓延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开始快马加鞭了。3月底,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感染非典的患者身上分离出了一种冠状病毒。但要确认非典确实是这种病毒引起的,还要满足科赫原则才行。所谓科赫原则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科赫博士总结出的证实某种病毒是某种疾病的起因而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要知道在医学史上,这个原则曾指引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的20年代病原微生物发现的黄金时代。科赫原则第一步是要求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种病毒,但健康人身上没有;第二步是能够从患者身上分离出这种病毒,并使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内生长;第三步是可以用培养皿中的病毒使实验动物患上与人同样的疾病;最后一步则要求能够从患病的实验动物身上分离出病毒,并证明这种病毒能在培养皿中生长。总之,科学是很可靠的,可重复的。

于是,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可靠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引起非典疫情的就是这种冠状病毒家族中的新成员。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16日在日内瓦宣布了这个令人振奋的结果,同时正式把这种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病原体就明确了病因,这对于进一步寻找治疗方法、研制疫苗以及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有极大的帮助。但除了这些,抓住了“元凶”,还要审问“案情”,SARS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而且这个来源很可能有助于人们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所以这个问题同样一直困扰着研究者。

一般来说,冠状病毒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呼吸系统和胃肠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冠状病毒会感染人类,因此,在此之前,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农业科学家和兽医身上。SARS之后,冠状病毒研究才开始进入人类传染病研究和基因比较学领域中。

在研究伊始,很多科学家就推测:很多不明病毒都是跨物种传给人类的,SARS病毒也许也不会例外。因为冠状病毒一般来说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呼吸系统和胃肠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冠状病毒会感染人类,所以以前研究它基本都是农业或兽医研究者的事儿,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果然到了后来,研究者在很多野生动物身上同样找到了SARS病毒,再加上广东人好吃野味的习惯,似乎原来恐惧就隐藏在所谓的“美味”下面。“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无间道》里的经典台词似乎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因果关系。

紧接着,果子狸这个很多人可能之前都没听说过的动物名字,一下子成了众多媒体追逐的头条,原因很简单,有研究表明它可能就是这次SARS病毒的来源。一时间,人们习惯性的谈“狸”色变。再过了一段时间,中科院和香港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又发现我国一些特有的蝙蝠携带有类SARS~芮毒,而这种病毒与人类的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高达92%。研究并没有停止,直到近些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SARS病毒的基因谱系研究,却给我们一个颇感意外的答案:SARS病毒是由蝙蝠传染给人类的(至于蝙蝠是如何传给人类的,这个问题的迷惑至今还在让科学家处于纠结中,也许以后我们会有一个答案的,不过很意外也说不准,科学就是充满了惊奇嘛),而我们之前认为的“嫌疑犯”果子狸其实也是受害者,它们携带的SARS病毒事实上是被人类传染上的。

有些研究者或宗教人士曾把传染病的爆发归结于上天对人类文明的惩罚,这个形容似乎有点神话色彩,不过话糙理不糙。无论是SARS、艾滋病、禽流感之类的现代传染病,还是鼠疫等经典传染病,大多是动物的病毒进入我们人类社会的结果。这些个动物病毒也许在某种动物身上不是什么大病,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但传到人身上可能就很不同了,可能会变成烈性传染病。所谓烈性,就是指不仅变得传染性很强,而且病死率很高。所以对于其原因,应该这么说,是我们人类不断侵占动物领地并与之密切接触造成的,主动方在人类而非动物。对于这种亲密接触,有确实处于相对落后的非洲国家茹毛饮血的习惯造成的,还有就是东方国家的一些风俗。比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野味才是最美妙的,所以连成语都形容为“山珍海味”,只有不敢想的,没有不敢吃的,如此毫无忌惮的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早晚还会有不知哪种病毒或细菌会摇身一变,以烈性传染病的身份侵入我们人类社会的。

P19-23

序言

首先,感谢我的读者打开这本书。

这是我第一次写前言,而且是写给自己的。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最担心的莫过于您还没看完前言的内容就把它丢回了书柜或书店的架子上了,如果是这样,我则会暗暗地边苦笑边琢磨:早知道就改成“后记”而放在书后面了。但我更愿意坚信这种事情只是我杞人忧天的臆测,我甚至过于乐观相信书里的内容不仅会带给您对于健康和疾病的理性思考,而且这个思考的过程会充满感情或快乐。

这本书是关于传染病及其治疗药物的,尤其关于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甲型小N1流感和与它同样知名的抗病毒药物达菲。在有疫情的时候,各种流言或消息沿着“信息高速公路”不断地向我们涌来,我忽然发现周围的朋友面对如此多真伪难辨的消息彻底晕了。再到书店一看相关的图书,大都是《甲流防治手册》、《甲流防治N百问》之类的。这些内容或者是太专业了,只适合医务人员阅读;或者是过于浅显乏味了,法律条文一般的内容让人很难有读下去的兴趣。于是,当和出版社的编辑面谈之后,我们很兴奋地就编写了一本通俗易懂而且妙趣横生的关于甲流和达菲的图书达成了共识。

书中记述了甲流和达菲的种种故事,您更会通过这些事例了解到那些关于预防和治疗的点点滴滴的知识,使您面对各种传闻不再迷惑、混乱,而是更加清晰、有条理地保卫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除此之外,书中还讲述了历史上种种曾让我们恐怖的传染病以及近些年来的传染病事件,比如鼠疫、艾滋病、SARS……因为有时候,历史是一种永远可以让我们警醒的东西,无论它过去多久了。同样,沿着历史的跑道,书里也讲述了那些防治传染病药物的“前世今生”,而且,当您阅读到研究者们面对传染病一次次的失败后跌跌撞撞地走向胜利的时候,也许你会更明白所谓“反恐精英”其实并非药物,而是深植于内心的生命之魂。

把科普的快乐引向思考,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另外,书中的一些资料来自于相关的文献和书籍,未一一列出,在此表示感谢,也请各位读者予以指正。

编著者

2009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奇的达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施慧//边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73099
开本 32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8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药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978.7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