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论稿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儒学与古代小说关系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的基本设想

第一章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一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文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 孔子“怪、力、乱、神”说与古代小说的艺术品格

 第二节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一 儒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 儒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家的影响

三 儒学对中国古代小说美学特征的影响

第二章 儒学与历史演义小说

 第一节 儒学与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

一 儒学与历史演义小说的繁荣

二 史书与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

三 儒家的治国理念与历。史演义小说的关注焦点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与儒家的治国理念

一 从开篇模式看《三国演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 “忠臣不事二君”

三 “良禽择木而栖”

四 “正统论”与“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兼论毛评本对嘉靖本的改编

 第三节 《三国演义》对于君民、君臣关系的重建

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三国演义》对君民关系的重建

二 “鱼水之情”与“恩若兄弟”:《三国演义》对君臣

关系的重建

三 “忠”与“义”的矛盾

四 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 儒学与中国古代英雄侠义小说

 第一节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中武将形象的塑造

一 从“以武犯禁”到“以武卫禁”的英雄侠客

二 彬彬君子与流氓习气

三 徘徊于“忠”、“孝”之间的两类英雄

 第二节 英雄侠义小说中的女英雄

一 女英雄形象的演变

二 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女英雄形象

第四章 儒学与神怪小说

 第一节 儒家的人世精神与《西游记》的神怪品格

一 《西游记》的神怪品格

二 《西游记》的入世精神

 第二节 《西游记》的“三教论争”与主题之争

一 《西游记》中儒、佛、道三教的地位

二 《西游记》的主题之争

 第三节 《封神演义》与儒家的人伦关系

一 从《武王伐纣平话》到《封神演义》的演变

二 在“忠君”与“叛君”之间苦苦挣扎的黄飞虎

 第四节 颠覆与重构——《西游补》的哲理意蕴

一 《西游补》对于孙悟空形象的重构

二 《西游补》对于唐僧形象的重构

三 《西游补》的哲理意蕴与故事框架

第五章 儒学与中国古代家庭小说

 第一节 《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与儒家的家庭伦理

一 西门庆的家庭情况与时代特点

二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西门庆与吴月娘的关系

三 西门庆与众妾的关系

四 西门庆形象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与儒家的家庭伦理

一 晁源、狄希陈的家庭结构

二 晁源与妻妾的关系

三 狄希陈与薛素姐的关系

四 狄希陈与童寄姐的关系

五 儒家理想中的女圣人

 第三节 《林兰香》中的燕梦卿与儒家的道德完人

一 燕梦卿与耿朗的关系

二 燕梦卿的杰出才华与悲剧命运

三 燕梦卿与道德完人

 第四节 《红楼梦》与儒家的家庭伦理

一 贾政与王夫人:貌合神离

二 贾赦与邢夫人:夫唱妇随

三 贾珍与尤氏:同床异梦

四 贾琏与凤姐:“馋嘴猫”与“大醋缸”

五 《红楼梦》中的婆媳关系

六 《红楼梦》中的父子关系

第六章 《儒林外史》与知识分子的出处选择

 第一节 《儒林外史》中知识分子的生活处境

一 儒家知识分子的“出”和“处”

二 “无道”的社会

三 科举与赌博

四 从天使到恶魔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政治理想

一 祭祀泰伯祠的文化意蕴

二 《儒林外史》的政治理想

三 《儒林外史》与颜李学派

第七章 儒学与才子佳人小说

 第一节 儒学与才子、佳人形象

一 才子佳人小说的特点

二 儒学与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子形象

三 儒学与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

四 佳人形象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侠义风月传》中的才子佳人形象

一 《侠义风月传》中才子佳人形象的特殊性

二 礼教与婚姻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书目

后记

出版后记

内容推荐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儒学不但影响了小说家的创作意识、审美观念,而且影响了小说的人物形象,清洁设计、结构安排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还是神怪小说、家庭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等等,无不渗透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说中人物的思想,以及评价、判断事情的标准,都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儒家的政治理想、伦理观念在这些小说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改造。

编辑推荐

该书以大量的、具体的小说作品为基本研究对象,并广泛地搜集小说家所处时代的儒家思想特点,钩稽小说家生平资料和创作思想,作为研究辅助材料,将古代小说分为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侠义小说、家庭小说、神怪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等几大类,每一类选择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探讨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总结儒学对于古代小说的至关重要的而又是潜在性的影响。取材丰富、背景广泛、分析细致、总结有序、结论可靠是本书的优点,特推荐给学界同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论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相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0920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7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