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岳麓新闻传播学论丛”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从传播学角度深入研究了孔子思想,并从普遍的社会交换理念此角度进一步解读孔子言论。具体内容包括孔子从政经历的传播学考察、“仁者”的政治传播学、“智者”的实用宣传术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孔子思想的传播学诠释/岳麓新闻传播学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岳麓新闻传播学论丛”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从传播学角度深入研究了孔子思想,并从普遍的社会交换理念此角度进一步解读孔子言论。具体内容包括孔子从政经历的传播学考察、“仁者”的政治传播学、“智者”的实用宣传术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从传播学角度深入研究孔子思想,认为孔子思想深层次的核心内涵是普遍的社会交换理念,并从此角度进一步解读孔子言论,结合孔子“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的惊世论断与“德、礼、政、刑”施政方略,勾勒出其“君子修己成德、以德化人”的政治传播思想路线图。 目录 代序 孔子在那个“智慧如春”“欲望如夏”的时代 题记 绪论 第一章 孔子从政经历的传播学考察 第一节 “委吏”,负责地方驿站物资监管与配送 第二节 “司空”,职掌全国驿路建设与维护 第三节 从政经历对孔子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从传播的角度讨论语言问题 二、从传播的角度观察社会生活 三、从传播的角度思考文化传播现象 四、从传播的角度考察国家政治 第二章 “仁者”的政治传播学(一) 第一节 为政以德,关键是“德”的流布 第二节 “德”的传播过程,就是“仁”的实现过程 一、在人间进行“德”的传播,君子必须研究“人” 二、在人间进行“德”的传播,君子必须为政以“德” 三、修己成“德”的过程也是“德”的传播过程 第三章 “仁者”的政治传播学(二) 第一节 “化”:追求同化效应的传播行为 一、“化”需要掌握话语权,需要取得社会地位来掌控话语权 二、“化”必须“成名”,必须“安身取誉 三、“化”就是用“行”来劝化,其最高境界是“无言” 四、“化”必须考虑传播环境,根据环境选择传播方式 第二节 “政”:追求同化效应的传播管理 一、“庶-富-教-使”是君子洽国的施政路线图 二、“举善而教不能”是君子行政的关键举措 第三节 “礼”:确定言行规范的传播尺度 一、“礼”的作用重在教化,重在君子之德的传播 二、“礼”是防范道德过失的堤坊,一种传播区界的设定 三、“礼”囊括一切社会关系,并给予明确的分类和标志,构成一整套传播符号体系 四、“礼”是人们“视听言动”必须遵守的普遍规范,是一种“制中”的传播尺度 五、“礼”将社会关系条理化、稳固化,从而建构出一种超稳定的传播秩序 六、“礼”“政”互融,完成教化的使命 第四节 “刑”:强制言行入轨的传播控制 一、“刑”必须确保“化”“导”的传播效果不受致命的损害 二、“刑”以“礼”为依归, “教而后刑”才能从源头杜绝“恶(德)”的传播 三、“刑”为罚, “礼”为法;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是“礼”的体现 四、“刑”本身不是目的,是君子“以德化人”不得已为之的手段 第四章 “智者”的实用宣传术 第一节 正确使用语言 一、充分认识言说与修辞的传播效果 二、掌握语言传播的主要规律 三、熟悉谈说技巧 第二节 用心参与交流 一、选择合适的传播对象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劝服 第三节 认真进行宣传 一、利用宗教传统进行政治策划,即“神道设教” 二、掌握分寸,谨慎保持沉默 三、正视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因素 四、当仁不让,诲人不倦 第五章 君子的社会交换论 第一节 “仁”“义”:付出与获得的因果律 一、“德”,是先民对付出与获得因果律的善性提炼 二、“义”,是人类对社会交换中因果律的正确反映 三、“仁”,是君子对“先事后得”因果律的身体力行 第二节 “忠””恕”:给予与回馈的正平衡 一、“恕”是“仁”的必由之路,是推己及人,是正确的给予与回馈 二、“恕”是“直”的高级层次,是给予与回馈的自然平衡 第三节 “礼”“政”:“施”与“报”的道德约束 一、内修“恕”道,外遵“礼”制 二、以“政”教“孝”,以“顺”报“德” 第四节 “博施”与别“报”,基于传播效果的选择 一、不求回报的“施”与“博施”,是圣人之行 二、有针对性的回报,是对“施”的鼓励和制约 三、有等差的回报,是君子因时制宜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孔子思想的传播学诠释/岳麓新闻传播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崔炼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327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25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