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内容
编辑推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本股民必读书!跟世界股神学炒股!

本书讲的是在2009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的午餐会上,巴菲特给青年投资者麦克所讲的一些投资经验。本书通过巴菲特与麦克的对话,将巴菲特在投资市场上的所思、所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你如同身临其境……同时,巴菲特还首次剖析了自己的性格和投资理念的形成过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午餐会上巴菲特与青年投资者麦克的问答为线索,针对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些问题,串起巴菲特成功的投资经验、投资理念和技巧。在我国股民热切地关注 着股市规范、完善、发展的关键时期,巴菲特的选股理念、投资技巧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还能指导我们在具体的投资道路上少走弯路,并获得投资的最大收益。本书形式生动活泼,可读性强。针对经济危机大背景下股市投资者的困惑,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巴菲特: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1.做自己喜欢的,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2.相信自己的眼睛胜过一切

 3.始终知道自己会富有

 4.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5.想要看清市场,先要远离市场

 6.永远让自己的投资“密不透风”

 7.不断在市场上寻找优质股票

 8.要专情而不是“花心”

第二章 巴菲特:股市赢家一定会等。输家败在心急

 1.朝三暮四不是一个好方法

 2.期待股票明天早晨就上涨,是愚蠢的

 3.不要试图预测市场

 4.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

 5.有时成功的投资需要按兵不动

 6.永远盯住自己熟悉的公司去投资

 7.正确把握投资的时机和环境

 8.成功通常是冒险的收获

第三章 巴菲特:没有人能够避免亏损,要做一个善于失败的赢家

 1.先看可赔多少,再算可赚多少

 2.在股价下跌的时候进行投资

 3.安全第一,赚钱第二

 4.失败是宝贵经验,成功却常有陷阱 

 5.对于股票投资来说,逆反行为和从众行为一样愚蠢

 6.避免了一些大的失误就是成功

 7.简单就是真理

 8.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9.及时调整投资理念

第四章 巴菲特: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并且看好它

 1.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2.最多的利润来自最少的产品组合

 3.要学会以40美分买1美元的东西

 4.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5.不要在意来年可赚多少,只要在意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

 6.乌龟要赢过兔子,一定要提早出发

 7.把自己看成企业分析家

 8.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第五章 巴菲特: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保持警醒和机敏

 1.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2.鸵鸟心态害死人

 3.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

 4.一张信笺引发的危机

 5.当市场价格波动的主人,不做价格波动的奴隶

 6.掌握正确的市场策略,保持长远的目光

 7.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

第六章 巴菲特:培养良好的投资习惯

 1.每天反思自己的错误

 2.培养亲自调查的习惯

 3.时时刻刻计算损益比率

 4.投资获利的好习惯——耐心

 5.淡定从容、胆大心细是成功必备的心态和素质

 6.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市场

 7.想射中大象就必须把枪带在身上

 8.真正的投资者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

 9.思想上要敏锐,行动上要果断

附录一:巴菲特投资年表

附录二:巴菲特投资名言

试读章节

麦克在午餐时询问巴菲特:“先生,您认为只有喜欢投资活动的人,才能够取得成功吗?”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功就会随之而来。我从来都是在运作着自己喜欢的投资事业,在体会无限乐趣的同时,感受着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但是,不喜欢的工作你是难以做得出色的,投资活动也一样!”巴菲特回答说。

巴菲特出生在奥马哈这座古老城市的一家简陋的医院里。那时候,巴菲特的祖父是这座城市里的一位不起眼的小商品经营者,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母亲则是一个有点个性的家庭妇女。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家庭是极为平常的,谈不上富贵,甚至他的少年时代家境还是极为困难的。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人给他的思想里去灌输怎样的赚钱方式。而一切的赚钱方式都是他天生的爱好所带来的。

就连巴菲特的父母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孩子竟然莫名其妙地做起了“买卖”来。那时候对于孩子的行为,巴菲特的父母既没有阻止也没有支持,毕竟他还是太小了。

后来,巴菲特的母亲告诉大家说,小巴菲特在6岁的时候就有具体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行为了。那一年,他们全家一起到奥克波基湖去旅游,然后租住在一个很热闹的小街上。有一天,家人发现,小巴菲特身边突然多了个绿色的挂包。原来里面装着六瓶可口可乐。这些可乐有的是父亲给他买的,有的是游客送他的。但是,小巴菲特并没有喝掉,而是积攒了起来。在中午阳光最炙热的时候,小巴菲特就背上他的挂包,到沙滩上开始向小朋友们兜售那些可乐。而且,他很快就把六瓶可乐卖完了。巴菲特对母亲说,有两瓶可乐还是他在商店里买的。商店里卖的是20美分,他在沙滩上卖的则是25美分。因为他提供的便利直接,选择的地方好,那些口渴的孩子更需要,所以可乐出手就快。

父亲当面称赞小巴菲特道:所有的孩子都是贪嘴的,没想到咱家出了个贪钱的。

的确不错,对巴菲特来说,对金钱的喜爱早已经超越对物质的享受了。

不久,家人就知道,巴菲特的这次行动不是偶然的。即使之后回到了奥马哈,巴菲特也没有停止他的经营活动。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个不本分的弟弟,她发现弟弟的这种行为在懂事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他常常利用自己的零花钱,不停地进行“倒腾”。就是不断去寻找商店里的低价食品,然后买出来再高价出售给其他的小朋友,赚取中间的差价。

有一次,姑姑送了一个钱包给巴菲特。这让他兴奋不已,每天他都把钱包带在身上。父亲看见这种情形就要给他的小钱包里装几个硬币。可是巴菲特却强烈反对。他向父亲郑重其事地表示,自己是有办法往钱包里装钱的。不久,巴菲特竟然把母亲的一盒糖果拿到家门口,并摆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小摊子”,在那里向路人兜售。母亲知道后,对他说:“你怎么不经过我同意就卖我的糖果呢?”

巴菲特不慌不忙地回答母亲说:“我是暂时借用你的糖果啊,我会很快上一盒新的糖果给你的。”

但是,由于路人对他的不信任,这次巴菲特并没有什么成果。可是这也没有影响他之后在钱包里塞满了钱。

为什么小巴菲特如此地着迷金钱呢?姐姐多丽丝在回忆起童年时的经历时说,她小时候家中很是艰难,有一次碰上一场自然灾害,大家都躲在闷热的屋子里不能出去。在整个炎热的夏天,他们姐弟经常饿着肚子,每天就等待着卖冰的人给他们几块可以降温的冰块。到了冬天,他们没有棉袄,只能多加穿一件件的单衣来御寒。她认为,可能童年的经历对弟弟巴菲特有很大的影响。

“我总是发现,弟弟经常把自己的零花钱倒来倒去,不断把整的化成零的。就是把钱弄得越多他就越高兴。”多丽丝笑着说。

巴菲特之后很少提及这些。但他喜欢提到他从小就喜欢数字这件事。这是他最早就表现出来的爱好,这个爱好的确帮助他成就了事业。应该说,之后他所建立的投资事业都与这个爱好有着密切的联系。

拉塞尔是巴菲特儿时的朋友。那时候,巴菲特在他家一待就是一个下午。他们所做的事情对于其他小朋友来说是非常枯燥的游戏。就是他们在家中的走廊上一起观察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而且要记下每辆车的车牌号码。晚上他们就在《奥马哈世界先驱报》上寻找数字出现的次数。另外,他们之间还要比赛,一方说出一座城市的名字,另一方则要迅速地说出该城市的人口数量。那时候,不管拉塞尔读得多快,巴菲特都能快速地回答出准确的答案来。尤其是一些体育比赛的得分,他更是过目不忘。

拉塞尔非常肯定这一点,巴菲特在小时候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之后他不断提高的计算能力,为以后的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少年巴菲特,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还经常到高尔夫球场去捡拾旧球。巴菲特的邻居们说,小时候巴菲特经常弄来一些旧的高尔夫球让他们卖,然后他在中间提成。

巴菲特甚至还到赛马场去拾捡那些别人无意中扔掉的奖券,到街上收集那些遗弃的酒瓶盖,然后到废品站去出售。总之,从这时候开始他就对赚钱无限钟情了。

自从巴菲特在父亲的单位看到股票交易的那个场景起,他就几乎狂热地爱上了股票。在巴菲特10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到纽约旅游。他不选择看橄榄球比赛,也不选择看画展,而是要去参观华尔街,去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以及股票交易所。

在那里,巴菲特看到了股票交易市场里激烈的场面——熙熙攘攘的人们手里高举的报价单,各种各样的数据,还有各种不同的尖叫声……这些都让巴菲特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剧烈的震荡。他是多么愿意与这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啊。大概就是从那时起,巴菲特就树立了进军投资市场的理想。

此时的麦克真切地感觉到,巴菲特童年时的喜好与之后的事业结合得是如此紧密。这正像巴菲特对他所说的那样,只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才可能做得最好、最出色。

P3-6

序言

本书讲的是在2009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的午餐会上,巴菲特给青年投资者麦克所讲的一些投资经验。在午餐过程中,巴菲特帮助麦克解决了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相信这些投资技巧和宝贵的经验,同样也能为更多的投资者指点迷津。

巴菲特,是一位开创现代股市的传奇性人物。

巴菲特出生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家族的遗产。严格地说,在巴菲特家族中,并没有成功的商人。他的祖父只是开办了一个小小的杂货店,仅仅可以糊口而已。巴菲特的父亲也是一个只求温饱、自足自乐的小职员。由此可以看到,巴菲特的骨子里并没有遗传什么财富基因。但是,巴菲特却凭着个人的勤奋,靠着对投资与生俱来的热爱和兴趣,毅然选择走上投资之路,并一步步登上了财富的最高峰。

在巴菲特的投资路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仅仅靠100美元起步,就创造了690亿美元的财富神话。他接管伯克希尔公司数十年来,一直延续着伯克希尔公司的最大辉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人才。伯克希尔公司所拥有的每个企业,都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有力见证。

巴菲特具有非凡的创造力、高尚的品格、敏捷的反应,以及大家都喜欢的幽默感。多年来,那些与他一起共事的数十位企业经理,除了退休或者病故之外,都一直追随着巴菲特。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巴菲特率领着不足16人的公司,竞管理着具有几千亿美元资产的庞大的企业集团。在2008年以前,伯克希尔公司的市值连续28年以每年24%的速度递增。

当年,巴菲特从零开始,逐步将伯克希尔公司打造成一个金融帝国,这个帝国不仅具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超越世俗金钱的永恒价值。

作为一个曾被哈佛拒之门外的学生,巴菲特的经历是值得注目和思考的。他仅仅是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没有任何背景和人脉,自进入投资市场以来,仅仅靠自己对投资的悟性和敏锐,不断发挥其超常的投资水平,并取得了事业上的辉煌成果。

巴菲特只对那些最有价值的企业进行投资,在错综复杂的投资市场上,始终保持对投资对象的长久关注,永远坚持投资而不是投机的理念,采取长线投资的策略,并且因此赢得了“真正的投资家”的美誉。

不仅如此,巴菲特还靠个人的力量,无数次伸手向那些有困难但前景可观的企业投资,帮助它们最终走出困局,并且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巴菲特在正式接手即将破产的纺织厂伯克希尔公司之后,逐渐把伯克希尔公司发展成为集银行、基金、保险业、新闻传媒等综合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还投资了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迪士尼、时代·华纳、所罗门公司等数十家大型企业,跻身《财富》全球500强的知名企业行列,在全球lOO家资金最雄厚的公司中排名第13位。

40多年来,巴菲特不仅为信任他的投资理念并向他的公司投资的几十万股东创造了3万多倍的高额回报,还在全世界的30多万伯克希尔公司股东中培育出了数以万计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据统计,仅在巴菲特长期居住的奥马哈市,就孕育了200多名巴菲特级的亿万富翁。这都是巴菲特的真实故事和铁的事实。

巴菲特在丰富的人生境遇中,与很多的投资商人成为最要好的朋友。他那卓越的投资远见和投资理念,成为信誉、诚实、安全的化身。他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从来不浪费财富。他以淡然的态度看待金钱,并把大量资金捐献给了社会慈善事业。

巴菲特究竟靠什么样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手段把复杂的企业经营和管理变得如此简洁、有效呢?

相信本书会给你一个圆满的答复。

本书通过巴菲特与麦克的对话,将巴菲特在投资市场上的所思、所为,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你如同身临其境……同时,巴菲特还首次剖析了自己的性格和投资理念的形成过程。

在我国股民热切地关注着股市规范、完善、发展的关键时期,巴菲特的选股理念、投资技巧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还能指导我们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少走弯路,并获得投资的最大收益。

作者孙虹钢

2009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虹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88215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7.124.8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