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疯话集成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二三十年代,北京城中一位“昏天黑地的疯子”以其惊世的魔笔,掀起了一阵读“疯话乱语”的风潮,他就是人称老宣的宣永光。

他是与厚黑教主李宗吾齐名之民国奇人,《疯话集成》是老宣的惊世骇俗之作。疯话乱语贯中西,嬉笑怒骂人世游。

内容推荐

民国时有两个奇人,一是厚黑学的教主李宗吾,一是爱说疯话的宣永光。

老宣似傻实真,所谓的疯话其实不过是真正的实话、真话。这本书或以杂文形式出现,或以格言方式表达,精炼和准确地体现了老宣对民国社会、人性、婚姻、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丰富阅历和感悟。文字或诙谐、或严肃、或嘲弄、或深刻、或取笑、或抚慰,不一而足。老宣善于从身边看似最平庸琐碎的事中揭示出红尘中的道理,从穿衣吃饭上床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阐示出人生的真谛。他对男女、婚姻、社会以及人生的刻画和揭露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目录

题词

写在前面的后面

老宣供词

跳加官

论民国社会

论民国官场

论民国文化

试读章节

论民国社会

革命先革心

人饥己饥,国怎能不强;只顾一家饱暖,不顾千万人饥寒,国焉得不乱。

圣人是大盗,现在圣人满街走;荡妇是祸水,现在祸水沿街流。国事焉得不糟,社会岂能不乱。

我国的志士,自古以来,没有今日之多;而国事之乱,没有今日之甚。

我在朋友家,见一只鹦鹉,狂叫“打倒帝国主义”。我对它说:“你这个东西,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么?”我愈追问,它愈喊叫。我说:“叫吧,你也不过是空叫。”

人人全喜欢受人恭维,可惜配受恭维的人太少。人人全不愿挨骂,可叹应当挨骂的人太多。由自己起,自己就是第一个该当痛骂的人。

现今我中国,将出洋二字,认作超凡人圣的大事。非出过洋,不能做大官,不能当大学的教授,不能娶有学问的女人,不能显亲扬名,不能到处受人欢迎。依此推测,将来当厨子老妈,必须先出洋。倒马桶的,拉人力车的,也非先出洋不可。甚至不出洋,就不配娶媳妇,不配造孩子,不配为中国国民,不配在中国生活。简直不出洋,就不是人类。果能达到这种文明进化的地步,我中国就真要“出殃”了。

我听说,某学校有一位国文教员,他的国文程度,实在是稀松平常,屡被学生攻击,大为同人鄙视。然而他善能施行革命,改造环境,跑到美国住了几个月。回国之后,立时被校长另眼看待,举为国文主任。同仁对他,居然自惭形秽,侧目而视。学生对他,居然敬若天神,唯命是听。于是他的文名大噪,每有著作,全校无不争先传观,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此可见,我中国连水土也须改良,否则不但在中国不能研究科学,甚至研究中国的文字,也非远涉重洋,去向洋圣人领教不可。

有人问我“枕戈待旦怎么讲?”我回答说:“那戈字原是胳膊之胳,经一般秘书先生们用错了。枕戈者,是枕着姨太太的胳膊;待旦者,是等待所捧的花旦。”

当官僚,若穿西服,上司与属员,必另眼看待;当学生,若穿西服,职教员与同学,必另眼看待;处家庭,若穿西服,父母、兄弟、老婆、姊妹、嫂子、媳妇与厨子老妈,必另眼看待;处社会,若穿西服,亲戚朋友与男女同志,必另眼看待;当教员,若穿西服,校长、同事、学生与堂役,必另眼看待;打官司,若穿西服,法官与警察,必另眼看待;逛胡同,若穿西服,娼妓与龟鸨必另眼看待;买东西,若穿西服,商店的老板与伙计,必另眼看待;讨饭吃,若穿西服,慈善的老爷太太与少爷小姐,必另眼看待;当外勤,若穿西服,卫兵门岗与要人秘书,必另眼看待;甚至当扒手,若穿西服,侦探与失主,也必另眼看待。并且自己,若穿上西服,也就觉得立刻变成非凡出众的高等国民。你若不信,可到天桥的旧衣摊上,用三块钱买一套旧西服,穿上试一试。

这种情形,我不敢说是亡国的预兆,我只可说是文明进化的现象。

孙中山先生说:“革命须先革心。”我再补充一句:“革心先肯说实话。”

顾廉耻,当言行一致

中国现今,若还要给伟人铸铜像,我主张先多铸齐宣王的像。因齐宣王敢对大贤(孟子)说良心话,试问亘古以来有几个?有人说:“齐宣王不顾廉耻。”我说:“顾廉耻,就当言行一致,不可向脸上‘贴金’假充神圣,悬节孝牌而开‘暗门纵’。那才实在是不顾廉耻呢。”

有人问我:“若给中国的女伟人铸铜像,当铸谁?”我说:“当铸苏秦的嫂子。因为她肯当面对苏秦说:‘季子位尊而多金。’她那意思是说:老三,我尊敬你,是因为你做了高官,发了大财。试问现在能有几个女人,敢像她那样肯说良心话?”

为已死的伟人,铸千百铜像,不如为未死的小民,筹一线生机。使人在眼里,时时瞻仰伟人的铜像,不如使人在心里,时时纪念伟人的大德。否则,愈多铸铜像,愈使将来的小民,在砸毁的时候,多费一些气力。看一看魏忠贤的“生祠”,1700多座,全到何处去了?

国民各凭天理良心,殚精竭虑,尽他当前应尽的职责,就是爱国。

爱国是行为,不是空言。是牺牲自己,不是牺牲别人;是尽义务,不是图富贵;是尽国民天职,不是滥出风头;是个人良心的表现,不是夸张自己的功勋。

人人以行为爱国,国不求强而必强;人人以言语爱国,国不求亡而必亡。

我国自古是“三爷主义”(舅爷、姑爷、少爷)的国,这种主义去不了,任何主义行不开。

前美国驻华公使弗兰克·克莱恩先生,在某处对中国学生演讲说:“……不必竭力救中国,只要诸君诚实不欺,心口皆同,言行一致,中国自能强盛。”他这几句话,正搔着我中国人的痒处,正探着我中国人的病根。我中国人中,尤其青年的中国人——苟够如此,终可以使中国得着真正实在的利益。

把自己看做圣人,必将旁人看成混蛋

将自己看做圣人,必将旁人看成混蛋。达到这种程度之后,天良就真闭了,两眼就真瞎了,双耳就真聋了。如此,任什么良言善行,就全打不开他的心门,触不着他的耳目。久而久之,就养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的混蛋。这种人若再遇着别的混蛋拍他捧他,他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P2-6

序言

民国时有两个奇人,一是厚黑学的教主李宗吾,一是爱说疯话的宣永光。

宣永光,1886年生于河北滦县。学成于北京汇文书院,后自命为先知先觉,目空一切,五年之中,改换七种职业。先后在陆军预备学校、汇文、民大、华大、朝大、北大、铁大等校任历史、地理、英文讲师。生性不能“安分守己”,爱对人生、社会、官场、家庭、男女二性等问题大发议论。他的杂感短文作为专栏先后在《实报》、《图画世界》和《北洋画报》上连载。文章刊出后,读者反应强烈,要求成书。20世纪30年代,老宣遂将数年来断断续续发表在书刊上的文章,辑为两册单行本出版,名之为《疯话集成》、《乱语全书》。两书一出,喧嚣一时,与李宗吾之《厚黑学》并称为奇书。

老宣似傻实真,所谓的疯话其实不过是真正的实话、真话。这两本书或以杂文形式出现,或以格言方式表达,精炼和准确地体现了老宣对民国社会、人性、婚姻、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丰富阅历和感悟。文字或诙谐、或严肃、或嘲弄、或深刻、或取笑、或抚慰,不一而足。老宣善于从身边看似最平庸琐碎的事中揭示出红尘中的道理,从穿衣吃饭上床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阐示出人生的真谛。他对男女、婚姻、社会以及人生的刻画和揭露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时间虽过去近百年,如今再看他的妙语,不但仍未过时,有些更切中时弊。

时隔80年,我们重新选编、出版他的这两部作品,以飨今人。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对原书不合时宜的内容稍作删节;并请胡延亭老师配以漫画,可以更加轻松幽默地展现作者的语言,使读者看完后或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

当然,老宣所处的是民国社会,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他的某些观点和说法,我们还是不能苟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疯话集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宣永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4334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40:28